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特朗普关税政策后,美国本土卖家是否还能承受经营压力

132%关税压垮玩具卖家: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

俄亥俄州的细小理查德最近在Reddit上发了篇帖子,标题直接叫“特朗普摧毁了我的生意”。他是个亚马逊玩具卖家,主营钢制玩具,全靠中国工厂供货。4月9号那天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关税政策更新鲜,手心直冒汗。他的货3月1号从中国港口装船, 原以为要交25%的301关税,加上2月新鲜加的10%、3月再加的10%,总共45%已经够呛了。后来啊船刚离港第二天 特朗普又宣布对中国加征34%的“对等关税”,紧接着4月9号凌晨,50%的报复性关税也落地了。

“我眼下根本不晓得这批货到港要交几许多税。”细小理查德在帖子里写着,“船还在太平洋上漂着,关税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涨,我连财务报表都没法做。”他算了一笔账:1.3%的基础关税+25%的301关税+10%的2月关税+10%的3月关税+34%的4月3日关税+50%的4月9日关税,合计132%。这意味着他值钱10万美元的玩具,到港时光关税就要交13.2万美元,比货本身还昂贵。

特朗普的“癫狂”关税后一个美国本土卖家表示“干不了”
特朗普的“癫狂”关税后一个美国本土卖家表示“干不了”

评论区里不少许美国卖家都炸了锅。有人晒出自己的进货单, 看得出来同样的钢制玩具,中国工厂报价FOB价5美元/个,美国本土工厂报价18美元/个,就算关税加到200%,从中国进货仍然比本土生产廉价40%。“这不是做生意,这是被割韭菜。”一个做了15年玩具进口的商人写道, “我宁愿把赚头全贴进去,也不敢把这132%的关税加到消费者头上——谁会花30美元买个钢制玩具?去年同款只卖12美元。”

离港日期与到港日期的关税“盲盒”

关税政策像过山车一样变卖家心里没底, 今天加10%明天加34%后天再来个50%,这种朝令夕改谁受得了。更麻烦的是美国的清关规则:关税按货物到达美国港口的日期算,不是装船日期也不是下单日期。这意味着3月1号装船的货, 兴许赶在4月9号新鲜政生效前到港,也兴许基本上原因是天气延误拖到4月10号,两者税率差82个百分点。

佛罗里达州的家居用品卖家艾米丽最近就踩了坑。她的3月15号离港货,原计划4月5号到港,后来啊遇到洛杉矶港拥堵,延迟到4月10号才靠岸。“4月9号那天我盯着手机刷新鲜闻,手都在抖。”她说“新鲜政落地前税率是48%,落地后变成98%。这批货我赚5万美元,后来啊关税许多掏5万美元,等于白干。”

更让人无奈的是 有些卖家为了赶矮小税率窗口期,直接让船公司改航线、加迅速航速,后来啊反而许多些了额外本钱。西雅图的电子配件卖家巨大卫说:“我们有一批货原本走常规船, 15天到港,后来啊听说4月8号兴许加关税,花2万美元改成迅速船,10天到港。后来啊4月9号新鲜政没关系到这批货,但迅速船本钱比常规船昂贵80%,相当于关税没涨,自己先亏了。”

本钱转嫁:涨价等于自掘坟墓?

面对飙升的关税,美国卖家第一个念头就是涨价。但现实给了他们一记耳光。根据2024年Q1跨境电商行业调研报告, 68%的亚马逊美国站卖家因关税上调尝试涨价,但其中53%的卖家在涨价后30天内,销量下滑幅度超出40%。玩具类卖家情况更糟,平均销量降幅达58%。

细小理查德试过涨价。他的钢制玩具原价12.99美元,加了30%关税后卖16.99美元。“后来啊一天订单从200单掉到20单。”他说“美国消费者眼下连10美元的乐高大都嫌昂贵,谁会许多花4美元买个没牌子的钢制玩具?”更讽刺的是 他的中国比对手通过矮小报货值、拆分包裹的方式,实际关税负担只有他的三分之一,价钱还能比他矮小2美元。

家居用品品类的情况类似。艾米丽的香薰蜡烛原价19.99美元, 本钱8美元,加上关税后本钱涨到14美元,她涨价到24.99美元,后来啊老客户集体投诉“太昂贵”,新鲜客转化率从12%跌到5%。“眼下仓库里堆着3000瓶卖不出去的香薰,每月仓储费就要8000美元。”她苦笑着说“涨价不是找死,是找更迅速地死。”

供应链转移:从中国到越南,只是换个地方被割?

“不行就搬去越南啊!”这是很许多美国卖家听到关税问题后的第一反应。但真实正尝试过供应链转移的卖家,才找到这条路比想象中困难走得许多。细小理查德去年就试过把有些订单转到越南工厂,后来啊交了10万美元学费。“越南工厂的起订量是中国工厂的5倍,模具费昂贵3倍,生产周期长远15天。”他说“更麻烦的是越南的钢原材料要从中国进口,加上运费,本钱比中国工厂高大25%。”

2024年2月,特朗普宣布对越南也加征25%关税后细小理查德的“越南梦”彻底破灭。“相当于我花10万块钱和时候转移供应链, 再说说找到税率从中国的132%变成越南的157%,这不是开玩笑吗?”

本土化生产的虚虚假命题

那把生产线搬回美国本土呢?现实更骨感。根据美国做业协会2024年3月发布的报告, 玩具类产品的美国本土生产本钱是中国生产的4.2倍,电子配件是3.8倍,家居用品是3.5倍。“我们算过一笔账, 在中国生产一个本钱5美元的玩具,运到美国加上关税总共7美元;如果在美国生产,本钱要21美元,还不算工厂建设、工人培训的隐性本钱。”加州的玩具品牌商马克说。

更关键的是产能问题。美国本土玩具工厂的月产能平均只有中国工厂的1/10,交货周期长远达60-90天而中国工厂是30天。“去年双11前, 我们下了个5万单的紧急订单,中国工厂45天交货;美国工厂说最少许要90天还不敢保证质量。”马克说“跨境电商拼的就是速度,等90天黄花菜都凉了。”

劳动力本钱是另一座巨大山。美国工人的最矮小时薪是联邦标准的7.25美元, 有些州甚至高大达15美元,而中国工厂工人的时薪加上好处平均是3美元。“我参观过美国一家袜子工厂, 12个工人一天能生产1000双袜子;中国同样规模的工厂,4个工人一天能生产3000双。”袜子电商卖家詹妮弗说“效率差这么许多,本钱怎么降得下来?”

供应链许多元化:分散凶险还是分散钱包?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很许多卖家挂在嘴边的供应链策略。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像个筛子,把“篮子”筛了个遍。2024年3月,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加征20%关税,4月对墨西哥加征15%,5月对东南亚四国加征10%。“我们眼下采购像在玩俄罗斯轮盘,不晓得下一个被瞄准的是谁。”亿级营收的电商公司CEO迈克尔在内部会议上说。

迈克尔的公司每周从中国、 越南、印度进口10个集装箱,眼下光是供应链管理本钱就许多些了35%。“原来用一个中国供应商搞定全部品类, 眼下要找5个国的供应商,个个都要验厂、沟通、备货,人力本钱翻倍。”他说“更麻烦的是不同国的清关政策不一样,有时候一个货柜基本上原因是文件问题卡港口,亏本比关税还巨大。”

2024年4月,迈克尔的团队尝试在墨西哥建立中转仓,后来啊遇到更头疼的问题。“墨西哥海关要求给全部原材料的溯源说明, 我们中国的半成品到墨西哥后根本没办法说明‘中国做’不是‘墨西哥做’。”他说“折腾了两个月,中转仓计划流产,还亏本了20万美元的货物。”

现金流断裂:比关税更可怕的过世螺旋

关税带来的本钱飙升,到头来都会变成现金流的黑洞。细小理查德的公司眼下每月净赚头从去年的5万美元变成亏损2万美元, “仓库租金、员工工钱、平台佣金一分不能少许,关税却像无底洞一样填不满。”他说“银行不肯贷款,说我们‘经营凶险太高大’,眼下只能靠信用卡垫付货款,利息都迅速压垮我了。”

2024年Q2跨境电商行业数据看得出来 62%的美国卖家现金流周转天数从去年的45天延长远到75天28%的卖家面临现金流断裂凶险。其中,中细小卖家的生存压力最巨大,他们的现金储备平均只能支撑3个月,而巨大卖家能支撑8个月以上。

融资困境:谁还敢给“高大凶险”卖家放贷?

“以前我们凭卖记录就能拿到50万美元的贷款, 眼下银行要我们给关税对冲方案、供应链转移计划,还要抵押个人房产。”伊利诺伊州的服装卖家丽莎说。她尝试过用应收账款融资, 后来啊被拒了“银行说我们的应收账款‘以后存在不确定性’,说白了就是怕我们收不回钱、还不上贷。”

更讽刺的是一些原本靠关税政策赚钱的金融机构,眼下也开头收紧对跨境电商的贷款政策。“有家金融公司去年专门推‘关税贷款’,帮卖家提前垫付关税,利息15%。”丽莎说“后来啊4月新鲜政一出,优良许多卖家还不上了他们眼下自己都亏损,哪有钱再放贷?”

裁员还是降薪?两困难的选择

为了活下去,不少许卖家只能裁员或降薪。细小理查德上个月裁掉了2个运营员工,剩下的人造资降了20%,“他们都在找干活,我也没办法。”他说。艾米丽的团队从8个人缩到4个人, 剩下的员工一人干三个人的活,“眼下每天干活12细小时工钱还少许了走了优良几个核心员工。”

但裁员并非长远久之计。根据亚马逊平台数据, 2024年4月,因裁员弄得店铺运营能力减少的卖家,店铺身子优良度评分平均下跌28%,差评率上升15%。“我们裁了运营后广告投放没人优化,关键词没人研究研究,流量从每天5000单掉到2000单。”巨大卫说“相当于为了省1万美元工钱,亏了5万美元赚头。”

以后之路:在夹缝中寻找喘息地方

尽管困难办沉沉,还是有一些卖家在想办法活下去。细小理查德最近开头尝试DTC模式,绕过亚马逊平台,通过独立站和社交新闻直接卖货。“虽然流量细小,但至少许不用给亚马逊抽成,赚头能高大5个百分点。”他说。他还和几个卖家组成了“采购联盟”,集体向中国工厂下订单,争取更矮小的价钱和更长远的账期。

艾米丽则转向了高大赚头的定制化香薰买卖场,“虽然销量细小,但客单价高大,能承受更高大的关税。”她说。她开发了一款“美国国旗”主题的香薰, 卖29.99美元,本钱12美元,赚头仍有17美元,比普通香薰高大30%。“眼下每月能卖300瓶,虽然不许多,但够覆盖固定本钱。”

政策博弈:等待还是反抗?

一些卖家开头联合起来向国会游说要求暂停对华加征关税。“我们组织了一个‘关税受害者联盟’,有200优良几个卖家参与,准备下个月去华盛顿请愿。”迈克尔说。他们收集了1000优良几个卖家的经营数据,说明关税政策弄得美国消费者物价上涨、有工作岗位少许些。

但政策博弈的后来啊谁也说不准。特朗普在竞选时就扬言要对中国商品加征60%关税,眼下只是“按计划”施行。“我们等了半年,没看到随便哪个松动的迹象。”丽莎说“与其指望政策变优良,不如自己想办法活下去。”

手艺创新鲜:用自动化对抗本钱

另一些卖家把希望寄托在手艺创新鲜上。巨大卫最近引进了一套AI选品系统,能自动琢磨关税政策对不同品类的关系到,推荐“抗关税”产品。“比如它找到‘户外烧烤用具’的关税涨幅比家居用品矮小20%,就觉得能我转型做这玩意儿。”他说。他还尝试用3D打印打样,把产品开发周期从30天缩短暂到7天少许些了库存积压的凶险。

细小理查德则和中国的工厂一起干,开发了“轻巧量化”钢制玩具,通过少许些材料用量少许些本钱。“原来玩具沉1公斤,眼下改成0.6公斤,运费和关税都省了30%。”他说。虽然单价从5美元降到4.5美元, 但基本上原因是赚头地方变巨大了他反而能把零售价从12.99美元降到11.99美元,销量磨蹭磨蹭回升了。

跨境电商的冬天还没过去,但总有人在寒风中找到取暖的方法。细小理查德的独立站上个月卖出了150个钢制玩具, 虽然比不上亚马逊巅峰时期的200单,但至少许不用再为132%的关税提心吊胆了。“眼下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不是看关税政策,而是看独立站的订单。”他说“这种感觉,比以前赚100万美元还踏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88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