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 Shop开放情趣内衣类目后

类目松绑:TikTok把“情趣”从灰色地带拉到阳光下

8月12日 TikTok Shop美区官方上线了三个让不少卖家心跳加速的类目——卡米套装、吊带袜和吊带长袜、泰迪内衣与连体衣。说白了就是“情趣内衣”终于被平台正式接纳了。过去, 这类商品总在“能不能卖”“会不会违规”的灰色地带打转,卖家上架时都得偷偷摸摸,标题不敢写“性感”,详情页只能靠猜。现在官方直接拍板:合规可卖,还能分流量。这波操作,TikTok算是把“情趣羞耻”彻底撕开了美区卖家终于不用再藏着掖着。

市场反应比想象中快。开放类目刚满一个月,数据已经能看出些苗头。根据Kalodata研究院监测, 8月12日到9月10日美国站女士性感内衣成交额508.29万人民币,环比涨了2%。数字不算炸裂, 但对比隔壁——塑身衣成交1.11亿、文胸1.04亿、内裤2572万——情趣内衣成了少数增长的“情趣相关”赛道。这说明什么?不是昙花一现,是被压抑的需求终于找到了出口,官方在给这个品类“开绿灯”。

TikTok Shop开放情趣内衣类目,30天成交额破508万!
TikTok Shop开放情趣内衣类目,30天成交额破508万!

短视频72%占比:内容种草才是“带货密码”

打开数据看成交结构, 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短视频扛起了大半边天直播几乎没存在感。30天里短视频带货贡献365.65万,占比72%;直播成交只有28.8万,不到6%。这和“情趣产品靠冲动下单”的刻板印象完全相反。消费者买这类东西,更愿意先刷短视频看效果——模特穿起来什么感觉?不同身材适配度?有没有场景代入感?短视频能把“性感”拆解成具体画面 比如卧室穿搭、约会look,甚至“周末小惊喜”这种生活化场景,比干巴巴的商品详情页有说服力得多。

反观直播,情趣内衣的“私密性”和“决策门槛”天然不适合即时互动。主播在镜头前试穿?太直白容易违规;只讲材质?又少了氛围感。所以哪怕TikTok直播在其他类目火出天际,这里还是短视频的天下。对卖家结论很明确:别把宝押在直播上,视频内容才是你的“核心武器”。脚本、拍摄、剪辑,每个环节都得抠,毕竟用户刷到你的视频时0.5秒的吸引力就能决定划走还是下单。

Top10商品画像:低价走量与高客单的“两极分化”

翻看Top10单品, 会发现市场打法已经分裂成两个极端:要么靠低价冲销量,要么靠高客单赚口碑,中间地带反而少。这种分化,给不同阶段的卖家指了不同的路。

低价走量型:¥47-¥57的“流量收割机”

价格带在¥47到¥57之间的蕾丝连体衣、 性感bodysuit,成了中小卖家的“救命稻草”。这类产品销量普遍在4000到7000件,成交额能做到30到40万,达人出单率40%到50%。为什么能跑通?主要原因是性价比足够高, 用户买来“试试水”的压力小,而且蕾丝、网纱这些基础元素设计门槛低,工厂供应链成熟,上新快。某卖家的蕾丝连体衣, 9月5号单天靠达人短视频卖了300多件,评论区全是“材质比想象中好”“第一次买情趣内衣,没踩雷”。但问题也明显——同质化严重,你卖¥47的蕾丝款,隔壁马上有¥45的同款,卷到再说说可能只剩微利。

中档均衡型:¥172左右的“销量担当”

KatchMe的蕾丝吊带套装成了“中档标杆”, 均价¥172,销量3400+,成交额近60万,是Top10里体量最大的。它的高明之处在于平衡了“设计感”和“性价比”:蕾丝材质细腻, 但加了可调节肩带和弹力面料,解决了“性感但不舒服”的痛点。更重要的是它撬动了300多位达人带货,视频成交额占了九成以上。达人为什么愿意推?佣金合适,而且产品不容易“翻车”——买家穿上后不会主要原因是“勒”“闷”给差评。这类产品适合有一定供应链能力的卖家,比低价多赚一点利润,又比高价更贴近大众消费力。

高价高客单型:¥284.79的“口碑赢家”

KORURACLUB的兔女郎针织黑色连体衣, 单价¥284.79,销量只有1100+,但成交额冲到35万以上,单品评分4.7,是Top10里口碑最好的。它卖的不是“便宜”, 而是“体验感”:针织面料贴身柔软,背后绑带设计既显身材又不刻意,还送了配套的兔耳发箍和丝袜。高客单产品的逻辑完全不同——用户买的不是“内衣”,是“仪式感”和“自我取悦”。这类产品依赖“剧情感+场景感”的内容包装, 比如拍一段“为自己准备生日惊喜”的短视频,搭配浪漫音乐和氛围灯光,转化率能比普通产品高20%。但门槛也高,供应链要能保证品质,内容团队得懂“情绪价值”,不适合新手。

市场格局:头部吃肉, 中小卖家“夹缝求生”

整个赛道现在有494家店铺,但听起来热闹,其实“贫富差距”大得很。Top3店铺拿走了39.58%的成交额, Top10合计占69.72%,剩下400多家店只能瓜分不到三成。平均下来每家店铺成交额1万出头,连基本运营费都不够。

为什么这么卷?主要原因是头部卖家早就把经典款卷成了“红海”。卡米套装、 基础蕾丝文胸这些,供应链成熟,价格透明,新卖家再跟风上架,要么被头部用低价挤掉,要么被平台流量“无视”。某9月上新的卖家, 上架了和Top3同款的蕾丝吊带袜,价格便宜¥10,后来啊一周只卖出20单,流量还不如头部店铺的尾货。

中小卖家不是没机会,但得换个思路。要么钻进细分类目的蓝海, 比如吊带袜、泰迪连体衣这些新子类,竞争小,用户搜索精准;要么在内容上做“差异化”。同样是卖性感内衣, 别人拍“大胸模特穿”,你拍“小个子女生如何选款”;别人讲“材质”,你讲“不同身材的搭配技巧”。让用户在内容里产生“这说的就是我”的代入感,自然愿意下单。

卖家突围指南:别卷价格, 卷“内容+差异”

面对这样的市场,想分一杯羹,得扔掉“低价走量”的旧思维,在三个地方下功夫。

差异化选品:避开头部红海, 扎进细分蓝海

头部卖家已经在经典款上卷到极致,卡米套装的SKU多到能凑够一个衣柜,新卖家再挤进去,就是“炮灰”。不如看看那些“小而美”的细分品类:比如带绑带设计的泰迪连体衣, 满足“想要点设计感又不想太暴露”的用户;比如加绒款的吊带袜,针对秋冬季节的“保暖性感”需求;甚至还有“哺乳期可穿”的性感哺乳衣,瞄准宝妈群体的“自我关怀”市场。这些品类搜索量不高,但竞争小,用户需求精准,一旦做出爆款,很容易拿到自然流量。

用户体验:性感+舒适=好评复购双杀

别以为情趣内衣“只要性感就行”,买家评论区最吐槽的就是“好看但穿不了”。尺码不准、面料扎人、肩带勒肉……这些问题差评率能到30%以上。有卖家做过测试, 同一款蕾丝连体衣,把“尺码建议”从“均码”改成“按胸围推荐S/M/L”,把面料描述从“进口蕾丝”改成“95%棉+5%氨纶”,好评率从65%涨到89%,复购率提升了12%。平台算法现在对“用户体验”极其敏感,好评率和复购率高,流量给的更多。所以选品时别只盯着“设计图好看”,一定要拿样品试穿,调整版型,确保“性感”和“舒适”能兼得。

视频内容:脚本和创意是“核心武器”

短视频占比72%,说明内容直接决定生死。但怎么做出“能带货”的视频?别学那些千篇一律的“内衣秀”。试试“场景化+痛点解决”:比如拍“小个子女生穿情趣内衣总是显胖?试试这种高腰款,拉长比例还显腿长”;或者“约会前不知道怎么穿?3套不同风格的性感搭配,让他挪不开眼”。脚本不用复杂,手机拍、自然光,关键是把“用户痛点”和“产品卖点”结合起来。Kalodata有个“脚本提取”功能, 能抓取爆款视频的文案结构和节奏,新手可以直接套用,再改成自己的风格,比自己闭门造车快多了。

大促卡位:黑五圣诞前的“流量窗口”

TikTok官方最近频频释放信号:情趣类目“放心卖,流量给够”。黑五、圣诞这些大促节点,这类产品肯定会是“重点扶持对象”。现在就开始布局:选好3-5款潜力单品, 提前和达人谈好排期,备货时多备几个热销尺码,别像上次有个卖家,黑五期间断货,眼睁睁看着流量溜走。记住大促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提前一个月的“精心策划”。

未来趋势:情趣电商从“羞耻”到“日常”的蜕变

TikTok开放情趣内衣类目, 不只是给卖家多了一个卖货渠道,更是一个信号:情趣正在从“小众需求”变成“日常消费”。过去, 买这类商品总觉得“不好意思”,现在年轻人越来越愿意为“悦己”买单——穿情趣内衣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是为了让自己开心。

未来 这个品类可能会往“细分化”“场景化”发展:比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妈妈装情趣内衣”,针对健身人群的“运动性感款”,甚至结合节日的“圣诞主题套装”。内容玩法也会更丰富,比如“情侣剧情短剧”“内衣穿搭教程”,把“性感”和“生活”深度绑定。

对卖家现在入局还不晚。但别想着靠运气爆单,得靠“内容+选品+体验”的组合拳。记住情趣电商卖的不是“内衣”,是“自信”和“快乐”。谁能把这个故事讲好,谁就能在这个刚起步的市场里分到最大的蛋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