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大搞电商,销量节节攀升
TikTok电商狂飙:从短视频到购物车的华丽转身
说真的, TikTok这波电商操作,真有点“杀疯了”的架势。谁能想到一个靠短视频火遍全球的平台, 现在愣是把电商玩出了新高度,销量蹭蹭往上涨,让一众老牌跨境电商平台都坐不住了。别以为它只会拍段子, 人家现在卖货的套路,一套接一套,从东南亚到欧美,从内容种草到货架商城,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搞得整个跨境圈都在讨论:TikTok这波到底要怎么玩?
商城业务开疆拓土:东南亚狂奔, 欧美试探
2023年10月,印尼市场突然传来消息:TikTok Shop商城正式上线,而且一开始只给本土商家开绿灯。这一步棋走得挺妙, 毕竟印尼可是东南亚的电商大热土,用户对社交媒体购物的接受度高达86%,其中46%的人直接在TikTok上买东西,甩开WhatsApp、Facebook Shops一大截。等到用户尝到甜头, 2023年2月起,泰国、菲律宾紧跟着商城功能上线,然后马来西亚、越南这些市场也陆续跟上,连跨境商家都能挤进商城了。这波操作相当于先在东南亚站稳脚跟,再往其他市场辐射,稳扎稳打,不急不躁。

东南亚刚搞定,转头就瞄上欧美。2023年6月, 英国商城开张,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不少人还在嘀咕:欧美用户对TikTok的购物热情真有那么高吗?毕竟之前欧美市场对TikTok电商一直挺冷淡,泼了不少冷水。后来啊没想到,英国商城一上线,订单量就跟坐火箭似的往上窜。据说美国市场也在筹备中了 这一步棋赌的就是欧美用户对“内容+购物”模式的接受度,能不能成,还得看后续表现。
“内容+货架”双链路闭环:用户从“被种草”到“主动搜”
以前大家刷TikTok, 都是被短视频“种草”,刷到什么买什么被动得很。现在商城功能一上线,玩法完全变了。用户可以直接在搜索框里找商品,想买什么搜什么跟逛淘宝、亚马逊似的。这种“人找货”的模式,跟之前的“货找人”正好互补,形成双链路闭环。说白了 就是既能让你刷着刷着突然想买东西,也能让你带着明确目的来买东西,覆盖的场景更广,自然销量就上来了。
这种生态系统的完善,对TikTok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以前做电商,要么靠内容引流,要么靠货架卖货,总有点单薄。现在好了内容让用户停留,货架让用户转化,两者一结合,用户粘性和购买率都跟着涨。有数据显示, TikTok Shop商城的GMV现在已经占到东南亚整体GMV的20%,而且内部定了个小目标:年底要把这个比例拉到50%。野心不小,但看这势头,还真有可能实现。
全托管模式杀入:商家“出海无忧”, 销量数据亮眼
跨境电商圈子一直有个难题:商家对海外市场不熟,物流、运营、售后一大堆事,搞得焦头烂额。TikTok看在眼里2023年5月直接杀入全托管赛道,帮商家包揽所有麻烦事,商家只管供货就行。这招一出,不少中小商家眼睛都亮了毕竟不用自己折腾海外运营,就能卖全球,谁不乐意?
TikTok还趁机推了不少利好政策:1V1对接培养计划, 帮新手商家上手;新品定向扶持,让新品更容易被看到;大促活动优先提报,还能蹭用户补贴。这些政策可不是摆设,英国和沙特市场的全托管大促战报就是最好的证明。2023年返校季, 沙特市场GMV直接涨了198%,订单量暴涨226%;英国市场GMV增长145%,订单量涨了175%。这数据,看得人眼馋,难怪全托管模式一推出,商家报名挤破头。
物流体系补位:FBT服务落地, 再说说一公里稳了
做跨境电商,物流始终是绕不开的坎。用户下单了货送不到,一切都白搭。TikTok明摆着也明白这个道理, 2023年8月,英国正式推出Fulfilled By TikTok物流服务,商家把货存到TikTok的仓库,剩下的分拣、打包、配送全由TikTok搞定。这样一来物流时效和用户体验直接拉满,商家也能省心不少。
物流搞定了商家才能更专注于选品和内容创作。毕竟货送得快,用户复购率才高,平台整体销量才能稳住。这步棋虽然慢,但却是电商生态的根基,没打好根基,前面的销量都是空中楼阁。
爆款案例频出:从干花书签到加热器, 小商品也能玩出大销量
说到TikTok的销量,不得不提那些突然爆火的单品。2024年3月, 美区一款干花书签突然火了FastMoss数据显示,3月17日到23日这一周,周销量直接暴涨1713.82%,卖了1.50万单,销售额16.5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1万。更绝的是 这家叫Huoz的店铺,DIY干花书签上线不到一个月,就卖了1.8万单,销售额近20万美元,在其他平台甚至出现卖脱销的情况。这波操作证明,TikTok上小商品也能靠内容火出圈,关键是怎么抓住用户的“情绪价值”。
不只是美区,东南亚的小家电也靠TikTok起飞。今年8月一款加热器上线, 10月底销量开始飙升,截至目前销售额17.86万美元,稳居TikTok美区家电类目销量榜第八位。这些案例背后 都是短视频内容精准触达用户的功劳,用户看完视频觉得“这东西我需要”,直接下单,转化路径短得惊人。
挑战与争议:高速增长背后的隐忧
当然TikTok电商也不是一路坦途。虽然销量涨得快,但竞争压力也不小。东南亚市场, Shopee的GMV占比48%,几乎是断层领先,TikTok要想追上去,还得在用户习惯、品类丰富度上下功夫。欧美市场更是麻烦,政策风险悬在头顶,美国市场能不能顺利落地,还是个未知数。
再说一个, 全托管模式虽然帮商家减负,但也让商家失去对品牌和用户的直接掌控力,长期来看不利于建立品牌忠诚度。还有用户留存问题, 怎么让刷短视频的用户变成经常购物的用户,而不是“一时兴起买一次”,这是TikTok需要持续思考的。毕竟内容电商的流量来得快,走得也快,怎么把流量变成留量,才是长久之计。
商家突围指南:内容+选品+运营, 三管齐下
对想借TikTok出海的商家现在入局还算早,但得找准方法。中小商家可以先试试全托管模式,降低试错成本,积累数据后再考虑半托管,自己掌控运营节奏。选品上, 别盯着大件商品,小而美的“情绪型”产品更容易火,比如干花书签、创意小家电,成本低,用户决策快。
内容创作是关键,别硬广,得像拍短视频一样自然展示产品的使用场景,让用户有代入感。比如卖加热器,拍个冬夜手捧热饮的场景,配上温馨的BGM,比干巴巴说参数有用得多。运营上, 多关注平台的大促活动,提报新品,蹭用户补贴,还要及时回复评论,维护用户互动,毕竟TikTok的算法很吃互动数据。
总的 TikTok电商这波狂飙,既有战略布局的精准,也有内容生态的优势,但要想在跨境电商的长跑中笑到再说说还得解决好竞争、政策、用户留存这些难题。对商家抓住窗口期,用对方法,或许真的能跟着TikTok一起,把货卖遍全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