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从5万美金到年赚数千万美金,这家糖果品牌是靠借势TikTok疯狂吸金吗

酸糖爱好者的执念, 催生了一个糖果帝国

Maxx Chewning 第一次对酸糖上瘾,大概是在10岁那年。后来的二十多年, 他尝过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酸味糖果,却总觉得差了点意思——不够酸,不够劲,那种让人皱眉咧嘴又欲罢不能的刺激感,始终没出现过。说来也怪, 这种“遗憾”反而成了执念,直到2018年,看着朋友创业小有成就,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自己动手,造一款真正够酸的糖。

当时的Maxx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健身博主, YouTube账号有几十万粉丝,副业做的服装品牌Ever Forward每年能赚100万美元。但他偏不信邪,非要往糖果行业里扎。2019年,他掏出5万美元,租了个小作坊,拉了几个帮手,Sour Strips就这么诞生了。谁能想到,这个从车库起步的小品牌,四年后会冲到年销数千万美元,还成了TikTok上酸糖圈子的顶流。

从5万美金到年赚数千万美金,这家糖果品牌借势TikTok疯狂吸金
从5万美金到年赚数千万美金,这家糖果品牌借势TikTok疯狂吸金

从健身博主到糖果创始人:5万美元的豪赌

2016年, Maxx辞掉公司工作,全职做YouTuber。拍健身视频、分享训练心得,日子过得不算差,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2018年, 他翻出小时候攒的酸糖包装,突然意识到:市面上那么多糖果,愣是没一款能让他觉得“够酸”。这种“未被满足的需求”像根刺,扎得他坐不住。

他找来食品研发的朋友,花了大半年时间调配方。光是“酸”的程度, 就试了三十几种版本——有的酸得倒牙,有的又太温和,再说说定下的配方,能让舌头麻足十分钟。包装设计也花了不少心思, 别人家的糖果要么粉嫩可爱,要么低调沉稳,Maxx偏要选高饱和度的荧光色,配上“愤怒水果”的搞怪表情,主打一个“视觉冲击”。

2019年9月,Sour Strips正式上线。当时Maxx没敢想太多,就盼着能卖出去1000袋。后来啊第一天YouTube上那些健身博主朋友自发发开箱视频,粉丝群里炸开了锅。更没想到的是上线第一天就卖了2万袋,服务器差点崩了。Maxx后来回忆说:“当时我盯着后台订单数,手都在抖,真以为系统出bug了。”

TikTok上的“酸味狂欢”:免费换来的千万流量

2020年,Sour Strips的TikTok账号@sourstrips正式上线。那时候TikTok刚火起来很多品牌还在试探,Maxx却盯上了这里。他发现, #sourcandy话题下有15亿播放量,全是用户拍自己吃酸糖的反应——皱眉头、吐舌头、又哭又笑,评论区里“好吃到上头”“停不下来”的留言比比皆是。

Maxx没急着投广告, 而是搞了波“骚操作”:把产品免费寄给TikTok上的健身博主、搞笑博主,甚至是一些粉丝量不大的素人。别人家找影响者营销,一开口就是“合作费”,他直接说“送你几包糖,觉得好吃就拍着玩”。当时团队有人反对:“万一人家不拍怎么办?”Maxx摆摆手:“拍不拍随缘,拍了就是赚。”

说来也怪,这招还真管用。健身博主拍“练前吃两根酸糖, 能量爆棚”,搞笑博主拍“朋友挑战一口气吃十根,后来啊酸到五官挪位”,素人用户拍“上课偷吃被老师发现,全班都在要链接”。视频火得莫名其妙,#sourstrips标签不知不觉就冲到了1亿播放量。2023年,这个账号涨到20万粉丝,单个视频点赞量能到百万,比投广告的效果好太多了。

影响者营销的另类玩法:不花钱的口碑裂变

Maxx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影响者营销,别光想着花钱。”他算过一笔账,如果找百万粉博主合作,一条视频至少要花5万美元,效果还不一定好。不如把省下来的钱,多寄点产品给中小博主。

有个叫@lilnas的小博主, 粉丝才5万,拍了个“吃酸糖时被猫吓到”的搞笑视频,意外火了。视频里她边吃Sour Strips边躲猫,酸得龇牙咧嘴的样子逗笑了不少人。评论区有人问“这是什么糖”,她顺手@了sourstrips账号。这条视频给官网带来了3000多单,比投10万广告还管用。

Maxx说:“用户信的不是博主说‘这糖好吃’,而是博主吃糖时真实的反应。”后来团队把用户自发拍的视频剪成合集,在TikTok上发了条“全球酸糖挑战”,后来啊播放量直接破亿。有人问他:“你就不怕别人白拿产品不推广?”Maxx笑了:“真喜欢的人,自然会帮你说好话。不喜欢的人,给钱他也不拍。”

产品才是终极武器:从包装到口味的极致打磨

Sour Strips能火, TikTok只是放大器,产品本身才是硬道理。Maxx在研发时就定下三个标准:够酸、够方便、够健康。够酸前面说过了 够方便体现在包装上——别的糖果要么用易拉罐,要么用普通塑料袋,他偏要用可重复密封的铝箔袋,用户吃不完能封上,揣兜里也不会漏。

健康这点,Maxx抓住了“健身人群的痛点”。他查过数据,很多健身爱好者不敢吃糖,怕热量高。Sour Strips每袋12条,总共才120卡路里脂肪含量几乎为零。2021年, 有个健身博主拍视频说“练前吃两根,比能量胶还提神”,后来啊健身圈直接带火了“酸糖补能量”的说法。现在官网的销量里30%都来自健身人群。

口味开发也很有讲究。初期只有苹果莓、蓝树莓几种基础款,后来根据用户评论,陆续出了热带芒果、西瓜这些“网红口味”。2023年还搞了“口味投票”,让粉丝选下一款新口味,后来啊“青苹果”以60%的票数胜出。Maxx说:“用户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但‘够酸’的底线不能破。”

卡路里焦虑下的健康糖:抓住健身人群的痛点

2022年,Sour Strips的月收入第一次突破200万美元。Maxx发现,订单里有个奇怪的规律:周一到周四,多是健身博主下单;周五到周日变成了普通家庭用户。后来才想明白,健身人群习惯在训练前补能量,周末则是全家囤零食。

针对这个特点, 团队推出了“健身装”:6条独立包装的小袋,配个运动臂包,方便训练时带着。还在TikTok上找了几个健身网红,拍“酸糖+蛋白粉”的组合视频,配文“练完来两根,酸爽解腻”。这条视频播放量800万,直接带动健身装销量翻了三倍。

有行业分析师评价过:“Sour Strips的成功,在于它把‘糖’做成了‘功能性食品’。”传统糖果靠甜味吸引人,它靠酸味+低卡路里+便携性,硬生生在零食里杀出一条血路。现在沃尔玛、 Target的货架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售价19.99美元一袋,比普通糖果贵一倍,照样卖断货。

从线上到线下:年销数千万的渠道扩张

2023年,Sour Strips搬进了56000平方英尺的新仓库。Maxx站在空荡荡的仓库里看着工人搬货,突然有点恍惚。四年前,他还在车库打包订单,现在每天要发5万多单,覆盖30多个国家。

线下渠道是2022年开始铺的。Maxx一开始没敢碰大商超,怕压货。先从本地的小便利店试水,后来啊店老板说:“你们这糖,小孩买一次就上瘾,回头客特别多。”后来慢慢进了沃尔玛、Target,现在光是美国的线下渠道,就占了总销量的40%。

有个数据挺有意思:2023年黑五期间, Sour Strips在Target的促销活动,单日销量破了10万袋,比线上活动还高。Maxx分析,线下购买更冲动,“看到货架上荧光色的包装,忍不住就想拿一包试试”。现在他们正在谈欧洲的连锁超市,计划2024年进军英国和德国市场。

数据说话:1小时2万件背后的用户心理

2019年9月9日 Sour Strips上线第一天1小时卖了2万袋。很多人觉得是运气好,但团队复盘时发现,背后有用户心理的精准拿捏。

当时官网首页放了个视频:Maxx自己吃酸糖,从淡定到皱眉再到疯狂灌水的真实反应。配文“你能坚持吃几根?”评论区里用户开始比拼“我能吃5根”“我能吃8根”。这种“挑战心理”直接刺激了购买,很多人下单就是为了“试试自己能吃几根”。

后来每次上新,都用类似套路。比如2023年出“双倍酸”版本,视频里演员吃完直接躺地上打滚,配文“敢挑战的来”。后来啊上线当天3万袋库存2小时就卖空。转化率数据显示,这类挑战视频带来的购买转化,比普通产品介绍视频高27%。

未来不止于此:全球化的野心与挑战

现在Sour Strips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4000万美元,Maxx却不敢松劲。他常说:“做品牌就像跑马拉松,跑到半程停下来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2024年的计划很明确:进军欧洲,再推出5个新口味,还要开发“酸糖饮料”和“酸糖冰淇淋”周边产品。

但挑战也不少。欧洲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比美国严,配方得重新调;新口味研发周期长,万一市场不接受怎么办?Maxx说:“大不了再试,反正我们最擅长的就是‘试错’。”当年调配方试了三十几次现在想想,“试错”反而是最宝贵的经验。

有记者问他:“你觉得Sour Strips能成为全球品牌吗?”Maxx指着办公室墙上的标语“Ever Forward”说:“谁知道呢?但至少,我们现在还在往前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