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访问量能否再次登顶东南亚
流量霸主的底牌还能打多久?
翻出2019年Q3的旧报告, Shopee把购物类APP的月活量、访问量、下载量三项冠军奖杯抱回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时候的东南亚电商市场, 简直像是Shopee一个人的舞台——从越南到菲律宾,从泰国到马来西亚,打开手机就是它绿白相间的logo。可时间这东西真是个磨人的家伙,转眼四年过去,市场早就换了天地。2023年9月的最新数据摆上台面 Shopee虽然还稳坐印尼访问量头把交椅,但6.78%的增长率,比起7月份的14.95%,直接缩水了一半多。这不禁让人琢磨:那个曾经让对手望尘莫及的流量神话,是不是真到了该打问号的时候?
从三冠王到增长放缓:数据里的隐忧
说起来Shopee的底牌,早期靠的就是“猛烧钱+贴补贴”这套组合拳。2019年拿下三冠那年, 12.12生日大促的折扣力度能把卖家眼睛都看直——满300减100,首单1折,跨境包邮到不包邮的地方。这套打法在东南亚市场简直像精准投放的炸弹, 当地消费者买惯了线下小商贩的溢价,突然看到网上便宜三成,不疯魔才怪。那时候的月活量增长曲线, 简直像坐了火箭,App Annie的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着:Q3环比涨了22%,比第二名Lazada高出整整15个百分点。

可到了2023年,剧本悄悄变了味。Similarweb的9月数据显示,印尼站虽然还是流量最大,但增速明显乏力。细究原因,能发现一个硬骨头:印尼政府突然祭出“禁售100美元以下进口商品”的规定。这对Shopee 简直是釜底抽薪——平台上有六成以上的跨境商品价格卡在100美元以下一下子被拦腰斩。不少中小卖家当场懵了库存积压得能淹仓库,不得不紧急调整SKU,把单价拉到120美元以上。后来啊呢?消费者看到涨价,自然捂紧钱包,流量增长能不放缓吗?更麻烦的是 这事儿还没完,2023年10月印尼海关又收紧了清关政策,跨境包裹时效从原来的7天拉长到15天用户体验直接打了对折。
再看东南亚其他站点,情况也不乐观。新加坡站居然出现了流量下跌,这在过去简直是天方夜谭。要知道新加坡虽然人口少,但客单价和购买力在区域内数一数二,一直是Shopee的“现金牛”。下跌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一个明显信号是:当地消费者开始“货比三家”。Lazada在新加坡推出了“当日达”服务,TikTok Shop则用“直播砍价”抢走了年轻用户。Shopee引以为傲的“物流快”,在新加坡的优势被慢慢蚕食,自然留不住用户。
低价绞杀战:Temu撬动东南亚下沉市场
如果说政策冲击是“天灾”,那Temu的入场就是“人祸”。2023年9月,Temu悄咪咪上线菲律宾站点,一开始没声张,直接甩出王炸:全场90%折扣。你没看错, 就是90%——一件标价20美元的连衣裙,到手2美元;一双运动鞋标价50美元,实际支付5美元。这操作直接把东南亚下沉市场的价格战烧到了白热化。菲律宾本地媒体《马尼拉时报》报道过这么个案例:一个叫安娜的小卖家, 在Temu上线第三天就爆单10万件,全是9.9美元以下的家居小物,利润薄得像纸,但量走起来了现金流也活了。
更要命的是Temu的低价策略精准踩中了东南亚消费者的痛点。区域经济研究机构IDEAS的数据显示, 印尼、越南、菲律宾的人均月收入也就300-500美元,对价格敏感度极高。Shopee虽然也有“9.9专区”,但物流和关税成本摆在那,价格优势根本打不过Temu。2023年10月的Similarweb报告显示, Temu菲律宾站点的访问量环比暴涨了45%,虽然总量还不到Shopee的1/3,但增速已经把其他平台甩出几条街。有跨境电商卖家在论坛里哀嚎:“以前在Shopee上卖10美元能赚3美元, 现在Temu来了同样的商品卖8美元还亏1美元,这仗怎么打?”
Shopee也不是没想过反击。2023年11月, 它在印尼站推出了“工厂直供”频道,直接对接珠三角的中小工厂,跳过中间商,把价格压到和Temu一个水平。但问题来了:消费者凭什么信你?Temu背后有拼多多多年深耕供应链的底气,而Shopee的“直供”频道上线才多久?信任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能建立起来的。更尴尬的是低价战打到这个份上,平台和卖家都在“赔本赚吆喝”,长期来看谁也撑不住。
直播分流:TikTok的逆袭与Shopee的防守反击
如果说Temu是“价格刺客”,那TikTok就是“流量黑客”。2022年, TikTok Shop在印尼市场杀疯了短短一年就登顶直播电商第一,把Shopee的直播业务挤得喘不过气。TikTok的玩法很野:找本土网红,用“边看边买”的模式,把直播间变成“线上夜市”。有个叫Ria的印尼美妆博主, 一场直播卖掉5万支口红,转化率高达12%,这数据放Shopee直播里简直不敢想。
Shopee急了2023年Q3开始“All in直播”。它学TikTok找网红, 但又不一样——它给卖家提供“直播流量扶持”,只要每天播4小时就能拿到平台免费流量券。有个做3C配件的卖家叫阿伟,按照这个策略干了三个月,粉丝从1万涨到8万,直播间的GMV翻了5倍。但问题在于,TikTok已经抢占了用户心智。印尼年轻人刷TikTok是“习惯”,刷Shopee是“目的”,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根据东南亚数字营销机构DMP的报告, 2023年印尼用户平均每天花在TikTok上的时间是98分钟,而Shopee只有42分钟,时间这东西,抢一分少一分。
更麻烦的是TikTok还在往东南亚砸钱。2023年10月,TikTok宣布向东南亚电商业务追加20亿美元投资,重点搞物流仓储和达人孵化。这消息一出,Shopee的股价应声下跌。毕竟在烧钱这件事上,谁也不知道谁能笑到再说说。Shopee虽然也在推“Shopee Live”, 但内容生态比TikTok差了不止一个量级——TikTok有算法推荐,用户刷着刷着就进了直播间;Shopee呢?用户得专门点进直播板块,主动找内容,这门槛就高多了。
东南亚之外:巴西市场的第二战场
眼看着东南亚老家被“围攻”,Shopee把目光投向了巴西。这个选择挺有意思——东南亚和巴西, 一个在北半球,一个在南半球,文化差异大,物流距离远,但偏偏有个共同点:电商渗透率低,增长潜力大。2023年, 巴西的电商渗透率才7%,而东南亚已经超过15%,说白了就是块还没被完全开垦的“处女地”。
Shopee在巴西的动作很快:2023年6月开设第一个配送中心, 9月又开了两个,覆盖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这些大城市。物流时效从原来的15天压缩到7天 这速度在巴西简直是“神速”——要知道,巴西本地物流平均时效要10天以上。有个巴西卖家叫卡洛斯, 在Shopee卖服装,之前用其他平台,物流差评率20%,换了Shopee之后降到5%,订单量直接翻倍。他跟媒体说:“巴西人等不了你快,他就买;你慢,他就退。”
除了物流,Shopee还搞了“本土化”大动作。2023年11月, 它提交了巴西税务合规计划申请,一旦通过跨境包裹50美元以下就能免关税,这对巴西消费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之前买件中国衣服,关税比商品价还高。更绝的是 Shopee在巴西推了“Liquida Moda Shopee”大促,主打时尚产品,折扣力度大到“买一送一”。巴西时尚媒体《Vogue Brasil》都报道了这事,说“Shopee正在改变巴西人的网购习惯”。目前,Shopee巴西站的下载量已经是当地第一,用户超3000万,这增长速度,比在东南亚早期还猛。
守住流量高地:Shopee的破局关键在哪?
说到底,流量这东西,就像流水,你堵不住只能疏导。Shopee要想守住东南亚,甚至继续登顶,光靠“吃老本”肯定不行。得从三个地方下功夫:本地化、物流、品牌。
先说本地化。东南亚各国差异太大了:印尼穆斯林多, 得清真认证;越南人喜欢现金支付,COD占比60%;菲律宾英语好,客服得双语。Shopee之前搞“一刀切”的策略,现在得改。比如在印尼推“清真专区”,在越南推“COD免运费”,在菲律宾搞“英语客服秒回”。有个做母婴的卖家在越南试过这招,把COD选项从“可选”改成“默认”,订单量立马涨了30%。这事儿不难,但得花心思去做。
物流更是生死线。东南亚地形复杂,印尼有1.7万个岛屿,越南多山,物流成本占电商总成本30%,比中国高出一倍。Shopee自建物流SPX是好,但覆盖还不够。2023年12月, 它和越南邮政合作,推出了“偏远地区次日达”服务,虽然成本高,但把以前7天才能到的订单抢回来了。物流这东西,没有捷径,只能一公里一公里地铺,一个仓库一个仓库地建。
再说说是品牌。Shopee不能只让消费者觉得“便宜”,还得觉得“靠谱”。2023年8月,它被评为菲律宾“最有价值十大品牌”之一,这已经是个好开头。接下来可以学亚马逊搞“Prime会员”, 给高频用户提供“免运费+优先配送”特权;或者和本地银行合作推“分期免息”,降低消费门槛。品牌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每一步都算数。
回头再看开头的问题:Shopee访问量能否 登顶东南亚?答案藏在它的动作里——巴西市场的野心已经暴露,东南亚的防守也在加强。但登顶从来不是终点,市场永远在变,今天的王者,明天可能就成了挑战者。Shopee手里还有牌,只是打法得变,从“猛冲”变成“细耕”,从“烧钱”变成“用心”。至于能不能 登顶,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它还敢打,就永远有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