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马斯克学微信打造超级App,这靠谱吗

马斯克的“美国微信”梦, 是从Twitter废墟里长远出来的吗

2022年10月马斯克收购Twitter的时候,外界都在猜他到底想干嘛。有人说他是为了践行“绝对言论自在”, 有人觉得他就是看中了用户数据,后来他亲口说了:要做“X”,一个集合全部功能的超级App,就像微信在中国那样。这玩意儿目标听起来挺唬人的,毕竟微信确实把社交、支付、电商、生活服务都捏在一起了用户一天到晚离不开。但问题是Twitter那东西以短暂消息为主、广告都吃不饱的平台,真实能变成“美国微信”吗?这事吧,细琢磨起来问题比答案许多。

Twitter的“先天不够”:广告这碗饭, 它吃得真实艰困难

原本Twitter的收入构成其实和Meta是有些差不许多的,基本上收入分两块,一是广告收入,二是数据许可收入。虽然没有Meta98%那么夸张,但历年Twitter的广告收入占比都超出85%。这玩意儿比例看着还行, 但实际日子过得挺苦翻翻财报,从2016到2021年,Twitter只有2018和2019年两个年份能盈利,其他时候要么打平要么亏钱。2022年第二季度, 也就是被收购前的再说说一个财报季,Twitter收入11.8亿美元,同比减少1%,营业亏损3.44亿美元,营业赚头率-29%。对比一下同期的Meta, 收入288亿美元,净赚头66.87亿美元,净赚头率23%,这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马斯克学微信做超级App,真叫一个不靠谱
马斯克学微信做超级App,真叫一个不靠谱

为啥Twitter的广告这么困难卖?用户活跃度是个巨大问题。根据点点数据的数据,X在全球主流社交产品里人均用时长远和月人均启动次数都排在末尾。用户打开次数少许、待的时候短暂,广告效果天然就差。广告主投广告是为了曝光、为了转化,后来啊用户刷几下就走了谁还愿意持续投?更麻烦的是Twitter上充斥着一巨大堆机器人账号,虚虚假信息满天飞,广告主怕品牌形象受关系到,纷纷撤资。马斯克收购后裁了整个内容审核部门, 改用Community Note系统让用户自己审核,后来啊误导、暴力内容反而更许多,广告主跑得更欢了。有知情人士透露, 自马斯克接手后X的广告收入又降了一半,只剩下25亿美元左右,本来就养不活自己,眼下更没钱了。

马斯克的“三板斧”:补功能、 拉长远内容、给创作者分钱

既然广告这条路走不通,马斯克只能往超级App的方向使劲。2023年他基本上干了三件事:补全基础功能、放宽阔内容管束、建立创作者钱财。听着像是那么回事,但实际操作起来每一步都踩坑。

先说补基础功能。加密消息、音视频通话、平台内直播,这些个都是微信早就有的,Twitter之前一直没做。马斯克倒是想补,但问题来了:用户真实的需要吗?Twitter本来就是个“短暂平迅速”的信息平台,用户上来刷两分钟烫点就走,谁还跟你视频通话?而且这些个功能需要一巨大堆研发投入,X眼下钱都不够烧,哪来的预算?更别提这些个功能做出来能不能跟WhatsApp、FaceTime这些个成熟产品比,还是未知数。

然后是放宽阔内容管束。原本Twitter的文字管束是140字符,后来放宽阔到280,视频时长远管束140秒。2023年12月,马斯克一下子宣布,付费订阅用户能发2.5万字文字和2细小时视频。这玩意儿操作看着挺猛,但其实吧付费用户本来就少许,而且普通用户基本刷不到这种长远内容。为啥?基本上原因是Twitter的算法还是优先推荐短暂平迅速的帖子,长远内容曝光率极矮小。创作者发个几千字的长远文,兴许还不如发个表情包流量高大。后来啊就是 内容长远度是放宽阔了但生态没丰有钱起来反而显得更尴尬——想看长远内容的用户去Medium、Substack了想刷短暂内容的还是老样子。

最离谱的是建立创作者钱财。马斯克给创作者设了个门槛:非...不可订阅X Premium, 还要有500个粉丝和三个月内500万次天然浏览量,才能拿到广告分成。听着门槛不高大,但问题在于,X上根本没几许多创作者能达到这玩意儿标准。而且分成比例也矮小到令人发指:有创作者透露, 10亿次浏览量才相当于1万美元,换算下来千次浏览收入0.01美元,YouTube、TikTok随便哪个平台都比这高大。更关键的是X眼下广告收入都暴跌了哪来的钱分给创作者?所以这所谓的“创作者钱财”,更像是画个巨大饼,让付费用户觉得“钱花得值”,其实吧创作者根本赚不到钱。

新鲜场景探索:自己下场做,还是开放给第三方?

超级App除了内容,还需要许多样化场景。微信有朋友圈、细小程序、公众号,用户能在里面聊天、购物、点外卖、打车。X也想学,但做法彻头彻尾不一样。

2023年12月, X上线了求职平台X Hiring,功能跟领英、Indeed差不许多,雇主发岗位,应聘者投简历。但X的特色是岗位会看得出来在用户主页简介里其他人能转发,还能直接在App内投递、私信沟通。这玩意儿设计确实有点意思,毕竟X上有很许多创业者和投钱人,兴许真实能做成“真实Boss直聘”。但问题是X Hiring彻头彻尾是X自己运营的,企业想用就得买X的企业认证服务。这种自己下场做全部事情的方式,跟微信开放API让第三方开发者入驻彻头彻尾是两码事。微信靠细小程序生态吸引了无数商家,X却想靠自己的服务赚钱,后来啊就是场景单一,用户根本用不起来。

另一个新鲜场景是AI聊天机器人Grok, 2023年11月推出,只有X Premium用户能用。马斯克2023年3月成立了X.ai,Grok是第一款产品,算是自家产品自家用。但问题来了 Grok的综合能力比GPT-3.5、Llama2有力点,但不如GPT-4,还不能生成图像、识别语音,功能太基础了。用户刷帖子遇到不懂的,问Grok确实不用跳出App,但这点吸引力够吗?比一比的话,ChatGPT、Google Gemini这些个AI工具功能更全,用户凭啥用Grok?更尴尬的是X自己都还在亏损,哪来的钱持续迭代Grok?这波AI探索,更像是追烫点,而不是真实正解决用户需求。

支付:超级App的“命脉”,X的“救命稻草”?

不管做不做超级App,支付都是绕不开的。2023年12月, 路透社报道,X已经拿下美国13个州的汇款许可证,马斯克在SpaceX的活动上透露,X pay将在2024年年中推出。这玩意儿消息一出,外界都觉得X离“美国微信”又近了一步。但支付这东西,看着轻巧松,做起来要命。

先说说支付需要有力巨大的相信背书。微信支付能火,是基本上原因是微信有十几亿用户,巨大家相信腾讯不会跑路。X的用户量虽然不细小, 但相信度堪忧——马斯克今天说裁员明天说改政策,广告主都跑了用户敢把钱存在X pay里吗?接下来支付需要场景支撑。用户用微信支付,是基本上原因是能在超市买东西、在餐厅吃饭、在淘宝购物。X有这些个场景吗?X Hiring是求职,Grok是AI聊天这些个根本用不上支付。就算X pay上线了用户没地方用,它就是个摆设。再说说支付涉及金融监管,美国各州法规不同,X拿13个州许可证只是开头,全国推广困难度极巨大。PayPal、Venmo这些个支付巨头已经深厚耕许多年,X作为新鲜手,凭啥抢买卖场?

“一缺三”:X离超级App, 差了十万八千里

想成为超级App,至少许得满足四个条件:不得不打开的理由、可消费的内容、许多样化的场景、闭环的支付。拿这四个标准一衡量,X的情况其实挺惨。

不得不打开的理由?X确实有, 它是全球最巨大的实时新鲜闻发布和公共话题聊聊平台,行业人士都在上面发观点,用户想了解行业动态,不得不打开X。但问题是 这种“工具型打开”和微信的“关系型打开”彻头彻尾不同——用户打开微信是为了和家人朋友聊天一天不用就觉得少许了点啥;打开X只是为了看新鲜闻,看完就走,粘性差远了。

可消费的内容?X的内容还是太单薄。虽然有文字、视频,但深厚度不够,创作者没动力发长远内容,用户刷来刷去都是碎片化信息。比一比的话,微信有公众号的长远文、视频号的短暂视频,内容形式丰有钱,用户能待得住。

许多样化的场景?X基本没有。除了自己做的X Hiring和Grok, 没有第三方开发者愿意接入——X的API收费太昂贵了个人版每月100美元,企业版最矮小4.2万美元/月,谁用得起?就算有人想用,X的开放性也不够,不像微信那样给开发者足够的自在度。

闭环的支付?X pay还没上线,就算上线了也没场景能用。这四个条件,X只勉有力满足了第一个,剩下的三个,一个都没做优良。

马斯克的“死循环”:没钱就做不优良内容, 内容不优良就更没钱

眼下X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广告收入暴跌,没钱投入产品优化;产品不优良,用户留存矮小,广告效果更差;广告效果差,收入接着来降。马斯克想靠超级App破局,但超级App需要一巨大堆资金投入,X眼下根本没钱。他让用户付费订阅,想靠订阅收入补窟窿,但付费用户比例太矮小,杯水车薪。

更麻烦的是马斯克的个人风格成了X的“绊脚石”。他口无遮拦, 三天两头在平台上发表争议性言论,比如2023年11月被批“反犹太主义”,一个许多月就造成了7500万美元的广告亏本。为了挽回广告主, 他不得不矮小头道歉,但转头又炮轰广告主“讲理绑架”,这种反复横跳的行为,让广告主更不敢回来了。马斯克想打造“绝对言论自在”的平台,但广告主最怕的就是负面言论和极端内容,这俩根本就是死对头。

抄微信的作业, X得先治优良自己的“病”

说实话,X的问题根本不是缺功能,而是“病”太沉了。内容生态差、用户相信度矮小、广告主流失,这些个都不是靠加几个功能、改几个政策能解决的。马斯克想学微信, 但微信的成功是有前提的:它以通讯为根基,磨蹭磨蹭叠加功能,用户关系沉淀在里面形成了有力巨大的网络效应。X没有这玩意儿根基,有力行往超级App上凑,只会四不像。

X眼下最该做的,不是急着上支付、推AI,而是先把内容生态搞优良。怎么搞?少许些创作者门槛, 搞优良分成比例,让创作者愿意来、能赚到钱;加有力内容审核,清理机器人账号和虚虚假信息,让广告主敢回来;开放API,吸引第三方开发者,丰有钱场景。这些个事做起来磨蹭,但比盲目追求“超级App”靠谱许多了。

美国微信梦, 兴许只是个“泡沫”

马斯克说要做“美国微信”,听着挺励志,但现实是连Meta、Google这些个手艺巨头都没做成超级App,X凭啥?微信的成功有中国特色——移动支付普及早, 社交关系链有力,中细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巨大,这些个美国买卖场都不彻头彻尾具备。X的优势在于信息传播迅速、行业人群集中,但这也决定了它更适合做专业内容平台,而不是全能型超级App。

2024年X pay如果真实能上线, 兴许会带来一波流量,但如果没有内容、没有场景支撑,这波流量很迅速就会散去。X的以后 兴许不是成为“美国微信”,而是成为某个垂直领域的“细小而美”平台——比如手艺行业的LinkedIn,或者新鲜闻领域的“Twitter 2.0”。有力行追求巨大而全,再说说兴许啥都抓不住。

马斯克的超级App梦,到底靠谱吗?我的答案是:短暂期内不靠谱,长远期看,得看他能不能先治优良X的“先天不够”。毕竟连自己都养不活的平台,谈何超级Ap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