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赛维时代出海做男装,一年能入账14亿吗

从14亿营收看男装出海的生存逻辑

跨境电商圈子里总有些数字让人挪不开眼, 比如赛维时代旗下的男装品牌Coofandy,2023年硬生生干出14.55亿的营收,增速58.63%直接冲进赛维全家桶品牌增速榜第一。有人拍手叫好,说这是男装出海的新标杆;也有人摇头,觉得红海市场里能撑多久还是未知数嗯。14亿到底是真功夫还是运气好?得扒开它的运营细节才能看明白。

TikTok与独立站:双引擎怎么转起来的

说起Coofandy的流量密码,TikTok绝对绕不开。FastMoss的数据显示, 这家品牌合作的带货达人累计超过5800人,光这些达人带来的销售就占了店铺成交数的69%。2024年4月, 他们搞了场毕业季挑战赛,Instagram和TikTok上比拼最佳穿搭不算完,直接在波士顿租了辆巴士跑了一个月,沿途给学生办派对、发奖品,精准把学生群体拿捏住了。这种“线上种草+线下落地”的组合拳,让品牌在北美年轻群体里刷足了存在感。

赛维时代出海做男装,一年入账14亿!
赛维时代出海做男装,一年入账14亿!

但光靠第三方平台总让人心里不踏实Coofandy早就开始布局独立站。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 2024年12月,他们的独立站月访问量约32.9万,其中直接流量占比高达51.26%。这说明什么?说明品牌已经攒下了一批忠实用户,不用花钱买广告也能有人主动搜上门。独立站上他们还玩了个小心思——把纽约时装周系列单独拎出来做专区, 用“高质感平价”的定位吸引那些追求品质但预算有限的消费者,这种差异化打法让独立站的用户黏性比普通店铺高了不少。

设计:平价男装的“高质价比”突围战

男装市场早就不是“随便找件衬衫就能卖”的时代了Coofandy的破局点藏在“简约舒适”四个字里。他们家衣服特别注重人体工程学, 线条处理和版型剪裁都往“低调有松弛感”上靠,不像有些品牌硬把“潮流”两个字堆在面料上。颜色更是狠下功夫, 全是低饱和度的纯色系,有时候加点几何图形或经典艺术元素,既不会显得老气,又特别好搭——毕竟大部分男生买衣服最怕的就是“买了这件配不上那条”。

价格区间也卡得精准, 19到119美金,大部分套装定在40到90美金,刚好卡在海外中端价位。比起那些动辄几百美 designer brand, Coofandy的优势是“不用为logo买单”;比起快时尚的廉价感,他们又用材质和细节撑起了“质感”。2024年9月, Coofandy第一次登上纽约时装周,超级名模肖恩·奥布里和拉斐尔·米勒穿着他们的西装走秀,秀场照片被海外时尚媒体转发了一圈,直接把“平价也能高质”的品牌形象钉死了。

供应链:柔性生产的“快反”能力

做跨境电商最怕什么?库存积压和断货。Coofandy背后是赛维时代这个“老炮儿”,玩的是“小前端+大中台”的全链路数字化。柔性供应链让他们能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2023年看到北美市场多族裔需求,立马把尺码范围扩了一圈;发现休闲T恤和沙滩装需求上升,又快速补上品类。这种快速反应能力,2023年直接帮他们实现了58.63%的营收增速。

2024年上半年,Coofandy营收9.5亿,同比还涨了51.11%。按这个势头,下半年旺季冲一冲,年营收超15亿不是没可能。但柔性供应链真有那么神?也得打个问号——万一遇到原材料涨价或者物流卡脖子,这种“小批量多品种”的模式会不会反而拉高成本?毕竟平价品牌的利润空间本来就薄。

用户画像:不止男性,女性占比近半的意外发现

谁说男装品牌只该盯着男性用户?Coofandy独立站的数据打了所有人的脸:女性用户占比居然高达48.58%,而且各个年龄段分布相对均衡。这背后是他们的营销策略够“野”——不光找男性穿搭博主, 连女性时尚博主、生活博主、健身博主都合作了个遍。比如有个叫@tonyncris的德克萨斯州博主, 粉丝才2.79万,主要拍家庭生活和运动健身,视频里穿了Coofandy的三件套,说“虽然有点大,但氛围感很好”,后来啊这条视频曝光量直接冲到280万。

为了抓住这些女性用户, Coofandy在独立站上下了功夫:快速购物按钮让女性给男友买衣服时不用纠结细节,评价墙和新闻墙放满达人实拍照,连产品标题都直接标材质占比和面料特点。这种“懂男性更懂女性送礼需求”的洞察,让他们在男装红海里硬生生开辟出一条新赛道。

风险预警:依赖单一渠道的隐忧

但14亿的营收光环下Coofandy也不是没有隐患。最让人捏把汗的就是对TikTok的依赖——69%的成交来自达人带货, 万一平台算法变了或者达人合作成本涨上天营收会不会跟着坐过山车?2023年女装品牌Shein就吃过类似的亏, 过度依赖Facebook广告,后来啊平台一调整,流量直接腰斩。

还有独立站的流量增长。虽然现在直接流量占比51.26%,但海外获客成本一年比一年高,光靠“品牌效应”撑多久?再说一个,男装市场的价格战打得有多惨烈,圈内人都清楚。Coofandy定价40到90美金, 比Zara、H&M高不了多少,要是这些快时尚巨头发力跨境电商,他们的“平价高质”优势还能不能立得住?这些问题不解决,14亿可能就是个漂亮的数字,离真正的“长青品牌”还差得远。

未来破局:从10亿品牌到全球化玩家的关键一步

要想把14亿变成24亿,Coofandy得在“稳”和“进”之间找平衡。稳的是供应链和核心客群,进的是品类和地域。他们已经开始往运动服、 沙滩装这些细分品类钻,2024年还把尺码扩到加大码,专攻北美多族裔市场——Statista预测2024年全球男装市场规模5735亿,复合年增长率2.76%,细分赛道里藏着不少机会。

营销上也可以更“野”一点。现在的VIP积分体系虽然能留住老用户,但能不能像美妆品牌那样,搞点“用户共创”?比如让粉丝投票选下一季的设计元素,或者发起穿搭挑战赛,用UGC内容反哺品牌传播。还有线下活动, 2024年波士顿巴士之旅是个不错的开头,要是能在欧洲、东南亚也复制这种本土化场景营销,品牌全球化才算真正迈开腿。

14亿不是终点,男装出海的赛道上,跑得快不如跑得稳。Coofandy的故事给所有跨境人提了个醒:红海里拼的不是谁嗓门大, 而是谁既能抓住流量红利,又能把基本功——产品、供应链、用户洞察——练到极致。至于能不能真的冲进全球男装品牌第一梯队,得看他们能不能把14亿的“势能”,变成持续增长的“动能”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