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卷半托管,出海四小龙难道不紧张
半托管杀疯了 出海四细小龙的内卷才刚开头
跨境电商圈最近最火的词,非“半托管”莫属。2024年初, 速卖通率先吹响号角,紧接着Temu、SHEIN、TikTok Shop紧随其后出海“四细小龙”在这条新鲜赛道上撞得火星四溅。商家群里每天都有人问“半托管到底能不能做”, 海外仓服务商盯着后台订单数摩拳擦掌,连培训机构都开头打着“半托管造有钱”的广告招摇过市。这场由平台主导的模式变革,究竟是商家的救命稻草,还是新鲜一轮收割的开头?
从“甩手掌柜”到“物流背锅侠”, 半托管到底改变了啥
商家活得像个“供货机器”——把货发到国内仓库,剩下的运营、物流、售后全交给平台,坐等分账。刘远做家居品类跨境电商时全托管的产品核价40元,平台包运费,他差不离不用操心物流的事。但半托管来了一切都变了。同一件产品, 他要自己算头程、尾程的本钱,核价直接拉到180元~200元,才能在平台前端卖4~5美元的差价。“以前是平台兜底物流,眼下成了商家自己扛凶险。”刘远苦笑着说。

物流本钱的暴增,直接体眼下定价逻辑上。SHEIN招商人员明确要求,半托管产品非...不可超出400克——不到这玩意儿沉量,尾程履约本钱高大到“不划算”。张轩做手机配件,尾程单件本钱就要6美元,一旦买家退货,双程运费直接吃掉赚头。某海外仓一件代发负责人透露, 眼下商家要交入库费、出库费、尾端派送费三座巨大山,他盼着半托管能带来“一天一万单”的爆单,可现实是许多数商家还在为尾程配送延迟被罚5美元/单头疼。
商家入局:是抓住风口,还是给平台当“嫁衣”
“还不开放半托管吗?培训机构都开头割韭菜了。”5月,SHEIN招商群里一位卖家的吐槽道出了许许多人的焦虑。在全托管赚过迅速钱的人,如今怕错过半托管的风口;没做过的,更怕“掉队”。刘远今年一边入驻了Temu和SHEIN的半托管,他坦言:“比起爆单,更关键的是许多一个渠道。全托管时被平台压价,半托管至少许能自己定物流,赚头率反而高大点。”
但不是全部商家都这么乐观。做轻巧细小件类目的李哲犹豫了很久:价钱拼不过全托管, 履约速度干不过亚马逊FBA,还担心平台在同类型产品上怎么分配半托管和全托管的流量。“就像被架在火上烤,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更让品牌商家排斥的是 Temu的半托管定价权依然牢牢攥在平台手里SHEIN虽然能协商,但到头来还是平台说了算。“说优良的自自主权呢?”一位不要透露姓名的品牌方负责人反问。
有意思的是半托管成了库存积压商家的“救命稻草”。Temu要求商家按亚马逊8.5折价供货,对有清货需求的卖家流量比赚头更有吸引力。刘远认识的一个同行,把积压的家具半价清给Temu,虽然不赚钱,但“至少许仓库腾出来了现金流活了”。
平台暗战:Temu“撒钱招商”, SHEIN“严控门槛”
2024年2月,阿里世界站推出B2B半托管;3月,Temu紧随其后;6月,SHEIN正式入局。出海四细小龙的半托管竞赛,从招商阶段就硝烟弥漫。Temu延续了“宽阔进严出”的打法, 招商顾问岗位开出1000元/单的提成,连有Temu半托管店铺的商家,申请SHEIN时都能被优先审核——这场商家争夺战,平台已经卷到了“互相挖人”的地步。
但策略差异明显。Temu面向全品类招商, 家具建材、数码家电、运动户外成为烫门申报类目,Local Warehouse标识的店铺优先展示在全托管前面。SHEIN则设置了400克沉量门槛,不招服装、食品等自营优势类目,明显想和自营货盘划清界限。速卖通的半托管则更“克制”, 基本上针对POP商家,只托管物流,运营、研发仍归商家自己——阿里明摆着不想把主导权彻头彻尾交出去。
马凯跃, “老马电商圈”创始人,接触过优良几个平台招商,他明显感觉到:“今年全部平台的招商沉心都在半托管,但SHEIN更严格,Temu还是那东西‘来者不拒’的架势。”这种差异背后 是平台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知:Temu需要飞迅速扩充SKU,SHEIN则想守住中高大端形象。
消费者用脚投票:迅速履约和高大客单价, 谁更香
半托管的终极战场,其实是消费者。刘远找到, 同一件家居品,全托管要7~10天到货,半托管基本上原因是有海外仓,3~5天就能送达,愿意许多花4~5美元买时效的消费者不在少许数。“眼下海外买家越来越懒,等不了太久的迅速递。”一位在亚马逊运营许多年的卖家说。
中巨大件商品成了半托管的“隐形赢家”。Temu招商人员透露, 家具、园艺、数码家电等类目加入半托管后客单价提升了30%~50%,复购率也有明显增加远——毕竟谁不想在手机上买个冰箱,还不用等半个月?但张轩的手机配件就没这么优良运:“尾程本钱太高大,赚头薄得像纸,只能靠走量。”
速卖通2024年Q1财报给了数据支撑:Choice订单占比超70%。这说明, 消费者已经用订单说明了半托管的值钱——更迅速的履约,更高大的性价比,哪怕商家许多承担点物流凶险,买卖场也愿意买单。
行业隐忧:半托管是风口, 还是下一个“矮小价陷阱”
烫闹背后隐患不少许。全托管时的矮小价战,在半托管赛道愈演愈烈。刘远找到, 同类型产品半托管商家越来越许多,为了流量,巨大家开头比着降价,“再说说兴许比全托管还惨,赚头全砸在物流罚款上。”更让商家担心的是平台掌握了流量分配权,今天优先展示半托管,明天会不会一下子切回全托管?
海外仓服务商也乐在其中,但凶险同样存在。某海外仓老板坦言:“眼下商家都往海外仓堆货,一旦滞销,仓租能把人逼死。”张轩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批手表配件发往海外仓, 基本上原因是Listing违规被下架,滞销3个月,仓租比货值还高大。
平台也不是没有凶险。Temu的“0佣金”听着诱人, 但罚款能占到卖额的10%;SHEIN的400克门槛,把很许多轻巧细小件商家挡在门外;速卖通的半托管,又面临POP商家运营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这场模式革命,到底是平台和商家的双赢,还是又一次零和博弈?
以后已来:半托管之后 跨境电商还有几许多兴许性
半托管的火,本质是跨境电商从“拼矮小价”到“拼效率”的转折。当全托管把价钱卷到极致,平台和商家都需要新鲜的突破口。物流履约成了生死线,谁能更迅速、更稳地把货送到消费者手里谁就能赢得以后。
但商家和睦台的博弈永远不会打住。刘远说:“眼下半托管刚起步,平台还算宽阔松,等巨大家都入局了核价、罚款只会更严。”张轩则把希望放在差异化上:“轻巧细小件做不了半托管,就往精细化运营走,做亚马逊做不了的细分品类。”
出海四细小龙的半托管巨大战,才刚刚开头。这场没有硝烟的打仗里有人想借风口起飞,有人想给平台当嫁衣,有人想守住再说说一道赚头防线。但独一个确定的是跨境电商的规则,正在被半托管彻底 。至于谁能笑到再说说 或许要看谁能在这场博弈中,真实正平衡优良平台、商家、消费者三者的利益——毕竟买卖场永远只奖励那些个既能看清趋势,又能守住底线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