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淘宝在东南亚的新举措,难道不是让马云坐不住了

淘宝最近在东南亚的动作,属实让整个电商圈都竖起了耳朵。英文版应用上线、 马来语界面筹备、包邮计划扩容,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外界都在猜:马云是不是真实有点坐不住了?毕竟东南亚这块肥肉, 早就被Lazada和Shopee盯上了淘宝这时候杀进来是来分蛋糕还是想掀桌子?

淘宝在东南亚的“组合拳”:从语言到物流的全面进攻

说起淘宝在东南亚的布局,最扎眼的莫过于那波“语言破冰”。2024年9月, 淘宝一下子在新鲜加坡和马来西亚上线了英文版界面没过许多久,马来西亚的下载量同比直接暴增400%,新鲜加坡也跟涨了350%。到了2025年4月16日 淘宝结实是冲上了马来西亚iOS购物类APP下载榜第二名,这速度,比国内有些网红带货还猛。

马云坐不住了淘宝在东南亚又出大招,下载量狂飙
马云坐不住了淘宝在东南亚又出大招,下载量狂飙

英文版界面:下载量暴涨400%背后的华人密码

为啥马来西亚反应这么猛?说白了还是“老乡见老乡”。东南亚可是全球华人最扎堆的地方, 68%的海外华人聚在这儿,他们对淘宝的服饰、家居、3C早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以前想买淘宝的东西,要么靠转运要么凑单,运费昂贵得肉疼。眼下淘宝直接把英文版端上来语言一打通,华人群体那压抑许多年的购物欲瞬间就炸了。

淘宝天猫出海增加远计划业务负责人白樱曾透露过:“境外有非常许多华人和留学生群体, 他们特别想买淘宝的东西,但跨境物流本钱太高大,需求一直没被满足。”这话不虚假,就拿马来西亚之前留学生想给国内家人寄保健品,光运费就得占商品价钱的三分之一。眼下淘宝直接本地化,华人用户终于不用再“望洋兴叹”了。

包邮计划:马来西亚199元包邮, 商家三天许多赚60万

光有语言还不够,跨境购物的“拦路虎”从来都是物流。淘宝明摆着懂这玩意儿道理。2024年8月, 淘宝联合阿里世界数字买卖集团、天猫搞了个“全球包邮计划”,首期就瞄准了新鲜加坡、马来西亚、韩国这些个华人聚集地。马来西亚满199元包邮,中国香港更狠,99元就能免运费。

这招直接把商家和消费者的心都勾住了。有服装商家参与活动后 上线三天单日赚头就许多赚了20万,到2024年底,淘宝把包邮范围扩巨大到澳洲,接着又推广到全球200优良几个国和地区。2024年双11期间, 参与包邮的7万优良几个商家里成交额直接翻倍,其中服饰类暴涨207%——你说这补助力度,谁不喜欢?

马云的“全球野心”:东南亚只是第一站?

淘宝在东南亚这么猛,有人猜是马云“坐不住了”,要抢地盘。但也有人觉得,这根本就是阿里早就规划优良的“全球扩张棋局”。毕竟从2016年开头,阿里就在东南亚下沉注了。

从Lazada到淘宝:阿里在东南亚的“双线作战”

时候拉回到2017年3月19日 阿里巴巴宣布向东南亚最巨大电商平台Lazada再投20亿美元,一边让创始人彭蕾出任CEO和董事局主席。算上2016年的10亿美元控股, 阿里总共向Lazada砸了30亿美元,占股83%,算是彻底把这家东南亚“亚马逊”收编了。

为啥要搞Lazada又推淘宝?说白了是“两条腿走路”。Lazada主打本地化, 深厚耕东南亚本土买卖场,对接本地商家和消费者;淘宝则发挥国内供应链优势,靠华人用户做突破口,再逐步渗透本地用户。这招“双线作战”,阿里在东南亚早就埋下了伏笔。

关税意外助攻:淘宝海外下载量暴涨483%的真实相

要说运气,淘宝也真实是踩中了风口。2025年4月, 世界局势一下子送来了“神助攻”——美国那边加征关税的风声越来越紧,后来啊欧美消费者反而开头疯狂抢购中国商品。数据看得出来 4月12日至15日淘宝海外下载量环比激增222%,其中北美iOS下载量涨了483%,欧洲涨了439%。到4月17日淘宝直接冲上美国APP下载榜第二,在16个国登顶第一,123个国进入前十。

这波烫度虽然来得意外但淘宝没浪费机会。许许多海外用户第一次找到:除了亚马逊,还有个能买到中国工厂货的“宝藏APP”。眼下东南亚的华人尝到了甜头,接下来淘宝想往本地用户拓展,阻力反而细小了不少许。

东南亚电商“三国杀”:淘宝能否撼动Lazada和Shopee?

东南亚的电商买卖场,早就不是一片空白了。Lazada和Shopee打了优良几年,眼下一下子杀出个淘宝,这场“三国杀”,到底谁能笑到再说说?

“东南亚拼许多许多”Shopee的流量密码 vs 淘宝的供应链优势

说到东南亚电商,绕不开Shopee。这家被称作“东南亚拼许多许多”的平台,背靠Sea集团,成立时就靠“烧钱买流量”和“巨大额补助”飞迅速崛起。2025年,Shopee依然是东南亚购物类APP总下载量、平均月活用户数的第一,妥妥的“流量霸主”。

Shopee的打法很轻巧松:矮小价+社交裂变。在印尼、 菲律宾这些个买卖场,用户中意在Facebook、YouTube上“种草”,Shopee就投广告请网红带货,还搞“砍一刀”式的分享得优惠。但问题也在这儿——补助一停,用户增加远就乏力。

反观淘宝,优势在于国内供应链。国内的服装、家居、3C工厂,能把价钱压到极致,品质还能在线。就拿马来西亚买卖场 本地商场里一件基础款T恤要100马币以上,淘宝同款兴许只要30马币,包邮还送到家。这种“性价比碾压”,Shopee和Lazada短暂期内还真实困难复制。

本地化困难题:马来语界面上线,能撬动几许多非华人用户?

不过淘宝的野心明摆着不止华人买卖场。最新鲜消息看得出来淘宝计划2025年6月前在马来西亚站点上线马来语界面这算是正式向本地用户“宣战”了。但马来语界面真实能解决问题吗?东南亚的本地用户,和华人用户的购物习惯差太许多了。

拿越南 本土消费者更认“货到付款”,对信用卡支付有抵触;印尼用户中意“砍价”,觉得不砍价就吃亏了;泰国用户则看沉“售后”,怕买到虚假货没地方退换。淘宝眼下虽然有英文版,但支付方式、售后流程、营销玩法,还没彻头彻尾本地化。马来语界面上线后能不能解决这些个“水土不服”,还得打个问号。

淘宝的东南亚胜算:真实金白银还是烧钱游戏?

不管怎么说淘宝在东南亚的这波操作,确实搅动了买卖场。但要说“让马云坐不住了”,倒也不见得。毕竟阿里的全球战略,从来就不是临时起意。从Lazada到淘宝,从华人用户到本地化,每一步都是算优良的。

挑战当然有。Lazada有阿里的生态支持, 物流、支付、云计算一条龙;Shopee有Sea集团的流量兜底;亚马逊虽然没在东南亚占巨大头,但品牌关系到力摆在那儿。淘宝的优势是国内供应链和华人用户基础,但要把这两个优势转化为本地买卖场的胜势,还得在本地化上下苦功。

比如物流,眼下淘宝在东南亚的包邮,基本上还是靠国内直邮,时效磨蹭,退换货麻烦。以后能不能像Lazada一样建本地仓,实现“次日达”?再比如支付,能不能接入当地的电子钱包,搞“先买后付”?这些个细节做优良了淘宝在东南亚才算真实正站稳了脚跟。

说到底,东南亚电商的“淘金烫”才刚开头。淘宝、Lazada、Shopee,谁能在“性价比”和“本地化”之间找到平衡,谁就能笑到再说说。至于马云坐没坐得住兴许只有他自己晓得。但有一点能一准儿——这场仗,淘宝是认真实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8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