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125%关税立即生效

125%关税落地:跨境电商圈的“黑色星期一”

美国东部时候4月10日凌晨, 特朗普的个人社交平台一下子炸出一则消息: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马上生效。这句话像颗深厚水炸弹,在跨境电商圈炸开涟漪。凌晨两点的卖家群里 有人发了个“裂开”的表情,有人问“货还在海上怎么办”,有人直接甩出物流公司的涨价通知。125%——这玩意儿数字比之前的104%又跳了一巨大截, 跨境卖家们还没从上轮关税缓过神来新鲜一轮“暴击”已经砸到了脸上。

从10%到125%:特朗普的“关税升级游戏”

这场关税战不是一下子开头的。早在2025年2月,特朗普就签了第一道行政令,10%的关税像块石头扔进湖里激起一点水花。当时巨大家还想着“兴许就是说说”,毕竟之前暂停过T86免税政策,后来又基本上原因是海关压力恢复了。后来啊3月,“芬太尼问题”成了新鲜借口,10%变成20%,累计税率54%。这时候已经有卖家开头慌了 做玩具的算过一笔账:一件本钱20美元的玩具,关税涨10%,赚头直接少许一半;涨20%,干脆不卖了。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125%关税,立即生效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125%关税,立即生效

T86免税政策成“牺牲品”

T86细小额免税政策,以前是跨境卖家的“救命稻草”。单个包裹不到800美元不用交税,做独立站的、做细小单批发的基本都靠它活着。后来啊4月2日特朗普又签了个“对等关税”行政令,5月2日终止T86。消息出来那天深厚圳某做3C配件的巨大卖老板在办公室摔了手机:“没有T86,我的细小单赚头全没了!”4月9日零点, 104%累计关税正式生效,T86名存实亡,细小额包裹也得乖乖交税,跨境物流的报价单上,“关税”那一栏一下子许多了一串吓人的数字。

累计税率破百:跨境卖家的“本钱魔咒”

关税像坐了火箭, 从54%到104%,再到125%。业内物流人士说中国运往美国的货量已经少许了40%,基本上原因是很许多卖家不敢发了。钢铁、铝制品、化工品这些个矮小附加值产品首当其冲,本来赚头就薄,关税一涨,直接“倒贴”。宁波一家做铝制家具的工厂老板说:“年初20%关税时 赚头从15%掉到5%;眼下104%,工厂再开工就得亏钱,4月10号宣布停工,裁了20个工人。”125%出来后他连朋友圈都懒得发了“反正已经这样了还能更糟吗?”

白皮书与反制:中国的“有力结实牌”

4月9日下午3点,国务院新鲜闻办公室发了《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里面没说柔软话,就一句:美方加征关税,中方必反制,奉陪到底。当晚,我国宣布对美进口商品加征50%关税,累计84%。4月10日美国125%关税落地, 中方没急着回应,但跨境电商卖家都晓得,“贸容易战没有赢家”这话不是白说的。美国消费者要付更高大的价钱,国内工厂订单少许些,跨境卖家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

许多米诺骨牌倒下:跨境行业的“三沉暴击”

125%关税不是数字游戏, 它像推倒第一块许多米诺骨牌,整个跨境行业跟着晃。物流本钱、工厂生存、卖家策略,每一块都砸得实实在在。

物流本钱“阶梯式上涨”:海运报价单在“跳楼”

关税涨,物流本钱跟着涨。业内数据很直观:累计54%关税时 海运涨1-2元/kg;104%时涨4-6元/kg;125%出来后有物流公司直接报价“涨8元/kg,且不收下新鲜货”。广州某货代公司老板说:“以前一个40尺柜运费8000美元,眼下报1.5万还抢不到舱位。卖家问能不能少许报点货值,我们不敢啊,查到了就是骗税,更麻烦。”4月11日 深厚圳盐田港的堆场里堆满了没敢发走的货,“货主在等,等关税降下来可谁也不晓得要等到啥时候。”

工厂停工潮:从“赚头缩减”到“撑不住”

外贸工厂最先感受到痛。佛山一家做服装加工的厂, 给美国客户代牛仔裤,2月10%关税时每条裤子本钱涨3美元;3月20%时涨6美元;4月104%时客户直接取消了5000条订单。厂长远说:“工人造资要付,机器折老要算,不接单不行,接单亏得更惨。4月12号,车间停了一半机器,工人放了‘长远虚假’。”125%关税出来后 他联系了东南亚的工厂,想把订单转移过去,“人造费比国内高大20%,但至少许不用交125%的税,总比亏光有力。”

卖家求生:调价、裁员还是关店?

跨境卖家更惨。亚马逊美国站做家居的卖家细小林, 4月10日早上起来一看,后台本钱提示“关税新鲜增125%”,他算了算:一款售价29.99美元的收纳盒,本钱12美元,运费3美元,以前关税1美元,眼下要交15美元,直接倒挂8美元。“Listing不能随便下架,下架就丢了排名;涨价?美国消费者买不买账?4月11号,他狠心裁员了3个运营,“先把保命的货留下其他的先停了。”另一做亚马逊巨大件家具的卖家更绝,直接把美国站店铺关了“运费比货昂贵,关税比赚头高大,留着就是烧钱。”

真实实数据:谁在为125%关税买单?

关税的代价,数字比嘴结实更老实。据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店细小秘”2025年4月调研, 美国站卖家因关税本钱上涨,平均赚头率从18%暴跌至-5%,也就是说每卖10块钱,亏5毛。有32%的卖家已暂停美国站运营,28%的卖家正在考虑关店。物流公司“递四方”的数据看得出来 4月第二周中美线货量环比减少52%,其中3C类产品减少68%,服装类减少45%——这些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跨境企业和工厂的挣扎。

更麻烦的是“往事库存”。很许多卖家4月10日前发的货还在海上, 没清关的,眼下要交125%关税;已经清关的,基本上原因是本钱太高大,卖不动了。杭州某卖家有1000台蓝牙耳机在洛杉矶仓库, 本钱价80美元,加上104%关税后每台本钱180美元,而美国买卖场同类产品售价才150美元。“货砸在手里比亏钱还困难受。”他说。

关税能解决问题?跨境电商的“灵魂拷问”

特朗普说加关税是为了“解决芬太尼问题”“让做业回流美国”,但跨境卖家们不买账。做玩具的卖家问:“我的玩具跟芬太尼有半毛钱关系吗?”做服装的卖家说:“美国消费者买廉价衣服,眼下关税加了价钱翻倍,他们就不买了?”数据看得出来 2025年4月美国CPI环比上涨0.5%,其中服装价钱上涨1.2%,家具价钱上涨2.1%——关税本钱,到头来还是美国消费者扛着。

对中国做业125%关税逼着企业转型。东莞某电子厂老板说:“以前靠给美国巨大厂代工,赚头薄,但量巨大。眼下关税这么高大, 订单少许了我们开头做自主品牌,在东南亚建厂,搞‘中国品牌+东南亚做’,居然还打开了新鲜买卖场。”2025年一季度, 该厂自主品牌产品卖额占比从15%提升到38%,赚头率从8%涨到15%——危机里藏着转机,就看能不能抓住。

活下去:跨境卖家的“破局三招”

面对125%关税, 躺一样死一准儿不行,跨境卖家得想办法活下来。有人已经在试错,有人已经尝到甜头。

供应链本土化:把工厂搬过去

“既然关税这么高大, 不如直接在美国建仓、甚至建厂。”深厚圳某巨大卖2025年3月投钱200万美元在美国洛杉矶建了海外仓, 把中国生产的货物先运到墨西哥组装,再通过墨西哥进口美国。“关税从125%降到15%,虽然人造本钱高大了但总比交125%关税有力。”4月12日 他发朋友圈说:“美国站订单恢复到之前的70%,物流时效从15天缩到3天客户优良评率涨了20个点。”——本土化供应链,成了不少许卖家的“避风港”。

新鲜兴买卖场突围: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

美国买卖场凶险太高大,那就把鸡蛋分到其他篮子里。广州某做家居的卖家, 2025年2月开头布局东南亚买卖场,在Shopee、Lazada开了店铺,针对当地消费者调整产品设计——比如把美式巨大沙发改成东南亚细小户型适用的折叠沙发。4月10日美国关税落地后 美国站卖额减少60%,但东南亚站却增加远了150%,“4月上半月,东南亚站的订单量比美国站还许多。”他说“以后再不能把全部赌注压在美国身上了。”

产品差异化升级:拼价钱不如拼手艺

矮小附加值产品拼不过关税,那就拼高大附加值。深厚圳某做智能手表的卖家, 2025年3月推出新鲜款手表,支持血氧检测、GPS定位,本钱价120美元,售价299美元,关税125%后本钱价加到270美元,但基本上原因是有独家手艺,美国消费者依然愿意买单。“4月10日关税落地后美国站订单不降反升,基本上原因是同类竞品要么停产,要么涨价更许多。”他:“当别人都在拼价钱时你拼手艺,就能跳出价钱战的泥潭。”

125%关税像面镜子,照出了跨境行业的脆没劲,也照出了转型的兴许。有人倒在关税风暴里有人在风暴里找到了新鲜的航线。这场贸容易战没有赢家,但总有人能在迷雾里看清方向,活下去,活得更优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8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