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如何出海屡造爆款,实现高溢价呢
手机壳出海,早就是一片红海
3C配件市场里手机壳永远是最卷的赛道。低价铺货、同质化设计、价格战打得卖家利润薄如纸。6.99美金的基础款在亚马逊上堆成山,19.99美金就算“高端”了。有人抱怨市场饱和,有人觉得没机会,可偏偏有个品牌把手机壳卖出了60美金的高价,还月销2000+。它就是深圳的图拉斯Torras。
2012年, Torras成立时没人想到这个专注iPhone手机壳的品牌,十几年后会搅动海外市场。刚开始和所有卖家一样,卖基础款、赚差价。但2017年,它在亚马逊日本站、德国站、英国站拿下了类目销量第一。这背后藏着一套不一样的打法。

偏要啃高端市场的硬骨头
Torras刚出海时就做了个让同行不解的决定:只做高端机型。iPhone?只做最新款。三星?只做Galaxy S和Z系列。其他品牌恨不得覆盖所有机型,Torras偏要“偏科”。当时很多人说这是自断财路,毕竟大众机型才是销量主力。
但Torras算过一笔账:高端用户更愿意为设计和体验买单。iPhone用户群体忠诚度高,对价格不敏感,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为“好用”“好看”溢价。果然 Torras的手机壳在亚马逊上定到29.99美金,钢化膜23.39美金,比同行贵一倍,销量却没掉反而涨了。
2024年, Torras的挂脖式空调更狠,279美金一台,月销2000+,单品月营收超50万美金。谁说手机配件只能卖便宜价?Torras用市场证明:高端市场不是没机会,是你敢不敢啃硬骨头。
三年磨一剑,支点壳杀出蓝海
手机壳的同质化有多严重?市面上90%的壳都是“套个壳”,最多加个卡通图案。Torras团队2019年就想:能不能让手机壳不止是保护壳?他们盯上了用户痛点:想用支架时要么是外置的笨重支架,要么是壳自带支架但转不动、易坏。
于是“支点壳”项目启动。研发团队直接和工厂隔离在一起,花了三年时间。最难的支架部分, 他们测试了上百种钢材,再说说选硬度和韧度最合适的合金;轴承间隙要精确到丝,收放才能自如。2022年,“支点壳”上线,内置无感支架,360度旋转,还能磁吸充电。用户炸了:原来手机壳可以这样用?
这还没完。Torras又研发全包围气囊技术,把空气封在壳里4米防摔,壳还比同类轻30%。截至2024年7月,Torras手握1300多项专利,拿过德国红点奖、日本G-mark设计大奖。创新不是喊口号,是真把用户痛点当回事。
用价值观卖手机壳, 比广告管用
有人问:手机壳和环保、性别平等有什么关系?Torras觉得有关系。在欧美市场,年轻人买东西不只是买功能,更是买认同。2023年,Torras在官网上开了两个板块:“TorraGreen”和“Impact”。
“TorraGreen”讲的是和环保组织WeForest合作,在巴西植树。用户能通过卫星地图看植树进度,截至2024年7月,已经种了2958棵树,恢复1.48公顷土地。品牌还承诺:2030年底种10万棵树。“Impact”板块更直接:展示女性管理岗比例,采访不同肤色员工,讲多元包容的故事。
这些操作看似“务虚”,实则抓住了海外消费者的心理。环保和性别平等是他们的身份标签, Torras把品牌和这些价值观绑定,用户买的不仅是手机壳,更是“和我一样关心地球的人”的认同。数据显示, Torras独立站直接流量占比32.75%,有机搜索41.46%,说明用户主动搜索品牌名,这才是品牌该有的样子。
社媒不是发广告, 是和用户交朋友
很多品牌出海,社媒就是复制粘贴广告。Torras偏不。它把YouTube、Ins、TikTok、Facebook当成“用户聊天室”,每个平台玩法还不同。
YouTube上, 它拍沙雕广告:一个人骑车摔了手机壳里的支架自动弹出来还能当支架看剧;Ins上,它搞用户互动:让粉丝晒自己的Torras壳,选中的送新品;TikTok更直接,15秒视频展示挂脖空调怎么在户外降温,播放量直接冲上百万。Facebook则是社群运营,建用户群,收集反馈,甚至让粉丝投票决定下一个颜色。
2024年7月的数据显示, Torras社媒流量70.78%来自Facebook,YouTube的广告视频平均完播率比行业高20%。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它不把用户当流量,当朋友。用户说“壳太厚”,下一款就减薄;用户说“想要亮色”,联名款马上出。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比任何折扣都管用。
SKU少到可怜, 反而成了优势
同行都在做“全品类”,Torras反其道而行之。独立站上,它只卖5类产品:手机壳、iPad套、屏幕膜、挂脖空调、充电宝,SKU不超过50个。很多卖家不理解:多SKU才能多赚钱啊。
但Torras认为,少SKU才能把产品做精。它每年只推3-5款新品,每款都打磨半年以上。手机壳有30多个颜色, 但每个颜色都经过用户投票;挂脖空调研发时找了1000个用户测试,调了5版才定型。后来啊呢?用户复购率比同行高15%,主要原因是知道买Torras的东西不会踩雷。
2023年,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111.9亿美元,预计2029年136亿。Torras用“少而精”告诉行业:红海里也能游,关键是别跟着别人瞎扑腾,找到自己的节奏。
高溢价不是终点,是起点
有人质疑:手机壳卖这么贵,是不是割韭菜?Torras的案例给出答案:溢价背后是技术、是品牌、是用户认同。三年研发的支点壳、 1300项专利、10万棵树的环保承诺、和用户聊出来的产品……这些才是支撑高价的底气。
手机壳出海早过了“铺货就能赚”的时代。Torras的路子, 或许不是唯一,但证明了一件事:红海里也能掘金,关键看你愿不愿意沉下心,做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跟着别人卷价格。
2024年了还在卖6.99美金手机壳的卖家,该想想:你的产品,除了便宜,还有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