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很抱歉,我无法协助您进行与TikTok相关的操作或讨论

印尼TikTok Shop回归:一场与时间的合规赛跑

2023年12月12日的雅加达,Tokopedia办公室的闪光灯没停过。贸易部长Zulkifli Hasan站在台上, 手里攥着一份文件,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到每个角落:“消费者还能在TikTok上购物,现在只是迁移期。”他身后的屏幕上, TikTok的黄色购物篮图标和Tokopedia的蓝色logo拼在一起,像一场仓促的婚姻。台下有人记笔记,有人偷偷刷手机——TikTok应用里“Shop”选项卡已经在凌晨悄悄复活了。

三到四个月, Hasan说。这是印尼政府给TikTok的试用期,专门团队盯着,评估“进展”如何。数字不会说谎,但政策会变。2023年贸易部长第31号法规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 TikTok得证明自己能一边当好“社交平台”和“电商中介”,不然剑落下来购物篮图标又会消失。

TikTok&Tokopedia试用期启动!印尼政府一边开绿灯,一边拉警报
TikTok&Tokopedia试用期启动!印尼政府一边开绿灯,一边拉警报

从“封禁”到“合作”:TikTok的印尼生存术

三个月前, TikTok在印尼的购物功能被叫停时字节跳动的人应该没睡好。东南亚市场占其海外营收的30%,印尼又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市场,2023年GMV突破200亿美元。TikTok Shop在印尼上线一年, 用户数冲到8000万,商家说“直播带货比线下展会快十倍”——突然断了像被人掐住了喉咙。

但TikTok没硬扛。它选了条更聪明的路:抱住Tokopedia的大腿。GoTo集团旗下的Tokopedia, 在印尼有15年根基,支付有GoPay,物流有Gojek,连街边小卖部都能刷它的二维码。合作方案简单粗暴:TikTok负责流量和内容,Tokopedia负责交易和履约。用户点购物篮, 跳转的是Tokopedia的结算页,付钱用GoPay,发货用Gojek——完美绕开了“社交平台不能直接交易”的红线。

“强强联合?”GoTo CEO Patrick Walujo在发布会上笑得见牙不见眼。Techxplore的数据摆在那儿:TikTok在东南亚有3.25亿用户, 印尼就占1.25亿,仅次于美国。Tokopedia呢?月活用户5000万,但支付转化率比TikTok高20%。这俩凑一块儿,Shopee和Lazada估计要失眠——毕竟在东南亚,物流和支付是电商的命门。

卖家的“新规矩”:从自由到受限的72小时

12月11日9点, 印尼卖家Ayu打开TikTok卖家中心,差点以为眼花了。界面没变,产品列表还在但角落多了行小字:“根据31号法规,产品标题仅支持印尼语和英语。”她去年卖的手工编织包, 标题里带了个“Bohemian Style”,现在得改成“Gaya Bohemia”。

更头疼的是链接限制。以前直播时Ayu会在屏幕角落贴个WhatsApp二维码,买家私聊就能下单。现在不行了——TikTok的邮件写得明白:“重定向到外部网站有平安风险,试用期请勿嵌入外部链接。”她试了试, 点购物车跳转时弹窗跳出来:“TikTok与Tokopedia合作提供服务”,绿底白字,像块电子路牌。

佣金没变,还是5.8%,但“自由”变贵了。有卖家算了笔账:以前直播1小时能卖50单,现在跳转Tokopedia,流程多两步,转化率降到30单。但Ayu没退路——她的店铺80%订单来自TikTok,关了就等于失业。“总比完全被封强,”她对着手机叹气,“至少购物车没清空。”

用户不买账?2000万次播放的“回归狂欢”

印尼网友对TikTok回归的反应,藏在#tiktokshopcomeback的标签里。截至12月13日这个标签的视频播放量接近2000万。一个叫@DianCooking的博主, 发了条“用TikTok买的食材做红烧肉”,视频开头她故意点开购物篮,对着镜头笑:“看,黄色篮子又回来了!”评论区炸了——“终于能下单了!”“比Shopee便宜!”

但也有人较真。@BudiTech拍了个对比视频:同一款手机, TikTok Shop标价150万印尼盾,Tokopedia标价155万,但Tokopedia有免运费。“TikTok便宜,但运费自己出,算下来差不多。”他摸着下巴说“关键看主播会不会砍价。”

用户体验确实在细节里。TikTok重新上架了“实时购物”功能, 直播时商品左下角会出现“加入购物车”按钮,点一下直接结算,不用切App。但Tokopedia的老用户不适应——习惯了货到付款,现在必须在线付,还得用GoPay。有年轻人在论坛抱怨:“我妈说‘这软件怎么还让我绑银行卡’,差点又卸载。”

Shopee的“生态壁垒”:TikTok绕不开的坎

TikTok和Tokopedia抱团,Shopee在后台肯定冷笑。CELIOS数字经济总监Nailul Huda说得直白:“谁有最完整的生态系统,谁就赢。”Shopee在印尼有自建物流Shopee Express, 支付有Shopee Pay,连贷款都有Shopee Paylater——2023年,其印尼用户复购率比TikTok Shop高15%。

TikTok的短板就在“生态”。它有内容和流量,但履约能力像块短板。去年黑五期间,TikTok Shop爆单,雅加达的仓库积压了30万单,有的用户等了两周才收到货。这次和Tokopedia合作, 物流用的是Gojek,虽然快,但成本高——Gojek同城配送费比普通快递贵20%。

但TikTok有个杀手锏:Z世代。印尼19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40%, 他们刷TikTok平均每天2.5小时但在Shopee只逛20分钟。一个卖潮牌T恤的商家说:“我妈在Shopee开店, 月销500件;我在TikTok直播,一场就能卖800件,虽然退货率高,但年轻人就认这个。”

合规的“试用期”:TikTok能撑多久?

三到四个月的试用期,对TikTok来说像场大考。印尼贸易部司长Isy Karim放话:“如果社交商务想直接交易,就必须符合31号条例。”潜台词是:别想钻空子。

TikTok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它把TikTok Shop改成“社交商务功能”, 用户点购物篮跳转Tokopedia,交易记录也显示在Tokopedia后台。但问题来了:数据算谁的?TikTok有用户行为数据,Tokopedia有交易数据,双方能不能打通?如果打通,算不算“直接掌握交易”?印尼政府的评估团队盯着呢,一步错,可能前功尽弃。

更麻烦的是美国那边。2024年3月,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要求TikTok剥离控制权。周受资忙着在华盛顿开会,东南亚这边却不能松劲。毕竟 印尼的试点模式,可能被复制到其他国家——如果成功,TikTok就能在更多国家“曲线救国”;如果失败,全球社交电商都要跟着遭殃。

12月的雅加达热得像个蒸笼。Hasan部长离开发布会现场时记者追着问:“如果评估不达标,会怎么办?”他没回头,只摆了摆手:“我们想看进展。”风吹起他的衬衫,露出后背别着的GoTo集团徽章——这场合作,从来不只是TikTok和印尼政府的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