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在印尼正式持证合法回归了吗

回归的“官宣”与“实质”:一张证书能解决多少问题那个?

2024年4月6日印尼贸易部放出消息:Tokopedia已经拿到通信与信息部颁发的电子系统运营商注册证书。这事儿被不少媒体解读为“TikTok Shop印尼正式持证合法回归”, 但仔细琢磨,这里面的“正式”和“合法”,可能没想象中那么简单。TikTok自己没直接拿证, 而是通过和GoTo集团合并,让Tokopedia这个“本地媳妇”拿到了合规身份,TikTok Shop的电商业务“寄生”在Tokopedia的体系里继续运营。说白了是曲线救国,还是妥协让步?不同的人,看的角度不一样。

那张TDPSE证书,到底含金量有多高?

先说说TDPSE这玩意儿。简单理解, 就是印尼政府给电商平台的“身份证”,有了它,才算合规运营,能避免被行政制裁,还能让用户觉得“这平台靠谱”。印尼贸易部明确说了 这张证书代表Tokopedia的整合过程已经完成,而TikTok Shop的印尼业务,现在就是Tokopedia的一部分。问题来了:TikTok Shop的“灵魂”——那些短视频、 直播带货的内容,还是TikTok的;但“身体”——交易流程、合规责任,却换成了Tokopedia。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模式,真能让政府高枕无忧吗?谁也不敢打包票。

TikTok正式持证合法回归印尼!
TikTok正式持证合法回归印尼!

更关键的是 2023年9月那场“禁令”,直接原因是印尼政府觉得社交媒体平台搞电商,会冲击本土中小微企业,还可能让内容审核出问题。现在TikTok把电商业务“嫁”给Tokopedia,算是打了政府的“脸”吗?或者说算是给了政府一个台阶下?至少从表面看, TikTok不再“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而是和本土企业“组队打怪”,政府可能觉得这样更容易监管。

过山车式的时间线:两个月的封禁与“闪电回归”

说真的, TikTok Shop在印尼的经历,比电视剧还刺激。2023年9月26日印尼贸易部突然甩出一纸禁令:社交媒体平台不能搞电商交易。这消息来得太突然连TikTok自己都没反应过来。要知道, TikTok Shop在印尼才搞了两年多,已经攒了600多万卖家和700万电商内容创作者,每天的交易量可不是小数目。

禁令落地第二天TikTok只能含泪关闭印尼电商业务。那些卖家和创作者,有的哭天抢地,有的赶紧找别的平台“避难”。当时不少人都觉得, TikTok Shop在印尼可能凉了毕竟印尼政府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一直挺“硬核”。没想到,这才刚开始。

“双十二”的狂欢:流量是真,生意是真吗?

就在大家以为TikTok Shop要“卷铺盖走人”的时候,11月底传出消息:TikTok和印尼GoTo集团要搞合作。12月11日 双方官宣:TikTok Shop印尼业务和GoTo旗下的Tokopedia合并,TikTok占股75.01%,掏出15亿美元长期投资。这速度, 快的让人咋舌——从宣布合作到重新上线,才用了1天时间,刚好赶上印尼的“全国在线购物日”和“双十二”大促。

当时有个做TikTok小店的卖家跟我说:“10月被封的时候, 我差点把店关了库存堆成山。12月12号零点一开卖,流量哗哗地来订单量比封禁前还多了30%。”但他也说 现在的“生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所有交易都要走Tokopedia的流程,佣金、税费倒是没变,但商品上架、订单处理都慢了一拍,“得适应新规矩,不然容易出错。”

市场数据的冷思考:1.25亿用户背后的“甜蜜与负担”

为什么TikTok非要死磕印尼市场?数据摆在这儿:印尼总人口超过2.7亿,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更诱人的是 这里的电商市场增长迅猛——印尼央行说从2018年到2024年,电商销售额预计能涨6倍,达到689万亿印尼盾。TikTok在印尼有1.25亿月活跃用户,比很多国家的总人口还多,这流量池,谁看了不眼红?

2021年2月, TikTok Shop在印尼上线,只用了1年时间,就抢下了印尼电商市场5%的份额。2022年,印尼电商GMV占了整个东南亚的60%,简直就是“东南亚电商的钱袋子”。Fast Data的数据更夸张:2023年上半年, 全球销量前10的TikTok小店,有2家来自印尼;销量超过1万单的店铺数,印尼也是全球最多的。这些数据,让TikTok怎么舍得放弃印尼?

“东南亚最大”的诱惑:TikTok的“豪赌”与“不得不赢”

但“甜蜜”背后是“负担”。2023年9月的禁令,直接让TikTok Shop在印尼的GMV腰斩。被封禁前, 有600多万卖家靠TikTok吃饭,700万创作者靠带货赚钱,这些人要是流失了对TikTok损失的不只是钱,还有生态根基。更麻烦的是 竞争对手已经杀过来了——印度短视频平台Roposo,趁着TikTok被封禁,10月份就火速入驻印尼,抢占了TikTok留下的空白市场。

所以TikTok这次回归,与其说是“主动选择”,不如说是“被迫应战”。15亿美元的投资, 75.01%的控股,说白了就是“砸钱买时间”,用最快的速度稳住市场,不让Roposo把用户全抢走。但砸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印尼政府的“变脸”速度,谁也说不准。

合作背后的“算盘”:TikTok与GoTo的“各取所需”

TikTok和GoTo的合作, 看起来像“天作之合”,实则各怀心思。TikTok需要GoTo什么?需要它的“本地身份”——GoTo是印尼最大的互联网集团之一, 旗下有Tokopedia、Gojek、GoTo Financial,在印尼政府那里“说得上话”。有了GoTo这层“保护伞”,TikTok至少不用再担心被“一刀切”封禁。

那GoTo为什么愿意和TikTok“绑定”?GoTo旗下的Tokopedia, 虽然是印尼本土老大,但面对Shopee、Lazada这些“外来户”,压力也不小。TikTok有1.25亿用户, 有短视频、直播的流量优势,GoTo想借TikTok的流量,激活Tokopedia的电商生态。GoTo集团首席施行官在声明里说:“要为印尼中小微企业带来利益。”这话没错,但更现实的目的是:通过和TikTok合作,巩固自己在印尼电商市场的地位。

15亿美元的投资:是“诚意”还是“赎金”?

TikTok承诺“长期投资超15亿美元”,这个数字挺唬人。但有人觉得, 与其说是“诚意”,不如说是“赎金”——为了弥补被封禁期间的损失,为了换取印尼政府的“宽容”。毕竟 之前TikTok在东南亚可是承诺要投资数十亿美元的,现在15亿美元砸在印尼,算是“重点突破”还是“补救措施”?只有TikTok自己心里清楚。

更微妙的是TikTok虽然控股75.01,但实际运营中,到底谁说了算?是TikTok的内容团队主导直播带货,还是GoTo的电商团队决定商品上架?如果双方在利益分配、运营策略上闹矛盾,这场“婚姻”能维持多久?这些问题,现在没人能回答。

合规后的“新战场”:从“野蛮生长”到“戴着镣铐跳舞”

回归后的TikTok Shop, 和以前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规矩多了”。以前可以随便在短视频里挂商品链接, 直播时想怎么卖就怎么卖;现在不行了所有交易必须通过Tokopedia的接口完成,商品信息、价格、库存,都得同步到Tokopedia的系统里。这对卖家是“方便”还是“麻烦”?

有个卖美妆的卖家跟我抱怨:“以前在TikTok上卖货, 发个视频就能下单,现在得先在Tokopedia开店,把商品信息重新填一遍,遇到订单还得在两个系统里同步处理,麻烦死了!”但也有的卖家觉得, 这样“正规”一点,至少不用担心平台突然关停,“跟着Tokopedia走,总比单打独斗强。”

“戴着镣铐跳舞”:内容与电商的平衡难题

印尼政府当初禁社交媒体电商, 就是担心“内容过度商业化”,影响用户体验,甚至引发“数据平安”问题。现在TikTok和Tokopedia合并, 本质上还是“内容+电商”的模式,只是把“电商”这块“肥肉”交给了Tokopedia。但问题来了:TikTok的核心是短视频和直播,这些内容里依然充斥着商品推广,印尼政府会放心吗?

举个例子:2023年禁令前, TikTok上很多创作者为了带货,会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发布虚假广告。现在虽然有了Tokopedia的“合规外衣”, 但内容创作的“野性”还在万一再出点问题,政府会不会 “秋后算账”?TikTok现在面临的挑战, 就是如何在“合规”和“内容吸引力”之间找到平衡——既要让用户觉得“内容有趣”,又要让政府觉得“内容合规”,这比登天还难。

卖家的“机遇与阵痛”:回归后的“游戏规则”变了

对卖家 TikTok Shop回归,既是机遇,也是阵痛。机遇很明显:流量回来了订单多了不用再为库存发愁。前面提到那个服装卖家,回归后直播带货销量回升30%,就是最好的证明。但阵痛也不少:新的运营规则、更激烈的竞争、不确定的政策风险,都让卖家们“压力山大”。

中小微企业的“春天”:还是“昙花一现”?

GoTo和TikTok都宣称,这次合作是为了“赋能印尼中小微企业”。印尼有6000多万中小微企业,其中不少都在线上卖货,但普遍缺乏流量和运营能力。TikTok的1.25亿用户,对中小微企业确实是“天大的馅饼”。印尼中小微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 2023年12月TikTok Shop回归后注册的中小微商家数量增长了20%,不少传统线下商家也尝试通过TikTok直播带货。

但“春天”能持续多久?中小微企业最大的短板是“供应链”和“运营能力”。比如 一个做手工艺品的卖家,在TikTok上火了订单量暴增,但生产能力跟不上,发货延迟,差评就来了。再比如很多中小微卖家不懂直播技巧,拍的视频没人看,直播间没人进,照样赚不到钱。TikTok和GoTo能不能提供足够的培训、 物流、金融支持,直接决定这些中小微企业是“真正受益”还是“昙花一现”。

未来的“变数”:回归之路,真的一帆风顺了吗?

表面上看,TikTok Shop印尼已经“合法回归”,但未来的变数,一点都不少。政策风险、竞争对手、合作矛盾,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让这场“回归”变成“昙花一现”。

政策“红线”:谁也不知道下一次“禁令”什么时候来

印尼政府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一直像个“脾气无常的家长”。高兴的时候给你开绿灯,不高兴的时候直接“一棍子打死”。2023年的禁令就是最好的例子,没有任何预兆,说禁就禁。现在虽然拿到了TDPSE证书,但谁能保证政府不会主要原因是某个“事件”, 收紧政策?比如 有用户投诉TikTok上的“虚假带货”,或者政府觉得“中小微企业受益不够”,都可能引发新的监管风波。

更麻烦的是东南亚其他国家也在“眼红”TikTok的电商模式。越南、菲律宾、泰国,这些国家会不会效仿印尼,出台类似的“社交媒体电商禁令”?如果整个东南亚都“闭关锁国”,TikTok的电商战略,可能就要“全军覆没”了。

竞争对手的“围剿”:Roposo的“趁火打劫”有效吗?

Roposo在TikTok被封禁后入驻印尼,确实“捡了不少便宜”。2023年10月到12月, Roposo的印尼用户量增长了50%,不少从TikTok“逃”过去的创作者和卖家,在Roposo上找到了新的“出路”。现在TikTok回归了Roposo的“好日子”是不是到头了?

未必。Roposo的优势是“专注”——只做短视频和直播,不搞电商,避开了和TikTok的直接竞争。而且Roposo的算法推荐更“接地气”,更符合印尼用户的喜好。如果TikTok回归后不能提供比Roposo更好的用户体验,用户可能不会“回流”。毕竟现在的短视频平台,用户的选择太多了TikTok已经不是“唯一”。

TikTok在印尼的“合法回归”,更像是一场“中场休息”,而不是“终点线”。接下来的路, 会比以前更难走——要戴着“合规”的镣铐跳舞,要在和Roposo的竞争中抢用户,要和GoTo这个“合作伙伴”分蛋糕,还要时刻盯着印尼政府的“脸色”。这场“回归之战”,TikTok能赢吗?没人知道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海外市场,“合规”不是终点,“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