1. 首页 > 电商出海

2023年,TikTok电商的2000亿GMV目标

TikTok电商的200亿野心:东南亚战场能否撑起GMV梦想

2023年的跨境电商圈,TikTok电商的动静有点大。彭博社6月初曝出的消息像颗炸雷——TikTok计划把全球电商GMV冲到200亿美元,这几乎是2022年东南亚市场44亿美元GMV的4.5倍。要知道, Shopee当年花了6年才摸到200亿的门槛,TikTok却想在2年内完成这个“不可能任务”,野心藏都藏不住。但话说回来 TikTok从来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主,2022年东南亚GMV增长超4倍的成绩单,已经让行业看明白:这回,它是来真的。

印尼、 越南、菲律宾:TikTok电商的“必争之地”

翻开TikTok的东南亚作战地图,几个国家的名字被画了重重的圈。2023年5月, TikTok Shop印尼孵化负责人Vonny Emita Susamto放话:“要超越Shopee和Tokopedia,成为印尼电商第一。”这话不是空穴来风——截至2023年4月, TikTok在东南亚的18岁及以上用户已达2.761亿,其中印尼、越南、菲律宾、泰国稳居全球用户活跃度前十。数据不会说谎:2022年TikTok Shop印尼GMV超25亿美元, 2023年前3个月就突破了10亿美元,这个增速,连老牌玩家都得掂量掂量。

200亿美元GMV,TikTok电商2023年野望
200亿美元GMV,TikTok电商2023年野望

越南市场更是剑拔弩张。Similarweb数据显示, 2023年4月TikTok Shop越南卖家后台访问量已经超过Lazada,2022年8月其GMV就逼近Lazada越南。跨境卖家小鹏的感受很直接:“TikTok Shop在越南发展太快,不久就会超过Lazada。”菲律宾则是另一片蓝海,“成长空间大”,小鹏说“泰国人更爱刷视频购物,但菲律宾人消费欲更强。”这三个国家, 加上马来西亚和泰国,构成了TikTok电商的“铁三角”,200亿目标的重担,基本压在了它们肩上。

商城功能:从“刷视频”到“逛商城”的流量闭环

2022年10月, TikTok Shop商城功能在印尼悄悄上线;2023年2月,泰国、菲律宾跟上。这个看似普通的操作,其实是TikTok电商的“关键一步”。打开印尼版TikTok App, “商城”入口被放在底部菜单栏,和“首页”、“关注”、“发布”并列——这等于把“逛商城”的入口直接塞进了用户日常刷视频的路径里。流量触达率上去了转化自然不会差。

小鹏的店铺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在TikTok Shop卖3C配件, 2023年开通商城后按月计算,商城对产品销量的贡献最高接近28%。“商城带来的复购率比直播和短视频高很多,”小鹏说“用户逛商城时目的性强,买完还会再回头。”官方数据也印证了这点:大促期间,商城功能让商家业绩提升明显,GMV和订单量双增长,复购率跟着涨。TikTok终于实现了从“娱乐”到“消费”的站内闭环, 用户不用跳出App就能完成“刷-看-买”的全流程,这对电商平台简直是“杀手锏”。

全托管模式:工厂的“出海捷径”还是中小卖家的“绞肉机”?

2023年5月, TikTok Shop在英国、沙特上线“全托管”模式,小鹏立刻期待起来:“希望能快点在印尼上线,我们有工厂,纯供货模式能省不少事。”全托管模式说白了就是卖家只负责供货, 平台包揽运营、物流、售后相当于把“出海”的门槛从“既要懂运营又要会供应链”降到了“只要有货就行”。这对工厂型卖家是天大的好消息——小鹏的3C配件工厂, 通过全托管能实现“薄利多销”,不用再头疼选品、直播、投流这些复杂环节。

但硬币总有另一面。跨境指南创始人林超点出了潜在风险:“全托管模式如果跑通, 影响的是中小卖家,还有代运营、培训和SaaS服务商。”中小卖家本来就缺乏供应链优势,全托管模式下平台更倾向于和工厂合作,中小卖家的话语权会被削弱。更别说那些靠帮中小卖家运营吃饭的MCN机构和TSP服务商,一旦全托管普及,他们的生存空间可能被压缩。TikTok的全托管,到底是“普惠”还是“垄断”,还得看后续怎么落地。

佣金上调:卖家利润被“压缩”, 涨价测试成应对策略

2023年3月,TikTok Shop卖家小鹏收到通知:印尼站点的佣金要上调了。不止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的佣金也跟着涨。“为了应对,我们正准备对部分商品‘分批涨价’,测试市场反应。”小鹏说涨价是个敏感动作,但利润空间被“削”了一层,不涨不行。

佣金上调背后是TikTok电商的“成本转嫁”。2022年平台在东南亚烧了太多钱——补贴、 营销活动、流量扶持,现在GMV目标压下来自然要向商家“伸手”。但问题来了佣金一涨,卖家的定价权就弱了尤其对那些利润本就不高的3C、家居品类左右为难。小鹏就坦言:“TikTok Shop的利润率不如Shopee, 找MCN机构、TSP都是成本,佣金再涨,‘赚钱’就更难了。”TikTok想要的可能是“优质商家留存”,但现实是中小卖家的耐心正在被一点点消耗。

卖家小鹏的实战笔记:印尼3C配件的“冷启动”与“增长曲线”

小鹏的TikTok Shop之旅,是很多跨境卖家的缩影。2022年4月, TikTok Shop对东南亚跨境卖家开放,他果断从Shopee“转战”TikTok,“算第二增长曲线”。初期并不顺利:“商家经理回复效率极慢,甚至不回复。”后来才明白,申请入驻的卖家太多了经理根本忙不过来。他的经验是:“前期多上品,设置有竞争力的价格,等产品出单了经理自然会联系你。”

他的印尼本土店主要卖3C配件,月营业额最高做到1.5万美元。运营上,他没盲目投流,而是先培养自己的主播,“主播比KOL更懂产品,也便宜”。测试了直播、短视频、橱窗、商城四大渠道后发现商城和直播的组合效果最好。“直播引流到商城,用户转化率高,复购也稳。”但他也踩过坑:2023年初盲目跟风上热门品类, 后来啊库存积压了一堆,“TikTok用户喜欢新鲜感,产品迭代必须快。”小鹏的笔记里藏着最真实的跨境运营逻辑:别信“躺赚”,得跟着平台的节奏不断调整。

200亿目标背后:TikTok的“横向革命”与“纵向深耕”

200亿GMV, 对TikTok来说不是终点,而是“横向革命”的起点。从纯娱乐平台到“娱乐+电商”的超级App, TikTok正在打破传统电商的“搜索-下单”逻辑,用“内容-种草-拔草”的新路径重构消费场景。商城功能是“横向拓宽”流量入口, 全托管模式是“纵向深耕”供应链,佣金调整是“优化”商家结构——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传统电商的老玩家们想坐都坐不住了。

但挑战也不少。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 Shopee、Lazada不是吃素的;美国、英国市场的GMV占比虽小,但合规风险高;卖家的利润空间被挤压,留存率成问题。TikTok的200亿梦,需要靠东南亚市场的“基本盘”撑起来也需要商家和平台“共担风险”。就像小鹏说的:“TikTok给了流量,能不能接住看卖家的本事。”这场电商革命,TikTok开了头,但结局如何,还得看2023年的市场答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