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菲律宾卖家炮轰高收费,假认证店铺将冻结

菲律宾电商圈炸锅:卖家集体"炮轰"新规, 高收费与假认证风暴来袭

最近菲律宾电商圈就像被扔进了一颗炸弹,卖家们的吐槽声此起彼伏,矛头直指贸工部刚推出的电商信任标志政策。一边是官方强调的"规范市场、 保护消费者",另一边是卖家们喊得震天响的"收费太高""系统太烂",这场拉锯战把整个行业搅得不得安宁。更让人捏把汗的是假认证的消息也开始悄悄蔓延,搞得大家不知道是该先骂还是先慌。

卖家怒火:从"信任标志"到"信任危机"

要说这事儿的开端,还得从菲律宾贸工部那则"电商信任标志必须注册"的通知说起。本来想着挺好,搞个认证让消费者放心,后来啊卖家们一看申请细节,直接炸毛了。有位在马尼拉做了三年3C产品的卖家小李跟我吐槽:"我们小店一年利润也就几百万比索, 贸工部上来就要1130比索的认证费,还要每年续,这不是抢钱吗?"他给我算了一笔账, 光认证费加网站管理费和印花税,一年就得搭进去小一万比索,这还没算平台抽成和广告费。

信任标志延期!菲律宾卖家炮轰高收费,假认证店铺将冻结
信任标志延期!菲律宾卖家炮轰高收费,假认证店铺将冻结

更让卖家们憋屈的是官方系统简直"慢到让人崩溃"。有位做服装批发的王姐说:"我上周想提交材料,后来啊DTI官网直接打不开,打

社交媒体上更是一片骂声,"贸工部拍脑袋决定政策吗?""我们小卖家活该被宰?""系统烂成这样还强制认证?"甚至有人直接在部长克里斯蒂娜·罗克的社媒账号下开骂,评论区再说说被迫关闭。这种情绪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再说说演变成了一场针对整个政策的集体抗议。

延期来了但卖家们为啥更慌了?

正当卖家们焦头烂额准备硬着头皮上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DTI把信任标志的注册截止日期从2025年9月30日延期到了12月31日。乍一看像是松了口气,可仔细琢磨,反而让人心里更没底了。

有经验的老卖家老张分析:"延期听着是好事,但别高兴太早。这说明官方也知道系统有问题,可他们推进的决心一点没动摇。"他翻出DTI部长罗克的原话:"总有商家会拖到再说说一刻才行动,甚至还抱着我们会取消Trustmark的侥幸心理。"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延期只是给你们缓冲,该办的事儿一件不能少。

更麻烦的是各大电商平台好像没收到延期通知。Shopee、Lazada、TikTok Shop的政策页面还写着9月30日的截止日期。有个卖家问平台客服,客服说"暂未收到官方通知"。这搞得两边信息对不上,卖家们不知道该信谁。有的卖家干脆赌一把,先拖着不办,万一后面真延期了呢?有的则怕夜长梦多,赶紧凑钱申请,生怕错过再说说期限被关店。

平台也没闲着:运费佣金"双杀"卖家

这边信任标志的事儿还没理明白,那边平台又来"补刀"。2025年6月1日起, Shopee菲律宾站点的运费费率直接从原来的4.48%涨到了5.60%,含税率。商城卖家能享受点优惠,用4.48%的原费率,但普通卖家,特别是用海外仓和三方仓的,费率噌噌往上涨。

更让人火大的是 2025年9月3日起,Shopee和Lazada又新增了每笔订单5比索的"订单处理费"。有位卖家居家的算了一笔账:"我一天出20单, 以前平台抽成加上运费也就占销售额的15%,现在加上订单处理费,直接干到18%。利润本来就不高,这么一扣,等于白干。"

国税局也没闲着, 2023年出的16-2023号条例规定,年收入超50万比索的电商卖家,得交销售额1%的预扣税。这数字看着小,但积少成多,对中小卖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费用加起来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卖家喘不过气。难怪有人说现在做菲律宾电商,不是在赚钱,是在给平台、政府打工。

打假风暴:31597件假货被查, 仓库老板被抓

正当卖家们为费用发愁的时候,菲律宾的打假行动突然升级,力度大得让人咋舌。2025年9月中旬, 菲律宾刑事调查和侦查组联合贸工部,在马尼拉岷伦洛华人区的仓库搞了次突袭,当场缴获7100件非法电子烟。这些电子烟没健康警示,不符合规范,估值970万比索。更狠的是 他们还抓了一个中国籍仓库业主和一个菲籍员工,这俩人涉嫌通过网络卖假货,已经被移交国家检察署,等着他们的可能是牢狱之灾。

这还不是最猛的。就在同月,菲律宾国调局接到品牌方投诉,对帕赛市、马尼拉市等5个城市的19家商店和5个仓库施行搜查令。后来啊让人震惊:查获31597件带"维多利亚的秘密"商标的仿冒品, 14965件带"Bath & Body Works"商标的假货,总价值约1452.02万比索。执法人员当场逮捕了相关人员,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这些行动像一记重拳,打在假货商的七寸上。但也让正规卖家心里犯嘀咕:假货这么多,官方是不是该先打假再搞认证?有位做美妆的卖家说:"我们老老实实卖正品, 价格比假货贵一倍,消费者图便宜买假货,再说说还怪我们产品不好。这信任标志就算拿到了能改变消费者的选择吗?"

假认证暗流涌动:扫码验真伪, 造假者难逃

越是压力大,越有人想走捷径。因为信任标志的推进,假认证的消息也开始在卖家圈里流传。有人在网上兜售"代办信任标志"的服务,号称不用自己申请,花钱就能搞定。还有卖家发现,有人PS了官方的信任标志图片,贴在自己的店铺首页上,试图蒙混过关。

不过DTI早就想到了这一手。他们给每个信任标志都配了独特的二维码,消费者一扫就能跳转到官方页面查看店铺信息和产品许可证。贸工部助理部长马库斯·瓦尔迪兹特别强调:"二维码是防伪的关键, 假的二维码根本扫不出来或者扫出来的信息对不上号。"他还透露, 一旦发现造假,店铺会被马上冻结,情节严重的直接清退,卖家还会被列入黑名单,以后别想在菲律宾电商市场混了。

这招确实狠,但卖家们还是有顾虑。有位新手卖家小林问:"二维码防伪听着靠谱,但消费者会主动扫吗?我见过好多人买东西根本不看这些,就看价格和销量。"他担心就算拿到了真认证,消费者不认也是白搭。而那些卖假货的,可能会换个马甲继续干,反正查到一个封一个,成本低得很。

卖家求生指南:是硬刚还是妥协?

面对这一堆破事儿,卖家们也分成了几派。有的选择硬刚, 联合起来给平台和政府施压,要求降低费用、完善系统;有的则选择妥协,赶紧凑钱申请信任标志,先把合规手续办了免得夜长梦多;还有的干脆躺平,不玩了转行去做别的生意。

老张属于"妥协派",他在马尼拉做了五年跨境电商,经历过各种政策变动。"跟政策对着干没好处,DTI的决心很坚定,平台也不会为了小卖家得罪官方。"他最近在准备信任标志的材料,还找了个代理帮忙,虽然花了点钱,但总比自己瞎折腾强。"早申请早安心,等真到了12月31日系统估计更挤,到时候材料不全,审核不过店铺一关,损失更大。"

小李则是"硬刚派",他在TikTok Shop上做直播带货,粉丝不少。最近他组织了一批卖家,在社交媒体上发起话题#StopHighFees,呼吁关注卖家的困境。"我们不是反对认证,是反对这种不合理的收费和烂系统。"他说"如果贸工部不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就联合起来抵制平台的大促活动,让他们也尝尝我们的厉害。"

未来已来:信任标志是"必答题"还是"送命题"?

不管卖家们愿不愿意,信任标志的落地已是板上钉钉。DTI部长罗克的话说得明明白白:"销售的产品必须要有Trustmark。"而且从最近的打假行动来看,官方对市场的规范决心很大,不会主要原因是卖家的反对就退缩。

但对中小卖家这笔费用确实是个负担。微型和小型企业第一年能免除,但其他卖家每年都要交1130比索。对于月销售额只有几万比索的小店这相当于一个月的利润。更关键的是 信任标志只是基础认证,要想在平台上获得更多流量和曝光,还得花钱做广告、参加活动,这些加起来成本高得吓人。

有行业分析师指出,信任标志的推行可能会加速菲律宾电商市场的洗牌。大卖家有资金、有资源,能轻松应对各种费用和认证要求;小卖家则可能主要原因是成本压力被淘汰出局。市场会越来越集中,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少,再说说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这对整个行业真的是好事吗?

站在卖家的角度,他们要的不是"特殊照顾",而是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合理的政策。信任标志的初衷是好的,但施行过程中是不是应该多听听卖家的声音?系统能不能完善点?费用能不能降点?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所谓的"信任"恐怕只会变成"信任危机"。

这场风波还在继续, 卖家们的吐槽声、平台的沉默、官方的坚持,交织成菲律宾电商市场最复杂的现状。唯一能确定的是不管愿不愿意,信任标志的时代已经来了卖家们要么适应,要么被淘汰。至于再说说会怎么样,只能交给时间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