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宠物经济如此火爆,小众品牌在TikTok单月吸金640万

宠物用品市场:一场被社交媒体点燃的“情感消费”革命

打开TikTok的瞬间, 算法总能精准推送几段猫猫狗狗的日常视频,毛茸茸的小家伙打翻水盆、叼着玩具满屋跑,或者干脆瘫在主人怀里打呼噜,配上一段舒缓的BGM,评论区立刻炸开“想rua”“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同款宠物”的弹幕。这不是偶然现象, 2023年TikTok上与猫相关的标签浏览量达到了381亿次狗相关308亿次其他宠物105亿次这些数字背后是全球养宠群体用点击和停留书写的一本“情感消费日记”那个。

宠物早从“陪伴者”变成了“家人”, 这种情感投射直接推动了宠物经济的爆发式增长,7月宠物用品类目销售额冲到830.51万美元,环比直接拉高了37.7%,市场像被注入了强心剂,而在这场狂欢中,一个叫Meowant的小众品牌,用88.48万美金的月销售额,撕开了属于自己的一角天。

宠物经济火爆,小众品牌在TikTok单月吸金640万
宠物经济火爆,小众品牌在TikTok单月吸金640万

从“小众”到“头部”:Meowant的智能猫砂盆如何成为爆款密码

很多人对小众品牌的认知还停留在“质量不稳定”“设计没新意”的刻板印象里Meowant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偏见。这个品牌专攻智能清洁猫砂盆, 7月上架的8款产品里有4款成功出单,其中3款智能清洁系列直接扛起了销售大旗,平均售价303美元,比市面上普通猫砂盆高出两三倍,却依然被抢购一空。问题来了凭什么?

答案藏在“场景痛点”里。养猫的人都知道, 清理猫砂是最让人头疼的事,特别是夏天猫屎味弥漫不说频繁铲砂还容易引发主子的应激反应。Meowant的智能猫砂盆内置了自动除臭、 粪便检测、APP远程控制功能,甚至能根据猫咪的排泄习惯生成健康报告。这些功能不是噱头,而是把“铲屎官”从繁琐的日常里解放出来的“刚需”。有用户在视频里反馈“自从换了Meowant, 家里再没有异味,出差也能实时看到主子如厕情况,平安感拉满”,这种真实的使用场景,比任何广告都更有说服力。

当然光有产品好还不够,Meowant的定价策略也藏着小心思。中高端定位瞄准的是年轻养宠群体, Z世代和千禧世代占了养宠人群的60%以上,他们愿意为“省心”“健康”“科技感”买单,宠物用品在他们眼里不是消耗品,而是“情感投资”。7月宠物用品销售额Top5里 智能清洁猫砂盆占了2席,狗狗毛发吸尘美容器占3席,价格从350元到2250元不等,这组数据狠狠打了“便宜才是王道”的脸——当产品能解决真实痛点时消费者根本不介意多花钱。

对抗性观点:智能宠物用品是“智商税”还是“真刚需”?

说到这肯定有人跳出来反驳:“猫砂盆再智能,能比手铲干净?花几百美元买个APP控制猫屎,不是交智商税是什么?”这种质疑声在宠物行业里从来没停过。但换个角度看, 十年前有人质疑智能手表的必要性,现在却成了人手一方的设备;五年前觉得扫地机器人是鸡肋,如今谁家没台清洁小能手?智能宠物用品的普及, 本质上是消费升级的必然后来啊——当基础需求被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效、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Meowant的智能猫砂盆卖得好, 不是主要原因是“智能”这个词时髦,而是主要原因是它真正抓住了“铲屎官”的懒人心理和健康焦虑,用技术把“麻烦事”变成了“省心事”,这哪是智商税,明明是“情绪税”的反向利用:花点钱,买点轻松,值。

达人矩阵:尾部撬动流量, 头部背书信任

Meowant的流量密码里最值得说道的是达人策略。很多人做TikTok营销, 总盯着头部达人,觉得粉丝多、曝光量大就一定效果好,但Meowant反其道而行之,把78.09%的销售交给了“尾部达人”——这些达人粉丝量可能只有几千甚至几百,但粉丝粘性极强,评论区里都是“关注你三年了今天必须冲”的铁粉。

举个例子, @houseofpets21在7月为Meowant带来了25.27万美元的成交,关联24场直播和8个短视频,粉丝量不过10万,但每场直播的互动率高达15%,远超头部达人的5%平均水平。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尾部达人更懂细分市场, 比如专注“英短喂养”的达人,粉丝里80%都是养英短的猫奴,他们推荐的产品自带“圈层信任”,种草转化率自然高。Meowant和156位带货达人建联, 发布了185条短视频和92场直播,这种“广撒网+精准捕捞”的打法,让不同细分需求的养宠人群都能找到“同款推荐”,流量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了各个角落。

但尾部达人能解决“信任”问题,却解决不了“品牌认知”。Meowant也没完全放弃头部达人,虽然头部达人带来的直接成交不多,但他们的背书作用不可替代。比如邀请粉丝量超500万的宠物博主测评, 即使视频里不挂购物链接,也能让品牌形象“高大上”起来普通消费者看到“大博主都在用”,下单时的犹豫感会降低不少。这种“尾部带货+头部背书”的组合拳, 把“销量”和“口碑”捏在了一起,既赚了钱,又攒了势,比单纯砸钱投广告聪明多了。

流量双轨:自然种草是根, 付费放大是叶

达人带货是Meowant的流量引擎,但光靠达人发视频,覆盖面终究有限。Meowant的另一个聪明之处,是把自然流量和付费广告拧成了“一股绳”。Kalodata的数据显示, 7月成交金额前10的短视频里9条都投了广告——这些视频原本是达人自然发布的优质内容,数据表现不错后品牌方立刻追加投放,把播放量从几万放大到几百万,让更多潜在用户看到。

这种“自然筛选+付费放大”的模式,相当于用最低成本测出了爆款素材。比如一条展示猫砂盆自动清理过程的短视频, 达人发布后24小时内互动量破万,品牌方判断是优质素材,立刻追加5000美元广告预算,到头来这条视频带来了3万美元的成交。比起盲目投放广告,这种做法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转化率直接拉高了20%。短视频成交占比53.6%, 直播28.59%,说明TikTok的用户更吃“短平快”的内容,15秒就能展示产品核心功能,比长篇大论的广告有效得多。

行业冷思考:宠物经济的热潮下藏着哪些“坑”?

Meowant的成功让人眼红,但不是所有小众品牌都能复制它的路径。宠物用品市场看似火热,实则暗藏“三座大山”。座是“平台依赖症”, TikTok的算法说变就变,今天能靠尾部达人火,明天可能限流,品牌得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不然就是“沙滩上建城堡”。

更现实的问题是Z世代养宠群体的“情感溢价”能持续多久?当第一批用智能猫砂盆的用户过了新鲜感,会不会觉得“每月换猫砂盆的耗材比买猫还贵”?当更多品牌涌入,智能产品从“高端”变成“标配”,Meowant靠什么留住用户?这些问题, 每个想入局宠物用品的玩家都得想清楚,毕竟宠物经济的本质是“情感经济”,但情感是最容易变的东西。

差异化破局:小众品牌的“非对称竞争”策略

面对这些“坑”, 小众品牌不能硬刚,得学会“非对称竞争”。比如产品端,别跟大品牌拼价格和产能,拼“细分场景的极致体验”。Meowant的猫砂盆可以开发“多猫家庭专用版”, 解决多猫家庭砂盆不够用、气味大的痛点;或者针对老年猫设计“低矮入口版”,解决老猫跳不上去的问题。这些细分需求大品牌看不上,却是小众品牌的生存空间。

营销端,别迷信“头部达人光环”,深耕“垂直社群”可能更有效。比如建立“英短铲屎官交流群”“老年猫养护群”, 在群里做产品试用、用户故事征集,把普通用户变成“野生代言人”。7月宠物用品Top10小店占了49.55%的份额, 说明市场正在向“专业品牌”集中,小众品牌只有够“专”,才能在夹缝里长出大树。

再说说别忘了“数据反哺产品”。TikTok的评论区、 直播互动里藏着金矿,用户吐槽“猫砂盆传感器不灵敏”“APP连接不稳定”,这些都是产品优化的方向。Meowant能快速迭代, 靠的就是对用户反馈的敏感度——毕竟宠物用品卖的不是产品,是“养宠的安心感”,谁更懂用户的焦虑,谁就能在这场情感消费的革命里笑到再说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