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推出正品认证服务,能加速其抢滩二手电商市场的步伐吗
TikTok的二手棋局:正品认证是救命稻草还是鸡肋?
最近TikTok的动作有点意思, 悄悄和奢侈品鉴定机构Entrupy搭上线,要给自家TikTok Shop上的二手包包搞个“正品认证”。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放就有点耐人寻味了。毕竟二手电商这池水, 早不是风平浪静的蓝海了亚马逊、eBay这些老玩家早占着坑,TikTok这时候挤进来手里攥着一张“正品认证”的牌,真能杀出条血路吗?
从短视频到二手奢侈品:TikTok的野心藏不住了
说起来TikTok搞电商,一直有点“拧巴”。明明坐拥全球超10亿日活用户,社交属性拉满,但电商业务就是没起来多少。尤其在欧美市场,用户刷TikTok习惯了突然要他们掏钱买东西,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于是TikTok开始琢磨:既然卖新货不行,那卖“二手”呢?二手奢侈品这东西, 贵有贵的道理,但二手就有二手的价,年轻人喜欢“轻奢”,又怕买到假货,这不正好是TikTok的机会?

2023年11月, TikTok官方宣布和Entrupy合作,开始在美国市场的TikTok Shop上推行二手包包的正品认证服务。简单说就是 以后用户想在TikTok上买个二手LV、Gucci,得先过Entrupy这一关——这家机构靠AI图像识别和人工鉴定双保险,能判断包包是不是真货。鉴定通过了商品详情页会挂个“正品认证”的标签,买家心里能踏实点。TikTok这步棋, 说白了就是想用“信任”撬动二手市场,毕竟在二手交易里“假货”这两个字永远是悬在头上的剑。
二手奢侈品市场:蛋糕有多大?
为啥TikTok非要盯着二手奢侈品不放?主要原因是这蛋糕确实大得诱人。根据行业报告的数据, 全球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2022年已经干到了311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能冲到5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差不多9%。这是什么概念?比很多传统行业的增速快多了。特别是这几年, 全球经济不太景气,大家消费都开始“抠抠搜搜”,但奢侈品的需求又没完全消失,二手就成了折中方案——花一半的钱,买差不多品质的包,谁不香?
具体到用户层面Z世代和千禧一代是主力军。这些年轻人从小泡在互联网里对“二手”接受度特别高,不像老一辈总觉得“二手=旧货=不干净”。他们更在意的是“性价比”和“独特性”, 二手奢侈品正好能满足:既能背大牌,又不用花光积蓄,而且很多二手款是专柜早就断货的经典款,稀缺性拉满。2023年TikTok上有个专门卖二手奢侈品包的卖家, 靠着短视频展示包包的成色、鉴定过程,销售额直接冲到100万美元,这成绩在TikTok电商里算相当亮眼了。所以说不是二手市场没需求,而是看你怎么卖。
巨头们的二手战争:亚马逊、 eBay早已入局
TikTok想挤进二手电商,先得问问亚马逊和eBay答不答应。这两家可是二手市场的“老油条”了动作比TikTok早得多。
亚马逊2023年10月直接和美国古董奢侈品零售商WGACA达成合作, 在自家平台上开了一个“二手奢侈品专区”,卖爱马仕、路易威登这些大牌的二手服装和包包。亚马逊的套路很实在:你卖货, 我负责供应、仓储、运输,甚至还有认证服务,相当于把整个二手奢侈品交易的“后端”包了卖家只需要专心卖货。亚马逊时尚公司总裁Muge Erdirik Doga当时就放话:“千禧一代和Z世代对二手奢侈品的兴趣高得吓人,我们要扩大供应。”
eBay更狠, 人家本来就是靠二手交易起家的,这两年看到二手奢侈品市场火热,直接把重心又拉了回来。2023年, eBay推出了“奢侈品寄售服务”,允许用户把包包、手表寄给平台,由专业卖家帮忙陈列、销售,卖出去还能分成。更绝的是 eBay还收购了做身份验证的Certilogo,又和转售平台Linda’s Stuff的创始人Linda Lightman合作,给卖家提供“专业销售经验”。简单说eBay不仅要卖货,还要教你怎么卖,把整个二手交易的“前端”和“后端”都吃透了。
对比下来TikTok进场确实有点晚。亚马逊有物流和认证的优势, eBay有二手交易的基因,TikTok除了流量和社交属性,好像没啥特别拿得出手的。这时候推出“正品认证”,算不算“亡羊补牢”?
TikTok的杀手锏:社交电商+正品认证,能擦出火花吗?
TikTok的底气,主要来自它的“社交基因”。你想啊,在亚马逊买东西,你可能先看评分、看详情页;在eBay买东西,你可能先看卖家信誉、看历史交易。但在TikTok买东西, 大概率是刷着刷着短视频,突然被一个“神仙包包”种草了——视频里网红拿着二手香奈儿包,展示皮质、五金,甚至现场拆开鉴定报告,说“这包我背了半年,成色新,鉴定过了保真”,你一看价格比专柜便宜一半,脑子一热就下单了。
这种“冲动消费+信任背书”的模式,恰恰是TikTok的优势。短视频展示商品比静态图片更生动, 网红的“亲身使用”比官方广告更有说服力,再加上“正品认证”的标签,相当于给冲动消费加了一道“平安锁”。用户心里会想:“就算网红带货不靠谱,平台总不能作假吧?”这种“平台担保”的心理,能大大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
而且TikTok的算法推荐太强了。你喜欢看奢侈品相关的内容,它会给你推更多奢侈品;你喜欢看“开箱”视频,它会给你推“开箱鉴定”视频。久而久之,用户在TikTok上形成一种“刷着刷着就想买”的习惯,这对二手电商来说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
但话说回来社交电商的“冲动”和二手商品的“理性”本身就是矛盾的。买新货可以冲动,买二手奢侈品谁不掂量掂量?万一买回来有问题,退换货麻烦吗?鉴定报告能作假吗?这些实际问题不解决,“正品认证”可能就是个摆设。
正品认证不是万能药:这些坑TikTok得避开
先说说成本问题。Entrupy的AI鉴定服务可不便宜, 据说每单鉴定费要10-20美元,这笔钱再说说肯定会转嫁到卖家头上。本来二手奢侈品的价格优势就不明显,再扣掉鉴定费,卖家要么提高售价,要么自己吃成本。长此以往,愿意在TikTok上卖二手奢侈品的卖家可能越来越少,平台想做大也难。
再说说信任问题。用户对TikTok的“电商属性”认知还停留在“娱乐平台”, 突然要让他们在TikTok上花几千块买个二手包,很多人心里会打鼓。就算有“正品认证”,万一出现漏网之鱼,TikTok的售后体系能跟上吗?亚马逊有完善的退货流程,eBay有纠纷仲裁机制,TikTok在这些“基建”上还差得远。2023年就有用户反馈, 在TikTok Shop上买的二手衣服有质量问题,联系客服拖了半个月才解决,这种体验想让人再买第二次太难了。
还有物流。二手奢侈品最怕运输过程中的磕碰,亚马逊有自建物流,能保证“再说说一公里”的平安,TikTok呢?大部分还是依赖第三方快递,运输途中出了问题,责任算谁的?鉴定报告上写着“九成新”,后来啊收到时五金划了一道,这种纠纷处理不好,对平台口碑的打击是致命的。
更麻烦的是竞争。亚马逊和eBay早就把二手奢侈品的“信任链”做闭环了:从鉴定、仓储到售后全流程覆盖,用户买得放心。TikTok现在才搞个“正品认证”,相当于只解决了“信任”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无数坑要填。凭什么放着成熟的平台不用,非要在TikTok上冒险?除非TikTok能给出“更便宜、更有趣、更放心”的理由,但目前来看,好像还做不到。
卖家怎么玩?抓住TikTok二奢的流量红利
虽然TikTok搞二手电商有不少坑, 但对卖家这波流量红利还是可以蹭一蹭的。毕竟TikTok的用户基数摆在那,只要内容做得好,就能“一夜爆红”。2024年初就有个卖二手古驰包包的卖家, 拍了一条“用100块买二手Gucci,后来啊鉴定下来值5000”的短视频,直接火了视频播放量破千万,店铺当天销售额就涨了3倍。
卖家的核心打法,其实就是“内容+信任”。内容方面 别光拍商品静态图,多拍“包包故事”:比如这个包以前的主人是谁,用了多久,有什么特别之处,鉴定过程怎么操作的,越真实越好。信任方面 除了用好TikTok的“正品认证”标签,还可以自己找第三方鉴定机构出双报告,在商品详情页里挂出来让用户觉得“这老板做事靠谱”。有数据显示,带“双鉴定”标签的二手奢侈品商品,转化率比普通商品高25%左右,这差距可不是一点点。
再说一个,别盯着大牌爆款,多关注“小众轻奢”。比如Coach、 Tory Burch这些品牌,价格不算太高,但设计感强,年轻人喜欢,而且假货相对少,鉴定成本也低。TikTok的用户更吃“小众独特”这一套,与其跟风卖LV,不如找些设计特别的“小众款”,更容易出圈。
未来展望:TikTok的二奢之路能走多远?
总的 TikTok推出正品认证服务,是进军二手电商市场的“必要动作”,但绝不是“充分条件”。它能解决“信任”的部分问题,但解决不了“体验”“成本”“竞争”这些更深层的问题。如果TikTok能把社交流量优势、 正品认证服务和完善的物流售后体系结合起来或许真能在二手电商市场分一杯羹。但如果只是把“正品认证”当个噱头,那结局大概率是被亚马逊、eBay这些老玩家按在地上摩擦。
对卖家现在TikTok的二奢市场就像一片刚开垦的荒地,有机会,但风险也不小。能抓住流量红火的卖家,确实能赚一笔,但想长期做下去,还得看平台什么时候能把“基建”补上。至于普通消费者, 短期内想在TikTok上买二手奢侈品,不妨先当个“尝鲜者”,但千万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毕竟谁也不想花几千块买个“教训”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