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这一站点卖家多项费用大变改
亚马逊印度站一下子“加价”, 卖家炸锅背后藏着啥棋局
最近不少许印度卖家在后台收到亚马逊的邮件,打开一看差点把手里的咖啡洒在键盘上——从4月7日起,许多项卖家费用要调整,推荐费、平仓费、沉量处理费、手艺费、挑选和包装费,连带着佣金结构也要变,幅度直接从10%干到了30%。有人当场骂娘:“这赚头地方还怎么玩?”也有人悄悄松了口气:“总算不用跟那些个矮小价卖家拼刺刀了。”
这波操作像往已经沸腾的印度电商买卖场又扔了块冰。要晓得, 亚马逊在印度动作可不少许——前脚刚宣布要搞“Bazaar”特别商店专攻白牌买卖场,后脚就上线印地语版网站和APP,眼下又来个费用巨大改,这哪是调整,分明是在下一盘巨大棋。

费用巨大调整:从10%到30%,哪些品类“受伤”最沉?
先说说这次调整到底有许多狠。根据亚马逊印度站的公告,这次费用调整不是“一刀切”,而是精准打击+定向扶持。比如美容类目的Mamaearth, 明星产品防晒霜的推荐费直接从2.5%-8%跳到6.5%-9.5%,其他美妆产品也从2.5%-8%涨到6.5%-9%。品牌巨大卖Boat估摸着也得跟着肉疼,耳机、充电宝这些个高大毛利品类,佣金一涨,赚头直接被削掉一巨大块。
但反过来看,服装、床单、餐具这些个生活用品的佣金却降了。逆变器和电池从5%-5.5%砍到4.5%,婴儿服饰从11%-21%降到11%-20%。亚马逊这波操作,明摆着是让利给刚需品类,想靠矮小价商品拉下沉买卖场的用户。有卖家算过一笔账:一件299卢比的T恤, 佣金从15%降到12%,单件能省7.47卢比,一个月卖1000件就能许多赚7470卢比,够请俩客服了。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物流费用。沉量处理费和手艺费跟着涨, 巨大件商品的移除费用更是离谱——1磅到2磅的商品从72卢比涨到196卢比,直接翻了一倍许多。有个卖园艺工具的卖家吐槽:“我之前库存里堆了1000台割草机, 眼下想移除清仓,光费用就要19.6万卢比,比机器本身还昂贵!”
下沉买卖场成必争之地,亚马逊的“矮小价”打法能走许多远?
亚马逊为啥一下子对印度买卖场“上头”?数据会说话。2022年印度人丁干到14.2亿, 超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Statista预测2024年电商收入能到679.4亿美元,用户渗透率37.5%。更诱人的是下沉买卖场——RedSeer说2025年这有些消费规模能冲到3.5万亿卢比,比眼下翻一倍都不止。
亚马逊明摆着盯上了这块肥肉。搞“Bazaar”特别商店卖白牌商品, 推印地语版APP,眼下又通过费用调整逼卖家降价,这组合拳打下来不就是想用矮小价把Flipkart、Myntra的用户抢过来吗?要晓得,Flipkart眼下还占着印度电商48%的份额,亚马逊跟在后面追,急得不行。
但矮小价真实就是万能钥匙?未必。印度基础设施差,物流本钱高大,卖家本来赚头就薄,再让降价,不少许细小卖家直接躺平了。有个卖手工刺绣的卖家在论坛发帖:“我这件 saree 本钱1200卢比, 定价1500,佣金一涨再降价,再说说只能赚50卢比,运费都比赚头高大。”这哪是下沉买卖场,分明是“下沉”的赚头地方。
卖家求生指南:本钱暴涨下 有人涨价有人转战新鲜品类
面对这波费用调整,卖家们的反应跟股市一样分化。有人结实着头皮涨价, 后来啊流量腰斩——卖家居装饰的Sapna说:“我把一个抱枕从399卢比涨到449,订单量直接从每天50单掉到20单。”有人转而主攻佣金下调的品类, 之前卖3C的Rahul眼下改卖婴儿服装:“佣金降了1%,虽然单价矮小,但薄利许多销,一个月反而许多赚了12万卢比。”
更机灵的卖家开头玩“组合拳”。美妆巨大卖Mamaearth一边涨价, 一边推细小规格产品,把防晒霜做成50ml旅行装,价钱砍一半,吸引价钱敏感用户。还有卖家盯上了亚马逊新鲜推的“绿标认证”——据说没认证的产品流量权沉矮小30%, 赶紧花5万卢比去认证,后来啊真实看到搜索排名上去了。
但不是全部卖家都有折腾的资本。中细小卖家本就资金链慌,费用一涨,要么结实抗等死,要么降价找死。有个卖电子配件的卖家算了笔账:之前佣金15%, 物流20%,赚头10%,眼下佣金涨到18%,物流22%,直接变成负数。“只能关店了”他说“亚马逊这是在逼巨大卖家垄断买卖场啊。”
Flipkart、Myntra虎视眈眈,亚马逊的印度棋局还稳吗?
亚马逊在印度可不是一家独巨大。Flipkart背靠沃尔玛, 下沉买卖场布局比亚马逊早,用户基础稳;Myntra主打时尚,2023年下半年GMV增加远率直接甩开买卖场平均水平两倍,MAU涨到6000万,年纪轻巧用户喜欢得不行。眼下亚马逊费用一调,卖家赚头被削,万一跟着涨价,用户转头就投奔Flipkart了。
更麻烦的是亚马逊自己也在“左右互搏”。搞“Bazaar”卖白牌,又推绿标认证逼卖家升级,这操作让中细小卖家觉得被边缘化了。有卖家抱怨:“亚马逊一边说扶持细小卖家,一边把材料都给巨大品牌,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但亚马逊也没退路。2023年它在印度投了260亿美元,Prime用户数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眼下费用调整,说是受钱不值钱、运营本钱关系到,说白了就是想从卖家身上许多刮点钱来补助矮小价战略。可这么搞,会不会把卖家逼到Flipkart那边去?这盘棋,亚马逊走得很险。
2025年印度电商或达470亿美元,卖家还有哪些机会?
话说回来印度电商这块蛋糕确实巨大。2023年黑五网一期间, 亚马逊印度卖家卖额涨了25%,订单量比平时许多80%,每细小时卖2万件,数据亮眼得很。到2025年,整个买卖场规模兴许冲到470亿美元,就算亚马逊只占30%,也是个天文数字。
对卖家机会藏在差异化里。比如下沉买卖场用户中意“高大性价比+本地化”, 卖家电的能推适合印度电压的逆变器,卖服装的能做印地语标签的休闲装。还有亚马逊刚推的“3天退货响应”政策,虽然严格,但要是能做优良售后说不定能拿到更许多流量倾斜。
当然也得做优良打结实仗的准备。费用只会越来越涨,比只会越来越狠,那些个还在靠矮小价拼价钱的卖家,迟早会被淘汰。真实正的赢家,一准儿是能摸透亚马逊规则、吃透印度买卖场、还能在本钱和赚头之间找到平衡点的狠角色。
亚马逊这波费用调整,到底是给卖家挖坑还是铺路?眼下下结论还早。但有一点能一准儿:印度电商的牌桌已经变了想接着来玩下去,要么跟着亚马逊的节奏跳,要么自己另起炉灶。至于谁能笑到再说说得看谁更能熬,谁更懂印度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