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okopedia从5月1日起调整卖家佣金

从5万印尼盾订单开始:Tokopedia卖家账单上的“隐形炸弹”

雅加达时间4月底,印尼中爪哇省的灯具卖家阿明盯着后台数据发呆。一款售价5万印尼盾的LED吸顶灯,订单佣金从之前的1250盾飙升至3250盾——整整翻了2.6倍。这还不是最糟的, 他发现平台把这款灯具划入了A类产品,意味着未来每卖出一盏,都要掏出产品价格6.5%的佣金。“以前卖10盏灯赚的利润,现在可能不够交1单的佣金。”阿明在卖家群里吐槽的消息,很快被上百条“同病相怜”的回复刷屏。

阿明的遭遇并非个例。2024年5月1日 印尼本土电商巨头Tokopedia悄然启动新一轮卖家服务费调整,将Power Merchant和Power Merchant Pro两大核心卖家的佣金费率从原来的2%-2.5%,直接拉升至2%-6.5%不等。更让卖家措手不及的是 这次调整按产品ABCDE五级分类施行,其中A类产品涨幅最狠,直接从2.5%涨到6.5%,相当于翻了一倍还多。

Tokopedia卖家佣金从5月1日起正式调整
Tokopedia卖家佣金从5月1日起正式调整

佣金费率“三级跳”:A类产品涨幅最扎心

打开Tokopedia卖家后台, “添加和编辑商品”页面里每个商品后面多了一行小字:“产品类别:A,服务费率:6.5%”。不少卖家发现,自己明明卖的是同一类目,产品却被分到了不同等级。比如电子产品类里 手机配件、充电宝是A类,蓝牙键盘却成了B类;时尚类里成人服装是A类,珠宝首饰反倒是B类。“平台没提前通知,系统自动归类后佣金账单直接‘暴击’。”主营女装的卖家丽娜说 她一件售价15万盾的连衣裙,佣金从3750盾涨到9750盾,几乎占到售价的6.5%。

根据Tokopedia公布的服务费调整细则, ABCDE五类产品的费率区间分别为:A类6.5%、B类5.5%、C类4%、D类3.1%、E类2%。对比2022年的标准, A类产品费率从2.5%涨到6.5%,涨幅160%;B类从3.5%涨到5.5%,涨幅57%;即便是涨幅最小的E类,也从1.5%涨到2%,也上涨了33%。“这哪里是调整,简直是‘明抢’。”在雅加达经营3C店铺的卖家大卫算了笔账, 之前卖一部100万盾的手机,佣金2.5万盾,现在要交6.5万盾,仅佣金就多赚4万盾,相当于每部手机利润直接缩水16%。

卖家们的“算盘”:涨价还是赔本买卖?

佣金成本飙升,首当其冲的难题是:这笔钱谁来出?Tokopedia给出的答案是“卖家自行消化”。但现实是东南亚电商市场产品单价普遍偏低,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极高。阿明尝试过把LED灯售价从5万盾提到5.5万盾,后来啊订单量直接腰斩。“客户不是傻子,同样的灯,隔壁平台卖4.8万盾,谁还愿意多花7000盾买你的?”他苦笑着说 再说说只能自己承担大部分佣金成本,每卖一盏灯利润少了2000盾,“以前一天卖50盏够交房租,现在得卖80盏才行。”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这次调整只针对Power Merchant和Power Merchant Pro会员——也就是平台上的“优质卖家”。这意味着, 中小卖家虽然费率没变,但头部卖家为了维持利润,可能会通过提高售价、减少促销等方式转嫁成本,间接挤压中小卖家的生存空间。“大卖家有品牌有流量,涨价影响不大,我们小卖家只能靠低价抢单,现在佣金一涨,低价优势也没了。”经营家居小品的卖家苏蒂说她已经在考虑放弃A类产品,主攻E类低佣金商品。

据印尼跨境电商服务商“出海助手”2024年4月发布的调研数据, Tokopedia卖家中,62%表示佣金上涨后利润率下降10%-20%,28%的卖家利润率下降超过30%,仅10%的卖家表示通过优化运营能勉强维持原利润。其中,A类产品卖家受影响最大,部分卖家甚至出现“单量增长但利润反降”的怪象。

东南亚“涨价潮”:Tokopedia不是唯一“加价”的平台

把视线拉到整个东南亚,会发现Tokopedia的佣金调整并非孤立事件。2023年12月, Shopee率先上调星级和非星级卖家佣金,部分类目费率从3%涨到5.5%;2024年1月,Lazada宣布提高“物流+佣金”打包费用,时尚类卖家综合成本上涨8%-12%。短短半年内,东南亚三大电商平台集体“加价”,让卖家们直呼“卷不动了”。

“平台们可能觉得‘背靠大树好乘凉’。”东南亚电商分析师林娜指出, Tokopedia与TikTok Shop合并后获得15亿美元投资,底气更足;Shopee母公司Sea Group2023年财报显示,电商业务亏损收窄,但仍需通过提高佣金改善现金流;Lazada背靠阿里也在加速本地化盈利。“但卖家不是提款机,成本转嫁到一定程度,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她举例说 2023年Shopee涨价后印尼某美妆卖家因坚持不涨价,3个月内订单量下降45%,到头来不得不关闭店铺。

更微妙的是 Tokopedia与TikTok Shop的整合,让这场“涨价潮”有了新的注脚。2024年9月,双方正式完成系统合并,成立新实体Shop Tokopedia。数据显示, 合并前Tokopedia年GMV约156亿美元,月活1800万;TikTok Shop年GMV约60亿美元,月活1.25亿。强强联合后Shop Tokopedia在印尼市场的份额超过40%,几乎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当平台有足够话语权,卖家议价能力自然会变弱。”林娜说。

合并后的“新玩法”:Shop Tokopedia的野心与卖家的“新战场”

“别急着骂,平台也在‘下棋’。”Shop Tokopedia印尼区负责人梅丽莎在2024年4月的内部沟通会上表示, 佣金调整是为了“优化平台生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物流、AI技术和卖家培训。说实在的, 合并后的Tokopedia动作频频:2024年斋月期间,联合TikTok Shop举办“令人兴奋的开斋节”活动,参与活动的卖家订单量平均增长35%;上线AI选品工具、智能客服系统,试图用技术降低卖家运营成本。

对卖家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TikTok Shop带来的流量红利不容小觑——其1.25亿月活用户中, 70%是25岁以下年轻群体,消费力旺盛。雅加达某潮牌卖家凯文抓住了这波红利:2024年3月, 他把店铺从Shopee迁到Shop Tokopedia,通过TikTok直播带货,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2亿印尼盾,佣金成本虽然上涨,但订单量增长更快,整体利润反而提升了18%。“关键是要玩转‘内容+电商’,”凯文说“年轻人喜欢看短视频、直播,传统‘上架等单’的模式行不通了。”

但并非所有卖家都能抓住这波机遇。数据显示, Shop Tokopedia上,只有20%的卖家能通过直播、短视频获得流量,80%的卖家仍依赖传统搜索。“平台推AI、推直播,本质是筛选出‘会玩’的卖家,淘汰‘不会玩’的。”跨境电商顾问黄伟指出,中小卖家如果缺乏内容创作能力,可能会在整合过程中被边缘化。“比如一个卖手工皮具的卖家,让他拍短视频、搞直播,不如让他多花时间打磨产品。”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卖家如何应对佣金“阵痛期”?

面对佣金上涨和平台整合的双重压力,卖家们开始探索新的生存策略。一种思路是“优化产品结构”——减少高佣金类目占比,转向低佣金、高利润的细分领域。雅加达某家居卖家丽莎的做法值得借鉴:2024年1月, 她主动下架了属于A类的香薰机,主推E类的厨房收纳盒,虽然客单价从20万盾降到5万盾,但订单量增长3倍,综合利润反而提升22%。“小单高频,薄利多销,比死磕高佣金类目更稳。”她说。

另一种策略是“借力打力”——利用TikTok Shop的流量优势, 通过直播、短视频降低获客成本。2024年4月, 印尼本土品牌“Anak Senja”在Shop Tokopedia上线AI直播功能,24小时自动推荐商品,月订单量突破10万单,佣金成本虽然上涨,但营销费用同比下降40%。“AI直播帮我们解决了‘没人播’的问题, ”品牌创始人本杰明说“晚上睡觉时机器人还在帮我们卖货,相当于‘24小时不打烊的销售员’。”

还有啊,部分卖家开始尝试“多平台运营”,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把Tokopedia作为‘流量入口’, Shopee、Lazada作为‘利润补充’,TikTok Shop做‘品牌曝光’。”经营母婴用品的卖家艾米分享道, 她通过精细化运营不同平台,2024年一季度整体利润率维持在1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关键是要根据每个平台的特性调整策略:Tokopedia侧重性价比, Shopee侧重促销,TikTok侧重内容。”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降本增效”。不少卖家开始优化供应链, 直接从工厂拿货,减少中间环节;或者与物流服务商合作,降低 shipping 成本。“佣金是平台定的,但成本是自己控制的。”雅加达某3C卖家陈先生说 他把仓库从雅加达郊区搬到市中心,虽然租金上涨20%,但物流时效从3天缩短到1天客户投诉率下降50%,复购率提升15%,“省下的钱,足够抵消佣金上涨的部分。”

Tokopedia的佣金调整, 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东南亚电商市场的深层变革:平台从“烧钱抢市场”转向“精细化盈利”,卖家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对阿明们账单上的“隐形炸弹”或许会带来阵痛,但也倒逼他们升级运营、优化产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更快适应规则、抓住机遇,谁就能在“涨价潮”中站稳脚跟。毕竟电商的本质永远是“用户第一”——无论是平台还是卖家,背离了这一点,再好的“棋局”也终将落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