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服饰大卖如何通过TikTok实现爆单

从亚马逊到TikTok:服饰卖家的“第二战场”

跨境服饰卖家叶总最近有点头疼。他的加热服品牌在亚马逊上稳扎稳打了两年,去年11月却主要原因是TikTok的意外爆单,海外仓库存一度告急。“黑五那天仓库里夹克就剩再说说200件,客服消息直接炸了。”他回忆道, TikTok带来的流量像洪水,冲垮了原本的库存计划,却也让他看到了亚马逊之外的另一个“金矿”。

这不是个例。2023年黑五期间, 英国美妆大卖@plmakeupacademy通过14小时TikTok直播创下206万美金销售记录;美国本土潮牌Pacsun从亚马逊服饰类目头部转战TikTok社交电商,客单价提升30%;Soo Slik品牌创始人Elizabeth Adeoye则用短视频将黑人女性服饰推向主流,TikTok曝光量破亿。这些案例背后是亚马逊服饰卖家集体“转战场”的缩影。

独家专访|亚马逊服饰大卖的TikTok爆单之路
独家专访|亚马逊服饰大卖的TikTok爆单之路

“过去以为亚马逊就是终点,现在发现TikTok才是起点。”叶总这句话道出了不少卖家的心声。当亚马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时TikTok成了服饰卖家破局的“第二曲线”。但这条路并非坦途,有人爆单狂欢,有人折戟沉沙,区别就在于是否吃透了这套“流量密码”。

黑五意外爆单:叶总的库存“滑铁卢”与“翻身仗”

叶总的加热服品牌一开始扎根亚马逊,主打功能性冬季服饰。夹克、 羽绒服、背心这些产品,每年9月到次年1月是黄金旺季,特别是11月黑五到12月网一,GMV能占全年的60%以上。“亚马逊的打法很成熟,广告、评论、排名,一套流程下来销量稳但增长慢。”叶总说直到2023年10月,他决定试试TikTok。

当时TikTok正在推ACCU招商,叶总的产品正好符合要求。他没想到,这个决定直接撞上了旺季的“风口”。10月开始, 他和团队招募了6名大学生,在YouTube和TikTok上做了近1000个产品种草视频,插入亚马逊购买链接,给达人佣金和折扣。“当时没抱太大希望,想着试试水。”后来啊11月20号左右,海外仓库存开始告急。

“夹克最早卖断货,主要原因是视频里展示的是户外场景,美国人冬天露营、徒步都爱穿。”叶总说原本预估黑五能卖5000件,后来啊库存只够3000件,后续的网一促销直接受影响。即便如此,TikTok带来的GMV还是比预期高了40%。“算是赢了口碑,输了库存吧。”他苦笑道, 现在回想,当时的库存策略太保守,应该把亚马逊和TikTok的库存打通,海外仓货物既能调拨亚马逊,也能直接发TikTok订单。

达人合作:1000个视频背后的“流量密码”

叶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达人矩阵的搭建。在TikTok小店还没上线时他就通过达人合作做产品宣传,品牌广告词ROI做到了10以上。“达人的粉丝就是我们的潜在客户,他们的信任背书比广告更管用。”他说。

中腰部达人的“性价比”选择

选达人是个技术活。叶总把产品分为高客单价和低客单价两类。高客单价产品, 比如加热服夹克,他会选腰部达人,粉丝量10万到50万,“这些达人的粉丝粘性高,带货能力强,合作成本又比头部低。”他要求达人近8个视频播放量每个都在2K以上, 还会承诺广告投放支持,“相当于我们帮达人加热,他们帮我们卖货,双赢。”

低客单价产品, 比如袜子、帽子,他就更灵活,优先选尾部达人,粉丝量1万到10万,“单价低,靠量取胜。一个月做1000个视频,每个视频哪怕只带来5个订单,也是5000单。”叶总说 这类达人的播放量要求降到500就可以合作,“关键是匹配度,比如做户外服饰的达人,粉丝喜欢露营、徒步,转化率就高。”

从“大海捞针”到“精准狙击”

刚开始找达人, 叶总团队全靠手动私信,效率低、触达率也差。“用品牌邮箱发邮件,很多直接进垃圾箱;TikTok私信有时候石沉大海。”后来他们改用MossCreator工具, 能直接看竞品达人的带货数据,“比如搜索TikTok上卖加热服的品牌,看哪些达人在帮他们带货,GMV多少、播放量多少,一目了然。”

这个工具帮他们省了不少事。有一次 他们发现一个粉丝量20万的户外达人,虽然没接过加热服的单,但视频里经常出现滑雪、露营场景,粉丝互动率很高。“联系后达人愿意试穿我们的夹克拍视频,后来啊那个视频爆了播放量120万,带来800多单订单。”叶总说现在他们80%的达人合作都通过这类工具筛选,“精准度比以前高太多了。”

库存管理:跨境卖家的“生死线”

叶总的库存教训,给所有想转战TikTok的卖家敲了警钟。“TikTok的流量爆发性太强,亚马逊可以慢慢补货,TikTok可能三天就断货了。”他说服饰类目季节性强,一旦断货,不仅损失订单,还会影响店铺权重。

他的建议是海外仓必须打通多平台。“亚马逊的FBA库存可以调拨到TikTok海外仓, TikTok的订单也可以用亚马逊仓库的货发,这样库存池共享,风险就小了。”去年12月, 他们调整了库存策略,把30%的亚马逊库存预留到TikTok,“虽然亚马逊销量稍微降了点,但TikTok补上了整体GMV反而涨了20%。”

再说一个,数据预测也很重要。叶总团队会分析TikTok视频的播放量增长趋势, “如果某个视频点赞、评论涨得快,预判可能会爆,就提前备货。”有一次 他们看到一条达人视频的播放量24小时内从10万涨到50万,立刻让工厂加急生产2000件夹克,“虽然运费贵了点,但没断货,赚回来了。”

直播还是短视频?叶总的“肠子悔青”时刻

“当初要是早点做直播,现在可能不止206万了。”叶总说起这个就有点后悔。去年11月,TikTok小店刚开通直播功能,他犹豫没敢上,觉得团队没经验,怕搞砸。“后来啊看到英国大卖@plmakeupacademy直播14小时卖了200多万, 美国Pacsun通过直播把客单价提到150美金,才反应过来。”

短视频适合种草,直播适合转化。叶总发现, TikTok上的用户刷短视频时可能只是感兴趣,但进入直播间看到产品实穿效果、主播讲解,下单意愿会高很多。“我们做过测试,同样一个夹克,短视频转化率1.5%,直播能到3.5%。”现在他已经组建了直播团队,计划今年旺季全面铺开,“先从腰部达人直播开始,慢慢积累经验。”

不过直播也不是万能的。Soo Slik品牌创始人Elizabeth Adeoye就试过直播,但效果一般。“我们的服饰主打设计感,短视频展示细节更好,直播节奏快,用户可能没仔细看就划走了。”她说关键还是看产品属性,“功能性服饰适合直播,设计感强的还是短视频更能打动人。”

全渠道布局:从“单点爆单”到“品牌沉淀”

叶总现在想的不只是爆单,而是品牌沉淀。“TikTok的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把用户沉淀到自己的私域,才算真正站稳脚跟。”他开始在视频里引导用户关注品牌TikTok账号, 加WhatsApp群,“群里发新品预告、专属折扣,复购率能到35%。”

独立站也是重要一环。“亚马逊抽成高,TikTok小店佣金也不低,独立站能把利润握在自己手里。”叶总用Shopify做了独立站, TikTok视频挂独立站链接,虽然流量不如亚马逊,但客单价高20%,“而且不受平台规则限制,想怎么活动就怎么活动。”

“现在做跨境,不能只盯着一个平台。”叶总说 亚马逊是“基本盘”,TikTok是“增长极”,独立站是“根据地”,三者结合,才能把服饰品牌做长久。就像Pacsun, 从亚马逊起家,到TikTok爆火,现在成了美国年轻人潮牌的代表,“这才是卖家的终极目标吧,不只是卖货,而是做品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