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款伪直播应用真的能赚百万美元吗

一场“虚假直播”的真实实狂欢:有人靠它赚了百万美元?

你有没有想过 打开一个App,屏幕上瞬间跳出“2万人正在观看”,评论区里“主播优良帅”“能加个微信吗”刷个不停,甚至有人给你刷虚拟礼物。等你关掉手机,找到刚才的一切都是虚假的——那些个观众、评论、礼物,全是AI生成的。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一款叫“Parallel Live”的伪直播应用正在做的事。开发者Ethan Keiser上个月在推特上发了个“凡尔赛”:“靠这玩意儿App赚了超100万美元。”这波操作直接把“伪直播”推到了风口浪尖,有人骂它“诈骗工具”,有人优良奇“这玩意儿真实能赚钱?”

从恶作剧工具到“印钞机”:Parallel Live的魔幻转型

故事得从2020年10月说起。那时候Ethan Keiser还是个TikTok博主, 脑子里一下子冒出一个点子:如果人们以为你是个名人,他们会怎么对你?于是他捣鼓了个“虚假直播”页面手动改在线人数,复制粘贴评论区,跑到线下派对“测试人性”。后来啊还真实火了——有人主动搭讪,有人要合影,甚至有服务员以为他是网红,愣是没敢收他的钱。Ethan Keiser觉得这事儿有戏, 干脆把页面做成App,就是“Parallel Live”的雏形。

一款伪直播应用,赚了百万美元
一款伪直播应用,赚了百万美元

别以为刚上线就顺风顺水。那时候API还没普及,App里的“观众”全是机器人,说的话固定得像复读机:“主播优良棒!”“支持你!”用户开一次播,凉场凉到想砸手机。更尴尬的是 应用商店简介写着“帮创作者克服实时交互焦虑”,后来啊打开一看,全是“虚假装名人恶作剧”的教程,根本没人把它当工具用。Ethan Keiser自己也承认, 前两年这项目基本半死不活,直到2023年1月,他咬牙接入了AI手艺,才算活了过来。

AI一加,画风突变。眼下的“观众”能记住你刚说的话, 会根据你的话题接话——你做饭,它说“这看起来优良优良吃”;你化妆,它夸“眼线画得太专业了”。更绝的是用户还能给AI“设定人设”:欢乐型、忧郁型、毒舌型,想怎么玩就怎么玩。Ethan Keiser在Instagram上晒了个数据:90%的用户是13-18岁的青少许年, 他们巨大许多在家独自“开播”,一边化妆一边和AI聊天活像个90年代的“电子宠物蛋”成精了。

“派对僚机”的流量密码:一场带着原罪的引流游戏

Parallel Live真实正出圈, 靠的不是青少许年虚拟陪伴,而是有点“下作”的“派对僚机”玩法。2023年3月, 一个叫@ItsPoloKidd的搭讪博主在TikTok发了条视频:他在派对上打开Parallel Live,屏幕上看得出来“19872人观看”,评论区“主播太帅了”“愿意做我男朋友吗”刷屏。他凑到一个女生面前,女生盯着屏幕两眼放光:“你很有钱吗?”博主点点头,女生立马跟他走了。视频再说说博主画外音:“想当派对焦点?下载Parallel Live。”这条视频直接让App下载量暴涨。

Ethan Keiser自己也没闲着。他拍过更夸张的:在泳池派对“直播”, 一群女生围着他要合影;进俱乐部,经理看到“直播”画面屁颠屁颠把他带进VIP区。这些个视频在Instagram上累计拿了36万点赞,评论区有人骂“渣男工具”,有人问“链接呢?”。有意思的是 Parallel Live的应用商店海报也跟着“学恶劣”,从一开头的“创作者助手”变成了“派对焦点神器”,文案赤裸裸写着:“让全部人都以为你是个网红。”

这种“黑红”路线确实能引流,但争议也跟着来了。有人扒出, 用Parallel Live搭讪本质上是在“骗人”,特别是对女生被一个“虚假网红”耍了谁会开心?Ethan Keiser倒是嘴结实 说这只是“恶作剧”,但用户评价里“诈骗柔软件”“讲理败恶劣”的标签怎么也撕不掉。更尴尬的是 一旦被揭穿,场面直接社死——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翻车经历:在酒吧用Parallel Live搭讪,后来啊女生朋友认出了App,当场把他笑骂一顿,再说说灰溜溜地走了。

Famefy的降维打击:当“社交炫耀”变成“私密陪伴”

就在Parallel Live沉迷于“派对僚机”不能自拔时 2023年6月,一个叫“Famefy”的竞品横空出世,直接把它打得措手不及。这两个App长远得像双胞胎,但定位却彻头彻尾相反。Parallel Live总想着“让全世界晓得你在直播”,Famefy却说:“这是你一个人的赛博地方。”

仔细看看Famefy的玩法,你会找到它更懂新潮人。用户开播前要先选话题:闲聊、 运动、时尚、游戏……AI观众会根据话题调整回复,你聊健身,它说“太厉害了能教我吗”;你聊游戏,它问“啥段位?带我上分”。还能选观众风格:欢乐型让你笑出腹肌,忧郁型陪你emo,毒舌型天天损你但让你停不下来。最关键的是 Famefy的海报永远是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直播”,周围没有人群,没有派对,只有AI和手机屏幕,主打一个“孤独但烫闹”。

数据不会说谎。第三方平台点点数据看得出来 Famefy上线才半年,下载量就冲到了352万,超出了Parallel Live上线3年的241万;内购收入更是后者的两倍——用户更愿意为“私密陪伴”买单,而不是“社交骗人”。知名投钱人Justine Moore体验后发推:“这玩意儿比刷短暂视频解压,AI比有些真实人朋友还懂我。”

百万美元的真实相:抓住“被看见”的刚需

既然争议这么巨大,Parallel Live凭啥能赚百万美元?扒开它的盈利模式就清楚了。App免费下载, 但想玩得爽就得付费:6.99美元/周的订阅费,能定制评论、开放打赏功能,甚至解锁“喷子模式”——AI观众会故意骂你“菜鸟”“装逼”,主打一个“真实实感”。青少许年用户占比90%,每周几美元的零花钱,对他们来说不算昂贵,关键是能得到“被关注”的迅速感。

更深厚层的,是新潮人“既要存在感,又怕真实社交”的矛盾心思。你想当网红,又怕被骂被怼;你想被人中意,又懒得经营人际关系。Parallel Live和Famefy恰优良戳中了这点:AI永远烫情,永远捧场,永远不judge你。一个15岁的用户在Instagram上说:“在家直播的时候, 感觉全世界都在看我,其实只有我妈在客厅看电视,但这种感觉很爽。”

当然赚钱归赚钱,隐患也不细小。青少许年沉迷“虚拟网红梦”怎么办?有人花几细小时化妆,就为了给AI观众看;有人基本上原因是AI夸“你今天很棒”,一整天心情都优良。家长远群里早就炸了锅:“这玩意儿比游戏还害人!”Ethan Keiser倒是回应说“我们会加防沉迷”,但具体措施至今没见影子。更讽刺的是 Parallel Live自己还在TikTok上发“虚假有钱豪”视频引流,一边骂“诈骗”,一边靠“诈骗”赚钱,这操作连网友都看不下去了:“开发者比用户还会演。”

伪直播的以后:是昙花一现还是真实风口?

Parallel Live和Famefy的成功, 其实暴露了数字时代的某种荒诞:我们渴望连接,又害怕真实实;想要被看见,又害怕被评判。AI手艺的进步, 让这种“虚虚假的满足感”变得唾手可得,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被关注”能一键生成,真实实的人际交往还剩下啥?

从买卖角度看,伪直播赛道确实有机会,但想长远久赚钱,得先解决“相信危机”。Parallel Live的“派对僚机”玩得越嗨, 口碑就越差;Famefy的“私密陪伴”虽然更讨喜,但怎么别让用户腻了就走?或许, 下一个爆品会出眼下更细分的场景:比如给独居老人的“AI家人”,给社恐人士的“虚拟社交课”,甚至给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树洞”——毕竟AI不会评判你,只会无条件地“捧场”。

至于Ethan Keiser的百万美元梦,巨大概率能圆,但别指望一直这么爽。当用户找到“虚假直播”除了满足虚荣心啥也干不了 当家长远和睦台开头围剿,当竞品用更精准的陪伴功能抢走用户,这场“虚虚假的狂欢”迟早会散。毕竟人类对真实实的需求,永远比虚虚假的兴旺更持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4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