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在印尼的受众已超1亿
1.13亿用户的狂欢:TikTok在印尼的流量密码
Statista在2023年4月发布的数据像一颗炸雷——印尼拥有1.13亿TikTok用户, 仅次于美国的1.17亿,两国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要知道,印尼人口2.78亿,这意味着近一半的国民都在这个短视频平台上消磨时间。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TikTok在全球市场布局中,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用户基数大是一回事,他们每天花在App上的时间超过100分钟,这才是更让人瞠目的数据。100分钟能做什么?足够刷完20个短视频,足够看完一部短剧,足够让一个普通用户从“随便看看”变成“顺手下单”。印尼人的手机里 似乎装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娱乐的海洋,一个是购物的货架,而TikTok正努力把这两个世界打通。
从刷视频到买买买:印尼人的手机里装着什么
TikTok在印尼的用户画像很有意思。18到34岁的年轻人占比65%,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然的敏感度。这群人刷短视频时眼睛里不只有搞笑和剧情,还有“这个东西哪里买”“多少钱”的潜台词。TikTok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把“滑动”这个动作变成了“浏览+购买”的闭环。用户刷到一个喜欢的穿搭, 手指往上一滑,商品链接就跳出来了;看到一个博主试用的护肤品,点开小黄车就能下单。这种“无感购物”的体验,让印尼人慢慢习惯了在娱乐中完成消费。去年TikTok Shop在印尼的GMV达到25亿美元, 占东南亚总GMV的57%,已经能看出端倪——印尼人不是不买东西,而是买东西的方式变了。

电商战场的搅局者:TikTok Shop的野心与困境
TikTok Shop在印尼的表现,像极了闯入传统宴席的新面孔。去年25亿美元的GMV听起来不少,但放在印尼整个电商市场里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Shopee和Tokopedia分别占据36%和35%的市场份额, 加起来超过七成,Lazada和Bukalapak还有10%,TikTok Shop只有5%。这就像一个武林新秀,虽然身手不凡,但面对几个成名已久的老牌门派,还是显得势单力薄。不过TikTok的优势在于它的流量。1.13亿用户每天花100分钟在平台上,这相当于给电商业务天然导流。问题在于,这些流量能不能有效转化为订单?印尼人愿意在TikTok上刷视频,但愿不愿意在上面花钱?这是个未知数。
禁令与重启:印尼政府的“游戏规则”
2023年,TikTok Shop在印尼遭遇当头一棒。印尼政府突然发布禁令,禁止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商品交易,还要求把用户数据和电商业务剥离。这个禁令来得又快又狠,连议会批准都不需要,TikTok Shop的业务一夜之间被叫停。很多人以为TikTok会就此退出, 没想到周受资在雅加达的论坛上放话:未来几年要向东南亚投资数十亿美元,印尼是重点。更关键的是TikTok找到了新的玩法——和当地电商合作。据说他们已经和Tokopedia、 Bukalapak等5家印尼本土电商谈判,不成立新公司,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重新入场。印尼合作社部门的官员也松口了只要TikTok Shop遵守当地法规,就欢迎回来。这场禁令风波,反而让TikTok想明白了一件事:在印尼,合规比什么都重要。
对手的反击:Shopee Live的“直播杀招”
TikTok想靠短视频+电商分一杯羹,老玩家们也不甘示弱。Shopee的7.7大促活动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搞了Shopee Live, 邀请服装品牌TokopapaRaffi和主播Raffi Ahmad合作,12小时不间断直播,后来啊创下了70亿印尼盾的销售额,相当于3500万人民币。更夸张的是 整个活动期间,推广产品数达200万件,每日销售额比去年增加了50倍,交易量比平时高出12倍,买家数量也多了10倍。Shopee营销增长主管Monica Vionna说 时尚和美容品类是最大的功臣,用户看直播看得起劲,买得也痛快。这说明什么?说明印尼人吃“直播带货”这一套,而且吃得很香。TikTok有短视频,Shopee有直播,两者在内容电商的赛道上,已经短兵相接了。
年轻用户的战场:谁抓住了18-34岁的钱包
印尼电商市场的竞争,本质上是年轻用户的争夺战。18到34岁的群体占TikTok用户的65%,他们也是消费的主力军。这群人有什么特点?他们不喜欢硬广,喜欢“种草”;他们不看详情页,看博主的推荐;他们不比价格,比“有没有面子”。Shopee早就摸透了这一点, 所以在平台上铺满了时尚、美妆类的内容,主播们用“亲测好用”“跟着买不会错”的话术,精准击中年轻人的心理。TikTok的优势在于它的算法,能根据用户的兴趣推送内容,但劣势在于电商生态还不成熟。用户在TikTok上看到一个好用的面霜, 可能转头就去Shopee搜索同款,主要原因是那里有更详细的评价和更可靠的物流。TikTok要想留住这批用户,得把“种草”到“拔草”的路径缩短,再缩短。
数据不会说谎:转化率的真实较量
虽然TikTok Shop的GMV增长很快,但转化率始终是个谜。有行业人士估算,TikTok的短视频转化率可能在3%到5%之间,低于Shopee的8%到10%。这背后是用户习惯的差异。印尼人在Shopee上购物, 目的明确,打开App就是来买东西的;而在TikTok上,他们主要目的是娱乐,购物只是顺便。这种“顺便”的心态,决定了转化率不会太高。不过TikTok也在尝试改变。比如推出“直播带货”, 把短视频的即时性和直播的互动性结合起来;再比如优化商品推荐算法,让用户刷到的内容更贴近他们的购物需求。跨境橙子发布的一条关于“TikTok印尼受众”的抖音视频, 收获了563个喜欢,评论区很多人留言“原来印尼人这么爱在TikTok购物”。这说明,内容电商的潜力还在释放,只是需要时间。
未来已来:TikTok在印尼的下一步棋
周受资说要向东南亚投资数十亿美元,这笔钱会怎么花?大概率会花在印尼。毕竟这里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市场, 用户渗透率预计能达到85.5%,人数2.447亿,市场规模突破670亿美元。TikTok要想在东南亚站稳脚跟,印尼是绕不开的关卡。未来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流量比拼,而是生态比拼。TikTok需要完善供应链、 物流、支付等基础设施,让用户在App里就能完成“看-买-收”的全流程;也需要和本土商家深度合作,让他们懂得怎么用短视频做营销,怎么抓住年轻用户的心。更重要的是TikTok得学会和印尼政府“打交道”,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计。
本地化是必修课:印尼市场的“潜规则”
印尼市场有自己的“潜规则”。语言方面 虽然英语通用,但印尼语才是主流,内容得用本地语言才能打动用户;文化方面穆斯林人口占多数,商品设计要符合宗教习惯,比如女装不能太暴露;支付方面COD仍然是主流,很多人对在线支付还有顾虑。TikTok要想在这里成功,必须把这些“潜规则”吃透。Tokopedia为什么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它从一开始就深耕本土,懂用户要什么怕什么。TikTok作为外来者,不能照搬中国的经验,得学会“入乡随俗”。比如和本土KOL合作,让他们用接地气的方式推荐商品;比如优化COD流程,让用户收货更放心。这些细节,往往决定着成败。
增长天花板在哪里?用户时长与留存率
TikTok在印尼的用户时长已经超过100分钟,这个数字还能增长吗?恐怕很难。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同一个App上。更重要的是留存率是个大问题。用户会主要原因是新鲜感下载TikTok,但会不会长期留下来取决于内容能不能持续吸引他们。如果短视频的内容越来越同质化,用户迟早会审美疲劳。TikTok需要不断优化内容生态,鼓励更多元化的创作,让用户每天打开App都有新发现。一边,电商业务的体验也要跟上,如果购物流程太复杂,物流太慢,用户会失去耐心。1.13亿用户是TikTok在印尼的底气,但能不能把这批用户变成忠实粉丝,还要看它接下来的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