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创业,如何将高端魔方做到海外顶流
从课桌玩具到海外顶流:85后怎么把魔方拧成“奢侈品”
谁还没在课桌上偷偷拧过魔方呢?三阶魔方咔哒咔哒转着,总想着复原却总差一步。这种塑料小方块,一度是几块钱的地摊货,如今却能卖到700块。广州有个85后叫江淦源, 硬是把拧魔方做成了年入过亿的生意,高端魔方卖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连东南亚的年轻人都为它疯狂。
你可能觉得魔方早就过时了。但数据显示,全球魔方玩家数量每年增长15%,其中专业竞速玩家占比超30%。这群人愿意为一款“手感极致”的魔方花几个月工资,就像摄影师为镜头一掷千金。江淦源看准的就是这个:魔方从来不只是玩具,是技术流的“兵器”,是圈层的“通行证”。

85后冠军的执念:拧魔方拧出个“高端品牌”
江淦源拧魔方的历史比很多玩家的年龄都长。2006年,20岁的他成为中国第一个魔方速拧比赛冠军,手速快到镜头都追不上。后来他成了工程师, 设计过工业机器人,但心里始终有个结:市面上的魔方要么转起来卡顿,要么调不了手感,专业选手只能自己打磨。
2014年,他辞掉工作创立GANCUBE。别人做魔方卖几块,他直接定150块起。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魔方就是玩具,谁会花几百块买一个?”江淦源没解释,直接带着团队泡在工厂,改模具、调磁力,做出第一款能让选手自己调节手感的魔方。这后来成了他的“杀手锏”——专业玩家最在乎的,不是外观,是拧起来“跟手”的感觉。
他身上有种技术人的偏执。为了测试一款新魔方的稳定性,团队连续三个月每天拧8小时记录下10万组数据。有次为了调试磁力角度,他抱着魔方在实验室睡了一周。这种“较真”让GANCUBE很快在圈内打响了名气:2016年, 世界冠军Feliks Zemdegs主动找上门,说“你的魔方比我自己改装的还好用”。
海外市场的“反套路”:东南亚比欧美更爱“贵魔方”
很多品牌出海总盯着欧美,江淦源却先杀到了东南亚。2019年, GANCUBE入驻Lazada,后来啊一个月后GMV暴涨10倍,2022年8月直接增长83倍,成了益智玩具类目第一,仅次于乐高。这后来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按理说东南亚消费力不如欧美,为什么高端魔方反而卖爆了?
答案藏在Lazada的用户画像里。东南亚电商平台70%是25岁以下用户,对“新奇特”产品接受度极高。GANCUBE没打价格战, 反而把魔方包装成“智力新潮品”:在TikTok上发起#魔方挑战赛,邀请本地网红演示三阶速拧,15秒复原的视频播放量破百万。年轻人们发现,原来拧魔方也能这么“酷”。
更关键的是“圈层渗透”。江淦源发现,东南亚的魔方社群特别活跃,马来西亚、泰国都有自发组织的比赛。GANCUBE赞助了2021年东南亚魔方锦标赛,给获奖选手定制刻字魔方。这些选手拿到奖杯后直接在社交媒体晒图:“我用GANCUBE拿了冠军”。这种“玩家背书”比广告管用100倍。
2023年, GANCUBE杀入美客多墨西哥站点,后来啊第一周就进了Best Seller榜。有意思的是榜单上其他产品都是9.9美元的便宜货,只有它定价29.9美元。墨西哥用户在评论区留言:“贵是贵了点,但拧起来就是不一样——这是‘成年人的乐高’啊。”
YouTube上的“魔方解剖课”:玩家自己成了销售员
GANCUBE的社媒运营堪称“反常识”。别的品牌都在晒折扣、晒开箱,它却天天发“魔方拆解视频”。在YouTube上, 团队把魔方拆得七零八落,展示里面的磁力结构、弹力系统,甚至用显微镜拍轴承的光洁度。有位美国玩家看完视频直接下单:“终于知道为什么我的魔方总卡顿了原来GANCUBE的轴承精度是0.001毫米。”
这些视频没花一分钱推广,却成了引流利器。现在GANCUBE的独立站流量45万,九成
最绝的是“用户共创”。GANCUBE有个“玩家建议箱”,全球选手可以提需求。比如波兰选手说“希望魔方能在黑暗中发光”, 团队就做了带LED灯的款;日本选手觉得“魔方太重影响手速”,立刻推出Air轻量化系列。这些“定制款”上市后复购率高达60%——专业选手一旦认准一个手感,就像程序员离不开自己的键盘。
战队+赛事:用“圈内”打动技术流
做高端品牌, 光有产品不够,还得有“江湖地位”。江淦源组建了GAN GURUS战队, 成员全是世界冠军:2013年、2015年冠军Feliks Zemdegs,2017年巴黎冠军Max Park,还有中国9岁小将王艺衡——他两次打破世界纪录时用的就是GANCUBE。这些大神在比赛里拧魔方的样子,就是最好的“活广告”。
赞助赛事更是狠招。2017年巴黎世界魔方锦标赛,GANCUBE包下了赞助席位,给所有选手免费提供比赛用魔方。后来啊决赛直播镜头里10个选手有8个拧的是GANCUBE。观众们一边看比赛一边搜“冠军同款魔方”,官网直接被挤崩。江淦源算过一笔账:一场顶级赛事的曝光量,相当于打1000万广告费,而且转化率是广告的5倍。
有意思的是这些“高端营销”反而拉低了大众认知门槛。原本觉得魔方“太难”的人,看到大神们15秒复原,也忍不住买一个试试。GANCUBE的APP里有AI教学系统,会根据你的操作步骤实时指导,现在用户数已经突破100万。有个巴西用户在评论区留言:“我用这个APP学会了拧魔方,现在每天和儿子比赛,成了家庭英雄。”
从150元到700元:怎么让玩家为“手感”买单?
有人问:“魔方不就几块塑料吗,凭什么卖700块?”江淦源从不解释,他会让你亲手拧一下。GANCUBE的魔方里藏着27个磁铁, 转动时会自动对齐,就像有“记忆功能”;弹力系统可以调节10个档位,从“松一点”到“紧一点”,完全按你的习惯来。普通魔方出厂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高端魔方能“长成你想要的样子”。
这种“个性化”让玩家上瘾。有个广东玩家买了12款不同型号的GANCUBE, 每天测试哪款最适合打“三阶速拧”,还写了8000字测评发在论坛。江淦源听说后直接邀请他加入“用户体验官”团队,帮他定制了一款刻着名字的限量版。现在这个玩家成了品牌的“野生代言人”,逢人就推荐:“别买便宜的,拧过GANCUBE就回不去了。”
数据证明这种策略是对的。GANCUBE的客单价是普通魔方的5倍,但复购率高达45%。2023年,它的营收增长了100%,其中智能魔方占了全球份额的20%。更意外的是 很多玩家买完高端魔方,还会给家里孩子买入门款——GANCUBE的生态圈,就这么“拧”开了。
智能魔方的新战场:把“拧”变成“玩”
传统魔方只能一个人拧,GANCUBE偏要“联网”。它的智能魔方里装了传感器,能记录每一步的转动时间和角度,连上APP就能和全球玩家对战。有个美国玩家半夜三点起来发现有个中国选手在线挑战,两人连续PK了三局,再说说加了微信好友。这种“社交竞技”让魔方不再孤单,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
AI教学更是降低了门槛。以前学魔方要看教程视频, 记一堆公式,现在GANCUBE的APP会实时提醒:“下一步该拧哪一面”“这里有个小技巧能省3秒”。有个10岁的小女孩用APP学了半个月, 就能在1分钟内复原魔方,妈妈感动得发了条朋友圈:“以前她沉迷手机,现在沉迷拧魔方。”
江淦源的目标从来不是“卖更多魔方”,而是“让更多人爱上魔方”。他说:“就像有人喜欢跑步,有人喜欢健身,魔方也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现在GANCUBE的线下体验店开进了商场,孩子们可以来参加魔方比赛,大人们可以买杯咖啡看高手演示。魔方不再是个小众玩具,成了连接不同年龄层的纽带。
不做低价内卷:高端魔方的“护城河”在哪?
跨境电商卷价格的时候,GANCUBE在卷“匠心”。它的魔方生产要经过23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人工质检。有次一批磁力角度没调好,江淦源直接报废了5000个成品,损失上百万。“可以便宜点卖,但不行砸了招牌。”他说。这种“死磕”精神, 让GANCUBE成了圈内“质量标杆”——很多玩家买其他品牌之前,都会先问一句“有GANCUBE那么好吗?”
更深的护城河是“用户粘性”。GANCUBE的社群里玩家们会分享复原技巧,吐槽产品设计,甚至给新品提建议。有个德国工程师用户,主动帮团队优化了磁力算法,成了兼职顾问。江淦源说:“我们和用户不是买卖关系,是‘战友’。他们越懂魔方,就越离不开我们的产品。”
现在回头看,85后江淦源把魔方做成了“现象级出海案例”。他没有拼价格、拼流量,而是拼产品、拼文化、拼用户。当别人还在问“魔方怎么卖”的时候, 他已经让全世界知道:中国造的魔方,不仅能拧出最极致的手感,还能拧出一个属于技术流的“高端王国”。或许这就是创业最酷的地方——把热爱的事做到极致,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