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个美妆品牌3天卖出6万单,海外市场这么火爆

品牌发展几经波折

Tarte Cosmetics的故事得从1999年说起, 那时候美国美妆市场还没现在这么卷,创始人Maureen Kelly愣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化妆品,索性自己捣鼓起来。她就想做点自然的妆容,让普通人也能轻松get魅力外观,这个初心倒是一直没变。

但老牌也有老牌的烦恼。2017年,官方Instagram发了个表情包,被网友扒出有种族主义嫌疑,舆论一下子炸了。后来2023年迪拜品牌之旅, 又被曝没邀请有色人种网红,第二次“种族歧视”帽子扣上来品牌形象直接跌到谷底。那时候谁也没想到,两年后它能靠TikTok Shop杀个回马枪。

3天卖出6万单,这个美妆品牌火爆海外!
3天卖出6万单,这个美妆品牌火爆海外!

其实美妆品牌翻车不是新鲜事,但Tarte有点特别——它总能在争议后硬着头皮改。比如宣传页开始多用有色模特, TikTok账号里黑黄皮教程多了起来就连产品成分表都恨不得贴出来证明“我们真的没用对羟基苯甲酸酯”。这种“打不死”的韧性,倒是为后来的爆发埋了伏笔。

三天六万单:TikTok Shop的意外奇迹

今年11月初,Tarte Cosmetics在TikTok Shop美国站上架了一款叫“maracuja juicy lip balm”的润唇膏。当时谁也没在意, 毕竟口红赛道早就挤破了头——完美日记、花西子这些国货早就在海外卷疯了Tarte算老牌但不算顶流。

转折点出现在11月9日。品牌发了个6秒视频,模特涂口红前后的唇纹对比太扎眼:干裂起皮到水润光泽,像开了磨皮特效。视频直接爆了播放量冲到570万,评论区炸锅:“这效果是P的吧?”“求链接!”“我干唇终于有救了?”

第二天数据开始吓人。11月10日 浅桃红色号单日卖1.94万支,直接登顶TikTok Shop美区日销榜;咖啡色号卖了6619支,挤进前三。更狠的是11月11日黑五预热,单日销量飙到3.34万支,相当于每小时卖出1391支。三天时间,两个色号合计卖出6万单,周榜直接包揽第一和第五。

TT123查到的数据显示, 这款润唇膏11月2日才上架,到12日库存就见底了18个色号只剩4个有货。原价24美元一支,黑五直接砍到11美元,相当于打对折。这种“骨折价”配上病毒视频,想不火都难——但问题是为什么偏偏是Tarte?

口红赛道内卷,Tarte凭什么杀出重围?

美妆行业的人都知道,口红是个“流量黑洞”。TikTok上每天都有几十万条口红视频, #lipstick标签播放量超500亿次但真正能带货的寥寥无几。大部分品牌要么跟风拍“一秒变色”猎奇视频,要么砸钱请网红喊“OMG买它”,后来啊热度一过库存全砸手里。

Tarte的聪明之处在于,它没硬卷“猎奇”,而是卷“真实”。那个爆火的6秒视频,没滤镜没剪辑,就拍唇纹变化,反而让用户觉得“这效果能信”。再加上它一直强调“天然成分”—— Passion Fruit提取物、 维生素E,还标榜“临床验证保湿8小时”,打中了很多“成分党”的痛点。

更重要的是它摸透了TikTok用户的“冲动心理”。黑五优惠提前一周预热,视频里反复强调“11美元仅限TikTok用户”,制造稀缺感。官方账号几乎每天发教程,达人测评穿插在“早八妆容”“约会妆”场景里让用户觉得“这东西我也能用”。这种“场景化种草”比单纯喊“好用”有效多了。

争议缠身却销量暴涨,Tarte的火能烧多久?

销量数据确实亮眼,但争议就像根刺,始终扎在Tarte身上。有人翻旧账说:“种族歧视都能翻红?资本太可怕了。”也有用户质疑:“打骨折价卖,是不是在清库存?”更有人担心:“靠视频爆火,万一下个视频翻车怎么办?”

这些疑问不是没道理。美妆行业靠流量一时爽,想长久得靠口碑。比如完美日记2019年出海时 靠TikTok带货火过一阵,但后来因“货不对板”“售后差”被骂惨,现在销量大不如前。Tarte现在面临的,其实是同样的考验——当新鲜感过去,用户会不会为它的“天然成分”买单?还是会觉得“不过是个靠营销的牌子”?

品牌方似乎也意识到这点。TT123注意到, 最近Tarte在TikTok上发的视频,不再只强调“效果多惊艳”,开始加入“敏感肌实测”“成分实验室”等内容,试图用专业感对抗“营销大于产品”的质疑。这种转变,是真心想稳住口碑,还是另有什么打算?

从“翻车王”到“黑马”:美妆品牌出海的启示

Tarte的故事,其实是美妆品牌出海的一个缩影。这两年中国美妆出海潮一波接一波, 2020年国内成立的美妆公司平均每3天就有一家,但真正能在海外站稳脚跟的没几个。要么水土不服,要么营销翻车,要么产品没亮点。

Tarte至少证明了两点:一是“老品牌+新平台”能擦出火花。它创立24年,有供应链基础,只是缺个年轻化的渠道。TikTok正好给了它接触Z世代的机会,用短视频把“天然美妆”这个老概念讲出新花样。二是“争议也能变成流量”,但前提是得改。如果它当初种族歧视风波后死不认错,现在早被唾沫星子淹没了。

不过话说回来美妆出海的坑实在太多。比如有的品牌盲目跟风“纯天然”, 后来啊成分不稳定,用户过敏;有的砸钱请网红,却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闹笑话;还有的只顾卷价格,把品牌做成了“廉价货”。Tarte这次能爆,多少有点运气成分——6秒视频爆火、黑五优惠加持,这些不是每个品牌都能复制。

未来挑战:流量红利过后靠什么留住用户?

现在Tarte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如何把一次性购买变成复购”。口红是快消品,用户买完一支可能就忘了你,除非你持续输出价值。比如Olay靠“抗老成分”常年霸榜,YSL靠“高级感”锁定高端用户,Tarte呢?它靠“天然”,但“天然”现在太泛了多少品牌都在说。

另一个隐患是TikTok Shop本身。这个平台流量大,但规则也多变。去年封号潮、今年政策调整,多少品牌一夜回到解放前。Tarte现在把鸡蛋都放在TikTok一个篮子里万一平台政策变脸,销量可能断崖式下跌。要不要拓展亚马逊、独立站?这些平台转化慢,但用户更精准,风险也小。

还有品牌形象的平衡。既要“年轻化”吸引TikTok用户,又不能丢了“专业感”让老客户失望。比如Tarte现在发视频,太娱乐化可能显得不专业,太严肃又不符合TikTok调性,这个度很难拿捏。

写在再说说:美妆出海, 没有一劳永逸的公式

Tarte Cosmetics的3天6万单,看着像神话,但背后是24年的品牌积累、两次翻车的教训、以及对TikTok用户心理的精准拿捏。它证明了美妆出海不是只有“烧钱营销”一条路,产品力、内容力、危机处理,一样都不能少。

但也没有哪个品牌能永远吃老本。Tarte现在的火, 更像是一次“意外成功”——视频爆火有偶然性,黑五优惠有特殊性,想长期走下去,还得回到“产品”本身:成分能不能更硬核?体验能不能更贴心?口碑能不能更扎实?

毕竟美妆行业最不缺的就是“昙花一现”。流量会变, 趋势会变,唯有那些真正懂用户、爱用户、把产品当命的品牌,才能既赚到钱,也赢得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