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上半年GMV增长超30%,加速海外仓布局

跨境电商GMV集体飘红:谁在狂飙突进

跨境电商的上半年数据像刚出炉的热乎饭菜, 各家平台纷纷端出自己的“成绩单”,其中最扎眼的莫过于“GMV增长超30%”这个数字。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增长, 而是带着火星子往上窜的势头,特别是Temu和SHEIN这对“冤家”,一个靠低价补贴冲流量,一个靠品类扩张抢地盘,把整个行业搅得风生水起。有人觉得这是跨境电商的春天来了 也有人皱着眉头说“这哪是增长,分明是在烧钱买时间”,但不管怎么说GMV这面旗子,谁也不想落下。

Temu的30亿GMV迷雾:数据背后的低价战争

36氪那篇关于Temu上半年GMV逼近30亿美元的报道, 像块石头扔进池塘,激起的水花到现在还没散。知情人士说6月前两周Temu的GMV环比还在涨,按这势头推算,30亿似乎不是没可能。可拼多多Temu转头就甩出一句“数据不实”,两边各说各话,搞得吃瓜群众不知道该信谁。但有一点能肯定:Temu这波“低价冲锋”确实把市场搅得不得安宁。9.9包邮的连衣裙、 19.9的蓝牙耳机,价格低到让同行直呼“卷不动”,美国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单,说“以前在亚马逊买件家居用品要50刀,现在在Temu上20刀包邮还送运费险”,这种价格差,谁不动心?

上半年GMV超30%?加速布局海外仓?SHINE坐不住了
上半年GMV超30%?加速布局海外仓?SHINE坐不住了

Temu的打法简单粗暴:用补贴换用户,用用户换GMV。2023年第一季度,有消息称Temu的GMV逼近10亿美元,折扣前算的话大概20亿,相当于打了5折。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在“烧钱练胆”。但拼多多不缺钱,去年底Temu刚上线9个月就冲到美国下载榜第一,这速度连SHEIN都坐不住了。SHEIN的女孩们主要原因是低价和新款爱上它, 可转头发现Temu的东西更便宜,忠诚度这东西,在低价面前脆弱得像张纸。

SHEIN的焦虑与反击:从快时尚到全品类的急转弯

SHEIN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2022年上半年它销售额超160亿美元, 同比增速50%,看着风光,可利润率跌到了3%出头,比巅峰时期的6%腰斩一半。更让它头疼的是Temu的崛起, 彭博Second Measure的数据显示,5月美国人在Temu的消费支出比SHEIN高了近20%,这可是快时尚的老大位置,说被超就被超,SHEIN能不慌?

慌归慌,反击还得有。SHEIN最近的动作明显多了起来:在巴西和美国推第三方市场, 让更多卖家进来把女装的“一亩三分地”扩成“百货大楼”。网友发现, SHEIN网站上除了卖T恤,现在连遥控照明灯、家居装饰品都上了Molly Miao说得很直白:“卖家们挤破头想进来我们当然得把品类摊开,不然怎么跟Temu抢地盘?”这哪是品类扩张,分明是“被逼急了的反击战”。2022年SHEIN全球GMV里 东南亚只占10%,欧美加起来却有65%,它现在拼命扩品类,就是想在欧美市场多挖点用户,把Temu的低价攻势挡在门外。

海外仓成新战场:从“纸上谈兵”到落地生根

GMV涨了物流跟不上可不行。跨境电商的“下半场”,早就不是“谁便宜谁赢”的游戏了海外仓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以前卖家们觉得“直发物流便宜”,现在发现“海外仓才是王道”——毕竟用户可不想等上一个月才收到包裹。Temu和SHEIN都看明白了这一点, 海外仓布局从“纸上谈兵”变成了“落地生根”,而且速度一个比一个快。

Temu的仓配野心:美国东西双仓的加速推进

Temu的海外仓计划,早有风声。据内部人士透露, 年初这计划就在“纸上”了3月份的爆仓成了“催化剂”——订单多到仓库堆不下再不上海外仓就要砸招牌了。现在Temu在美国东西海岸各建一个仓, 负责人是多多买菜原西北大区负责人,供应链和仓储人员已经到位,这阵仗,明摆着是要“大干一场”。海外仓的好处太明显了:配送时间从15天缩到3天退货率能降20%,用户体验上去了复购率自然跟着涨。Temu现在12个站点开通, 从美国到墨西哥,下一步怕是就要把海外仓铺到这些国家,把“低价+快物流”的组合拳打到底。

SHEIN的仓储棋局:东南亚市场的本地化布局

SHEIN的海外仓布局比Temu早了不少。2022年, 它已经在欧洲爱沙尼亚、阿姆斯特丹和美国洛杉矶、芝加哥建好了仓,覆盖大部分欧洲国家和美加地区。可它没敢松懈,东南亚市场成了它的“新目标”。2022年东南亚只占SHEIN全球GMV的10%,欧美却有65%,这差距让SHEIN眼红。知情人士说SHEIN在东南亚的海外仓调研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能下半年就要动工。毕竟东南亚的电商增速是全球最快的之一, 印尼、越南的年轻人网购需求旺盛,本地仓一建,配送速度能跟本土平台拼一拼,这蛋糕SHEIN肯定不想错过。

增长背后的隐忧:低价补贴能走多远

GMV涨了30%, 海外仓也布局了可跨境电商的“甜蜜期”真的来了吗?未必。Temu的50%折扣换GMV,SHEIN的3%利润率,这些数字背后藏着太多隐忧。有人说这是“战略性亏损”,可亏损能亏多久?烧钱买来的用户,会不会哪天主要原因是补贴没了就流失?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看看国内电商就知道,当年的“百团大战”“千团大战”,再说说活下来的没几个,跨境电商的“烧钱游戏”,怕是也逃不过这个规律。

利润率的冰火两重天:SHEIN的3%与Temu的50%折扣

2023年上半年, SHEIN的净利润创了历史新高,这算是个好消息,可对比去年上半年“接近盈亏平衡”,这利润率还是低得可怜。3%,什么概念?卖100块钱的东西,净利润才3块,连银行理财都比不上。反观Temu, 更狠,50%的折扣换GMV,卖100的东西只收50块,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在“买用户”。可拼多多不差钱,它能扛多久?SHEIN扛不住Temu就能笑到再说说?未必,用户可不会永远为低价买单,今天为9.9包邮下单,明天发现质量不行,下次就不会再来了。低价补贴能换来增长,换不来忠诚,这是跨境电商的“死结”,谁也解不了。

品类扩张的阵痛:全平台化是否等于万无一失

SHEIN从女装 到全品类, Temu从杂货铺到“百货大楼”,平台化成了跨境电商的“标配”。可品类扩张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未必。SHEIN引进第三方卖家,品类是多了可品控怎么保证?以前自己卖女装,质量说了算,现在卖家电、家居,万一出问题,砸的还是自己的牌子。Temu也是东西便宜,可用户收到货发现“货不对板”,投诉无门,下次谁还敢买?平台化的阵痛才刚开始, 品类多了管理难度上去了用户体验反而可能下降,这可不是SHEIN和Temu想要的。全平台化是不是“万无一失”的答案, 现在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盲目扩张,只会让“增长”变成“泡沫”。

未来已来:数智化与全球化如何重塑竞争格局

跨境电商的下半场,早就不是“谁便宜谁赢”的游戏了。AI加速渗透,数智化成了新赛道。Temu和SHEIN都在悄悄布局, 用大数据选品、AI预测销量、智能仓储管理,这些“黑科技”能让效率提升20%以上,比单纯烧钱补贴靠谱多了。全球化也没停下脚步, Temu在筹备东南亚、日本市场,SHEIN在巴西、墨西哥推第三方平台,谁能把“全球化”和“数智化”捏在一起,谁就能在这场“速度与激情”的游戏中笑到再说说。

不过说到底,GMV增长、海外仓布局,这些都只是“术”,真正的“道”还是用户。用户要的不只是低价,还有好产品、好体验、好服务。Temu的低价能吸引一时 SHEIN的品类能留住一批,可谁能真正做到“懂用户”,谁才能成为再说说的赢家。这场跨境电商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谁也别想轻易“躺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