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印尼小众单品在TikTok直播上30天卖出33万件
头巾如何卖成印尼TikTok顶流?33万件销量的背后藏着什么
2023年2月,一家叫KENAN HIJAB INDONESIA的印尼小店悄无声息地登上了TikTok Shop。没人想到, 这家卖穆斯林头巾的店铺会在接下来几个月里搅动整个东南亚时尚电商圈——根据EchoTik的数据,他们的一款运动型简约头巾,在30天内狂销33万件,总GMV直接冲到2700亿印尼盾,折合人民币1.24亿。更让人意外的是 带货量最高的视频出自一个只有4300粉丝的尾部达人,播放量130万,硬生生带出4.3万单,GMV 10亿印尼盾。这事儿要说起来简直比中彩票还离谱,但偏偏就发生了。
从4300粉丝尾部达人到百万粉丝大号,一场意外的流量狂欢
你敢信吗?卖爆头巾的“功臣”是个叫chekOutfitya的尾部达人,粉丝量连五千都不到。在TikTok上,尾部达人带货本来就是个玄学,有人拍一年视频没几单,有人随手一播就爆单。chekOutfitya就是这么个“天选之子”, 她的视频里没啥花里胡哨的特效,就是对着镜头试戴不同颜色的头巾,搭配日常穿搭,讲讲哪种场合适合哪种款。偏偏就是这种“素人真实感”,戳中了印尼年轻穆斯林的心。观众觉得“她跟我一样,推荐的东西应该靠谱”,评论区全是“链接在哪”“求同款”的催单。

但尾部达人只是个引子,真正把流量兜住的是KENAN HIJAB自己的账号。@kenanhijabofficial从零开始,现在粉丝量干到121万,点赞312万。他们的主页就像个头巾搭配手册, 每天更新不同场景的穿搭:上学怎么搭、上班怎么搭、参加婚礼怎么搭,甚至还有运动专用款——就是后来卖爆的那款。这种“内容+产品”的组合拳, 让用户刷着刷着就想买,看完视频直接点进直播间,主播再对着挂满一墙的头巾挨个介绍,闭环就这么形成了。
直播间的“头巾瀑布”:场景化带货让信任感拉满
如果你打开KENAN HIJAB的直播间, 大概率会被吓一跳——主播身后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头巾,从纯色到印花,从轻薄到厚实像瀑布一样垂下来。这种视觉冲击不是偶然是他们精心设计的“场景化带货”。主播不会干巴巴地说“我们的头巾很好”, 而是拿起一条说“你看这个材质,运动出汗也不会粘头皮”,再拿起另一条“这个颜色配Kebaya绝了”,甚至现场拆包装、试戴、扯一扯证明质量。
直播在印尼穆斯林时尚里简直是“神器”。EchoTik的数据显示,这家店光直播就做了1万多个场次建联了7600个达人。为啥直播这么顶?主要原因是东南亚人买东西喜欢“眼见为实”。不像欧美人习惯看测评, 印尼消费者更信“真人演示”——主播戴着头巾跟你聊天就像闺蜜推荐好物,信任感直接拉满。再加上直播间实时互动, 用户问“这个颜色显白吗”,主播马上拿在脸上比划,问“有没有折扣”,主播当场申请限时优惠,决策链条短得像坐滑梯。
印尼穆斯林的时尚密码:为什么是头巾而不是其他单品
33万件头巾能卖爆,根本原因还是踩准了印尼的市场脉搏。这个国家有2.7亿穆斯林,占人口近90%,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方。更关键的是印尼穆斯林跟中东那边的保守风格不一样,他们更追求“既要遮盖,又要时髦”。Statista 2022年的数据说 印尼时尚类商品占电商收入的31%,市场规模超过82.8亿美元,其中穆斯时尚占了TikTok Shop印尼站销售额的17%,排名第三,仅次于护理和美容。
头巾为啥成了“流量密码”?主要原因是它既是刚需,又是“时尚单品”。印尼女性从青春期开始戴头巾,但她们不满足于纯黑色,想要各种颜色、印花、款式,能搭配日常穿搭。25-35岁的穆斯林女性是消费主力,她们对材质要求高:不喜欢轻薄的,喜欢光滑透气的,最好是能防晒的。KENAN HIJAB卖的那款运动型头巾, 就是抓住了“运动场景”+“舒适材质”的需求,弹力好、吸汗快,还能当发带用,一下子火了起来。
小众类里的“大众生意”:从同质化泥潭里杀出一条路
说起来好笑,印尼时尚电商市场早就卷成麻花了。中小型白牌卖家扎堆, 产品同质化严重,你卖黑色纯棉头巾,他也卖,价格压到9.9元包邮,再说说谁也赚不到钱。市场上缺的是有时尚感的穆斯林品牌——不是那种“随便盖盖就行”的头巾,而是能让年轻人觉得“戴出去很潮”的单品。
KENAN HIJAB就是从这泥潭里爬出来的。他们没打价格战,而是搞“设计突围”。找本土设计师把印尼传统花纹和现代剪裁结合起来 头巾边缘加蕾丝、中间做镂空,甚至跟韩流元素融合——毕竟《全球韩流趋势2020》报告说了东南亚是韩流热点,年轻人喜欢那种甜酷风。他们还推出“情侣款”头巾,男生戴素色,女生戴同色系印花,抓住年轻情侣的消费心理。这种差异化直接拉高了客单价,单条头巾卖到20-30元,利润空间比低价产品高出好几倍。
达人矩阵+直播切片:内容工厂的流量密码
KENAN HIJAB能爆,还得益于他们的“内容工厂”模式。建联7600个达人不是随便凑数, 而是分层运营:尾部达人负责“破圈”,像chekOutfitya这种素人,用真实场景吸引下沉用户;腰部达人负责“种草”,粉丝几万到几十万的穿搭博主,拍详细测评和搭配教程;头部达人负责“背书”,百万粉级别的明星或网红,站台直播增加信任感。光带货视频就做了3万多个,平均每天100条,TikTok算法都不得不给流量。
短视频内容也很有讲究。不是硬邦邦的产品介绍,而是“情景剧+产品”。比如拍个“印尼女生的一天”:早上戴浅色头巾上学, 中午换成深色去图书馆,晚上戴印花款参加朋友聚会,每个场景都自然露出头巾。还有“消费者真实反馈”系列, 采访戴了他们家头巾的女生,问“戴一天舒服吗”“会推荐给闺蜜吗”,这种UGC内容比广告管用一百倍。Rintik Skincare也是这么干的, 1700多个达人带固定时间直播,消费者反馈视频直接让30天销量冲到1.85万件。
冷门赛道的“双刃剑”:爆单之后是红利还是陷阱
但话说回来 小众类目爆单看着风光,背后全是坑。有人问,头巾卖这么好,是不是主要原因是斋月快到了?确实 斋月期间穆斯林消费会涨,但KENAN HIJAB的数据显示,他们平时销量也不差,说明不是依赖节日。更麻烦的是达人成本——现在印尼头部达人报价已经炒到单条视频几万块, 7600个达人建联,光达人佣金就占GMV的20%以上。还有直播运营,主播要培训、话术要设计、场景要布置,哪样不要钱?
更大的挑战是“低价依赖症”。很多卖家看到头巾好卖,赶紧上同款,价格压到更低,再说说陷入“谁便宜谁卖得动”的恶性循环。KENAN HIJAB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没被短期销量冲昏头,而是开始做品牌。粉丝121万, 不是白来的,他们搞“头巾搭配大赛”,让用户晒图赢奖品;建会员群,发专属折扣;甚至跟印尼本土服装品牌联名推“套装”,把头巾变成整个穿搭的起点。这种“从卖产品到做品牌”的转型,才是能长期吃下这块市场的关键。
中国卖家的“印尼时间”:供应链如何变成护城河
说到这儿,中国卖家该咋办?印尼穆斯林时尚市场这么大,总不能让印尼本土商家全赚了吧?其实中国卖家的优势就在“供应链”。国内纺织业这么成熟,想做高品质、多款式的头巾,根本不是难事。Cool-Vita在印尼TikTok的案例就值得学——他们聚焦印尼女性“美容养颜”需求, 胶原蛋白泡腾片30天卖了4.6万件,GMV 78万美元,靠的就是“本土化需求+国内供应链”。
具体到头巾类目, 中国卖家可以搞“快反供应链”:印尼流行什么花纹,国内工厂15天内就能打样;用户反馈“材质太薄”,马上升级为加厚款;发现“运动款”缺货,立刻加单补货。这种快速迭代能力,是本土商家比不了的。还可以学KENAN HIJAB搞“设计本土化”, 找中国设计师研究印尼传统图案,再结合韩流元素,做出既符合当地审美又有国际范儿的头巾。客单价不用压太低,30-50元的高品质头巾,印尼年轻人照样买账。
下一个爆单单品会是什么?穆斯林时尚的细分机会
头巾只是开始,穆斯林时尚的细分机会多着呢。长袍、连衣裙、礼服套装、情侣装、甚至穆斯林泳装——每个方向都有TikTok的流量密码。比如印尼男性也开始穿巴迪衫, 但市面上的款式太老气,要是能设计出带韩流元素、适合年轻人穿的巴迪衫,肯定能火。还有“斋月限定”礼盒,头巾+念珠+香薰的组合,卖的就是仪式感。
TikTok Shop印尼站的数据显示, 男士穆斯林服饰的销量增长很快,说明男性时尚消费在觉醒。中国卖家要是能抓住这个趋势,从“女性头巾” 到“全家穿搭”,市场空间直接翻倍。不过要注意, 别再走“低价内卷”的老路了印尼消费者愿意为“好设计”“好质量”买单,关键是能不能做出让他们觉得“戴出去有面子”的产品。
33万件头巾的奇迹,本质上是一个“小众需求+精准运营”的故事。印尼穆斯林不是不想买时尚单品,是市场上缺真正懂他们的产品。TikTok的算法给了小众类目机会, 直播和达人缩短了距离,但到头来能留住的,还是那些能让年轻人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品牌。下一个爆单单品在哪?或许就藏在你对当地文化的理解里藏在那个“原来他们还需要这个”的发现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