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SLG出海老厂今年营收增长,前三季度已超去年全年
从IT服务商到游戏新鲜昂贵:神州泰岳的跨界逆袭路
说起神州泰岳, 很许多人第一反应兴许是做IT柔软件服务的,毕竟这家2001年成立的公司在电信、金融领域摸爬滚打许多年,2009年就登陆了创业板。但你猜怎么着?2023年三季度财报出来 愣是让圈外人吃了一惊——前三季度营收40.51亿元,同比增加远25.22%,归母净赚头5.63亿元,同比暴涨46.78%。更劲爆的是这玩意儿数字已经超出了去年全年。这波操作,谁看了不说一句“老树也能发新鲜芽”?
暗地武器藏在哪里?就在它2014年收购的子公司壳木游戏身上。这家2009年就成立的游戏公司, 2011年靠《细小细小帝国》在手游圈崭露头角,后来被神州泰岳收编后像是开了挂,愣是在SLG出海赛道杀出一条血路。2023年,当不少许SLG巨大厂还在为亏损发愁时壳木游戏凭借两款老产品,带着母公司业绩一路狂奔。不过话说回来光靠老本吃饭能行得通吗?咱们磨蹭磨蹭聊。

壳木游戏:十年磨一剑的SLG“老炮儿”
《细小细小帝国》一炮而红, 却逃不过“产品周期律”
2009年,离开微柔软的李毅带着一帮兄弟成立了壳木游戏,瞄准了刚兴起的手游买卖场。2011年, 他们的首款作品《细小细小帝国》横空出世,这游戏把塔防和SLG玩法捏合到一起,在当时的新鲜鲜度直接拉满。上线没许多久就冲上了各巨大榜单,壳木游戏也跟着一战成名,成了行业里的细小透明逆袭案例。
但说实话,手游圈的变来变去比翻书还迅速。2013年前后 因为智能手机普及,SLG游戏开头往沉度化、麻烦化走,《细小细小帝国》那种相对轻巧度的玩法渐渐跟不上了。壳木游戏感受到了压力,单靠一款产品撑场面迟早要翻车。这时候,正优良碰上神州泰岳想拓展游戏业务,双方一拍即合,2014年4月,壳木游戏成了“国队”一员。
被收购后的“野蛮生长远”:《战火与秩序》撑起半边天
壳木游戏被神州泰岳收了 但团队独立性没变,研发话语权还在自己手里。这波操作很关键——有了母公司的资金支持,不用再为研发经费发愁,他们能心无旁骛地搞SLG。2016年,打仗题材SLG《战火与秩序》上线,直接成了爆款。当年累计收入就突破了400万美元,要晓得2016年SLG出海还没眼下这么卷,这成绩相当能打。
更绝的是这款游戏愣是打了七年“长远工”。到2023年10月,累计收入已经干到6亿美元,最近一年还能稳稳当当贡献超1亿美元。这是啥概念?相当于每年都在印钞。你品,你细品,眼下市面上有几许多游戏能活过三年?更别说七年还能赚钱。《战火与秩序》的成功,给壳木游戏攒足了底气,也让神州泰岳看到了SLG赛道的潜力。
老产品还能“啃”许多久?两款头部游戏的生命周期谜题
《战火与秩序》七年不衰,“打仗题材+结实核SLG”的魔力
《战火与秩序》为啥能火这么久?翻翻它的更新鲜日志就晓得,壳木游戏没闲着。这几年陆陆续续加了联盟战、跨服争霸、英雄觉醒一堆玩法,每次更新鲜都像给老车换了新鲜引擎。玩家买不买账?数据说明问题——2023年Q3, 神州泰岳游戏业务营收占比超出六成,而这其中,《战火与秩序》和《旭日之城》加起来占了四成。
但问题也来了:SLG玩家是出了名的“喜新鲜厌老”,再优良的玩法玩久了也会腻。《战火与秩序》眼下靠啥留住老玩家?答案是“社交粘性”。七年时候,游戏里积累的联盟关系、兄弟情谊,成了玩家最舍不得的东西。就像老玩家说的:“走了对不起兄弟们;留下每天还得肝到半夜。”这种“又喜欢又讨厌”的羁绊,正是老产品的护城河。
《旭日之城》月入900万, “末日生存”戳中了欧美玩家的G点
如果说《战火与秩序》是“稳”,那2018年上线的《旭日之城》就是“冲”。这款末日生存题材SLG, 主打“废土+策略”,画风黑写实玩法上加了材料争夺、基地盖,直接瞄准了欧美买卖场。2023年1月以来它个个月都能稳稳当当收入900万美元左右,累计收入突破3亿美元。
更厉害的是 在data.ai发布的2023年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收入榜上,《旭日之城》月月都能挤进Top10。美国Google Play畅销榜里它也基本是常客。为啥末日题材这么吃香?欧美玩家就优良这口“废土美学”,加上SLG本身满足他们的征服欲,一拍即合。壳木游戏这次算是踩准了节奏,把“文雅差异”玩明白了。
新鲜品乏力:壳木游戏的“壮年危机”?
2020年两款以后打仗SLG,为啥没复制前辈辉煌?
老产品再能打,也架不住“吃老本”的质疑。壳木游戏最近三年, 除了2020年推出了《Infinite Galaxy》和《War of Destiny》两款以后打仗SLG,基本没动静。后来啊呢?《Infinite Galaxy》最近一年在美国Google Play畅销榜最高大排到29名, 巨大有些时候在100名开外累计收入3300万美元,跟头部产品比差远了。《War of Destiny》更惨,连Top100都没进去。
问题出在哪?题材撞车了。2020年SLG出海赛道已经卷成麻花了 以后打仗题材满天飞,壳木游戏的这两款既没有玩法突破,也没有美术差异化,天然泯然众人。说白了SLG赛道眼下不是“有产品就能赚钱”,得有“人无我有”的东西才行。壳木游戏这次算是交了学费。
从三消到RPG:品类扩张的“试错本钱”有许多高大?
意识到SLG赛道内卷后壳木游戏开头琢磨“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2022年, 他们搞了个二次元三消游戏《Puzzles & Girls》,把三消和RPG养成捏一起,后来啊呢?买卖场反应平平——这时候三消融合游戏已经是一片红海, 米哈游的《未定事件簿》、腾讯的《消消乐》早就把用户养刁了壳木游戏这“半路出家”的,很困难分一杯羹。
今年2月, 他们又发了款竖屏RPG《Journey Untold》,画风卡通,主打轻巧松惬意,还加了模拟经营玩法。从游戏设计看, 确实有点意思——6种职业、100优良几个英雄、3D技能动画,但仔细一琢磨,这不就是“SLG-lite”吗?少许了出征掠夺的对抗性,SLG核心玩家兴许不买账;轻巧度玩家又觉得“不够爽”。两边不讨优良,困难怪没掀起啥水花。
Q3净赚头下滑:高大买量投入下的“甜蜜负担”
说到壳木游戏的运营策略,不得不提“买量”。SLG游戏这玩意儿,买量本钱高大得吓人,一个用户获取动辄几十美元。2023年Q3, 神州泰岳卖费用飙升到4.11亿元,同比增加远20.7%,环比还涨了10.9%,创过去一年新鲜高大。为啥?下半年是SLG买量的黄金期,各巨大厂商抢用户,不花钱不行。
后来啊呢?Q3归母净赚头1.59亿元,同比降了1.57%。表面看是赚头下滑, 其实是“战略性亏损”——去年Q3基数太高大,赚了1.61亿,今年没超预期就显得“降”了。但换个角度想,敢在买量上砸钱,说明壳木游戏对老产品还有信心。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高大投入、磨蹭回报”的模式,能持续许多久?没人敢打包票。
以后押注两款SLG+模拟经营,能否再创爆款?
科幻与文明题材双线并进,这次能踩中玩家痛点吗?
壳木游戏也不是没意识到问题。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会上,他们透露了两款新鲜品:《代号:DL》和《代号:LOA》。这方向选得有点意思——模拟经营眼下挺火, SLG+模拟经营的组合,既能满足玩家的“建设欲”,又能少许些“肝度”。
不过科幻和文明题材,SLG圈也不是没试过。科幻有《星际争霸》IP打底,文明有《文明》系列撑腰,壳木游戏想突围,得拿出点真实东西。比如《代号:DL》的科幻设定够不够结实核?《代号:LOA》的文明养成有没有新鲜鲜玩法?这些个细节没打磨优良,很兴许又步《Infinite Galaxy》的后尘。
SLG寒冬中的“逆行者”:壳木的生存法则
2023年,SLG出海圈日子不优良过。某头部厂商财报看得出来上半年亏损超10亿,买量本钱同比涨了30%。反观壳木游戏,仅靠两款老产品就稳居第一梯队,营收还涨了25%。这差距, 说来就两点:一是内容更新鲜跟得上,《战火与秩序》《旭日之城》差不离月月有新鲜活动;二是运营策略精准,针对欧美玩家做本地化,比如《旭日之城》的末日剧情,就是参考了《辐射》《地铁》系列的设计。
但老话说得优良“创业困难,守成更困难”。壳木游戏眼下面临的最巨大挑战,其实是“怎么让老产品活得更久,让新鲜品接得上力”。毕竟SLG玩家是出了名的“挑剔”,今天喜欢你的废土风,明天就兴许被赛博朋克吸引。壳木游戏这次的新鲜品计划,能不能打破“三年无爆款”的魔咒?咱们得盯着看。
题图来源 | pexel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