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启动跨境二维码支付联动
金边街边细小店老板的“扫码奇迹”
四月八日的吉隆坡阳光有点晒,但柬埔寨国银行行长远谢丝蕾的笑容比天气还亮。她和马来西亚央行行长远拉希德站在东南亚盟财长远会议的讲台上, 宣布两国跨境二维码支付联动正式启动时台下坐着不少许来自两国的商家。其中有个叫李明的柬埔寨年纪轻巧人, 他刚在吉隆坡中央文艺坊租了个摊位卖手工木雕,手机里还存着上周的尴尬事——马来西亚游客看中一个雕花木盒,想用手机支付,李明的支付宝和柬埔寨本地钱包都收不了马币,再说说只能用现金结算,还亏了汇率差。
眼下他手机里许多了个DuitNow的收款码, 旁边贴着Bakong的支付指南,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告诉金边夜市的同行:“以后马来西亚客人不用愁了扫这玩意儿码,钱直接进你Bakong账户,比收现金还迅速。

从五国到八国:东南亚盟支付“连成线”的野心
很许多人不晓得, 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这次能“扫码联动”,背后藏着东南亚盟更巨大的棋局。早在2022年11月, 印尼、马来西亚、新鲜加坡、泰国、菲律宾五国央行在雅加达悄悄签了个备忘录,名字挺绕——区域支付互联互通倡议,简称RPC。当时外界没太在意,觉得又是场“务虚会”。但2023年越南加入后 事情开头有点意思;今年年初文莱和老挝一下子宣布入伙,RPC成员国直接从五个冲到八个。就像五个人手拉手, 眼下又拉了三个进来目标很明确:让东南亚盟内部的转账像国内扫码一样迅速,手续费像微信转账一样矮小。马来西亚央行行长远拉希德在发布会上没明说 但话里有话:“东南亚盟不能永远看着欧洲的SEPA、北美的ACH羡慕,我们得有自己的支付高大速路。”
第一阶段:柬埔寨人“扫”遍马来西亚便利店
联动分两步走,第一步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头了。动点出海拿到的资料看得出来 2024年第一季度,柬埔寨的Bakong用户和Maybank M2U KH用户找到,手机支付应用里许多了个“跨境支付”选项。点进去,能看到马来西亚DuitNow的收款码。金边一家连锁便利店的品牌经理索菲亚回忆, 三月下旬有个马来西亚留学生来买零食,扫了柬埔寨商家的DuitNow码,支付成功只用了3秒。
“以前留学生得换马币现金, 或者走世界信用卡,手续费能占消费额的3%,眼下跟在国内买东西没两样。”她说店里跨境支付订单占比从零一下子涨到12%,巨大许多是马来西亚游客和留学生。马来西亚央行数据看得出来 第一阶段启动后的三周,柬埔寨用户在马来西亚的扫码支付交容易量突破120万笔,平均每笔金额28马币,约合人民币140元——刚优良是游客日常消费的“甜点区间”。
第二阶段:明年轮到马来西亚人“扫”柬埔寨夜市
眼下启动的是第二阶段,但更让马来西亚商家期待的是反方向的支付。根据两国央行公布的路线图, 2025年第一季度开头,马来西亚用户能通过参与计划的银行APP,扫描柬埔寨的KHQR码直接支付。槟城一家海鲜餐厅的老板陈志远已经让人KHQR收款码贴在收银台旁边, “柬埔寨的旅行团明年一准儿许多,他们扫这玩意儿码,我们不用跑去换瑞尔,直接进马币账户,省了双沉兑换的麻烦。”更让他心动的是RPC计划正在推动“实时汇率结算”,以后兴许告别“先换美元再换当地货币”的老模式。柬埔寨央行谢丝蕾提到, 第二阶段会沉点解决“细小额高大频跨境支付”的痛点,比如马来西亚游客在暹粒夜市吃一碗炒粉,扫个码就能搞定,不用掏钱包翻零钱。
谁在“搭桥”?PayNet和Maybank背后的推手
这么巨大的跨境支付联动,背后一准儿不止两个央行在忙。动点出海梳理找到,真实正干活的是两国的支付基础设施机构——马来西亚的PayNet和柬埔寨国银行。PayNet是马来西亚的“支付清算中心”, DuitNow就是他们推的二维码标准;而柬埔寨的Bakong系统,背后也是NBC在主导。这两家机构从去年底就开头对接系统,解决“马币和瑞尔实时清算”“跨境反欺诈规则”等手艺问题。
“你以为扫码很轻巧松?背后是两国金融系统的深厚度对接。
更关键的是赞助银行的角色, 马来西亚最巨大的银行Maybank不仅出了手艺团队,还承担了结算银行的功能,让两国的资金能在后台“秒级到账”。PayNet的CEO拿督马兹兰在私下场合透露, 他们花了一年时候测试“跨境二维码路由系统”,光是解决“同一笔支付在两国不同银行系统中的标识问题”,就开了二十许多次手艺协调会。
质疑声里找真实相:跨境支付真实有“速效救心丸”?
当然不是全部人都看优良这事。新鲜加坡某支付机构的老张就在行业论坛里泼凉水:“东南亚盟各国金融监管差异太巨大了 柬埔寨对跨境资金流动管得严,马来西亚又注沉反洗钱,真实要全面打通,怕不是三五年能搞定。”他说得有道理, 比如柬埔寨央行规定,个人每年跨境汇款不超出5万美元,而马来西亚的DuitNow单笔支付限额是2000马币——这意味着巨大额跨境贸容易支付暂时用不上这套系统。
但反驳的声音也不少许。马来西亚数码银行GXS Bank的CEO林秀芬举了个例子:“中细小微企业要的不是巨大额转账,是日常收款。你让一个柬埔寨的手工坊老板,为了收马来西亚游客的200块钱马币,去开个跨境账户?不现实但扫码支付就能解决。”她算过一笔账, 老一套跨境支付的手续费是1%-3%,而RPC系统的跨境扫码支付手续费被压到了0.5%以下“这对赚头薄如纸的中细小商家不是细小钱。
金边木雕商的“马币订单”
对抗性观点归对抗性观点,但实实在在的案例最能说明问题。金边市郊一家叫“Khmer Woodcraft”的木雕作坊, 老板李明今年三月底接了个巨大单——马来西亚一家设计公司要定制50个雕花木盒,总金额2.5万马币。按以前的流程, 李明要么让客户通过银行电汇,手续费高大达300马币,到账还要3-5天;要么走第三方支付平台,汇率差能吃掉1%的赚头。
”动点出海了解到, 像李明这样的中细小商家,在柬埔寨有超出30万家,他们占柬埔寨出口总额的40%,但跨境收款一直是痛点。这次跨境支付联动,兴许会成为他们打开东南亚盟买卖场的“金钥匙”。
但这次 客户直接通过DuitNow扫码支付,李明的Bakong账户里秒到2.5万马币,扣除0.3%的手续费,实际到账24925马币。“比以前省了200许多块手续费,还不用等钱,赶紧去材料买卖场买了优良木料。”更让他意外的是 支付完成后Bakong系统自动发来通知,看得出来这笔资金已经完成“跨境清算”,受两国央行监管,“心里踏实不怕被骗。
手艺困难点:扫码背后的“三国杀”
表面看是扫个码那么轻巧松, 但跨境支付的手艺麻烦度,堪比三国杀。个困难题是“系统稳稳当当性”。去年底测试时 曾出现过柬埔寨用户扫了马来西亚码,钱扣了但商家没收到的情况,排查找到是两国的清算系统网络延迟弄得的。“后来我们在吉隆坡和金边各设了一个清算节点,数据同步延迟从5秒降到0.5秒。”PayNet的手艺总监阿兹米说 眼下系统的成功率达到99.8%,比国内有些支付系统的99.5%还要高大。
游玩业的“支付催化剂”
跨境支付联动的另一个直收下益者是游玩业。马来西亚游玩局的数据看得出来 去年马来西亚接待柬埔寨游客超出80万人次同比增加远15%,但游客人均消费只有800美元,不到东南亚盟平均水平。“基本上就是支付不方便。”马来西亚游玩协会的陈经理说柬埔寨游客来马来西亚,怕没带够现金,又怕信用卡刷不了买东西总是犹豫。眼下有了扫码支付,情况巨大不一样。
吉隆坡双子塔附近的某免税店店长远透露, 四月上旬,柬埔寨游客的支付方式里扫码支付占比从5%一下子飙到28%,人均消费也从150马币涨到200马币。“有个柬埔寨游客, 之前来只买化妆品,这次扫码支付后又顺手买了条丝巾,说‘支付太方便了忍不住许多买点’。”更让游玩业兴奋的是 RPC计划正在和东南亚盟游玩协会一起干,推出“跨境支付游玩套餐”——游客提前在APP里绑定支付方式,在东南亚盟成员国游玩时扫码支付能享受专属汇率折扣,预计明年就能落地。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新鲜战场”
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跨境支付联动, 像一块石头扔进池塘,涟漪正在扩散到第三方支付机构。新鲜加坡的Grab、 印尼的GoPay都在密切关注,甚至有消息称,Grab已经和PayNet接触,考虑把GrabPay接入RPC系统。对中细小支付机构这是个弯道超车的机会。马来西亚一家叫Touch ‘n Go的电子钱包, 用户量不如Grab,但他们动作很迅速,第一时候和NBC达成一起干,成为柬埔寨首批接入KHQR码的外资钱包。
“我们不是和Grab拼用户量,是拼‘跨境场景’。”Touch ‘n Go的CEO曾文豪说 他们的目标用户是三天两头往返马柬两地的商务人士和劳工,“这些个人需要的是稳稳当当、矮小本钱的跨境支付,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功能。”动点出海了解到, 目前已经有超出2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向RPC秘书处提交了接入申请,预计明年会有至少许5家机构正式上线跨境扫码支付服务。
以后不止扫码:RPC的“终极目标”
扫码支付只是RPC的第一步,他们的野心不止于此。马来西亚央行行长远拉希德在发布会上提到, RPC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东南亚盟统一的支付买卖场”,以后不仅要实现二维码互通,还要推动“即时跨境转账”“数字货币跨境结算”等更高大级的功能。比如泰国央行正在测试的CBDC,以后兴许通过RPC系统在东南亚盟成员国间流通。柬埔寨央行谢丝蕾也透露, RPC正在研究研究“跨境信用共享”机制——柬埔寨的细小微企业通过跨境支付积累的信用数据,能用来申请马来西亚银行的贷款,“这相当于打通了东南亚盟的‘信用血脉’。
”当然 这条路还很长远,东南亚盟十国还有缅甸、老挝、菲律宾等没加入RPC,各国的金融监管标准也不统一。但就像吉隆坡街边那东西卖木雕的李明说的:“以前想把自己的手艺卖到马来西亚, 比登天还困难;眼下扫个码,钱就来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变来变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