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大学

国内电商三巨头:淘宝、京东、拼多多

电商三巨头:淘宝、京东、拼多多

只是,统采统销、重资产运营的模式无疑也带来了弊端,比如高库存压力、覆盖范围有限、对供应链的高要求以及高昂的履约成本。苏宁在加强重资产运营后,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周转率均出现了下降,而京东则在巨额亏损了十年后,直到2016年才首次实现盈利。

国内电商三巨头:淘宝、京东、拼多多
国内电商三巨头:淘宝、京东、拼多多

伴因为拼多多财报的发布,阿里、京东、拼多多这电商三巨头2022年成绩单终于全部提交。逛商场的确是一种消费体验的提升,但商家的定价策略却并非适合所有人。近年来,每到“双十一”,总有消费者怀念着那些真诚而简单的淘宝。

早在2000年,苏宁就建成了3万平米的空调仓库和1万平米的售后服务中心。而京东在这些年也不断扩大其仓库数量,至2019年底,其物流基础设施面积已经达到1690万平方米。在这场竞争中,两家公司一直没有停止为仓库面积的扩张而较劲。

因为商品价格的不断上升,真正的“打折”力度逐渐减小。正如商场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复杂的路线规划来吸引顾客,手机淘宝的设计也日渐复杂。

因此,当日常消费的各个场景完成了线上化,接下来迎来的便是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

这意味着,与去年阿里11月宣布将淘宝天天特价升级更名为天天特卖相似,正向下沉市场集结兵力的京东,将采取相同的战略和打法与阿里、拼多多贴身肉搏,原来看似两极对决的战局升级为三大巨头混战。京东集结重兵入局电商下沉战事始于拼多多的崛起,为阻击来势汹汹的拼多多,阿里在2018年3月上线了特价版淘宝,随后于2018年11月及2019年3月再度推进下沉战略,将天天特卖打造成为...

当然,拼多多的成功也伴因为问题。 是低价商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然后是缺乏类似于购物商场的信用背书,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面临较高的挑选成本。

2020年,重焕生机的京东 聚焦供应链,致力于商业基础设施,与国美、快手等合作,重新回归港股市场。徐雷敲钟的姿态,令人联想到世纪之交张近东坚定地表示:“流通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是网络。”

自2019年起,京东开始着重考核员工绩效,刘强东亲自发内部信,调整薪酬结构,取消底薪,提高提成,以刺激配送员提高揽件数量,增加公司收入。新任CEO徐雷在谈及组织结构时,多次提到“组织变革”、“架构调整”和“重新聚焦零售”。

因为拼多多财报的发布,目前,三大电商巨头上半年的经营结果已经全部出炉。不仅是淘宝天猫电商业务迎来增长,阿里拆分后的六大业务集团都迎来...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各大电商二季度财报显示,凭借在下沉市场扎根的优势,拼多多营收以169%的同比增速引领国内电商行业,阿里及京东同个指标分别为42%和22.9%,与此同时,阿里在用户数、核心电商营收依然占....电商下沉战事始于拼多多的崛起,为阻击来势汹汹的拼多多,阿里在2018年3月上线了特价版淘宝,随后于2018年11月及2019年3月再度推进下沉战略,将天天特卖打造成为...

阿里巴巴的演变

1982年11月,义乌县“稠城镇小商品市场”的正式开放,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首次认同农民商贩和专业市场合法化的标志。第一张营业执照发给了50岁的农村妇女冯爱倩,她为了养活家庭而选择摆摊卖纽扣。小商品市场开放的第一年,便吸引了上千商家,奠定了义乌作为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

米未的创始人马东总是说:“所有特别成功的互联网产品,背后都有线下的场景支持。”在任何一个商场,最黄金的地段往往售卖的是最有溢价的商品。而在线上的平台上,这种现象同样明显:早年的一些“淘品牌”逐渐向线下转型,而参与第一届“双十一”的品牌也在逐渐退场。

京东的用户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他们选择京东往往是因为其自营服务的高品质。统一采购、销售和配送无疑提供了安心保障,很多消费者愿意为这种便利支付较高的溢价。

时代的变迁

转眼间,中友百货已更名为汉光百货。曾经人流如潮的购物中心,如今则贴上了二维码,部分柜台的销售员甚至开始进行直播带货。尽管购物方式变得多样,年轻人理想中的轻松购物依然没有实现。每年的“双十一”和“618”,仍然有不少女孩为了买到心仪的商品而一夜不眠,提前计算折扣。许多事情似乎没有改变。

从消费行为的角度来看,虽然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消费者的需求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购物行为中,买买买依旧是人性的欲望博弈。

佣金模式和“线上房地产”的理念为阿里巴巴带来了丰厚的现金流,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主导市场的流量提供者拥有巨大的话语权,名目繁多的进场费最终将成本转嫁到商家,甚至影响消费者的最终购买价格。

拼多多的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通过农产品和拼团模式积累用户;接着以“0佣金”和低成本的模式吸引产业带商家,扩充商品种类;最后以“百亿补贴”为跳板,吸引五环内的用户。

中友百货的购物节

这一年,中友百货正式启动了他们的“购物节”。在这个节日里,不同品牌和柜台根据时间段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许多等候的顾客甚至带来了闹钟和地铺,提前守候在心仪的柜台前。年轻的女性顾客们更是早已做好了购物策略,手持小本子,奋力扫货,生怕错过任何优惠,哪怕是错过一件商品,仿佛就亏损了亿万财富。

1990年,天津百货大楼的副总经理回金恒曾国营商店的优势为“资金雄厚、渠道畅通、商品集中、信誉高”。用这四个词来形容今天的京东,似乎也同样适用。

不久之后,因为中小商家撑起淘宝的流量,阿里巴巴决定从小商品市场转型为“线上购物中心”,以适应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如果说互联网是一座城市,那么消费者需要京东的高效物流服务,淘宝、天猫提供的新鲜时尚商品,拼多多的性价比商品。在不同业态之间,如果不能看出差异化服务,消费者在面对这些选择时,往往会陷入“敌我对立”的心态。

拼多多的独特之路

在10年前的一个关键时刻,淘宝的创始人孙彤宇参与建立了后来的淘宝商城,因为时代的变迁,淘宝的C2C业务逐渐边缘化,而淘宝则成为天猫的流量来源。

因此,每到打折季,线上线下的购物商场常常会充斥着复杂的促销策略,而这些复杂的“数学题”也被移植到了双十一的购物中。知名博主Papi酱曾调侃:“4000字的阅读理解,外加10道数学题,不完成就没资格花钱。”

虽然如今京东与苏宁都已转向线上,但从业务、管理到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两者与传统零售店并无太大差别。

2016年,当阿里巴巴在美国进行二次上市时,有人评论称,“实体店代表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而淘宝则加剧了对低层次消费的蔓延,这会对中国的实体经济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各大电商二季度财报显示,凭借在下沉市场扎根的优势,拼多多营收以169%的同比增速引领国内电商行业,阿里及京东同个指标分别为...

尤其是低线市场消费者青睐的爆款尖货。 这意味着,与去年阿里11月宣布将淘宝天天特价升级更名为天天特卖相似,正向下沉市场集结兵力的京东,将采取相同的战略和打法与阿里、拼多多贴身肉搏,原来看似两极对决的战局升级为三大巨头混战。 1 京东集结重兵入局电商下沉战事始于拼多多的崛起,为阻击来势汹汹的拼多多,阿里在2018年3月上线了

在拼多多的线上集市中,消费者可能会遇到刚刚学会网上卖货的农民,也可能会找到大牌化妆品。这样的商品多样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

“做电商平台,聚集大量买家和卖家,协助双方成交和扩大,这实际上就是商业房地产的生意。”黄若认为,阿里巴巴最终成为了“线上商业房地产”。“新零售”战略之一便是让线上百货商场与线下实体百货商场融合互动。

社交、娱乐和性价比这三者的结合,使得拼多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和 性。拼团不仅让消费者与朋友社交,也使得购物变得更加有趣,此外,多多果园等小游戏进一步丰富了购物体验。

同样,效率与管理也是近年来京东努力改革的焦点。

这种复杂性还影响到了双十一的购物体验,当整体商品流通渠道的效率未能提升,低价和优惠活动就成为了伪概念。

1999年,阿里巴巴以“天下没有难做生意”为口号,将义乌的生意模式搬到了线上。在“免费三年”的淘宝吸引大量来自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的个人商家后,这些商家开始在大小市集上销售他们的商品。

多年后,孙彤宇再度成为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他曾经看重的小商家们,如今在拼多多找到了新的栖息地。拼多多以农产品为起点,最终发展为一个多层次的平台,最初吸引了那些被阿里忽视的产业带工厂和中小商家。

随后,媒体的统计数据令人震惊:当天约有近万名消费者在这场抢购中参与,30小时内的销售额竟然高达5000万。虽然商场新增了20多个收银台,但顾客们依然需要耐心地排队,平均等待时间超过了4个小时。在漫长的等候中,一位年轻人不禁向记者抱怨:“如果能在线上购物,那就省去这么多麻烦了。”

在京东经历了“至暗时刻”后,消费者在知乎上发声,“这两年618和双11的优惠大幅缩水,店铺行为冷淡,仿佛不缺你一个。”而苏宁的售后服务问题频频曝光,不得不与其快速开店的速度形成鲜明对比。

互联网时代的多元零售

至今,家电商场、批发市场、购物中心和集市依然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镇中。不同业态并行发展,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消费者不仅需要京东的物流保障,还渴望淘宝、天猫带来的时尚新品,同时也需要拼多多提供的平价商品,享受生活的小确幸。

天猫的首任总经理黄若至今仍记得那天的情景。那时候,他走进淘宝总裁孙彤宇的办公室,商讨淘宝商城的模式与框架。这个构想的核心是打造一个以品牌商为主的B2C平台,相当于线下的购物商场。

消费者为了寻求购物中的“安全感”,往往会选择国营商店。记忆中,国营商店一尘不染的水泥地,货架上整齐排放的电视机和收音机,售货员在柜台忙碌的身影,构成了那段记忆中的购物场景。

京东和天猫在B2C领域一直都在竞争,消费者在商品购买会在两个大平台上面进行对比。天猫作为阿里系的一员大将,依靠淘宝带来的流量迅速的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已经做到了B2C领域第一的职位,拥有绝对优势。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天猫像商场,京东更像超市。

时至今日,风头正劲的电商直播,曾几何时被称为“电视购物”。这一变化让曾经在电视购物中徘徊的“剁手党”,或许能明白父母当年购物时的心境。

从历史数据来看,1978年中国首度开放个人贸易后,集市的数量迅速增长,甚至达到3.3万个,每年还在增加。这一现象显示了集市作为一种零售形式,能够在不同人群中自然产生。

拼多多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平价市井的气质,从生鲜水果到大牌化妆品,消费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各种性价比极高的商品。连SKII、Switch等大牌也无法幸免,纷纷推出了打折促销活动。

回顾苏宁与京东的崛起,双方都依赖于重资产运营模式,如收购门店、自建仓库和物流等。这一方式不仅有效提升了服务品质和销售终端的控制力,还增强了对上游厂商的话语权。

商业发展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着效率与规模。飞机、火车和马车都是到达目的地的工具,关键在于速度、引擎、舒适度和载客量。在与消费相关的领域,商业的本质是为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选择。

这意味着扩张的速度会受到限制。当外部竞争者迅猛发展、自身也面临增长压力时,服务品质未必能跟上主要消费群体的需求,从而引发负面评价。

集市作为城市消费的一部分,既能提供丰富的商品选择,又能满足社交和娱乐的需求。与现代购物中心相比,集市的魅力在于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2003年10月底的北京,尽管还未进入供暖季节,寒意已经悄然降临。凌晨1点,长安街上车水马龙的景象犹如白天一般,而西单的路口却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中友百货的灯光璀璨,门前几乎停满了出租车,顾客们早已在商场门口排起了长龙,等待着购物节的到来。

零售的弹性与演变

中国零售业的历程仿佛是一部浓缩的历史,经历了从国营商店到百货商场、超市,再到如今的电商平台的多次变革。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在这四十年里翻了上万倍,购物的场景也从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但消费购物的本质却始终未变。我们与父母,甚至更早几代人之间,虽然在购买方式和商品种类上存在着差异,但在追求的情感和需求上,始终指向着同样的悲欢与欲望。

这种现象导致腰部和尾部品牌的存活空间受到压制。商业地产模式本质上要求提供单位面积的转化率,意味着资源会向成交金额高的品牌和类目倾斜。

由于高昂的履约成本,京东上的商品价格通常高于其他电商平台。商家反馈称,京东的服务费和抽成在电商平台中居于首位,同款商品在京东的售价最高,天猫而拼多多则最低,尤其是在生鲜及农产品等低客单价商品上更为明显。

拼团社交的模式也让城市里的白领、广场舞的团队、大学宿舍的朋友们一起参与其中,享受拼购的乐趣。拼多多的产品从日常生活的应季食材,到节日特供的美食,应有尽有。

如今,消费者在天猫上可随时找到百货商场的影子,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品牌分布错落有致,成为了一个充满繁华的线上购物殿堂。

在构建淘宝商城时,黄若引入了线下商场的“佣金收入”盈利模式,也为阿里日后其他业务的孵化奠定了基础。

京东的崛起

如果让今天的电商平台回到三十年前,那将会是怎样的面貌呢?京东的故事早已广为人知。刘强东从中关村的卖场起家,最初以自营3C数码产品为主,经过与国美、苏宁的价格竞争,最终在质疑声中自建物流体系,成为了中国员工数最多的互联网公司。

管理上的挑战也很巨大。在90年代,学术界开始对国营业态进行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价格与运营低效是短板,改善运营效率和“大锅饭”式的管理是国营商店改革的核心。

黄若具备深厚的零售背景,曾担任多家知名企业的高管,他的加入预示着阿里巴巴朝向变革的方向迈进:从小商品市场向百货商场的演变。

曾有媒体用“烟火气”来描述拼多多的氛围,提到的高频词包括夜市、路边摊等,表现出一种市井生活的气息。人们希望通过集市的方式,找到一种亲切的购物体验。

不仅是淘宝天猫电商业务迎来增长,阿里拆分后的六大业务集团都迎来业绩和利润上的大涨。在见识了阿里和京东的恢复性增长之后,拼多多的财报成绩单,我们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赢麻了。

即使拼多多引导用户安装了App,用户还是得回到微信才能拼团,这导致拼多多的流量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拼多多在依靠着微信巨大的流量,拼多多在国内迅速崛起,形成了电商三局鼎力的场面,但是弊端暴....京东和淘宝天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对比拼多多他们的优势更加明显。

这三个阶段的发展造就了拼多多独特而复杂的特征。

京东可以被视作国营电商商场。交家电商店在80年代后期应运而生,专注于交通工具及家电的销售。因为改革开放,中国的制造业飞速发展,涌现出许多专业化门店,形成了与综合百货商店竞争的格局。提及京东的竞争对手,苏宁便是最早在南京宁海路上开设的“小店”,名为“苏宁交家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8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