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Shopee新站点视频功能推出后

Shopee视频功能落地新站点, 流量狂欢背后的真实战场

Shopee菲律宾站突然宣布上线视频功能时跨境圈里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又要卷内容了”。确实 从2024年初开始,短视频就成了东南亚电商的流量密码,Shopee自己也没藏着掖着——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这些站点陆续铺开功能,流量直接翻着跟头涨,有数据显示单量增长超过27倍。但问题来了真把视频功能当成救命稻草的卖家,再说说赚得盆满钵满的又有多少?那些跟风上传几十条视频的店铺,转化率真的都提高了吗?别急着下结论,咱们先扒开看看热闹背后的门道。

卖家实操:视频不是万能药, 内容能力才是分水岭

深圳做3C配件的阿伟,在菲律宾站上线视频功能后的第三天就火急火燎让团队拍了20条产品视频。特写镜头、功能演示、场景化展示,该有的元素全齐了后来啊呢?流量没涨多少,跳出率倒是蹭上去了。他后来复盘才发现, 自己拍的视频太像硬广——用户刷着信息流突然跳出个“手机支架承重测试10公斤”,谁有耐心看完两分钟?反观隔壁做女装的Lily, 同样是菲律宾站卖家,她没追求数量,而是花一周时间拍了条“热带度假穿搭vlog”,把自家印花裙自然塞进场景里视频发布24小时店铺直接多了86个订单,转化率比平时高出42%,数据来自她4月10日的后台截图,这可不是瞎编的。

Shopee又一站点推出视频功能,刺激单量大涨15%
Shopee又一站点推出视频功能,刺激单量大涨15%

你说奇怪不奇怪,同样的视频功能,不同卖家 outcomes 天差地别。问题就出在“内容适配度”上。Shopee把视频入口放在底部导航栏第四位,用户打开APP第一眼就能刷到,这位置多宝贵啊!但很多卖家还以为是在做传统图文详情页,把产品功能拆解成条条框框拍成视频,用户划一下就过去了。更离谱的是有家卖厨房刀具的, 直接把工厂生产线拍成10分钟长视频,美其名曰“展示品质”,后来啊视频完播率不到5%,你说这钱花得值吗?别不信, 跨境圈里这种“拍视频=完成任务”的卖家,至少占六成,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视频发了一箩筐,订单量却纹丝不动。

消费者行为:刷视频和下单之间, 隔着一个“真实需求”

有意思的是Shopee自己公布的战报里藏着个细节:9.9大促期间,Shopee Live观看量48亿,但用户边看边买的转化率,和边刷短视频边买的转化率,差了将近一倍。这说明什么?东南亚消费者虽然爱刷内容,但他们对“带货”和“刷视频”的耐受度完全不同。你想想, 一个菲律宾宝妈刷着短视频突然看到个“多功能料理锅演示视频”,她可能觉得“哦不错”,但转头刷到主播现场煎蛋、烤蛋糕,她可能直接就下单了——这就是“即时信任感”的差距。

更扎心的是数据:2024年Q1, Shopee短视频平均完播率只有18%,而直播完播率高达67%。这说明用户刷短视频更多是“打发时间”,真正能刺激购买的,还是那些能解决“即时痛点”的内容。比如越南站有个卖除螨喷雾的, 没拍产品多牛,就拍了一段“床铺除螨前后对比”,30秒视频,配上当地配音,单周订单量直接从80单飙到320单,用户评论里全是“这个视频太真实了我家床铺也需要”。你看,消费者要的不是酷炫的转场特效,而是“这东西对我有没有用”的直观感受。

竞争暗战:Shopee抢滩视频化, 亚马逊们早有后手

Shopee在东南亚猛推视频功能,亚马逊和Lazada也没闲着。亚马逊的Inspire功能早在2024年5月就向全美用户开放, 底部导航栏直接放视频信息流,还加了“相似商品推荐”入口;Lazada更狠,直接把视频和直播合并成“Lazada Live Video”,用户刷视频时随时能切到直播间下单。更麻烦的是 这些巨头的内容算法比Shopee更成熟——亚马逊会根据用户过往搜索记录推送相关视频,Lazada则用“AI猜你喜欢”把视频和商品精准匹配。

你说Shopee视频功能能打多久?别忘了一个关键点:东南亚用户的“注意力碎片化”程度,比想象中更严重。2024年Q2的数据显示,东南亚用户平均每天打开Shopee 8.2次但每次停留时间只有12分钟。这意味着,Shopee视频功能必须在10秒内抓住用户眼球,否则就会被划走。反观亚马逊Inspire, 用户打开APP的主动目的就是“逛”,停留时间能达到25分钟以上,内容转化自然更高。这就是为什么同样做视频功能, Shopee卖家更累——他们得在“用户随便刷一刷”的场景里完成“种草到拔草”的全链路,难度系数直接拉满。

站点差异:菲律宾吃香, 越南遇冷,视频功能适配度是关键

有人可能觉得,Shopee视频功能在所有东南亚站点效果应该差不多,大错特错。菲律宾站上线视频功能后单量增长15%,越南站却只有5%——为什么?主要原因是菲律宾用户的“短视频消费习惯”早就养成了 TikTok在当地的市场渗透率高达68%,用户对视频内容的接受度天然高;而越南用户更习惯图文购物,2024年Q1越南站视频内容的点击率只有菲律宾站的43%。再说泰国站, 虽然视频流量涨了但用户更喜欢“本地化配音视频”,纯字幕视频的完播率直接腰斩,这就是文化差异的坑。

更典型的是马来西亚站,那里的用户对“产品细节视频”格外挑剔。有个卖护肤品的卖家, 在马来西亚站上传了“精华液质地展示视频”,用的是普通拍摄,后来啊用户评论一堆“看不清质地”;后来换成100倍微距拍摄,视频里能看清精华液的流动性和颗粒感,订单量一周内翻了两倍。所以说 视频功能不是“一招鲜吃遍天”,每个站点的用户偏好、网络环境、文化习惯,都得单独琢磨,照搬菲律宾的成功经验,越南卖家可能直接“扑街”。

卖家突围:与其追求数量,不如死磕“场景化+本地化”

那到底该怎么用视频功能赚钱?别听那些“发100条视频就能爆单”的鬼话。真正有效的方法,就两个词:“场景化”和“本地化”。场景化是什么?就是把产品塞进用户真实的生活场景里。比如卖充电宝的, 别拍参数,拍“上班族地铁上没电,用这款充电宝刷完剧还有电”的场景;卖防晒衣的,拍“泰国海边暴晒两小时皮肤白嫩嫩”的场景。用户一看,“啊,我需要这个”,转化率不就上来了?

本地化更不用多说语言、配音、场景都得接地气。菲律宾用户喜欢“热情洋溢”的配音, 越南用户吃“温柔亲切”那一套,泰国用户对“幽默搞笑”视频毫无抵抗力。有个卖家居收纳的卖家, 在越南站用越南本地网红拍“小户型收纳神器”视频,网红边吐槽“我家房子太小了”边演示产品,视频播放量破50万,店铺订单量直接翻了5倍,数据来自她2024年5月的店铺战报。你看,与其自己瞎琢磨,不如找本地网红,用他们的语言和视角讲故事,效果比拍100条官方视频还好。

未来预判:视频功能会成“标配”, 但内容质量才是护城河

说句实在话,Shopee视频功能迟早会成所有站点的“标配”,就像当年的商品详情页一样。但问题来了当所有卖家都会拍视频时靠什么脱颖而出?答案很简单:内容质量。2024年下半年, Shopee大概率会推出“视频内容评分机制”,完播率、互动率、转化率高的视频,会获得更多流量倾斜;那些拍得像广告、内容同质化的视频,直接会被打入冷宫。到时候,只会跟风拍视频的卖家,会被淘汰得比现在还快。

更关键的是 视频功能不能单独玩,得和直播、游戏、Shopee Prizes这些功能联动。比如印尼斋月大促期间, Shopee Live推出的“边看直播边玩游戏赢折扣”,把直播、视频、互动全串起来了用户参与度直接拉满。未来的跨境电商, 早不是“发个产品就能卖”的时代了你得把用户留在平台里让他们“边玩边买”“边看边买”,这才是视频功能的终极价值——它不只是个流量入口,更是构建“内容生态”的拼图。

所以啊,别再盯着“单量增长15%”这种数据沾沾自喜了。真正聪明的卖家,现在已经在琢磨怎么把视频做出“记忆点”,怎么让用户刷到你的视频就停下来看完就下单。毕竟当所有人都在抢流量时能留住流量的,永远是那些真正懂用户、会讲故事的卖家。这场视频功能的狂欢,才刚开始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