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亚马逊大卖家的除臭剂年销3亿美金
谁敢相信,卖厕所除臭剂能年入3亿美金?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家里来了客人, 刚进洗手间就皱起鼻子,或者在公司公共厕所,怕被同事闻到身上的异味,匆匆忙忙完事就逃?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只会默默忍受,很少有人想过——这居然能做成一门年赚3亿美金的生意。
美国亚马逊大卖家Pourri,就是这么一家靠“解决上厕所尴尬”发家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叫Poo~Pourri, 说白了就是厕所除臭剂,但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经卖出了超过1亿瓶,覆盖56个国家、5万多个零售点,亚马逊评分4.8星,10万条好评堆出来的成绩单。更夸张的是他们的年销售额突破了3亿美金,纯利润稳定在1亿美金以上。今天咱们就来扒扒,这家卖“气味”的公司,到底把小品类做成了多大的市场。

给臭味盖“被子”:这个除臭剂做了什么不一样的事?
传统除臭剂大家都不陌生, 无非就是两种:要么是喷在空气里遮盖臭味,像廉价的香薰;要么是直接喷在马桶水里效果三分钟就没了。Pourri的创始人Batiz也是个普通女性, 她受不了厕所异味,又嫌弃现有产品不好用,干脆自己动手做了个不一样的。
她的发明很简单:在马桶水里喷洒前, 先喷一层精油混合物,这些精油会在水面形成一层看不见的薄膜,把臭味分子死死锁在水下根本飘不出来。听起来像不像给臭味盖了层“被子”?这个设计解决了传统除臭剂“治标不治本”的痛点,而且用的是天然精油,不含化学成分,连孕妇都能用。
产品本身不复杂,但Pourri在细节上下了功夫。瓶身设计得像法国香薰, 精致小巧,摆在洗手间里不突兀,反而成了精致生活的点缀;香味也选了柑橘、薰衣草这些高级香调,不像传统除臭剂那么刺鼻。用户不是在买“除臭剂”,而是在买“体面的如厕体验”——这才是Pourri真正的产品力。
把“上厕所”拍成病毒视频:他们怎么让1亿人笑着下单?
2013年, Pourri推出了一支YouTube广告,标题叫《Girls Don't Poo》,后来啊成了年度全球观看次数最多的广告之一,现在浏览量已经超过3.5亿次。这支视频到底讲了什么?
画面里 一个穿着蓝色长裙的都市女性,优雅地走进洗手间,拿出小瓶子往马桶里一喷,然后对着镜头一本正经地说:“女孩从不便便,我们只是优雅地释放玫瑰香。”接着她演示了各种场景:约会前喷一下、闺蜜聚会前喷一下、甚至带男朋友回家前也要喷一下。整个视频又搞笑又真实把女性怕厕所尴尬的痛点戳得死死的。
这支视频的火, 不是主要原因是特效多炫,而是主要原因是它把所有人都避而不谈的“上厕所”话题,用幽默的方式讲了出来。Pourri的团队很聪明,他们知道越是尴尬的话题,越需要用轻松的方式去化解。这支视频让无数女性感同身受:“对对对,我就是怕这个!”然后自然就记住了这个能解决尴尬的小瓶子。
这支视频只是开始。Pourri后来又拍了一系列同款广告, 那个穿蓝裙子的“poo pourri girl”成了品牌代言人,外国网友亲切地叫她“便便女孩”。从“吃火锅怕厕所味”到“办公室午休怕尴尬”,每个视频都精准戳中场景,让用户觉得“这说的就是我”。2015年超级碗期间,他们还发推特调侃:“12吨重的玉米片下肚,今晚洗手间见啊!”幽默感直接拉满。
效果怎么样?广告上线后网站流量暴涨130倍,销售额增长超过3倍。这支视频成了Pourri的“核武器”,不仅卖货,还把品牌打造成了“有趣、懂你”的代名词。谁说卫浴产品不能做营销?Pourri用3.5亿播放量证明:只要找对角度,再尴尬的品类也能火遍全网。
锁定女性钱包:为什么这群人愿意为“厕所体面”买单?
Pourri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做所有人的生意,他们把目标用户死死钉在了“年轻女性”身上。为什么是女性?主要原因是调查显示, 女性对厕所异味的敏感度比男性高37%,而且更愿意为“体面”买单——怕被别人闻到异味,怕在约会中出糗,怕在闺蜜面前尴尬,这些心理成了Pourri的突破口。
Pourri的营销内容全是女性视角:广告主角是都市白领, 场景是约会、闺蜜聚会、家庭聚会,连文案都带着点小女人的傲娇。“让你的马桶比你的口红还精致”“喷一下 连妈妈都闻不出你吃了大蒜”——这些话直戳女性用户的爽点,让她们觉得“买这个不是除臭,是爱自己”。
线下渠道也跟着这个策略走。Pourri没一开始就进沃尔玛、家乐福这种大卖场,而是先攻精品店。2014年, Pourri走红后的第四个月,产品就进入了全美8000多家精品店;到现在精品店数量达到了2万多家,还打进了Costco、Target、Bed Bath & Beyond这些连锁零售商。创始人Batiz说:“精品店里的女性更愿意为精致生活付费,她们能成为品牌的忠实追随者。”
这个策略见效了。Pourri的数据显示,90%的线下收入来自零售商,其中女性主导的精品店贡献了大部分销量。女性用户不仅自己买, 还会分享给闺蜜——在Instagram上,无数用户晒出Pourri的瓶子,配文“洗手间的必备神器”“再也不怕尴尬了”,这种自发传播成了Pourri最好的广告。
线上线下一起抓:从亚马逊货架到全美2万家精品店
Pourri的渠道策略堪称“双线开花”, 线上靠亚马逊和独立站,线下靠精品店和连锁零售,两边都没落下。
线上,Pourri是亚马逊的常客,长期霸占家居用品爆款榜Top30。他们很懂亚马逊的玩法:产品页面做得像奢侈品官网, 高清图片展示瓶身设计和使用场景,视频演示“精油锁臭”的原理,评论区全是用户自发的“真实体验”。有意思的是 Pourri经历过几次产品换代,但星评始终维持在4.8分,历史累积评论超过10万条——这在亚马逊上简直是奇迹。要知道,大部分产品评论数过万后评分都会往下掉,但Pourri的用户忠诚度就是这么高。
独立站也没落下。Pourri的官网设计得像时尚品牌,卖产品的一边卖生活方式:“让每个如厕时刻都充满仪式感”。他们搞会员订阅,用户每月花19.9美金就能收到新香味的小瓶子,复购率高达42%。2022年,独立站销售额占比达到了总销售额的35%,成了亚马逊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
线下更猛。Pourri没学其他品牌死磕大卖场,而是先从小而美的精品店切入,再慢慢渗透到连锁零售。现在 他们的产品已经摆进了2万多家精品店、3万多家零售店,包括Ulta美妆店、Bed Bath & Beyond家居连锁,甚至还有高端酒店采购。线下渠道不仅贡献了60%的销售额, 还让Pourri成了“高端除臭剂”的代名词——用户在超市看到Pourri,会觉得“这牌子比空气清新剂高级多了”。
从Pourri到Native:小赛道里藏着多少“隐形冠军”?
Pourri的成功不是孤例。美国还有个叫Native的除臭剂品牌,只做腋下除臭剂,只在线下卖,定价12美金,照样年销几千万美金。他们的秘诀也很简单:纯天然配方,无铝无防腐剂,抓住“健康护理”的风口。这两个品牌说明什么?小赛道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看你能不能找到细分场景,做出差异化。
很多跨境卖家总觉得“大品类才能赚大钱”, 盯着3C、服饰、家居这些红海市场,卷价格、卷广告,再说说利润薄如纸。但Pourri和Native告诉我们:越是没人关注的品类,竞争越小,用户忠诚度越高。卫浴用品、除臭剂、甚至宠物除臭剂,这些“不起眼”的赛道,可能藏着比大品类还高的利润空间。
当然小品类也不是随便做就能成功。Pourri的成功, 靠的是“产品创新+场景洞察+幽默营销”的组合拳:解决“锁臭”而不是“遮臭”的技术创新,抓住女性“怕尴尬”的心理场景,用病毒视频把尴尬话题变有趣。这三个点缺一不可,光有好产品不懂营销,或者会营销没产品力,都走不远。
2023年, 亚马逊上的除臭剂卖家数量比2020年增长了120%,但真正年销百万美金的不到5%。大部分卖家还在复制Pourri的瓶子、 模仿他们的广告,却没学到本质——用户要的不是“除臭剂”,而是“解决尴尬的方案”。这个洞察,才是Pourri年销3亿美金的真正秘诀。
下一个年销3亿的小品类,会不会就在你每天忽略的角落里?也许是一个解决宠物异味的产品,也许是一个让鞋子不臭的喷雾,甚至是一个能让冰箱味道清新的小玩意儿。关键是你有没有像Pourri那样,盯着用户最细小的痛点,做出让他们“非买不可”的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