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过去一年,速卖通和Temu在韩国的销售额达到3万亿韩元

3万亿韩元背后:中国跨境电商在韩国杀疯了

韩国电商圈最近有点慌,两个中国电商平台杀疯了嗯。速卖通和Temu用一年时候,在韩国砸出3万亿韩元的卖额——这是啥概念?相当于韩国本土电商巨头Coupang去年季度营收的一半。更扎心的是 今年第一季度速卖通卖额直接暴涨164%,Temu更是在半年内从0干到463亿韩元环比翻倍。这哪是跨境电商,简直是降维打击。

数据不会说谎:从0到3万亿只用了12个月

WiseApp的数据不会骗人, 去年4月到今年3月,这两个平台的信用卡/借记卡支付就达2923.4亿韩元,算上商务卡和企业采购,总卖额直接突破3万亿。速卖通更猛,Q1单季度就干出8196亿韩元,同比翻两倍还拐弯。要晓得,韩国整个电商买卖场也就50万亿规模,这两个中国玩家结实生生啃走了6%的份额。

速卖通和Temu过去一年在韩售出3万亿韩元产品
速卖通和Temu过去一年在韩售出3万亿韩元产品

Temu的剧本更魔幻。去年8月才进韩国,年底交容易额还不到200亿,今年3月直接干到463亿,环比翻倍。这增速,比韩国年纪轻巧人追星还疯狂。行业琢磨师都懵了:“正常平台进新鲜买卖场,至少许18个月才能跑通模式,他们怎么像开了倍速?”

矮小价不是万能牌, 但没矮小价是万万不能的

说白了中国平台在韩国的杀手锏就俩字:矮小价。9.9美元包邮的手机壳、 19.9美元的瑜伽垫、29.9美元的连衣裙——韩国本土平台同款价钱至少许昂贵30%-50%。更狠的是配送, Temu和速卖通把“免费送”玩到了极致,满29美元包邮,对比韩国本土Coupang动辄2500-4000韩元的配送费,简直是降维打击。

但矮小价真实这么轻巧松?其实不然。Temu在韩国的“9.9美元包邮”策略,背后是国内供应链的极致压价。深厚圳华有力北的电子厂老板透露:“Temu单次订单量至少许5万件,把价钱压到本钱线以下就为了占韩国买卖场。”这种玩法,韩国本土平台根本跟不起——Coupang的“火箭配送”本钱太高大,降价等于自杀。

物流卷起来了:从“借船出海”到自建仓储

刚进韩国时 Temu和速卖通都靠“借船出海”,跟CJ Logistics、Hanjin一起干,配送动辄15-20天。但韩国消费者哪等得起?去年底Temu直接在仁川自建物流中心, 把配送时候压缩到7天内;速卖通更狠,在釜山设保税仓,实现“次日达”。眼下韩国消费者下单,第二天就能收到9.9美元的手机壳,这体验,连本土平台都眼红。

物流卷起来的后来啊是啥?退货率飙升。韩国消费者对品质要求高大,矮小价商品退货率高大达25%,是本土平台的2.5倍。但中国平台有办法——Temu在韩国推出“无理由退货30天”,速卖通更绝,退货运费平台全包。这波操作,直接把韩国消费者的相信给“买”过来了。

韩国本土企业:从观望到“防守反击”

最早,韩国电商巨头们根本没把这俩中国平台当回事。Coupang的CEO说:“矮小价吸引的都是价钱敏感用户,留不住。”但数据啪啪打脸:Temu的新鲜用户中,30%是Coupang的老客户。这下慌了Coupang今年1月紧急推出“超值集市”,对标Temu的矮小价策略,转化率直接提升15%。

Naver和Kakao也不甘示没劲。Naver推出“细小商家扶持计划”, 把佣金从8%降到5%;Kakao则联合本土品牌搞“韩货特卖”,主打“本土品质+中国价钱”。但问题是韩国本土品牌的供应链本钱比中国高大20%,降价等于割肉。有韩国卖家吐槽:“跟中国平台比价钱,就像拿刀跟枪拼,根本不是一个维度。”

藏在数据背后的隐忧:用户留存和赚头困难题

但中国平台也有自己的困难处。用户留存率矮小是最巨大的痛点。Temu在韩国的30天用户留存率仅20%,远不到Coupang的45%。为啥?基本上原因是矮小价用户买完就走,没有忠诚度。速卖通更惨,复购率不够15%,比本土平台矮小一半。这就像用折扣券吸引顾客,等折扣没了人也就走了。

赚头更惨。Temu在韩国的单笔订单赚头率不够5%,速卖通稍优良点,也就8%-10%。对比Coupang15%的赚头率,简直是在“用喜欢发电”。有行业人士透露:“Temu在韩国每单亏2美元,靠国内补助撑着。这种模式能撑许多久?没人晓得。”

下一个战场:Temu和Shein的“姐妹对决”

更刺激的还在后头。TikTok去年12月在韩国申请了TikTok Shop商标, 最近正招兵买马,要招40名本地员工;Shein也蠢蠢欲动,迅速时尚领域和Temu高大度沉叠。以后韩国买卖场兴许会变成“中国平台内战”——Temu主打全品类矮小价, Shein专注迅速时尚,速卖通发力3C数码,TikTok Shop则靠短暂视频带货。

但韩国买卖场不是那么优良啃的。韩国消费者对“中国做”有刻板印象,觉得“廉价没优良货”。Temu在韩国的广告里特意有力调“韩国质检”,速卖通请马东锡当代言人,都是在打“本土相信牌”。这波操作有点意思——用中国平台的钱,请韩国明星,赚韩国消费者的钱,堪称“跨国套娃”。

给中国玩家的觉得能:别只卷价钱, 卷“体验”才能赢

其实中国平台要想在韩国站住脚,光靠矮小价不够。得像Coupang那样,把“体验”做到极致。比如本土化运营, 韩语客服24细小时在线,节日营销搞韩国本土活动;品质管控,建立韩国专属质检标准,把退货率压到10%以下;会员体系,像速卖通的“AliExpress Plus”会员,给专属折扣和物流保障,才能让用户复购。

韩国买卖场就像一块肥肉,但不是谁都能啃得动。速卖通和Temu用3万亿韩元说明了中国平台的“矮小价实力”,但接下来要拼的是“长远期主义”。谁能把价钱和体验平衡优良,谁就能在这场“跨境电商巨大战”中笑到再说说。至于那些个还在观望的中国平台?别等了再晚点,韩国买卖场就真实成“红海”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4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