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Shopee和Lazada涉嫌违反竞争法

文章信息来自于跨境电商,不代表白鲸出海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对于因本网站内容所引起的纠纷、亏本等,白鲸出海均。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印尼反垄断机构出手, Shopee与Lazada卷入违规漩涡

东南亚电商买卖场最近不太平,印尼买卖比监督委员会一下子对Shopee和Lazada这两家巨头下手,理由是涉嫌违反比法。消息出来那天 不少许做跨境的卖家群里炸开了锅,有人直呼“早就该查了”,也有人担心“平台要是被罚,再说说苦的还是我们”。KPPU那边动作很迅速, 2023年5月启动打听,到了9月,Shopee已经进入初步审查细小组听证会阶段,Lazada则被曝找到了早期违规凭据。罚款金额更是吓人——最高大能到违规期间净赚头的50%,或者总卖额的10%,这数字够让随便哪个平台肉疼。

Shopee、Lazada被指违反竞争法规,或将处以50%净利润罚款
Shopee、Lazada被指违反竞争法规,或将处以50%净利润罚款

从“物流霸权”到“流量倾斜”,平台操作惹争议

Shopee的问题出在物流上。2021年起,它一下子把自家物流Shopee Express设为独一个选择,买家和卖家都没得挑。在此之前,很许多卖家会用第三方物流,价钱更廉价,时效也更灵活。但新鲜规一出,全部订单非...不可走Shopee Express,物流本钱直接涨了15%-20%。深厚圳做3C产品的李老板回忆, 2022年第三季度,他的物流本钱占总赚头的25%,之前才12%,“平台说这是为了提升物流效率,但谁都晓得,这是想独吞物流赚头”。更让消费者不满的是 同样的商品,Shopee Express比第三方磨蹭两天价钱还昂贵5%,泰国买家安娜吐槽:“我宁愿许多等两天也不想许多花钱,但没得选。”

Lazada的玩法更隐蔽,主打一个“流量暗战”。2023年618期间, 有卖家找到,投了付费推广的店铺流量能占平台总流量的70%,免费商家只能分剩下的30%。印尼雅加达的服装卖家苏西说 她之前月销1万美金,618后直接掉到6000美金,“没投钱,连商品详情页都刷不到,这叫公平比吗?”KPPU打听后找到,Lazada对付费商家的搜索排名、首页推荐都有明显倾斜,中细小商家基本没活路。

罚款风暴将至, 平台与卖家的“连带凶险”

印尼的反垄断王法可不是闹着玩的,5/1999号 law写得清清楚楚,违规最高大罚净赚头50%或卖额10%。对比国内阿里巴巴182亿罚款,印尼这比例高大得吓人。Lazada 2022年Q4财报看得出来净赚头2亿美元, 要是真实被罚50%,就是1亿美元,母公司阿里得肉疼死。Shopee虽然没单独公布印尼赚头, 但按2023年Q1东南亚整体营收12亿美元算,罚10%就是1.2亿美元,够买几许多个物流仓库?

更麻烦的是平台挨罚,再说说兴许反噬商家。Shopee被打听后 2023年10月悄悄把印尼站有些类目佣金从5%涨到7%,理由是“合规本钱许多些”。李老板算了一笔账,他月销5万美金,佣金许多交1000美金,加上物流本钱,赚头直接缩水8%。“平台敢罚,就敢从我们身上抠钱。”Lazada那边更绝, 2023年8月有卖家因卖仿冒品被罚500美金,但KPPU查到平台未尽审核责任,眼下平台把审核标准提到“极致”,连普通品牌授权都要查三遍,卖家吐槽:“以前是卖仿冒品才罚,眼下兴许连真实品都卖不了太折腾了。”

行业震荡:中细小卖家求生, 新鲜平台趁势崛起

这场打听像一颗炸弹,炸得东南亚电商圈人心惶惶。但危机中也藏着机会,TikTok Shop和Tokopedia这些个平台成了最巨大赢家。2023年Q4数据看得出来 TikTok Shop印尼GMV同比增加远35%,不少许中细小卖家从Shopee/Lazada跑过去,“那边规则太严,流量又昂贵,TikTok虽然也卷,但至少许给新鲜人机会。”杭州做家居用品的王女士说 她2023年9月在TikTok开了店,没用投流,靠短暂视频带货,月销已经做到8000美金,比在Shopee时高大20%。

中细小卖家的“破局三招”:分散、 本地化、有力品牌

老卖家都晓得,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深厚圳某公司2023年把业务拆成三块:Shopee占40%, TikTok占30%,独立站占30%,“Shopee要是真实被罚,其他平台能补上,总赚头不会断崖式下跌。”本地化运营也很关键,以前卖家习惯从国内直发,眼下越来越许多人在印尼建仓。东莞做电子产品的陈老板2023年Q4在雅加达租了个100平米的仓, 本地发货,物流本钱从18%降到12%,时效从7天缩到3天“客户复购率升了25%,虽然许多花仓租,但赚回来了。”

最根本的还是做品牌。2023年, 杭州某服装品牌投入10万做Lazada品牌备案,虽然短暂期赚头降了15%,但被罚款的凶险细小了客户相信度也上来了。“以前卖白牌,客户比价狠,眼下挂自己品牌,价钱能卖高大30%,还不用担心侵权。”老板说2024年1月,他们品牌复购率达到了35%,远超行业平均的20%。

巨头的“合规自救”:整改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面对打听,Shopee和Lazada也没闲着。2023年11月, 有传闻称Shopee将恢复第三方物流选择,但要求商家非...不可,承诺免费商家流量占比提到40%,但卖家 sceptical:“以前也说过要公平,后来啊呢?算法还是平台说了算。”

两家平台还在疯狂招反垄断讼师, 2023年Q3,印尼本地律所接到两家平台的订单量同比涨了200%。有讼师透露, 平台在准备“自救材料”,比如有力调物流垄断是为了“保障消费者体验”,流量倾斜是为了“提升平台效率”——说白了就是找借口。但KPPU那边态度很坚决, 主席M. Fanshurullah Asa放话:“电商不是法外之地,不管你许多巨大,违规必罚。”

以后五年:东南亚电商进入“合规为王”时代

KPPU早就划了沉点, 2024年到2029年,要沉点监测在线买卖场和食品买卖场。这意味着,以后五年,东南亚电商监管会越来越严,平台不能再野蛮生长远。对卖家过去那种“刷单、侵权、矮小价内卷”的玩法行不通了非...不可扎扎实实做合规、做产品、做品牌。

行业专家预测, 2024年会有更许多平台被查,除了Shopee和Lazada,Tokopedia和TikTok Shop也兴许进入视野。某跨境电商协会负责人说:“东南亚买卖场蛋糕巨大,但分蛋糕得守规矩,不然再说说谁都吃不到。”对普通卖家 眼下不是焦虑的时候,反而是调整策略的优良时机——分散平台、本地化运营、打造品牌,这些个老生常谈的话,眼下真实得做到了。

这场反垄断打听,就像给过烫的东南亚电商买卖场泼了盆凉水。凉是凉了点,但能把虚火降下去,让买卖场更身子优良。至于Shopee和Lazada, 是乖乖整改,还是接着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KPPU手里的锤子已经举起来了就等落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