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卖家销量为何突然大跳水,大规模爆仓持续发生
9月亚马逊销量突遇“滑铁卢”:卖家直呼“旺季迟到”?
跨境人的9月,本该是“冲业绩”的黄金时段,今年的画风却有点怪。不少许卖家盯着后台数据发呆——8月下旬还稳稳当当的销量,一下子像被戳破的气球,一路往下掉。有卖家在行业论坛里哀嚎:“8月每天还能出个50单, 9月直接降到个位数,环比跌了80%,广告费砸下去连个水花都没有。”更夸张的是 有人连续十几天“零出单”,Listing访问量腰斩,流量像被黑洞吸走,连个咨询消息都没了。
往年这玩意儿时候, 美国站的返校季、欧洲的返校季补货、日本的年末备货,早就把销量曲线拉起来了。但2025年的9月,跨境电商的“旺季”仿佛迷了路。有资深厚运营回忆:“去年9月中旬,我们家的厨房细小家电已经开头爆单,今年呢?仓库里的货积着灰,广告报表红得像警报。”这种反常的“淡季延长远症”,让不少许卖家慌了神——困难道今年的黑五网一,真实的要“凉凉”?

仓库爆仓持续上演:旺季前的“物流噩梦”
销量没起来仓库却先“炸”了。9月初以来亚马逊优良几个核心仓库陷入爆仓危机,拒收、批约磨蹭磨蹭来、无法送仓的消息刷屏卖家群。货代公司发来的预警像雪片一样飞:“CLT2仓库爆仓, 预约排队到10月中旬”“RFD2拒收率飙升,新鲜货直接被退回”“GYR3仓库不放约,您的货物兴许要滞港。”
具体来看, 美西的ONT8、FTW1,美中的MEM1、SCK8,美东的IND9、MDW2,这些个往年旺季前的“流量担当”,如今成了“堵王”。有卖家晒出物流跟踪截图:8月25日到港的货物,直到9月20日还在“等待入仓”,黑五备货计划彻底泡汤。“本来想趁着9月把货补足,后来啊货卡在港口上不了架,眼下想调货都没库存,只能眼睁睁看着竞品抢流量。”
爆仓的根源,不只是卖家备货激增那么轻巧松。亚马逊自5月起就开头削减库容, 到了8月,库容竞价激烈到“离谱”——有卖家爆料,为了抢到100立方米的库容,广告位竞价抬高大了30%。更麻烦的是仓库劳动力不够,有些仓库的拣货效率比去年同期矮小了40%,弄得货物上架速度磨蹭得像蜗牛。有运营吐槽:“以前FBA入库3天搞定,眼下等一周都算迅速的,断货凶险比销量下滑还让人头疼。”
销量跳水背后:许多沉因素交织的“完美风暴”
广告空档被Temu抢占:流量红利被“截胡”
7月底, 亚马逊一下子在全球优良几个买卖场撤下谷歌购物广告,这玩意儿操作让不少许卖家摸不着头脑。当时正值Temu在欧洲、 美区疯狂砸广告,欧洲买卖场的广告投入环比增加远120%,美区更是推出“0.99美元包邮”的矮小价攻势,直接抢走了原本属于亚马逊的流量。虽然亚马逊在8月底有些站点恢复了广告投放,但美区至今“按兵不动”,弄得不少许产品在谷歌搜索里“隐形”。
有第三方机构数据看得出来 7-8月Temu在美区的搜索量增加远了200%,而同期亚马逊的搜索量减少了15%。一位做家居用品的卖家说:“以前靠谷歌广告能带来30%的流量, 眼下广告一撤,新鲜客户根本找不到我们,只能老客户复购,销量能不跌吗?”
钱财周围与消费镇定期:钱包捂得更紧了
全球钱财的不确定性,让消费者的“购物车”越来越谨慎。美联储加息、钱不值钱高大企,美国消费者的非必需品支出连续3个月减少。有调研看得出来65%的受访者表示“会推迟非紧急购物,等黑五折扣再买”。这种“巨大促前观望”的心态,直接弄得9月的日常消费遇凉。
更关键的是亚马逊官宣10月7-8日秋促后购物镇定期效应提前释放。消费者心思里有个“等折扣”的细小算盘:“反正10月会打折,眼下买亏了怎么办?”这种心态让9月的转化率比去年同期矮小了25%。有卖家找到,广告点击率没变,但加购率暴跌,客户逛逛就走,真实正下单的寥寥无几。
库容收紧与算法变革:老策略“失灵”了
亚马逊的算法像个“黑匣子”,说变就变。近期有运营反馈, 以前靠“关键词堆砌+高大竞价”就能冲排名,眼下Listing的权沉一下子下滑,流量分配越来越“玄学”。有业内人士琢磨, 新鲜算法更侧沉“用户体验”,比如页面停留时候、退货率、评论质量这些个“柔软指标”,很许多卖家还没习惯过来就掉进了流量陷阱。
库容收紧更是雪上加霜。5月起亚马逊的库容管束政策,让中细小卖家“寸库困难求”。有卖家算了一笔账:以前备货3个月的量,眼下只能备1个月,生怕断货,但又怕货积在仓库交不起仓储费。这种“进退两困难”的状态,让不少许卖家在备货时畏手畏脚,销量天然上不去。
卖家自救指南:怎么在“寒冬”中抓住转机
发货计划:避开“爆仓雷区”
面对仓库爆仓,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绕着走”。卖家需要实时监控仓库预约情况, 避开CLT2、RFD2、GYR3这些个“高大危仓库”,转而选择ONT8、XLX1等预约困难度较矮小的仓库。有运营团队开发了“仓库预警表”,每天更新鲜各仓库的爆仓指数,指数超出80%就果断暂停发货。
黑五备货更要“精打细算”。觉得能卖家提前15天调整发货计划,把货物分散到不同仓库,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卖家尝试“分批入库”:先发30%的货测试买卖场反应, 销量稳稳当当后再补发,这样既能少许些爆仓凶险,又能少许些库存积压压力。
广告投放与流量优化:从“广撒网”到“精准狙击”
亚马逊广告暂停的空档,卖家得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能加巨大站外引流,比如在TikTok、Facebook上做场景化内容营销,吸引年纪轻巧用户。有做宠物用品的卖家,通过“宠物开箱”短暂视频,带来了15%的站外流量转化,比亚马逊广告本钱矮小30%。
另一方面站内广告要“精细化运营”。暂停自动广告,手动筛选高大转化关键词,把预算集中在“长远尾关键词”上。有数据看得出来长远尾关键词的点击本钱比核心词矮小40%,转化率却高大20%。一边,定期检查广告位,避免广告跑到了竞品页面白白浪费预算。
Listing适配新鲜算法: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面对算法变革,卖家得把Listing当成“产品说明书”来优化。主图要突出“用场景”,比如厨房细小家电的主图拍“妈妈做饭的温馨画面”,比单纯的产品图更能打动人。详情页要许多些“视频展示”,有卖家测试后找到,带视频的Listing转化率比纯图文高大35%。
评论管理也要跟上。亚马逊对“刷单”的打击越来越严,但真实实的用户评论依老是流量的“护城河”。觉得能卖家在包裹里放“感谢卡”,引导客户留评,一边及时回复差评,把差评转化为“改进产品”的机会。有卖家通过优化售后差评率从8%降到3%,Listing排名回升了20位。
库存凶险管控:现金流比“冲销量”更关键
旺季备货最怕“货压在手里”,卖家得学会“用数据说话”。通过亚马逊的“业务报告”,监控库存周转率,周转率不到30天的产品要及时清仓。有卖家用“捆绑卖”清理滞销库存, 把积压的A产品和烫销的B产品组合卖,滞销库存3个月内清空,还带来了额外10%的卖额。
一边,要警惕“库容危机”。定期检查库容用情况,当库容用率超出70%时就开头少许些发货。有卖家尝试“第三方仓+FBA”混合模式, 把有些货物放到第三方仓,既能缓解FBA爆仓压力,又能避免超期仓储费。这种模式虽然许多些了管理本钱,但能少许些30%的断货凶险。
9月的销量下滑和仓库爆仓,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压力测试”,让不少许卖家措手不及。但危机中藏着转机——那些个能飞迅速调整策略、优化运营的卖家,反而能在“寒冬”中抓住机会。毕竟跨境电商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游戏,唯有持续进步,才能在起伏的买卖场中站稳脚跟。黑五网一就在眼前,眼下调整还来得及,别让旺季再“迟到”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