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巴西跨境包裹税费上涨50%,中小卖家面临压力

巴西税改落地:跨境包裹税费50%涨幅背后的博弈

2024年4月1日 巴西跨境电商圈一下子炸开一个雷——阿克雷、阿拉戈斯等10个州同步宣布,跨境商品的州税从17%直接飙到20%。这还没完,原本50美元以下包裹能享受的20%进口税也得加上,算下来有些商品总税率直逼50%。要晓得, 以前跨境包裹在巴西可是“矮小价神器”,眼下一下子许多了半层税,中细小卖家手里的报价单直接变成“本钱核算表”,赚头薄得像纸,一捅就破呃。

10州同步上调ICMS,细小额包裹告别免税时代

这次加税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早在去年,巴西各州就吵着要把ICMS提到25%,只是各种利益扯皮拖到了今年。眼下10个州先动手,剩下的州暂时没动,但谁也不敢保证2026年不会跟着调整。最扎心的是 50美元以下的细小额包裹,以前靠着“细小额豁免”政策还能喘口气,眼下不仅要交20%的进口税,州税还许多掏3%,算下来一件标价50美元的商品,光税费就得20美元,比商品本身还昂贵。

巴西跨境包裹税费暴涨50%,中小卖家压力大了
巴西跨境包裹税费暴涨50%,中小卖家压力大了

更麻烦的是不同州的清关政策还不一样。加入了巴西政府Remessa Conforme计划的电商平台, 能享受提前预申报和飞迅速清关,但没加入的,进口税率还是60%。中细小卖家哪有那么许多精力去搞合规?后来啊就是包裹要么卡在海关,要么被捐税到不信人生。你说这税改是不是专门针对跨境卖家的?估摸着不少许卖家心里都这么想。

中细小卖家的“生死线”:赚头被压缩, 物流进退两困难

税改一落地,中细小卖家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赚头被腰斩”。做服装的、卖饰品的、搞配件的,这些个本来单价就矮小、赚头薄的品类,眼下税费一涨,卖一件亏一件。东莞做女包生意的Tery, 去年刚在美客许多开巴西店,上链接不到一个月就拿到绿色信誉,靠的就是天然流量出单。可今年8月前,仓库管理乱了套,出货延迟,流量跟着跌,账面已经负增加远。税改后更惨,以前不打广告也能开单,眼下单量少许了一巨大半,还要补税,简直是雪上加霜。

物流方面更是“空运太昂贵,海运太困难”。今年8月以前, 世界细小包是中细小卖家的“救命稻草”,本钱矮小、通关率高大,50美元以下还能免税,9天就能送到客户手里。眼下税改后细小包优势全没了要么改空运,本钱翻倍;要么等海运,时候拖个一个月,客户早就跑了。你说这买卖还怎么做?

平台与本土的暗战:Shopee、 Temu的巴西突围之路

中细小卖家哭晕在厕所,巨大平台却忙着“抢地盘”。巴西跨境电商这几年火爆得不行, 2024年新鲜增访客1.34亿,月均访问量从1.97亿暴涨到3.31亿,增幅68%。本土商家坐不住了政府加税看似是为了“公平比”,其实是在给本土零售商撑腰。但跨境平台也不是吃素的。

Shopee 2019年才进巴西, 眼下已经是当地第二巨大电商平台,2024年卖额直接翻到600亿雷亚尔,比亚马逊巴西站许多一倍,相当于美客许多的40%。Temu更狠, 去年5月刚进巴西,上线第二个月就冲进购物类App下载榜前四,7月直接登顶全巴西App下载榜。这些个平台靠的就是矮小价和飞迅速配送, 眼下税改来了立马推出补助政策,比如速卖通就给巴西商家搞了“税费减免+物流补助”,试图稳住生意规模。

本土商家真实的能赢吗?未必。跨境平台的供应链效率、价钱优势,本土商家短暂期内根本比不了。政府加税看似“护犊子”, 实则兴许让消费者买单——以前跨境电商比本地商品廉价30%,眼下只廉价10%,消费者会怎么选?

消费者买单吗?矮小价优势消失后的买卖场变数

消费者才是再说说的“裁判”。巴西人网购图的就是廉价, 特别是细小额包裹,以前50美元以下的东西,算上税费兴许比本地超市还廉价,所以跨境订单量蹭蹭涨。眼下税率一涨, 50美元以下的商品总税率兴许高大达50%,一件100雷亚尔的商品,消费者得付150雷亚尔,这谁受得了?

更关键的是消费者对价钱的敏感度远超想象。2024年巴西跨境电商的访问量暴涨,说明消费者早就习惯了跨境购物的矮小价优势。眼下一下子加税,买意愿一准儿会减少。中细小卖家如果跟着涨价,订单量兴许断崖式下跌;如果不涨价,自己贴税,直接亏到破产。这左右为困难的境地,比打仗还困难熬。

税改只是开头:2026年税率调整的潜在冲击

眼下巨大家最担心的是其他州会不会跟进加税。2024年10个州动了剩下的州如果2026年也调整,那跨境电商的压力会更巨大。到时候兴许不是50%的税率,而是60%甚至更高大。中细小卖家本来就没啥抗凶险能力,再来一波“税改浪潮”,估摸着得有一巨大批人被迫退出巴西买卖场。

更麻烦的是巴西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去年说25%的税率,今年降到20%,谁晓得明年会不会又变?卖家们根本没法做长远期规划,今天刚把本钱算优良,明天政策一改,又得从头来。这种不确定性,比高大税本身更让人崩溃。

中细小卖家的破局点:本土化、高大单价还是抱团取暖?

困难道中细小卖家就只能等死?当然不是。税改既是危机,也是转型的机会。先说说本土化运营是非...不可的。不能再靠“铺货+矮小价”的老套路,得研究研究巴西人的消费习惯,比如他们中意啥款式、啥颜色,啥功能。做服装的,能试试巴西流行的沙滩装、运动装;做电子产品的,能针对巴西的电压、网络周围做定制。

接下来转向高大单价商品。50美元以下的商品眼下税太高大, 不如做100美元以上的,虽然税率还是20%,但绝对金额高大,赚头地方相对巨大。比如卖高大品质的家电、 家具,或者有独特设计的饰品,这些个商品本身附加值高大,消费者对价钱没那么敏感,卖家也有底气消化税费。

再说说抱团取暖也是个办法。几个中细小卖家能联合起来组建本地仓,共享物流材料,少许些清关本钱。或者加入合规的电商平台,比如Remessa Conforme计划,享受提前预申报和飞迅速清关的便利。虽然前期投入兴许巨大一些,但长远期来看,比单打独斗靠谱许多了。

说实话, 巴西税改就像一场“压力测试”,中细小卖家能不能扛过去,就看能不能跳出“矮小价依赖”的怪圈。那些个只会“铺货+刷单”的,估摸着会被淘汰;但真实正懂买卖场、会运营的,说不定能借此机会做巨大做有力。毕竟巴西买卖场增加远这么迅速,谁都不想轻巧容易放弃。只是这条路,注定不会优良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8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