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下降的背后:普通人为何对生育问题无能为力
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以及胚胎本身的质量,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着试管婴儿的成功。不过从临床上我们也都发现,有些家庭屡试屡败的背后,或许还存在...

中国生育水平逐年走低,很多适龄夫妻出现“不想生、生不动”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养育成本过高,另一方面跟婚恋市场也有很大的关系,针对这些情况,可以一方面降低孩子的抚养成本,另一方面解决婚恋市场类似于“天价彩礼”的问题来缓解这种现象。
比如新冠疫情持续造成人们收入变少,从而使得一些夫妻不敢生育,但是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孩子的养育成本过高。在我国六七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一段生育高峰,当时每家三四个孩子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而当时的生活条件跟现在的生活水平简直没办法比。但是如今的家庭养两个孩子都觉得困难...
原因 | 解决方案 |
---|---|
养育成本过高 | 降低抚养成本 |
婚恋市场问题 | 解决“天价彩礼”问题 |
目前,社会各界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即将公布非常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养老和生育问题的讨论。一边是我国老龄化基数大、速度快,另一边是...
因为2024年上半年婚姻登记数据的公布,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 浮出水面:全国登记结婚的人数仅为343万对,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近49.8万对。
解决未来人口问题必须打出提前量,把握全局观。增强和恢复家庭生育功能。谈及我国出生人数持续下降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而专家的观点则基本着眼于宏观人口指标,并主要从较为宏观的制度层面探讨如何应对低生育问题。因此,专家观点和民众态度在方法论层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割裂,民众的生育顾虑与专家提供的政策药方并未有效衔接;与专家对于三孩政策的积极态度相比,民...
没有进一步下降的迹象。同时,由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出生人口高峰在80年代中期逐渐进入婚育期,因此总和生育率一度出现了小幅上升,被少部分人口学者称之为人口失控,引起了一定的恐慌。鉴于当时的人口形势,无论是学者、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普遍认为中国实现低生育水平会是一个...
这是因为影响... 可畅读全文订阅/会员升级您正在阅读应对生育率下降,为什么那么难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恭喜 购买成功您可在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
如果说早期经济占比下降是因为经济政策的话,那么2010年之后东北的经济衰退原因包括人口老化。1981年、1989年、2000年、2010年、2015年全国生...
2021年经济峰会上,多名专家直言,老龄化遇上“少子化”,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更有专家用“扑面而来”形容这一趋势,认为其将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加速到来。
“‘少子化’是很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总和生育率早就低于自然更替水平,这给经济社会发展特别...
月19日,东北“可以探索”率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 引发了全国关注。与此同时,为加强对东北振兴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
实际上,从2018年起,每年均有关于东北发展的利好政策。包括明确了东北振兴重大项目和跨省区合作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补...
人口下降的影响很大,普通人却在叫好。从目前的蛛丝马迹看,去年的新生人口数据大概率是又滑落了,“龙宝宝”预期落空,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 2024 版》预测,新生人口甚至要不足900万。所以不出意外,人口又要下降了。
关于人口下降的影响和危害,不需要我在这里多说,各路专家们已经声嘶力竭、不厌其烦的重复了,人口红利不再,总需求下滑,撑不起产业规模,发展逻辑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等等。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对于人口下降这件事,普通人普遍都在叫好,大家一点也不慌,因为大多数人认为人口下降后就不卷了,虽然这个过程不会很愉快,大家也打定主意要往这个方向前进。
事实上,新生人口断崖式滑落是一个群体行为,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决定的,而是大多数人做出了这个决定,也不是大家有多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要让我们的人口下降到多少以内,不结婚不生娃,不是不想,大多数人是不能,进一步说是收入无法支撑结婚和生育。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明明发展的越来越好,为什么普通人却无力结婚生育,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还有,现在都在鼓励生育,新生人口下降到底是谁在慌,既然慌了,为什么不采取措施来改变?
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年度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