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年营收超2000万的TikTok卖家

一个木制十字架的28天8000单

TT123最近发现了个有意思的现象——TikTok美区居家日用装饰品类目里 一款巴掌大的木制十字架装饰品,热度指数突然爆表。数据显示,过去28天里这款产品卖出近8000单,按照7.79美元的单价算,销售额已经超过6万美元。更让人意外的是这还不是个例。

同样是Love U Gift店铺的这款黑胡桃木十字架, 从去年12月底上线到现在3个月稳定卖出3.32万单,总销售额冲破25.94万美元。消费者评价里“抚摸它时内心平静”“祷告时握着特别有平安感”这样的留言比比皆是。谁能想到,一个看似小众的信仰周边,正在TikTok上闷声发财。

年营收超2000万,TikTok卖家靠“信仰”发家了
年营收超2000万,TikTok卖家靠“信仰”发家了

信仰周边为何突然成“现金牛”

这波热潮背后藏着美国消费市场的一个深层变化。过去一年,情绪价值成了消费新密码。人们开始为“感受”买单,为精神需求付费。而美国63%的人口信仰基督教, 44%的人每天至少祈祷一次这意味着“信仰周边”本质上是在服务一个庞大的“精神刚需”市场。

《福布斯》2021年TikTok网红收入榜就印证了这一点。排名第一的Charli D'Amelio靠舞蹈视频年入1750万美元, 而同期标准普尔500公司CEO薪酬中位数才1340万美元——这说明内容平台的变现能力,已经能比肩传统商业巨头。更重要的是 TikTok上#Christian标签的视频播放量超1100.92亿次相关视频达1720万条,从经文诵读到信徒日常分享,信仰内容正在形成强大的社区效应。

23.79万单的圣经手环:信仰也能很潮流

说到信仰周边的爆品,不得不提Yappy Bracelets的圣经手环。去年刚上线4个多月, 就卖出超6万件,销售额67.79万美元,直接冲进TikTok美区时尚配件类目前三。更夸张的是 这款手环上线一年至今累计售出23.79万单,总销售额突破310.23万美元——妥妥的年营收超2000万人民币级别。

这款手环的聪明之处在于,把信仰符号做成了潮流单品。每款手环印有不同的圣经经文, 用户用手机轻触NFC芯片就能获取当日经文,14美元的定价既不算贵,又带着“信仰+科技”的附加值。评论区里“戴着它上班,同事都问是不是新款潮牌”这样的留言,把信仰用品的社交属性拉满了。

类似的热销还有Zonsun Handmade Gifts的十字架项链, 3个月卖出1.78万单,13.96美元的不锈钢黑十字架设计,主打青少年群体,复活节、毕业季礼物的标签打得精准。TT123注意到, 这些爆品的共同点:价格集中在10-50美元区间,刚好是美国消费者“为信仰买单”的心理舒适区。

美国人为何愿意为“信仰”掏钱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3年美国圣诞节平均消费997美元, 其中64.9%用于购买礼物,而宗教主题装饰品和圣经是最受欢迎的礼物品类。《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美国宗教礼品市场规模超70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和普通礼品不同, 基督教周边被赋予了“传递上帝祝福”的意义——一本圣经可能伴随信徒一生,一枚十字架项链可能世代相传,这种“神圣属性”让产品跳出了价格战,成了高复购、高客单价的优质品类。

另一个被忽视的细节是信仰周边的消费场景非常多元。除了祷告、节日还有婚庆、家居、日常佩戴甚至情绪疗愈。TT123看到一款圣经经文罐, 过去3个月售出1.48万单,里面按情绪分类的90张经文纸条,成了焦虑人群的“精神解药”。

信仰出海的“坑”:文化适配比选品更重要

很多人觉得, 做信仰周边不就是卖十字架、圣经吗?简单得很。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去年就有卖家主要原因是十字架设计图案不符合教义,被用户举报到账号限流,产品直接下架。基督教文化在美国社会地位神圣不可侵犯, 跨境卖家入局前必须做好功课——比如正确引用圣经经文,避免过度商业化设计,祷告用品要简洁庄重,这些细节没做好,再好的产品也可能翻车。

版权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使用圣经经文或宗教符号前,必须确认版权归属。去年就有卖家因未经授权使用某版本圣经经文,被教会组织起诉,赔偿金额超过6位数。一边, 产品还要符合美国消费品平安标准,比如材质环保、无尖锐边角,特别是面向青少年的信仰饰品,平安认证是基本门槛。

小众赛道里的“掘金法则”

那么 想入局信仰周边的跨境卖家,到底该怎么做?TT123结合成功案例,出几个关键点。

选品上别盯着大路货。十字架项链、圣经手环已经竞争激烈,不如找细分空白。比如适合青少年群体的“潮流信仰饰品”, 婚庆场合的“宗教主题礼品”,或者融合环保理念的“可持续信仰周边”——这些小众领域反而更容易做出差异化。

内容营销要“懂信仰”。TikTok上的信仰内容,不能硬广轰炸。Yappy Bracelets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和宗教KOL合作,拍“手环+每日经文”的短视频,用真实的使用场景打动用户。卖家可以尝试“信徒开箱”“祷告时刻”这类内容,让产品自然融入信仰生活。

供应链别打价格战。信仰周边的核心是“情感价值”,不是低价。选品时注重材质和工艺,比如黑胡桃木十字架的质感、不锈钢项链的耐用性,这些细节能提升产品溢价空间。一边,小批量试水很重要,先测市场反应再加大产能,避免库存风险。

从“卖产品”到“卖信仰”:未来的增长密码

当跨境卖家都在卷价格、 卷流量的时候,信仰周边这个赛道给出了另一种可能:真正的好生意,往往藏在人们的精神需求里。美国市场数据显示, 带有“Christian gifts”关键词的产品常年保持20%以上年增长率,而且复购率远高于普通品类——这说明,信仰周边不是昙花一现的爆品,而是能做长久生意的基本盘。

未来 因为TikTok算法对宗教内容的推荐权重提升,以及Z世代对“精神寄托”的需求增加,信仰周边可能会成为跨境电商的新蓝海。但前提是 卖家必须放下“赚快钱”的心态,真正理解基督教文化的内核,把产品做成信仰者愿意“分享和传承”的载体,而不是冰冷的商品。

就像那个卖了23万单的圣经手环, 它卖的从来不只是14美元的手环,而是“随时随地获得信仰力量”的安心感。或许,这就是年营收超2000万的TikTok卖家,藏在“信仰”背后的真正生意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