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征收40%转运关税,这是真的吗
特朗普突然发帖,40%转运关税到底怎么回事?
美国时间7月2日清晨,特朗普 Truth Social 上的帖子像颗炸弹炸开了跨境电商圈。他说刚和越南总书记苏林谈妥,所有运往美国的货要交20%关税,要是经过越南中转的,直接40%。这条消息没经过官方渠道,就靠他个人账号甩出来搞得行业里人心里直打鼓——这事儿靠谱吗?真要这么干,跨境物流圈怕是要天翻地覆。
特朗普的帖子写得挺有意思, 说这是“美越重大合作”,越南要“前所未有开放市场”,美国车能零关税进越南。听着像双赢, 但细琢磨就会发现猫腻:越南关税从之前的10%跳到20%,比中国现行的30%低10个百分点,可越南工厂的综合成本真比中国低10%吗?去年某调研机构数据显示, 越南纺织工人的月薪已经涨到250美元,广东这边虽然高,但效率和技术优势明显,算下来成本差距不到5%。这20%关税一收,越南制造的价格优势直接被削掉一大截。

从10%到20%, 越南关税变动的背后逻辑
特朗普这波操作,其实不是突然发疯。早在今年4月, 他就签了个行政令,对几十个国家搞“对等关税”,税率从10%到41%不等,当时越南就在名单里基准税10%。7月初突然提到越南, 明显是想敲打谁——过去半年越南对美出口暴涨,5月份同比涨了35%,其中不少是“中国转越南”的货。
深圳做3C产品的老王, 去年在胡志明市租了个厂房,把20%产能转过去,就是冲着越南关税低、离美国近。他给算了笔账:一个蓝牙音箱在东莞生产成本80美元, 运美国运费15美元,加30%关税就是28.5美元,总成本123.5美元;搬到越南后生产成本75美元,运费12美元,10%关税8.7美元,总成本95.7美元,能省27.8美元。现在好了关税变20%,成本直接干到103.7美元,比之前还贵2美元,白折腾一场。
40%转运关税,矛头直指谁?
“转运”这个词,在跨境电商里可太熟悉了。过去两年, 不少卖家发现美国海关查中国货查得严,就先把货拉到越南,贴个“越南制造”标签再发美国,或者直接在越南仓发,用T86低值免税政策钻空子。某物流公司内部人士透露, 2024年Q2他们越南直邮美国业务量环比涨了50%,其中70%的货其实是从中国过去的。
特朗普这40%关税,说白了就是堵这个漏洞。他之前对日本、韩国也说过类似的话,说“别想通过第三国避税”。7月7日他又放风,要搞“原产地规则”,以后货从哪来、在哪加工,查得比以前严多了。这意味着,以后“中国产越南转”的路子可能走不通了40%的税率足以让大部分卖家亏本。
跨境电商大卖的真实困境:产能转移还是回流?
广州做家居用品的李总,今年3月刚在越南投了1500万美元建厂,就是想避开中美关税。他7月2号看到特朗普的帖子,当天晚上就召集管理层开会,会议室里烟都没停。他指着PPT上的成本表说:“现在越南关税20%, 加上越南工人工资每年涨10%,我们算下来比东莞贵5%,要是再算上40%转运风险,干脆把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搬回算了。”
行业里像李总这样的不在少数。据跨境屋调研,2024年Q1有35%的跨境电商卖家计划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其中60%选了越南。但现在这政策一出来不少卖家开始打退堂鼓。深圳一家大卖透露, 他们原本打算8月把30%的产能迁到越南,现在紧急暂停,正在评估搬回来的成本——光是设备运输和工人培训,就得额外花200万。
物流企业的“越南直邮梦”碎了?
物流圈的反应比卖家还大。深圳某跨境物流公司, 今年主推“中国集货-越南贴标-美国直邮”的服务,6月份单月处理货量达到8000吨,营收同比增长80%。公司老板老张,7月3号早上手机就没停过全是客户催问新政影响。“有个客户发来20个集装箱的货, 已经在越南港口了现在不敢清关,怕被收40%关税,只能先堆在仓库,每天仓储费就得花2万。”
更麻烦的是T86低值免税政策原本是中国货的“专属福利”,越南货也能享受。但现在40%转运税一出,越南直邮的优势没了。老张说他们已经连夜调整路线, 把原本发越南的货,全部改走广西凭祥口岸直接发美国,虽然运费贵了3美元/公斤,但总比交40%关税强。他估计,越南直邮业务下个月可能会缩水30%。
对中国跨境电商的“意外利好”在哪里?
这么一看,特朗普这波操作,反倒给中国跨境电商送了个大礼包?还真不是瞎说。越南关税涨了成本优势没了之前转移到越南的产能可能会回流。东莞某家具厂厂长老周,最近接到好几个越南工厂的
还有物流成本。之前走越南中转,虽然能避关税,但要多一道手续,时间比直发中国长3-5天。现在直接从中国发,不仅时间快,还能省掉越南贴标的费用。深圳某做小家电的卖家算了一笔账:一个电饭煲从深圳发美国, 空运5天到,关税30%,总成本120美元;之前走越南中转,要7天贴标费5美元,虽然当时只交10%关税,但现在算下来总成本反而比直发高。
卖家紧急应对:库存、 物流、供应链三重调整
新政消息一出,最忙的就是库存和物流部门。杭州某服装大卖, 7月1号刚从越南仓发了300万美元的货到美国,7月2号就收到通知,这批货可能要被查原产地。他们赶紧联系美国代理,把货拉到保税区暂存,每天仓储费要1.2万美元,比原来在越南仓贵了3倍。“这还没算上滞销的风险,要是真被收40%关税,这批货直接就砸手里了。”运营总监说。
供应链调整更是头大。佛山做陶瓷的刘总,去年把50%产能搬到越南,就是为了利用越南的陶瓷原料优势。现在关税一涨, 他在越南的厂利润从15%掉到5%,正在考虑把部分生产线搬回潮州,利用当地更成熟的供应链。“潮州陶瓷原料比越南便宜8%, 工人虽然贵,但效率高20%,算下来总成本比越南低6%,扛得住这30%关税。”他计划8月先搬回一条生产线,要是越南关税还这么高,年底前把剩下的也迁回来。
政策落地细节未定, 这些风险要警惕
虽然特朗普发帖了但具体怎么施行,现在还是个谜。比如“转运货物”怎么定义?货在越南港口换算不算?货品原产地怎么查?美国贸易讼师李明说 这类新政通常会有3个月过渡期,但特朗普之前经常“朝令夕改”,说不定下个月又改主意了。更麻烦的是越南会不会反制?他们之前对美国农产品加征过关税,这次要是美国真严格查越南货,越南也可能给美国颜色看。
还有个问题,就是美国海关的施行能力。去年他们查“中国产越南转”的货,效率特别低,平均清关时间从3天拖到7天。要是真要严查40%转运税,海关人手够不够?设备能不能跟上?某美国货代公司透露,他们已经接到通知,7月底要增加3个查验团队,专门查转运货,看来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长期来看,全球供应链会所以呢重构吗?
从更大的角度看, 特朗普这波操作,可能会加速全球供应链的“去中国化”还是“回流中国”?现在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东南亚国家会重新评估自己的优势。越南现在肯定在头疼, 好不容易吸引来的投资,可能又要跑掉;而墨西哥、印度这些国家,可能趁机抢越南的生意——毕竟特朗普之前也说过要鼓励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或者去墨西哥。
对中国卖家与其跟着政策瞎折腾,不如把基本功做好。深圳某大卖老板说:“之前总想着靠政策漏洞赚钱,现在发现还是产品本身靠谱。我们最近加大了研发投入, 做了个智能电饭煲,在美国卖299美元,比同类产品贵50%,但销量反而更好,主要原因是功能更强大。关税再怎么变,好产品永远有市场。”这话倒是实在政策风云变幻,只有把产品和服务做扎实才能在风浪里站稳脚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