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年入39亿,畅销50国

家居出海的狂热与隐忧:39亿营收背后的真实战场

跨境电商的风口似乎永远在变, 从3C到服饰,家居品类突然成了后起之秀。2020年疫情宅经济爆发时 欧洲消费者疯狂囤积家具,亚马逊德国站的沙发搜索量暴涨300%,这个被很多人忽略的品类,悄悄撕开了一个百亿级市场。但热潮之下 有人高歌猛进,也有人步履蹒跚,比如那个年入39亿、产品卖到50多个国家的致欧科技,最近又在冲击IPO的路上碰了壁。

39亿营收神话:亚马逊的幸运儿还是平台的附庸

2010年, 宋川在郑州成立了致欧的前身,做家居外贸。那时候跨境电商还处在野蛮生长阶段,亚马逊正忙着吸引中国卖家入驻。2011年亚马逊开放第三方卖家通道,致欧和后来的Vesync一样,几乎是踩着点挤进了红利期。他们把第一批货发往德国, 没想到当地消费者对简易组装的家具买账,SONGMICS这个品牌就这么在亚马逊上扎了根。

年入39亿,畅销50国,又一个跨境电商要上市了
年入39亿,畅销50国,又一个跨境电商要上市了

接下来的十年,致欧像坐上了火箭。从德国到美国、 日本,产品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和北美成了基本盘,招股书里写着欧洲占60%、北美39%。2018年以前只有一个SONGMICS品牌, 后来又添了VASAGLE和FEANDREA,家具、庭院、宠物家居全做,硬是从“卖货的”变成了“互联网家居品牌商”。2019年一边入选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出口跨境品牌百强,还拿过“亚马逊全能卖家”的称号,听着就挺唬人。

数字更漂亮。2018年营收15.95亿,2019年23.26亿,2020年直接冲到39.71亿,两年翻了一倍多。净利润从4063万涨到3.8亿,增长率205.89%,这数据放哪个行业都算炸裂。但细看下去, 问题就藏在这些光鲜的数字里——现金流像过山车,2018年亏3282万,2019年赚8899万,2020年又亏了2个多亿,2021年上半年还在亏5911万。致欧说是主要原因是存货和应收款增加了 可存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2018年就41.58%,2020年居然涨到47.83,快占了一半家当,这哪是增长,分明是压在仓库里的石头越来越多。

毛利率逐年下滑:B2B真的是解药吗

比存货更扎心的是毛利率。2018年不含运输费的毛利率56.48%,到2021年上半年只剩下51.26%,三年掉了5个点。致欧解释说是主要原因是B2B业务起来了B2B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5.54%涨到2020年的17.07%。这话听着像那么回事,B2B订单大、稳定,可问题是——B2B的利润真比B2C高吗?

行业里早有共识,B2C虽然单笔小,但毛利高,B2B虽然量大,却要压价。遨森电商的财报就显示,他们的B2B业务毛利率长期比B2C低8-10个点。致欧自己没细说B2B和B2C的毛利率差异, 但看整体趋势,B2B占比越高,总毛利率越低,这算盘打得未必精明。更关键的是 B2B客户也挑剔,2021年有家做户外家具的跨境电商,主要原因是大客户要求降价5%,直接导致全年净利润下滑12%,这种风险,致欧真的扛得住吗?

亚马逊依赖症:77%营收绑在平台上的凶险游戏

最让人捏把汗的是致欧对亚马逊的依赖。招股书里明明白白写着,2020年亚马逊收入占比80.25%,2021年上半年还有77.85%。虽然比前几年93.25%降了点,但七成以上的营收绑在单一平台,本身就是个定时炸弹。

2021年亚马逊“封号潮”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5月到8月,近5万中国商家被关店,损失超1000亿。有家做家居小品的公司,一夜之间300个Listing被封,库存全卡在仓库,现金流直接断裂。致欧当时也受了影响,好在没被封号,可谁能保证下次呢?亚马逊的政策说变就变, 今天可能让你卖,明天突然说某类产品侵权,或者广告费涨三倍,卖家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更麻烦的是数据。在亚马逊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客户是谁,买了什么下次会买什么。致欧想搞用户画像?难,亚马逊的数据不开放。反观独立站,用户从哪里来、停留多久、加购没加购,清清楚楚。遨森2014年就开始试水独立站, 2015年上线Aosom,现在用户破104万,这些客户成了他们的私域流量,2020年宅经济爆发时独立站订单占比直接从15%涨到35%,这才叫抗风险。

出海企业的自救:独立站和海外仓是万能药吗

看到致欧的困境,后来者学聪明了。遨森不仅建独立站, 还在海外砸了近20个海外仓,美国西海岸的仓能3天送到东海岸,欧洲的仓覆盖27个国家,物流成本降了12%,客户退货率从8%降到4%。2021年遨森净利润涨了42%,这可不是靠亚马逊施舍的。

更狠的是Newme,2020年才成立,专攻TikTok。他们不搞亚马逊,直接在TikTok上投广告、做直播,卖宠物家具。有个视频拍柯犬钻VASAGLE的猫窝, 播放量500万,直接带火整个系列,现在TikTok小店订单占60%,独立站占40%。这种打法,避开了亚马逊的红海,用内容直接触达消费者,毛利率比传统模式高15个点。

但独立站和海外仓真那么好做?Newme的运营总监说过他们2021年投TikTok广告亏了800万,直到第四季度才打平。遨森建海外仓前,物流成本占销售额18%,建完降到12%,可前期投入上亿,资金压力大得很。有家做庭院家具的企业,2020年跟风建海外仓,后来啊第二年主要原因是库存积压,资金链断了差点倒闭。这些坑,致欧不是没看到,可为什么迟迟不动?

家居出海的下一站:狂热之后需要冷静

家居跨境电商确实是个好赛道。2021年我国家具出口4771.9亿,同比增长18.2%,美国39%的家具靠进口,市场大得很。但风口之下不能只看营收数字。致欧的问题, 其实是整个行业的缩影——靠平台起家,却困在平台里;想搞品牌,又舍不得B2B的“稳定订单”;想建独立站,又怕投入打水漂。

遨森和Newme的探索值得参考,但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复制。遨森做了10年外贸, 才有底气建独立站和海外仓;Newme踩中了TikTok的内容红利,可现在TikTok的广告费已经涨了三倍,新玩家进去只能当“韭菜”。行业里有人算过账,现在做独立站,没有500万预算根本玩不转,中小企业怎么办?或许可以像乐歌股份那样,先从第三方平台积累用户,再慢慢导流到独立站,循序渐进。

致欧还早该降降温了。39亿营收很漂亮,可背后是47%的存货占比、5个点的毛利率下滑,和七成依赖亚马逊的风险。真正的跨境电商,不是把货卖到50个国家就叫成功,而是要有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客户、自己的话语权。这比拼的不是谁卖得快,而是谁活得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