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新制造浪潮中,30天众筹2700W美金
冷门品类炸出2700万美金, 安克这次把UV打印机玩成了众筹顶流
创客工作室里设计师小林正对着手机壳发愁——客户要的3D纹理浮雕图案,传统UV打印报价三天起步,费用够买半台设备。直到她刷到Kickstarter上那个刷屏的众筹项目:安克旗下eufyMake推出的E1 UV打印机,30天不到筹了2700万美金。这个价格,够买三台工业级UV打印机,却让个人用户能“把定制工厂搬回家”。谁说硬科技不懂流量?安克这次用2700万美金,撕开了新制造的一角。
从“工厂专属”到“桌面神器”,E1动了谁的奶酪
UV打印在行业里一直是个“高冷”存在。传统工业级UV打印机动辄几万美金,操作需要专业培训,打印室像实验室,普通人连摸一摸的机会都没有。eufyMake E1直接把这堵墙推了——1899美元的基础套装, 早鸟价1699美元,尺寸小到能放书桌,开机即用的AI界面连新手都能在10分钟内打印出带立体纹理的宠物挂件。

雷峰网了解到, E1的Amass3D™纹理技术能在木纹、陶瓷、金属上堆出5毫米高的浮雕,摸上去有真实的凹凸感;ColorMaestro™色彩引擎能调出几百万种颜色,连渐变过渡的细节都精准到像素级。更绝的是它支持300多种材料, 不管是不规则的水杯还是亚克力板,系统自动识别材质,调整参数就能“无缝定制”。这种“降维打击”直接把UV打印从专业领域拽进了大众消费市场,难怪创客和定制电商卖家们集体“上头”。
1699美元买台“印钞机”?用户用手机壳验证了这笔账
E1众筹页面上有段算账视频:用E1打印定制手机壳, 一天做10个,每个卖69美元,刨去材料和电费,日利润能到500美元;做冰箱贴批量定制,日利润直接冲到上千。虽然这是理想化测算,但精准戳中了个体创业者的痛点——谁不想花几千块买台能“边玩边赚钱”的设备?
更聪明的是价格锚定。传统UV打印机报价单上“5万起”的标签吓退了大多数人,E1用千美元级定价直接撕开价格防线。早鸟价1699美元相当于“买打印机送材料包”,这种“占便宜”的心理让支持者连夜下单。安克团队很懂:消费级硬件不仅要好用,还得让用户觉得“值回票价”,甚至“能赚回票价”。
不是单点爆破, 是“组合拳”打爆了众筹场
Kickbooster返利计划:让用户变成“带货合伙人”
E1的众筹数据有个细节:12小时破1000万美金,10天破2000万美金,再说说30天定格在2700万美金。这种“后劲”离不开Kickbooster返利计划的助攻。用户注册就能拿推广链接,拉一个人下单拿5%返利,零门槛却能撬动巨大社交势能。有人把链接发到创客论坛, 有人晒出返利截图当“带货凭证”,普通支持者突然成了“推广合伙人”,传播半径呈指数级扩大。
YouTube硬核测评:用“技术拆解”征服极客群体
E1的YouTube打法很“硬核”。没请流量明星, 而是找来十几个科技测评人和创客社区KOL,有人拆解喷头清洁原理,有人演示打印金属浮雕的工艺细节,有人对比E1和工业级设备的精度差异。一条“用E1复刻蒙娜丽莎纹理”的视频播放量破50万,评论区里“创客圈认证”“这才是真科技”的弹幕刷屏。这种“用专业说服专业”的策略,让E1在极客圈里快速建立了“靠谱”人设,转化率比普通广告高3倍不止。
TikTok种草:1小时500万美金背后的“短平快”逻辑
TikTok上的E1营销更“野”。4月16日预热文案“全球首款桌面UV打印机来了 明天见”;4月30日直接晒出“上线1小时500万美金”的进度条,配文“创客们速度比我想象中快”。短平快的视频里 有人展示E1打印的浮雕钥匙扣,有人拍下“从上传图片到成品出炉”的全过程,15秒视频里“傻瓜操作”“质感绝了”的标签反复出现。这种“实时进度+场景化展示”的手法,让观望者变成抢购者,众筹中期每天新增支持者超过800人。
安克的“老本”:2700万美金背后是十年的全球化底子
从充电器到UV打印机, 安克的“技术普惠”野心
提到安克,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充电器大王”,但2024年财报里有个数据更亮眼:智能创新类产品营收63.36亿,占总营收四分之一,增速39.53%。这背后是安克从“充电刚需”向“创新刚需”的转型。2022年试水3D打印机AnkerMake M5, 2023年推出亲民版M5C,2025年直接升级到eufyMake E1,UV打印机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安克“技术普惠”战略的延续——把专业领域的技术,用消费级价格送到普通人手里。
老用户“反哺”:2700万美金里有“回头客”的功劳
E1的众筹支持者里有一部分是安克的老粉丝。雷峰网了解到, 安克上一代多色3D打印机AnkerMake M5的部分客户,在品牌更名为eufyMake后主动复购。这些人不仅熟悉安克的产品逻辑, 更成了首批“自来水”,在Reddit、Facebook等社群里分享使用心得。这种“老带新”的信任链, 让E1在众筹初期就积累了原始流量池,12小时破1000万美金的背后是安克十年积累的用户口碑在“变现”。
品牌全家桶助攻:eufyMake不是单打独斗
E1的成功还得益于安克的品牌矩阵。Nebula激光投影仪、 eufy智能家居、Soundcore音频设备这些“兄弟品牌”,在营销上给了E1不少助攻。比如eufy智能家居的社群里 有人晒出“用E1打印定制开关面板”;Soundcore的测评博主,顺手做了“E1打印耳机纹理外壳”的联动视频。这种“品牌生态协同”让E1在曝光上占了便宜, 用户认知里“eufyMake=安克旗下靠谱品牌”,下单时自然少了顾虑。
2700万美金是开始,不是终点:新制造的“安克答案”
从“爆款”到“赛道”:UV打印的iPhone时刻?
E1的出现,让UV打印这个冷门赛道突然热闹起来。有人问:“个人级UV打印会成下一个智能手机吗?”安克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它不只是卖设备,是在构建一个“创意变现”的生态。创客用E1做定制商品, 设计师用它打样,小作坊用它接单,这种“小批量、个性化”的生产模式,恰好踩中了新制造“柔性化”的脉搏。或许未来每个工作室都会摆一台E1,就像现在人人都有智能手机一样自然。
爆款之后 安克得回答“下一个问题”
但2700万美金的成绩单,对安克来说只是开始。有人质疑:“UV打印会不会像3D打印一样,热度过了就凉?”安克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把爆款变成长销品”。是开发更便宜的耗材?还是上线共享打印平台?或者推出针对教育市场的定制版?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E1能否成为“新制造”的标杆,而不是昙花一现的众筹神话。
安克这次用E1证明:硬科技也能玩出圈。当UV打印机从工厂车间搬进书房, 当创客用手机壳和冰箱贴验证“创意能赚钱”,新制造的浪潮里安克已经抢到了一张好牌。至于这张牌能打多久,得看它能不能把2700万美金的热度,变成持续十年的行业底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