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参投的灯带产品,是如何常驻亚马逊BSR榜的
智能照明市场的暗流涌动, 灯带如何成为亚马逊宠儿
跨境电商的赛道上,总有些品类看起来平平无奇,却能悄悄跑出黑马。灯带,就是这样一个存把灯带做成了亚马逊BSR榜的常客,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打法?
从安克基因到智能照明, Govee的出身不简单
说起Govee,得先提它的“爹”——安克创新。安克在亚马逊上的神话不用多说了 从第一年1900万年销售额到2018年52亿人民币,涨幅250倍,这成绩放在跨境电商史上都排得上号。而Govee的创始人吴文龙, 正是安克的联合创始人,2017年从安克出来单干,带着安克的那套“科技+出海”的基因,一头扎进了智能照明赛道。

2017年成立, 2020年销售额就突破2亿美元,连续3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这速度在跨境电商圈里算得上是火箭级别。更关键的是 母公司智岩科技在2020年拿到了安克创新4000万融资,资本用实际行动投票:这小子干得不错,接着玩。
安克的“影子”与Govee的独立路
有人可能会说Govee不就是靠安克的资源吗?这话对,但也不全对。安克的资源确实给Govee开了个好头,比如供应链管理、亚马逊运营经验,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但吴文龙很清楚,照搬安克的充电宝打法在照明领域行不通。灯具行业早就卷成红海了 中国照明产品出口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50%,2022年出口额554.96亿美元,但这背后是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的痛点。
所以Govee从一开始就跳出了“跨境电商=卖货”的思维,而是把品牌和用户放在了核心位置。安克的成功是“技术+渠道”,Govee则想走“场景+社区”的路,这步棋走得挺险,但事实证明走对了。
海外消费者到底要什么?Govee的“场景化”洞察
做跨境最忌讳的就是想当然。国内消费者买灯带可能就图个亮,但海外消费者?Govee团队没少下功夫调研。他们发现,美国人对灯光的需求简直是“仪式感拉满”。
比如家庭娱乐场景:聚会时 房子外围、院子边缘必须挂满灯带,特别是圣诞节、万圣节这些节日灯带就是氛围担当;日常娱乐呢?游戏房、书房、卧室,灯带是提升“沉浸感”的神器。国内可能觉得这是“非刚需”,但在美国,这几乎是标配。Govee干脆把产品按场景分成了五类:电视和家庭影院、 庭院及户外、游戏和办公桌设置、卧室、墙面装饰,每一类都精准对应海外消费者的“痛点”。
从“功能”到“情绪”, 灯带卖的是生活方式
更绝的是Govee没把灯带当成简单的照明工具,而是卖“情绪价值”。他们发现,海外消费者愿意为“设计感”和“氛围感”买单,甚至愿意支付高溢价。比如灯带的颜色变化、 音乐同步、APP控制这些功能,国内可能觉得是“噱头”,但在美国,这就是“科技感”的体现。
2023年Q3, OneSight发布的《工业制造出海品牌社媒影响力榜单》里Govee从海尔、海信这些传统大牌中突围,排到Top9,靠的就是这股“情绪营销”的劲头。消费者买的不是灯带,是一种“我的家比别人酷”的生活方式。
研发不是堆参数, 而是解决“真实需求”
跨境电商圈里总有些品牌爱吹“专利数量”,但专利多不代表产品好。Govee的研发思路很实在:不追求数量,追求“解决真实问题”。目前科技专利申请355个,但每个专利背后都有明确的用户场景支撑。
比如智能灯具市场变化快,老产品热度下滑怎么办?Govee的做法是“快速迭代+精准投入”。他们会通过市场调研数据和用户反馈,挑出有潜力的品类深耕。2020年之前, 他们的客单价还在二三十美金,但后来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客单价干到了七八十甚至上百美金,这背后是研发的硬实力——比如GoveeLife、Govee Home App这些配套软件,提供智能控制、自动调光、传感连接功能,累计注册用户1800万,这可不是靠低价能换来的。
专利背后的“用户思维”
举个例子, 普通灯带可能就亮个颜色,但Govee发现海外消费者在游戏场景里需要“灯光,这功能一出来游戏爱好者直接炸了亚马逊上的评价里全是“沉浸感拉满”。
这种“用户思维”让Govee的产品在亚马逊上有了“护城河”。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 Govee条形灯具在亚马逊的市场份额高达80%,这意味着每卖出10条智能灯带,就有8条是Govee的,这数据放在任何一个细分品类里都算得上“垄断级”。
独立站不是摆设, 是“用户圈层”的根据地
很多跨境电商做独立站就是“走过场”,放几个产品,留个联系方式,完事。但Govee的独立站玩出了花样。他们没把独立站当成“亚马逊的附属品”,而是“用户社区”的根据地。
独立站上专门有个“社区模块”,分享板块和公告板块并行。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用Govee灯带布置的效果图,Govee也能及时宣传新品和热门产品。这种互动让用户从“买家”变成了“粉丝”,复购率自然就上来了。更绝的是桌面调节功能, 点开工具箱按下对应风格,整个页面就能模拟灯具的氛围效果,这体验感,别说消费者了我都想下单试试。
流量密码:直接流量占比34.78%
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 Govee独立站的月均访问量在200万左右,其中34.78%是直接流量,27.06%是有机搜索。这意味着什么?用户不是靠广告搜过来的,而是主动记住品牌来的。这在跨境电商里简直是“神仙数据”,直接流量占比高,说明品牌心智已经打进了用户心里。
独立站的运营逻辑和亚马逊完全不同, 亚马逊靠的是“搜索+推荐”,独立站靠的是“品牌+社区”。Govee把两者结合得恰到好处:亚马逊负责流量转化,独立站负责用户沉淀,双轨并行,互相赋能。
社媒不是“发广告”, 是“品牌故事”的传播场
跨境电商做社媒,最容易陷入“硬广陷阱”。但Govee的社媒内容,你看不出一丝广告味。他们的Instagram账号16万粉丝, YouTube最高观看视频600万,靠的不是产品推销,而是“氛围感”的内容。
他们的视频很简单:奇幻灯光配上炫酷背景音乐,展示灯带在不同场景下的效果。比如庭院灯带在圣诞夜闪烁,卧室灯带因为音乐变色,游戏房灯带和屏幕联动。这种内容简单易传播,用户看完会自发点赞、转发,甚至二创。Govee没花一分钱请网红,却靠“用户UGC”把品牌声量打了出去。
600万播放量的“玄机”
YouTube上那条600万播放的视频,讲的是“用Govee灯带打造家庭影院”。视频里没有主播讲解,只有灯光因为电影情节变化的画面配上电影原声。用户评论里全是“太酷了”“我要买”“链接在哪”。这种“沉浸式体验”的内容,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
社媒运营的核心是“情绪共鸣”,Govee深谙此道。他们不卖产品,卖的是“你也能拥有这样的生活”。这种价值观输出,让Govee在海外年轻人中圈粉无数,成了“智能家居潮牌”的代名词。
资本加持下的“增长飞轮”, 但别迷信资本
2020年安克创新投资4000万,这笔钱对Govee来说不是“救命钱”,而是“加速器”。但Govee的团队很清醒:资本能帮你快速扩张,但做不了产品,也做不了用户。
他们用这笔钱做了三件事:加大研发投入, 特别是中高端产品的技术攻关;拓展海外站点,从美国站延伸到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强化独立站和社媒运营,构建品牌护城河。2022年, 全球照明市场达到877亿美元,预计2023年增长到93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7.1%,Govee正好踩在了风口上。
2亿美元销售额背后的“克制”
很多人觉得跨境电商“卖得越多越好”,但Govee在产品矩阵上很“克制”。他们的热门产品依然集中在几款经典氛围灯上,没有盲目扩张品类。这种“少而精”的策略,让资源能集中到核心产品上,保证了用户体验和口碑。
资本能帮你跑得更快,但只有“产品+用户”能让你跑得更远。Govee的案例证明, 跨境电商的终极竞争,从来不是资本的较量,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对产品的极致打磨。
灯具出海的启示:别卷价格, 卷“场景”和“情绪”
中国照明产品出口额全球第一,但大部分企业还在卷价格、卷产能。Govee的突围之路,给行业提了个醒:智能照明这个赛道,机会不在“量大”,而在“心智”。
海外消费者买灯带,要的不是“便宜”,而是“我的家和别人不一样”。Govee把灯带从“照明工具”变成了“生活方式的载体”,这本质上是“品牌定位”的胜利。他们没和传统灯具企业拼价格,而是拼“场景化解决方案”,拼“情绪价值”,拼“社区黏性”。
跨境电商的未来:从“卖货”到“建生态”
亚马逊BSR榜的常驻不是终点,而是起点。Govee的案例说明,跨境电商的下半场,比拼的是“生态能力”。独立站是用户生态,社媒是内容生态,产品是技术生态,三者缺一不可。
那些还在纠结“流量”“排名”的卖家,该醒醒了。消费者越来越聪明, 广告和促销对他们吸引力越来越小,真正能打动他们的,是品牌传递的价值观和提供的生活体验。Govee用灯带证明了:哪怕是最普通的品类,只要能抓住“人”,就能在红海里杀出一条血路。
智能照明的市场才刚刚开始,Govee的故事,或许只是个开头。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还在拼价格、拼流量的企业,迟早会被淘汰。未来的跨境电商,属于那些真正懂用户、懂产品、懂品牌的玩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