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大规模招募TikTok卖家
印尼电商风云突变, TikTok卖家慌了神
2023年10月那会儿,印尼政府突然甩出个禁令。社交电商直接被叫停。TikTok Shop首当其冲。消息传出来不少卖家连夜改店铺页面后台订单系统直接炸了。有个做家居用品的深圳老板跟我说 他TikTok Shop仓库里还有三万件货,禁令一出,物流停了客服消息堆成山,那几天觉都睡不着。
谁也没想到,东南亚电商市场突然变天。TikTok Shop在印尼本来势头正猛, 2022年市场份额冲到28.4%,差点把Lazada拉下马。后来啊政策一来直接被摁在地上。卖家们像无头苍蝇似的找出路,这时候Lazada站了出来手拿喇叭喊:来我们这儿,包你满意。

Lazada这波操作,够实在还是够心机
Lazada给TikTok卖家抛出的橄榄枝挺诱人。新注册商家免3个月佣金,2个月运费不要钱,再塞30万印尼盾积分,能换推广资源。更狠的是10月3日起,所有在印尼做直播的卖家,平台一分钱不抽成。这条件,搁谁不动心?
但仔细琢磨琢磨,这哪是单纯帮扶卖家。分明是趁你病要你命。TikTok Shop退场,印尼市场瞬间空出大块蛋糕。Lazada作为本土老牌平台,早就盯着这块肥肉了。2023年7月,他们悄悄上线了印尼专属海外仓服务,跨境商品秒级通关,仓储全免费。这哪是巧合?分明是早有预谋。
有个做3C配件的杭州卖家给我看了他的账单。以前在TikTok Shop, 佣金加物流成本能占到销售额的18%,现在在Lazada,算上免优惠期,实际成本不到12%。他跟我说:“算下来同样卖1000万盾,能多赚60万盾,这钱够请两个运营了。”
海外仓成了杀手锏,但真有那么香吗
Lazada打的“海外仓牌”确实戳中卖家痛点。跨境物流最怕啥?时效慢、丢件、退换麻烦。特别是印尼,一万多个岛屿,物流能把人愁死。以前走传统快递,从中国到雅加达起码7天遇到台风能拖到半个月。现在用Lazada海外仓,当地仓发货,24小时就能到爪哇岛主要城市。
但海外仓也不是万能药。有个卖服装的汕头老板就栽了跟头。他以为进了海外仓就能高枕无忧, 后来啊备货时没做市场调研,进了批印尼人不喜欢的花色,积压在仓库三个月,仓储费比货值还高。他说:“ Lazada只说仓储免费,可没说货卖不出去要交滞纳金。”
更麻烦的是印尼政策朝令夕改。2023年7月,政府突然规定跨境商品单价不能低于100美元。这下好了做小商品的卖家直接被卡脖子。Lazada的海外仓里一堆十几美元的饰品成了烫手山芋。花旗银行分析师说得直白:“印尼这是明摆着保护本土企业,跨境卖家就是靶子。”
从QOD支付到全托管,Lazada的印尼野心
其实Lazada早就开始布局印尼了。2023年5月,他们推出QOD支付,货到付款,用数字钱包或手机银行结算。印尼人就爱货到付款,信用卡普及率低,这招直接击中用户痛点。有个雅加达的本地买家跟我说以前网购总怕付款了货不到,现在QOD支付,收到货再扫码,心里踏实多了。
8月份,Lazada又搞了个大动作——全托管业务。本土卖家不用自己管运营、物流、售后平台全包。这招专治“懒癌”卖家。有个做手工艺品的雅加达妈妈,以前每天打包到凌晨,上了全托管,终于有时间陪孩子了。她说:“以前做电商像打仗,现在像度假。”
但全托管也有坑。平台抽成更高,商家失去定价权。有个做食品的本土商家抱怨:“我的椰子糖本来卖5万盾,平台非要降到4.5万,说是为了价格竞争力。后来啊利润薄得像纸,还以为占了便宜,其实是被割韭菜。”
卖家迁移潮:真香还是踩坑
TikTok Shop禁令后确实掀起了一波迁移潮。新熵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到12月,超过2000家TikTok卖家入驻Lazada印尼站。但真搬过去就万事大吉了吗?未必。
有个做家居用品的东莞卖家,2023年11月转战Lazada,后来啊栽了跟头。他TikTok Shop有30万粉丝,转到Lazada后流量直接腰斩。Lazada的算法和TikTok完全不同,他以前的短视频打法失灵了直播间只有几十个人观看。他说:“以为换个平台就行,没想到要从头学起,这学费交得肉疼。”
更扎心的是流量成本。TikTok Shop自然流量多,有时候发个爆款就能躺赚。Lazada不一样,不投广告根本没曝光。这个东莞卖家算了笔账, 以前在TikTok Shop,推广费占销售额8%,现在在Lazada,要占到15%。“流量越来越贵,利润被稀释得厉害。”他叹了口气说。
政策悬剑, Lazada能笑到再说说吗
印尼电商市场就像个赌场,政策就是庄家。今天禁社交电商,明天可能又限制跨境支付。Lazada虽然暂时占了上风,但谁能保证以后不被盯上?
2023年12月,印尼商业部又放出风声,要加强对电商平台本土化运营的监管。要求平台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本地员工,服务器也要设在印尼。这要是真落实Lazada的运营成本至少增加20%。有内部人士透露,Lazada已经在悄悄调整团队结构,但本地人才稀缺,招聘进度慢得像蜗牛。
Statista的数据显示, 2027年印尼电商用户将达到2.447亿,市场规模突破670亿美元。这块蛋糕太大,谁都想啃。本土电商平台Tokopedia有政府撑腰, Shopee背靠腾讯,Lazada虽然阿里系,但在印尼根基不深。政策风向一变,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
卖家怎么选:跟风还是观望
面对Lazada的“糖衣炮弹”,卖家们该不该冲?其实得分情况。
如果你是做高客单价商品,物流时效要求高,Lazada的海外仓确实香。但要是做小商品,单价低,政策风险大,就得掂量掂量了。有个做手机壳的福建卖家就没跟风,他说:“我宁愿等政策明朗,也不当那个出头鸟。”
还有个策略是“双平台押注”。一边在Lazada占个坑,一边保留TikTok Shop其他站点账号。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总比孤注一掷强。不过这样运营成本高,小团队可能扛不住。
归根结底,东南亚电商市场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Lazada的招募政策看着诱人,但背后藏着算计。卖家们得擦亮眼睛,别被短期优惠冲昏头。市场瞬息万变,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灵活,随时准备应对下一波“政策地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