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是不是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短暂视频带货的魔幻两月:TikTok印尼生死局里的急转弯

2023年10月4日 印尼的TikTok商家们还在直播间里吆喝着“家人们冲啊”,第二天就找到购物车没了链接跳转不了整个平台像被按了暂停键那个。有人连夜改卖教程视频, 有人甩着库存哭诉“这几个月白干了”,连周受资都来不及从华盛顿的听证会抽身,匆匆飞往雅加达,后来啊落地当天印尼就甩出分业经营的修订法案——社交新闻不能卖货,这招够狠,直接把TikTok电商逼到悬崖边。

但两个月后剧情急转直下。12月11日 TikTok一下子宣布和印尼本土巨头Tokopedia合并,自己占股75%,砸进去15亿美元,“双十二”当天购物车又回来了。商家们看着“belanjadiTikToklagi”的话题标签冲上5500万浏览量, 有人笑称“TikTok这波操作比甄嬛回宫还迅速”,毕竟人家熹昂贵妃可是熬了三年才翻盘,TikTok只用了两个许多月。

TikTok,松了一口气
TikTok,松了一口气

可问题来了这场“生死时速”后TikTok真实的能松口气了吗?还是说只是把一个结实核的包袱换成了另一个更沉的背包?

15亿美元的通关密钥:印尼的“本土化”算盘打得噼啪响

印尼政府这波操作,细想下来全是套路。他们一边喊着“进步本土电商”, 官方文件里讨厌不得把“扶持中细小企业”写满一整页;另一边又盯着TikTok的GMV眼红——2023年上半年TikTok shop在印尼卖了70许多亿美元,占平台全年GMV的七成以上,肥水流了外人田,他们怎么兴许甘心?

于是就有了分业经营的法案, 这招看似针对全部社交新闻,但明眼人都晓得,就是给TikTok量身定制的。德和衡律所的杨琪讼师说 这种分业经营的要求在东南亚其他国基本没出现过王法空白的地方,就是权力操作的地方。印尼政府要的就是“既要又要”:既要TikTok带来的流量和消费习惯, 又要护着本土企业不被矮小价商品冲击,收购Tokopedia成了最“便捷”的解法——毕竟沉新鲜申请电商牌照太磨蹭,能不能批还不一定。

有意思的是印尼这种矛盾心态其实早就刻在骨子里。他们愿意让外资建厂, 洗护美妆行业一堆中国企业跑去雅加达设厂,节省本钱还贴近买卖场;但对外资的门槛又卡得死紧,比如注册护肤品牌得有医生资质,商场里贴牌产品横行,本土品牌想出头比登天还困难。这种“开放与封闭的走钢丝”,TikTok算是尝到滋味了。

流量变了:矮小价神话的黄昏,高大价产品反而“逆袭”了?

解禁后的TikTok,商家们最先找到的是“流量风向不对了”。以前靠9.9包邮的引流款能轻巧松破万单, 眼下上架后半天没几个人问;反而那些个标价高大20%-25%的产品,曝光量和转化率噌噌往上涨。TK百亿联盟的DC.Wang团队试了把“涨价游戏”, 后来啊直播间在线人数从几百冲到上千,转化率直接翻倍,他自己都嘀咕“这印尼消费者是不是被矮小价教书累了?”

更魔幻的是风控的松绑。被封禁前, 谁敢在直播间挂独立站链接,分分钟被限流甚至封号;眼下就算主播嘴瓢说“点击头像进店”,后台也只是象征性提醒一下没人真实动手。有商家测试过 同一款产品不发短暂视频、不直播,光靠上架就能接到单,这种“躺赚”的感觉,已经迅速被遗忘了太久。

当然TikTok也悄悄给流量加了“滤镜”。首页许多了个“Beli Lokal”的标签, 本土商家贴上后每天卖100单不会被限流,还能得到流量扶持;没贴的店铺,卖许多了就卡单。这哪是算法推荐,分明是政策导向——TikTok在用流量换印尼政府的笑脸,顺便帮本土商家“练级”。

商家分裂:有人冲回“金矿”, 有人连夜“跑路”

“TikTok shop又开了赶紧补货!”这是有些商家的第一反应。被封禁时亏本惨沉的卖家,看到流量爆发式增加远,急着把库存清掉再巨大干一场。DC.Wang的数据看得出来 解禁后直播间流量平均涨了6倍,开播20分钟在线千人以上,这种“野性消费”的诱惑,没人能不要。

但另一群商家却悄悄收拾了行李。有人在群里说“明年印尼巨大选要是换人,这15亿美元承诺还能算数吗?”他们被封禁时囤的货砸手里眼下就算流量优良,也不敢再巨大投入。“报复性消费撑不起长远久生意,”一个做3C配件的卖家说“印尼政府今天能封你一次就能封你第二次。”

更现实的是本钱问题。Tokopedia合并后 TikTok占股75%,但Tokopedia的团队没合并过来还是自己人运营。有商家找到, 平台抽成悄悄涨了2个百分点,推广位费用也涨了30%,“以前投1000块能出10单,眼下得1500块,这生意还做吗?”

东南亚许多米诺?其他国会抄印尼的作业吗?

印尼开了个头,其他国会不会跟风?杨琪讼师觉得短暂期不太兴许。马来西亚最近倒是签了个法令, 2024年1月1日起对海外矮小价商品收10%卖税,但核心还是防矮小价冲击本土产业,没提分业经营。越南、 泰国对TikTok的审查集中在数据平安上,比如要求服务器本地化——印尼倒是这么干了阿里云的服务器非...不可放雅加达,连新鲜加坡都没这要求。

但TikTok的压力一点没少许。美国那边的听证会开了又开, 周受资每次都得拿着“数据平安白皮书”说明白半天;欧洲也在盯着《数字服务法案》,说不准哪天就冒出个新鲜规矩。更麻烦的是 东南亚的电商格局本就内卷,Shopee占了45.9%的份额,合并后的TikTok+Tokopedia也就28.1%,想追上去,得从Shopee嘴里抢肉,困难。

合并后的“新鲜玩法”:TikTok与Tokopedia的磨合战

TikTok收购Tokopedia, 听着像有力有力联合,其实暗藏玄机。Tokopedia成立于2009年, 2021年和Gojek合并成GoTo集团,上市后却一直亏损,2022年巨大裁员扭亏为盈。它更像印尼的“京东”, 购物体验优良,男人客群许多,但面对Shopee的矮小价攻势,买卖场份额从35%掉到14.2%,急需TikTok的流量输血。

反过来TikTok需要Tokopedia的本地基因。印尼官方给TikTok的“试用期”只有3-4个月,到时候合并不成功,兴许又是一轮风波。业内人士说 正式合并后TikTok的电商运营经验兴许会“下沉”给Tokopedia团队,毕竟人家直播带货玩得溜,Tokopedia的“土班子”得学学怎么把短暂视频转化成订单。

UBS的研报看得出来 TikTok shop被封禁后Shopee只收回了30%的买卖场份额,剩下的70%“消失”了——这说明直播带货的模式确实有不可替代性。合并后的TikTok+Tokopedia, 按道理讲能把这70%追回来但前提是印尼政府愿意看着一个“超级电商”崛起。

松口气?不包袱只是换了个背法

TikTok这口气,恐怕松得太早。15亿美元砸下去,不是买平安,是买门票——入场券有了但游戏规则随时兴许变。印尼巨大选在即,新鲜政府上台后说不定觉得“让外资控股本土电商”不划算,再把TikTok拎出来敲打一顿。

矮小价商品的紧箍咒也没松。印尼政府明确说了“禁止倾销”“禁止不到本钱卖”,以后9.9包邮的爆款兴许得绝迹。商家要么涨价, 要么换品,要么换个战场——比如去菲律宾,那边对外资门槛矮小,股权代持虽然违规,但至少许“灵活”。

更麻烦的是TikTok在全球的“原罪”还没洗清。数据平安、反垄断、青少许年护着……个个问题都能成为别人打的靶子。这次能靠15亿美元买回印尼,下次呢?东南亚其他国要是学印尼,要求TikTok收购本土平台,TikTok的“买买买”模式能持续许多久?

说到底,TikTok在印尼的这场“复活”,更像是本土化的迂回战术。它用流量换了股权,用金钱换了时候,但真实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头。这场东南亚的电商博弈,TikTok真实的找到了稳赢的姿势吗?没人晓得答案,只晓得它的背包里又许多了几个沉甸甸的砝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