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Shopee在印尼如此火爆,难道不是中小卖家首选的电商平台吗

印尼电商的“流量神话”:Shopee真的是中小卖家的救星吗

最近跟几个做跨境的朋友聊天 提到印尼市场,他们眼睛都亮了。特别是Shopee,几乎成了绕不开的话题。有人说“在印尼做电商, 不上Shopee等于白干”,还有人晒出数据,说Shopee印尼站访问量断层第一,中小卖家在这儿随便卖卖都能出单。但话说回来热闹是真热闹,可中小卖家真的能分到一杯羹吗?这事儿得掰扯掰扯。

流量碾压级优势:Shopee凭什么让卖家“上瘾”

先说说流量这事儿。Similarweb的数据摆在那儿, 2023年8月Shopee印尼站访问量1.907亿,比上个月涨了11.37%,而第二名Tokopedia才多少?跟Shopee比起来简直像个“小跟班”。要知道, 印尼有2.7亿人口,互联网渗透率快到70%了这么大的市场,Shopee凭啥能吃下这么多流量?

Shopee在印尼势不可挡,已成中小卖家首选平台
Shopee在印尼势不可挡,已成中小卖家首选平台

其实跟本土化策略分不开。早些年Shopee进印尼, 没学亚马逊搞高大上,反而搞起了“接地气”那一套——免费包邮、0元购、游戏化购物,这些玩法戳中了印尼用户的痛点。印尼人喜欢热闹, 喜欢占便宜,Shopee就天天搞促销,什么“9.9超级购物节”“双十二疯狂折扣”,把用户习惯培养起来了。

流量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潜在客户多。对中小卖家这可是命根子。你想啊,自己做个独立站,哪有人知道?投广告?竞价高得吓人,中小卖家根本玩不起。但在Shopee,只要选品还行,稍微优化下标题和图片,订单就来了。有个做3C配件的卖家跟我讲, 他2022年刚入局Shopee印尼站,没投广告,靠自然流量一个月就能卖3000单,利润率还有20%。这事儿搁其他平台,想都不敢想。

卖家的“贴心小棉袄”:Shopee的扶持到底有没有用

光有流量还不够,卖家最怕的就是“没人管”。Shopee在这方面倒是下了功夫。比如针对印尼本土中小微企业, 2021年就推了“Shopee Export UMKM Campus”计划,帮他们把货卖到东南亚其他国家。还给卖家搞线下培训,教怎么运营店铺、怎么分析数据、怎么搞直播。2023年数据显示,参加培训的中小卖家,店铺转化率平均提升了15%,这可不是小数目。

还有工具。Shopee卖家中心里选品分析工具、关键词推荐工具、物流追踪工具,一应俱全。有个卖女装的印尼本土卖家说 她以前选品全凭感觉,经常压货,后来用Shopee的选品工具,看哪些品类搜索量高、竞争小,现在库存周转率快了一倍,资金压力小多了。对中小卖家这种“傻瓜式”的工具,简直是雪中送炭。

更别说物流了。印尼的物流以前被诟病“慢、 贵、丢件”,Shopee自建物流SLS,在雅加达、泗水这些大城市能做到次日达,偏远地区也只要3-5天。运费还便宜,有时候平台补贴,卖家甚至能免运费发货。这对中小卖家太重要了——物流体验不好,差评一来店铺就废了。

热闹背后的“隐忧”:中小卖家的“甜蜜陷阱”

但问题来了Shopee真的对中小卖家“一视同仁”吗?我看未必。流量是大,但分流的机制对中小卖家不太友好。你想啊,平台首页的黄金位置、搜索后来啊的靠前排名,不都是给大卖家的吗?中小卖家想露脸, 要么投广告,要么搞活动,但广告费贵到离谱,2023年Shopee印尼站CPC平均涨了30%,中小卖家投不起,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被大卖家抢走。

还有同质化竞争。母婴用品在印尼需求大, Statista 2020年的数据显示,印尼妇女人均生育2.27人,母婴市场一片蓝海。后来啊呢?2023年Shopee印尼站的母婴类目, 卖婴儿奶瓶的店铺有上万家,产品长得一模一样,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有个做母婴的中小卖家跟我吐槽, 他进的时候奶瓶还能卖15万印尼盾,半年后降到8万盾,利润直接腰斩,不卖吧库存压着,卖吧亏本。

平台的规则也越来越严。退货率、响应时间、DSR评分,哪一项不达标,流量就受限。中小卖家本来人手就少,客服回复慢点、退货处理不及时就被扣分。更麻烦的是“刷单”问题, Shopee打击刷单很严,但有些中小卖家为了冲销量,不得不铤而走险,后来啊账号被封,血本无归。2023年第三季度,Shopee印尼封店数量比上季度涨了20%,大部分都是中小卖家。

“野蛮人”入场:TikTok Shop搅局, Shopee还稳吗

雪上加霜的是TikTok Shop来了。2023年,TikTok和印尼本土巨头Tokopedia合作,重新杀回印尼市场。TikTok有啥优势?自然流量啊!15亿月活用户,印尼年轻人刷TikTok平均每天2.5小时比逛Shopee时间长多了。而且TikTok的“货找人”模式,通过短视频、直播推荐,转化率比传统电商还高。有数据显示,TikTok印尼站的直播转化率能达到8%,比Shopee Live的5%高了不少。

这对中小卖家是个诱惑。你想啊,在Shopee上要花大价钱投广告,在TikTok上可能一条视频就火了。有个卖印尼传统零食的卖家, 2023年9月在TikTok发了个“妈妈手工制作Kue Cubit”的视频,播放量500万,带动店铺单量翻了10倍,现在他重心都移到TikTok了Shopee店铺反而不管了。

Shopee当然也慌了赶紧加码社交电商。Shopee Live在2023年Q3的市场认知度有96%,但问题是中小卖家会玩直播吗?很多卖家只会吆喝“便宜便宜”,根本不懂场景化展示、互动技巧。后来啊就是头部主播垄断流量,中小主播冷冷清清。2023年第四季度, Shopee印尼站的直播卖家中,前10%的头部主播拿走了80%的订单,剩下90%的中小主播抢20%的羹,这跟传统电商有啥区别?

中小卖家的“破局之路”: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那中小卖家就没活路了?也不是。关键是要找到差异化路径。母婴市场虽然竞争大,但细分下去还有机会。比如“环保婴儿用品”, 印尼家长现在更关注健康,无BPA的奶瓶、有机棉的尿布,这些细分品类竞争小,利润还高。有个做环保尿布的中小卖家, 2023年在Shopee上线,专门强调“可降解”“无荧光剂”,虽然价格比普通尿布贵30%,但复购率达到45%,远高于行业平均的25%。

社交电商也得玩,但别跟风。TikTok火,但中小卖家可以试试“私域流量”。比如在Shopee店铺里加WhatsApp群,给老客户发专属优惠券,维护复购。有个卖手机壳的卖家,通过WhatsApp群运营,老客户复购占了60%,根本不用花大价钱投广告。

还有,别只依赖Shopee。可以建独立站,通过Shopee积累客户,引导到独立站复购。虽然独立站需要自己引流,但客户是自己的,不受平台规则限制。有个做服饰的卖家, 2023年把20%的订单引到独立站,虽然独立站流量只有Shopee的10%,但利润率比Shopee高15%,主要原因是不用给平台佣金。

未来已来:Shopee的“护城河”还能守多久

说到底, Shopee在印尼的火爆不是没道理的——流量大、扶持多、物流好,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优势。但对中小卖家“首选”不等于“唯一解”。平台永远在变,今天Shopee是老大,明天可能就是TikTok Shop,后天说不定又冒出个新平台。中小卖家要想活下来不能指望平台“施舍”,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选品能力、私域运营、品牌意识。

Shopee也不是高枕无忧。TikTok Shop的冲击才刚刚开始,2024年肯定会加大投入。而且印尼本土卖家的崛起,也是个威胁。Shopee推的“High-End Brands”平台, 招揽本土高端品牌,这些品牌有本土供应链优势,价格更低,中小卖家怎么跟?

所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Shopee是中小卖家首选的电商平台吗?或许是但绝不是“唯一解”。中小卖家得擦亮眼睛,看到平台的光鲜,也得看清背后的风险。流量红利终会过去,只有那些能适应变化、找到差异化的卖家,才能在印尼这片热土上站稳脚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