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电商六国战局,Lazada与Shopee瓜分完毕
东南亚电商六国战局:Lazada与Shopee的棋盘, 后来者还有机会吗
东南亚这片热土,电商打得火热这个。六国市场像六个棋盘, Lazada和Shopee占了大半江山,亚马逊在旁边看戏,Wish揣着钱想进来分一杯羹。2019年那会儿, App Annie的报告就说这两家瓜分了月活用户的前两名,Lazada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称王,Shopee在印尼、越南称霸。几年过去,战局变了没?有人说Lazada守着阿里的大树好乘凉,Shopee靠烧钱补贴打天下但真相真这么简单?
印尼:Shopee的“主场”, Tokopedia的“老对手”
印尼,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电商市场最大。2019年Q3, Tokopedia是访问量最多的电商网站,占25%,Shopee22%,Lazada才15%。但后来Shopee发力了怎么发力的?烧钱。2020年疫情期间,Shopee在印尼推“0佣金”,商家入驻不收钱,还补贴物流,后来啊呢?2021年Shopee印尼MAU直接突破1亿,Tokopedia被甩在后面。

阿里看不下去, 2021年投了16亿美元给Tokopedia,想合并对抗Shopee,但合并案2023年才获批,中间Shopee又抢走了不少用户。Tokopedia的老用户怎么说?“以前在Tokopedia买电子产品,现在去Shopee,主要原因是活动多,送货还快。
越南:Shopee的“补贴战场”, Lazada的“本地化挣扎”
越南市场,Shopee从2016年进入,一开始被Lazada压着打。Lazada背靠阿里有支付宝的越南版“MoMo”合作,支付方便。但Shopee搞了个“狠活儿”:2019年“9.9购物节”, 全场满200万越南盾减30万,还免运费,后来啊当天GMV涨了200%。Lazada急了跟着补贴,但用户已经习惯Shopee的界面和活动了。2022年,Shopee越南的复购率做到了45%,Lazada才28%。Lazada的问题在哪?太“中国化”, 商品还是以中国直发为主,物流慢,而Shopee在越南建了3个海外仓,河内、胡志明、岘港,当日达比例达60%。
马来西亚与菲律宾:Lazada的“基本盘”, Shopee的“逆袭戏”
马来西亚和菲律宾,Lazada的传统优势区。2019年Q3,Lazada在这两国的MAU都是第一。马来西亚用户喜欢买家电和美妆, Lazada和当地连锁店Watsons合作,搞“线上下单,门店自提”,2021年这个模式贡献了Lazada马来西亚30%的订单。菲律宾呢?Lazada有“Cash on Delivery”, 符合当地支付习惯,2020年COD订单占比达55%。
但Shopee来了个“降维打击”:2021年推“Shopee Live”, 让网红直播带货,菲律宾网红“Niana Guerrero”一场直播卖掉10万支唇膏,全是Shopee的链接。Lazada后来也学, 但晚了Shopee在菲律宾的MAU在2022年反超了Lazada15个百分点。
新加坡与泰国:高端局 vs 大众局
新加坡, 东南亚最有钱的国家,用户对品质要求高。Lazada在这里主打“高端进口”, 和日本药妆、澳洲保健品合作,2022年客单价达120新币,Shopee才80新币。但Shopee搞了个“Shopee Luxury”, 卖轻奢包和手表,2023年这个品类增长了50%,抢了Lazada的高端用户。泰国呢?Lazada有阿里投资的“泰国邮政”合作, 物流覆盖全境,包括偏远省份,2022年物流时效比Shopee快1.2天。Shopee的应对?推“Shopee Food”, 把电商和外卖结合,用户点外卖顺便逛店铺,2023年Shopee泰国MAU所以呢增长了20%。
Lazada与Shopee:两种“活法”, 谁更持久
阿里系 vs 腾讯系:基因决定打法
Lazada是阿里亲儿子,打法像淘宝天猫:重供应链,推品牌旗舰店,讲究“正品保障”。2021年Lazada搞“超级品牌日”,欧莱雅、小米这些大牌参与,转化率比平时提升35%。但问题来了 东南亚中小卖家多,Lazada的入驻门槛高,年费保证金收得狠,很多小卖家转投Shopee。Shopee是腾讯投资的,基因像拼多多:烧钱买流量,补贴拉新,对中小卖家友好。2020年Shopee在东南亚的营销费用达30亿美元,Lazada才15亿美元。烧钱能换来增长,但能换来利润吗?2022年Shopee母公司Sea Group净亏损13亿美元, Lazada母公司阿里国际零售亏损8亿美元,都在亏,但用户规模上去了。
物流与支付:Lazada的“基建优势” vs Shopee的“灵活创新”
物流是电商的命根子。Lazada2018年收购了新加坡物流公司Logislink, 在东南亚建了20多个仓库,2022年“再说说一公里”配送自达率60%,Shopee才40%。但Shopee和第三方物流合作更灵活, 比如在印尼和J&T Express合作,2022年J&T在印尼的快递量占40%,Shopee占30%,等于借了J&T的力。支付呢?Lazada有阿里系的Alipay+, 整合了东南亚多个电子钱包,2023年Alipay+在东南亚覆盖5亿用户,但Shopee的“Shopee Pay”更接地气,在越南和本地银行合作,推“先买后付”,2023年这个功能让Shopee越南的客单价提升了25%。
后来者Wish:低价入场, 能掀桌子吗
Wish的“低价武器”,东南亚买账吗
Wish2015年进入东南亚,主打“极致低价”,商品均价5美元,比Lazada低30%,比Shopee低20%。2023年Q2,Wish在印尼的下载量冲进前五,很多学生党喜欢买手机壳、数据线这些小玩意儿。但问题来了低价低质。2023年Q3,Wish在印尼的退货率达25%,Lazada才12%,Shopee8%。用户评价:“Wish的东西便宜,但用一个月就坏,不如多花几块钱买Shopee的。”Wish想翻身, 2023年推“Wish Choice”,选质量好的商品,价格贵一点,但用户已经形成“Wish=低价低质”的印象,改很难。
亚马逊的“慢热”, 还有机会吗
亚马逊2019年在新加坡开网店,Prime会员服务,但2023年在东南亚的MAU才排第12,比Lazada差远了。亚马逊的问题太“美国化”,界面复杂,商品还是以美国直发为主,运费比本地电商贵一倍。亚马逊2023年推“Amazon.sg”, 专门卖新加坡本地商品,但Lazada和Shopee已经把本地供应链吃透了亚马逊想抢回来难。亚马逊高管自己也说:“东南亚市场太特殊,需要本地化,我们学得慢。”
未来战局:购娱、 AI、下沉市场,谁占先机
购娱融合:Shopee的“杀手锏”
“Shoppertainment”是东南亚电商的新趋势,购物+娱乐。Shopee的“Shopee Live”2023年每月有500万场直播,网红佣金分成占了Shopee收入的15%。Lazada学晚了 2022年才推“LazLive”,但网红资源已经被Shopee抢了很多头部网红签了独家合同。TikTok也想分一杯羹, 2023年推“TikTok Shop”,但用户习惯已经养成,Shopee的直播电商生态更成熟。
AI与下沉市场:Lazada的“翻盘点”
下沉市场是东南亚的蓝海, 比如印尼的爪哇岛、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这些地方互联网普及率低,但增长快。Lazada2023年推“AI推荐算法”, 根据下沉市场用户的浏览习惯推荐商品,2023年Q3,爪哇岛的新用户转化率提升了20%。Shopee的算法更偏向一线城市,下沉市场用户觉得“推荐的东西我不喜欢”。Lazada还和当地的小卖部合作, 搞“社区团购”,小卖部当自提点,2023年这个模式为Lazada带来了500万新用户。
没有永远的赢家, 只有不断的进化
东南亚电商六国战局,Lazada和Shopee确实占了大部分江山,但市场永远在变。Wish的低价策略能吸引一部分用户, 但解决不了信任问题;亚马逊的慢热可能错失最佳时机,但它的供应链能力一旦本地化,也是威胁。未来谁能更懂本地用户,谁能更快适应变化,谁就能赢。Lazada有阿里的资源, Shopee有腾讯的流量,但到头来决定胜负的还是用户手里的那部手机,和指尖下的那个“马上购买”按钮。东南亚的电商故事,远没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