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 Shop印尼店关闭

印尼突然封禁社交电商, TikTok Shop的意外退场

2023年9月27日印尼贸易部一纸公告让整个电商行业炸开了锅——禁止社交媒体平台直接进行商品交易。这条新规像一颗深水炸弹, 不仅让TikTok Shop在印尼的业务戛只是止,更让600万卖家和700万创作者的生计悬在半空。丹那阿邦市场的摊主们还在为线上冲击线下抱怨时 他们没意识到,自己亲手推动的禁令,到头来会反噬到自己身上。

禁令背后:一场“保护”还是“围剿”?

印尼政府给出的理由很冠冕堂皇:保护本土中小企业,防止“掠夺性定价”冲击线下市场。听证会上,有官员指着社交媒体上9.9美元的进口商品,痛斥这是“对本土产业的屠杀”。丹那阿邦市场——东南亚最大的纺织品批发中心, 去年还贴满“关停TikTok Shop”的抗议海报,如今却集体陷入沉默。

TikTok Shop印尼本土店关闭后线下商家反而后悔了!!
TikTok Shop印尼本土店关闭后线下商家反而后悔了!!

数据不会说谎。新加坡研究机构估算, 2023年TikTok Shop在印尼的市场份额从4.4%飙升至13.2%,增速远超Shopee、Tokopedia这些老牌平台。雅加达商家Dennies的皮包店, 在TikTok上的营业额是其他电商平台的3倍,禁令一出,他直接砍掉了70%的收入来源。这哪是保护中小企业?分明是在给传统电商巨头让路。

600万卖家的求生之路:从狂欢到断崖

“以前开斋节才有的销量,现在天天都有。”Nadia站在雅加达丹那阿邦市场的Toko Putri Bungsu店铺里指着空荡荡的货架发呆。她家的穆斯林礼拜用品,自1997年开店以来客户从未超出过丹那阿邦地区。2022年入驻TikTok Shop后订单从全国各地涌来连苏门答腊岛的客户都能隔天收到头巾。

直播带货的黄金时代突然落幕

爪哇岛西部的手工业者Pambudi至今记得培训经理的话:“你们的手工头巾再好,不懂直播也卖不出去。”TikTok Shop为他们提供了5个月的系统培训, 从布光、选品到话术,甚至教他们用“今天再说说10件”制造紧迫感。培训前他每月卖1000条头巾,培训后销量暴增至3万条,翻了30倍。如今他雇了10个主播,三班倒直播,每天24小时不间断。

但禁令让这一切戛只是止。“我们直播间的观众从几千人掉到几十个,订单量暴跌80%。”Pambudi苦笑着把直播设备打包,准备转战其他平台。可问题来了——其他平台的流量根本比不上TikTok。印尼本地主播协会数据显示, TikTok上头部主播月收入能达到5-6万美元,而Shopee直播的主播平均收入不足1万美元。这种差距,让中小卖家根本无处可去。

700万创作者:从“带货达人”到“失业青年”

“我帮卖椰子糖的阿婶带货,一场直播能赚200万印尼盾。”23岁的大学毕业生Rara,原本靠TikTok联盟营销计划补贴学费。她的账号“Rara的厨房”专门推广印尼传统小吃,粉丝超过50万。禁令后她接不到新的品牌合作,之前积累的佣金也因店铺关闭无法结算。

联盟营销:小商家的救命稻草

TikTok的联盟营销计划本是小商家的福音。歌手Siti Badriah曾公开表示, 她不需要靠TikTok卖自己的衣服,但愿意帮那些月收入不足500美元的中小微企业带货。这种“大V带小商家”的模式,让无数像Nadia这样的传统摊主实现了数字化转型。

数据显示,印尼有76%的Z世代用户每天刷TikTok超过2小时。这些年轻人不看传统广告,却愿意相信主播的推荐。泗水市的Ariadne Sibarani,靠着每天2-3场针织品直播,把棉兰的小作坊卖到了全国。禁令后她的直播间只剩老客户下单,新客流量归零。“现在只能靠亲戚转发朋友圈,效果差太多了。”

消费者:失去的不只是低价, 还有便利

“我在TikTok上买个三脚架,运费才3万印尼盾,其他平台至少9万。”45岁的消费者Hafsa抱怨道。作为中低收入群体,她习惯了TikTok Shop的低价包邮。雅加达市民Emhy Liana更是直言:“禁令让我们的生活成本变高了 以前10万印尼盾能买一堆日用品,现在只能买半袋。”

低价的真相:谁在受益?谁在受损?

印尼政府指责TikTok Shop“掠夺性定价”,却忽视了背后的供应链逻辑。TikTok通过直播砍掉了中间环节,让工厂直接对接消费者。北苏门答腊省的针织厂老板说:“以前批发商要赚30%,现在直播只赚10%,价格自然便宜。”这种模式挤压的是传统分销商的利润,而非本土制造业。

更讽刺的是禁令后进口商品最低限价150万印尼盾,反而让高端商品垄断了市场。普通消费者想买平价商品,只能转向线下小贩,价格反而上涨了20%。“保护中小企业”的口号,到头来成了抬物价的工具。

行业震荡:东南亚社交电商的未来在哪?

印尼的“本土化陷阱”

封禁TikTok Shop后 印尼政府要求电商平台必须本土化注册,BPOM认证也必须是印尼公司。这看似在保护本土企业,实则抬高了中小卖家的门槛。泗水企业家在Instagram上发帖:“一个普通摊主哪有钱请讼师注册公司?禁令只会让大平台垄断市场。”

马来西亚已经开始跟进讨论是否封禁TikTok电商,泰国、越南也在观望。东南亚电商研究公司Cube Asia警告:如果其他国家效仿,将导致区域电商发展倒退5年。毕竟TikTok Shop的创新在于用内容驱动消费,这种模式在印尼的成功,证明了社交电商的潜力。

转机还是绝境?中小商家的求生指南

“我们没放弃印尼市场,只是换打法了。”深圳跨境服务商Nahda Nabilla表示,她的客户正在转向独立站和WhatsApp营销。“虽然流量不如TikTok,但至少不用受平台政策影响。”爪哇岛的Pambudi则开始尝试在YouTube Shorts卖货, 虽然粉丝转化率只有TikTok的1/3,但至少稳定。

行业专家建议, 商家应该“去平台化”:建立私域流量池,用WhatsApp群维护老客户;一边布局多平台,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毕竟2021年亚马逊封店潮已经证明,依赖单一平台的凶险有多大。

丹那阿邦市场的Nadia还在坚持每天直播,只是镜头前从TikTok换成了Shopee。“希望政府能想清楚,到底是保护谁。”她身后货架上积满了卖不出去的头巾。这场突如其来的封禁,或许才刚刚开始改变东南亚电商的格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