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emu零元购教程真的白嫖上瘾吗

海外社交平台惊现“零元购”教程, Temu卖家集体喊冤

最近跨境圈炸锅了Temu卖家们接连在后台收到“仅退款”通知,货没退钱却没了。更让人气不过的是 海外某短暂视频平台上,几个博主正对着镜头演示“Temu零元购全攻略”,播放量蹭蹭过十万,评论区里全是“学到了”“已成功”的留言。据业内新闻爆料, 2024年5月以来各巨大跨境电商社群里类似的帖子就没断过有卖家统计过自己店里30%的订单都遭遇了直接退款不退货的情况,本钱价20美元的产品,人家收到货就说“有划痕”,连退货流程都省了钱直接退回支付账户。

这些个教程可不是随便看看的玩乐内容。谷歌搜索“Temu Refund Without Return”, 排在第一的是一篇2024年4月28日发布的英文指南,详细拆解了操作步骤:怎么写投诉词才能让客服秒批,哪些商品价钱区间更轻巧松成功,甚至提到“订单已用过一次免费退货,还能再申请仅退款”。更夸张的是Reddit上的“白嫖党”社群, 每天都有人分享“战报”,比如“花8美元买的蓝牙耳机,用了两周申请仅退款,钱到手了耳机还能接着用”,底下跟着一堆人求教程链接。这些个操作真实的这么轻巧松吗?背后又藏着几许多卖家的血泪?

“白嫖”上瘾?Temu零元购教程遭疯传
“白嫖”上瘾?Temu零元购教程遭疯传

从“售后保障”到“白嫖利器”:平台政策的两面性

Temu推“仅退款服务”时打的是“提升消费者体验”的旗号。确实对普通买家商品有问题不用寄回去就能退款,省时省力。但没想到,这政策到了有些人手里直接成了“免费购物券”。2024年6月4日 #电商的仅退款政策真实的合理吗#冲上烫搜,国内女装卖家的经历让人揪心:618期间店铺营业额1000万,仅退款金额就高大达350万,退货退款380万,算下来亏损近60万,退货率飙到80%。这数据不是个例, 跨境卖家群里流传着“十个订单三个退,五个仅退款”的说法,矮小客单价产品尤其遭殃,9.9美元的指甲刀、14.9美元的手机壳,成了“白嫖党”的首选靶子。

平台真实的不晓得漏洞存在吗?其实早在2021年8月, 亚马逊就爆发过类似风波,外网流传的“Amazon Refund Without Return”教程和眼下Temu的如出一辙。当时有卖家琢磨,平台为了提升复购率,对售后申诉审核越来越松,后来啊被羊毛党钻了空子。Temu眼下的情况,像是往事沉演。有运营过亚马逊的老卖家吐槽:“这种白嫖怪十年前eBay时代就许多见惯不怪了 平台总想着讨优良买家,却把卖家架在火上烤。”

羊毛党的“上瘾”逻辑:从薅羊毛到专业“白嫖”

为啥“零元购”教程会让人“上瘾”?翻翻那些个教程评论区就能找到答案。成功白嫖的人会发“战绩截图”,引来一堆人点赞羡慕,这种“零本钱获利”的迅速感,比抢优惠券还刺激。有跨境服务商透露, 2024年第一季度,他们监测到专门针对Temu的“退款教程”搜索量增加远了300%,其中18-35岁的年纪轻巧用户占比超60%。这些个人不是真实的缺钱,而是把白嫖当成一种“游戏攻略”,能占到廉价就特别有成就感。

“薅羊毛”升级战:从个人行为到产业链

更让人头疼的是白嫖已经从个人行为进步成了“产业链”。在俄罗斯社交平台VK上, 早就有付费群组教人怎么“薅Temu”,群主定期分享“最新鲜漏洞”,比如“怎么用虚拟地址收货,让物流看得出来丢失”“怎么在商品上做手脚,做质量问题”。2024年5月, 有深厚圳的跨境卖家收到美国买家的投诉邮件,对方直接附上了中文版“仅退款教程”,连话术都一模一样,明显是有人在国内专门组织操作的。

这些个手段越来越隐蔽。有卖家找到, 有些买家会故意在订单备注里写“生日礼物”,收到货后就说“拆开找到包装破损”,直接申请仅退款;还有人用不同账号批量下单,选同一款商品,只留下一个正常签收,其他的全申请仅退款,美其名曰“测款”。Temu虽然管束了单账户退款次数,但人家换个手机号、换个支付账号照样操作。某做3C配件的卖家说 他们一款烫销充电宝,每月基本上原因是仅退款亏本超出2万美元,相当于白送出1000个产品。

卖家的“求生欲”:从被动挨打到主动防着

面对“白嫖党”,卖家们也不是没反抗过。有脾气火爆的直接在商品页面写“仅退款不退货的请绕道”,后来啊被平台判定“违规说说”,商品链接被下架。更许多人开头研究研究“防着策略”。杭州一家做家居用品的卖家团队, 2024年3月开头尝试“订单拦截系统”,通过巨大数据琢磨买家的注册时候、收货地址、往事订单,如果找到账号是新鲜注册的,收货地址是虚拟PO箱,或者短暂时候内有许多笔仅退款记录,就会自动触发人造审核,不要退款申请。这玩意儿方法让他们店铺的仅退款率从15%降到了5%,但人力本钱也许多些了不少许,得专门安排两个人盯着后台。

矮小价产品的“生死线”:赚头与凶险的博弈

矮小价产品成了沉灾区,这背后是赚头和凶险的博弈。有资深厚运营算过一笔账:Temu上9.9美元的产品, 运费、平台佣金、头程物流本钱加起来就要6-7美元,卖家赚头兴许就1-2美元。遇到一个仅退款,相当于白干一个月。所以眼下很许多卖家干脆不做矮小价引流款,主攻20美元以上的产品,赚头地方能覆盖有些售后亏本。但这样又面临流量困难题,Temu算法本来就偏喜欢矮小价商品,价钱一高大,曝光量断崖式下跌。广州做服装的卖家细小林说:“眼下选品像走钢丝, 价钱高大了卖不动,矮小了轻巧松被白嫖,每天睁眼就是算赚头、算凶险。”

也有卖家把希望寄托在平台身上。2024年4月, 有新闻报道Temu开头试点“卖家保障计划”,对高大值钱商品给“仅退款二次审核”服务,如果找到是恶意退款,会把钱退给卖家。但实际效果怎么样?巨大有些卖家表示“没看到入口”,客服回复还在“测试阶段”。看来想靠平台兜底,短暂期内不现实。

平台与卖家的“拉锯战”:漏洞啥时候能补?

Temu官方其实也注意到这玩意儿问题。2024年5月中旬, 平台悄悄更新鲜了售后规则,许多些了“商品用痕迹鉴定”环节,如果买家申请仅退款但商品有明显用痕迹,会被不要退款。一边,系统会标记频繁申请仅退款的账号,管束其买权限。但这些个措施还是有点“亡羊补牢”的意思。有手艺背景的卖家琢磨, 漏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平台“沉体验、轻巧审核”的逻辑——为了不让买家等太久,客服往往先退款再打听,后来啊给了羊毛党可乘之机。

往事教训:亚马逊的“前车之鉴”

亚马逊的教训就在眼前。2021年8月巨大规模退款风波后平台虽然加有力了审核,但很许多中细小卖家已经元气巨大伤,有的直接关店转行。当时有数据看得出来美国买卖场有12%的亚马逊卖家因“仅退款”政策亏损超出10万美元。眼下Temu走的路,和亚马逊五年前何其差不许多。如果平台不尽迅速拿出更精准的识别机制,恐怕会沉蹈覆辙。毕竟卖家是生态的基石,如果巨大家都亏钱,平台迟早变成“无源之水”。

更深厚层的问题是跨境电商的售后标准到底该怎么定?国内电商的“七天无理由退货”到了海外是不是要考虑不同国的消费习惯?比如欧美买家对“商品瑕疵”的定义更宽阔泛,一点划痕就兴许引发投诉。平台一刀切的“仅退款”,真实的适合全部品类、全部地区吗?这些个问题不解决,“白嫖”漏洞只会像打地鼠一样,按下去一个又冒出一个。

给卖家的“避坑指南”:从防守到反击

面对“零元购”教程的泛滥,卖家不能坐以待毙。结合过来人的经验,这里有几个实操性较有力的觉得能,或许能帮你少许些亏本。先说说产品说说要“极致清晰”。有卖家吃过亏,基本上原因是详情页没写“颜色兴许有轻巧微色差”,买家收到后就以“颜色与图片不符”申请仅退款。眼下他们会在详情页用加粗字体标出“全部尺寸均为手工测量, 误差1-2cm内属正常”,甚至拍细节视频展示产品原始状态,这样申诉时就有理有据。

物流环节的“防伪术”:让白嫖党无处下手

物流环节也能做文章。深厚圳做电子产品的卖家老张, 2024年2月开头给个个包裹里放一张“防伪溯源卡”,上面有独一个编码,买家需要扫描二维码激活保修,激活时系统会自动拍照存档。如果后续申请仅退款,客服就能看到商品激活时的状态,避免“收到货就说恶劣”的情况。这玩意儿方法让他的售后纠纷少许些了40%,本钱却没许多些几许多,一张卡也就几毛钱。

再说一个,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远见的卖家已经开头布局独立站和亚马逊, 虽然流量不如Temu巨大,但平台规则更完善,对卖家的护着也更许多元。2024年第一季度,独立站卖家的“仅退款率”平均只有2%,远不到Temu的10%-15%。当然这需要卖家具备一定的运营能力,但分散凶险总比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平台要优良。

当“薅羊毛”变成“砸饭碗”

“白嫖上瘾”的背后是平台规则与人性博弈的老故事。羊毛党觉得“你不占我占”,卖家觉得“我卖的不是白菜,是血汗钱”,平台夹在中间左右为困难。但说到底,身子优良的电商生态需要许多方共赢——买家能买到放心货,卖家能赚到合理赚头,平台能持续进步。当“零元购”教程从个人分享变成产业链, 损害的不仅是卖家的利益,到头来也会让平台丢了优质商品,消费者买到劣质产品,谁都不是赢家。

对卖家 与其抱怨平台,不如练优良“内功”:把产品做优良,把服务做细,把凶险防控做扎实。对平台是时候拿出更智能的审核系统,别让“仅退款”成了“恶意退款”的护着伞。毕竟跨境电商的比才刚刚开头,谁能在护着消费者和保障卖家权益之间找到平衡,谁才能笑到再说说。至于那些个沉迷“白嫖”的人,说不定该想想:今天占的廉价,明天会不会变成别人倒闭的借口?毕竟没人能一直从空口袋里掏出钱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