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 Live在印尼直播市场使用率高达88%
直播带货的印尼战场:Shopee Live凭什么拿下88%的卖家选择
印尼电商市场的热闹程度,可能比雅加达早高峰的马路还堵。2023年双十一期间, Shopee平台交易额直接冲破10亿美元,其中Shopee Live的跨境直播带货订单量比日常暴涨39倍,累计观看量达到67亿——这组数字像一颗炸弹,炸得行业都在问:凭什么又是Shopee Live?
数据不会说谎:88%使用率背后的碾压级优势
IPSOS在2023年第三季度做的调查报告里藏着关键答案:88%。这是印尼本土品牌和中小微企业对Shopee Live的使用率, 断层领先第二名TikTok Live的61%,第三名Lazada的35%直接被甩开一截。更夸张的是认知度——96%的印尼卖家知道Shopee Live, 而TikTok Live虽然也有87%的认知度,但实际用起来的人差了一大截。这就像大家都听说过某个网红餐厅,但真正去排队打卡的,只认准了其中一家。

Populix在6月做的《印尼直播购物生态系统》调查补充了更多细节:69%的卖家把Shopee Live当日常工具,远超其他平台。消费者这边更直接——63%的印尼买家明确表示更喜欢在Shopee Live买东西,LazLive和Tokopedia Play加起来才占18%。数据不会骗人,Shopee Live在印尼直播市场,已经不是“领先”,而是“统治”。
流量池+工具属性:Shopee Live的“双引擎”逻辑
搞懂Shopee Live的优势,得先看它的“靠山”。Shopee在印尼本身就是用户量级的巨头, Ipsos的数据显示65%的卖家认为Shopee能带来最大销售额,这就像开了个商场,直接把直播间建在商场最旺的中庭——想不火都难。比一比的话,TikTok虽然用户多,但平台基因偏娱乐,直播间更像“秀场”,卖货反而成了副业。2023年9月有个印尼本土美妆品牌试过TikTok直播, 在线人数破万,但转化率只有2.3%;同月在Shopee Live开播,在线人数8000,转化率冲到11.7%,差距一目了然。
另一个关键点,Shopee Live从出生就不是“玩票”的。它的定位很明确:帮卖家卖货。比如内置的“一键加购”功能, 观众看直播时直接点商品就能进购物车,不用切来切去;还有“限时闪购”标签,主播报完价倒计时开始,紧迫感拉满。这些细节设计,比TikTok那些“连麦PK”“粉丝打榜”更符合卖家的生意逻辑。2023年8月, 雅加达的一个3C卖家用Shopee Live做开学季专场,靠“前30分钟下单减50万盾”的闪购,3小时卖了500部手机——这种“短平快”的打法,正是中小卖家需要的。
对手的反击:TikTok和Lazada的“围剿”能成功吗?
当然印尼直播市场这块大肥肉,谁都想啃一口。TikShop虽然暂时落后但也不是没牌可打。2023年10月, TikTok和印尼GoTo集团达成合作,把支付和物流打通,试图解决之前“货不对板”“送得慢”的痛点。还搞了“达人专场”, 找本地网红带货,比如2023年11月黑五期间,邀请印尼当红歌手Raisa直播,在线峰值150万,虽然转化率没Shopee Live高,但品牌声量拉满了。
Lazada的打法更实在——直接给钱给资源。2023年9月起, 雅加达、泗水等地的卖家可以免费使用Lazada的直播工作室,设备、灯光、运营人员全包,这对没什么预算的小卖家吸引力不小。有个叫“Baju Murah”的服装卖家, 2023年10月刚用上免费工作室,直播场均观看量从2000涨到1.2万,订单量翻了5倍。但问题是 Lazada的流量池比Shopee小太多,Ipsos数据显示Lazada整体用户量只有Shopee的1/3,直播再热闹,也难敌“基础流量差”。
卖家的真实故事:从“观望”到“依赖”的转型
数据是冷的,但卖家的故事是热的。2023年初,雅加达的家居卖家Dinda还觉得直播“太麻烦”,每天只上架商品等流量。直到6月朋友建议她试试Shopee Live,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开播,没想到第一场就卖了300个收纳盒。她后来在采访里说:“以前总觉得直播要长得好看、 会说段子,后来啊发现,只要把产品讲清楚,印尼消费者买单很直接。”现在她每周固定播4场,月销售额从3000万盾涨到1.2亿盾,直播订单占比70%。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中资出海的3C配件品牌“Anker Indonesia”。2023年7月,他们发现印尼市场对快充需求大,但传统图文转化率只有1.5%。团队决定用Shopee Live做场景化演示:主播一边给手机充电, 一边用秒表显示充电速度,“30分钟充80%”的直观画面让转化率直接干到9.8%。10月双十一期间, 他们搞了“24小时不间断直播”,请了3个主播轮班,到头来单场直播GMV破2亿盾,成为类目TOP1。
隐忧与挑战:领先优势能持续多久?
不过Shopee Live也不是高枕无忧。最大的问题是“内容同质化”——现在打开Shopee Live,80%的直播间都在喊“低价!限时!减价!”,消费者看多了难免审美疲劳。2023年11月有个调查,35%的印尼买家表示“最近直播间的促销套路都一样,没什么新鲜感”。如果Shopee不能在内容创新上突破, 可能会被TikTok的“娱乐化直播”反噬——毕竟年轻人刷TikTok,是为了开心,顺便买点东西,而不是被“逼单”。
另一个风险是政策。印尼政府2023年对社交电商的监管越来越严,要求直播必须标注“广告”,商品信息必须真实。有卖家反映,10月开播时主要原因是没说清楚“预售周期”,被平台罚款500万盾。这对中小卖家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Shopee如果不能提供更多合规培训,可能会流失部分“小白卖家”。
未来怎么走?不止是“卖货”, 更是“留住人”
对Shopee Live下一步可能要从“卖货工具”升级成“内容生态”。比如参考中国的“直播+短视频”模式, 让主播把直播片段剪成短视频二次传播;或者搞“品牌自播IP”,帮卖家打造固定的人设,比如“印尼版李佳琦”式的美妆主播,或者“专业测评”的数码博主。2023年12月, Shopee印尼试推了“品牌直播间认证”,通过认证的主播可以获得更多流量扶持,已经有20个大品牌报名,这或许是个方向。
对卖家现在入局印尼直播电商,确实是个窗口期。但别以为开个直播间就能躺赚——2023年第四季度, Shopee Live的直播卖家数量同比增长了120%,竞争已经白热化。要想突围, 得找到“差异化”:比如卖服装的,可以做“试穿搭+实时改尺码”;卖食品的,可以现场烹饪试吃;甚至可以结合印尼的节日开“开斋节专属直播”之类的。关键不是“播多久”,而是“怎么播”能让消费者记住你。
印尼直播市场的故事,才刚开头。Shopee Live手握88%的卖家使用率, 但TikTok的娱乐基因、Lazada的资源砸钱,都在虎视眈眈。这场没有终局的战争里谁能真正读懂印尼消费者的心,谁才能笑到再说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