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个美国小哥的海外抖音六百亿播放量

六百亿播放量背后:21岁美国小哥的“禁忌巧克力”帝国

社交媒体上总有些数字让人头皮发麻。比如六百六十亿次。这不是某个好莱坞大片的票房, 也不是科技巨头的市值,而是美国小伙Oliver Brocato旗下助性巧克力品牌Tabs在海外TikTok上积累的总播放量。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21岁大学辍学生,用18个月时间从零撬动千万美元销售额的故事。更疯狂的是他几乎没花一分钱广告费。

从指尖陀螺到“禁忌”:14岁商人的嗅觉

Oliver的生意经起步很早。14岁那年,他往学校里卖指尖陀螺,赚了人生第一桶金。17岁成立社媒营销工作室,给小品牌做推广。大学没上多久就退学——他发现了一个比学位更诱人的机会:成人产品。

仅在海外抖音就有六百亿播放!美国21岁小哥的社媒矩阵核武器
仅在海外抖音就有六百亿播放!美国21岁小哥的社媒矩阵核武器

2022年某个蹲厕所的下午,他刷TikTok时刷到一条助性巧克力视频。数据好到离谱,播放量破千万,评论区全是“求链接”。Oliver顺手搜了品牌名,后来啊:这家公司连官网和社媒账号都没有。他当时脑子嗡一声:“这他妈不就是空白市场吗?”

后来他在访谈里说自己可不是主要原因是沉迷女色才盯上这产品。作为营销老手, 他一眼看出这玩意儿自带“流量原罪”——成人话题+新奇体验+精美包装,简直是短视频的病毒燃料。更关键的是这类产品在广告平台被限流,投流基本等于送钱,反而给了像他这样的“野路子”机会。

被验证的势能产品:三片巧克力卖29美元的底气

Oliver没急着找工厂。他先做了件事:逆向工程。他问自己:“消费者买助性产品时到底在买什么?”答案是:平安、有效、有面子。于是他定下Tabs巧克力必须满足的三个“魔鬼条件”。

1. 功效不能虚:草药配方的科学背书

市面上不少“情趣巧克力”就是普通巧克力加香精,吃完跟吃德芙没区别。Oliver偏要较真。他联系了美国本土的助性药品工厂,把玛卡、人参、银杏叶等草本提取物按科学比例配进巧克力。他找实验室做了检测,证明每片含50mg活性成分,临床试验显示“85%的男性使用者表示性欲提升”。

这招直接把Tabs和普通巧克力拉开差距。消费者不是买零食,是买“解决方案”。就像他说的:“谁会花29美元买三片普通巧克力?但买‘助性药片’,他们觉得值。”

2. 口感不能崩:比德芙还丝滑的陷阱

功效解决了口感也不能拉胯。Oliver带着研发团队试了27种可可豆比例,再说说选了加纳可可和比利时奶油的组合,口感醇厚不腻。他要求巧克力掰开时有“清脆的断裂声”,入口即化但不能甜到齁——这些细节都在视频里成了卖点。

有个细节很妙:他把巧克力做成心形,每片独立包装,打开时“咔嗒”一声。这种仪式感让消费者觉得“这玩意儿不便宜”,反而愿意为高价买单。

3. 包装是半个销售员:从货架到屏幕的视觉诱惑

Tabs的包装盒深紫色烫金, 打开时有磁吸吸力,像个小首饰盒。Oliver故意把“巧克力”字印得小,把“Tabs”和“Enhance Your Intimacy”放大。这种设计在短视频里极具辨识度——用户刷到视频,第一眼不是“这是巧克力”,而是“这是什么高级玩意儿?”

后来他复盘时说:“包装不是成本,是投资。用户下单前,已经通过包装给产品打了80分。”

蚂蚁雄兵的流量战争:0成本推广的核弹级策略

产品上线后 Oliver遇到第一个难题:没钱投流,网红营销又碰壁。他找了个10万粉丝的美食博主,对方开口要5000美元推广费,后来啊视频播放量还不如普通用户。他意识到:“依赖网红就像把鸡蛋放一个篮子,平台随时能封你的号。”

从“网红梦”到“微商军团”:谁都能当分销商

Oliver突然想起一件事:TikTok上有无数14岁小孩, 搬运同一类内容能爆单,月入10万美元。他悟了:“流量不在粉丝数,在内容数量。”于是他抛出个疯狂计划:招募“Tabs蚂蚁军团”,给20%佣金。

门槛低到离谱:只要会用手机,能发视频就行。宝妈、学生、退休大爷大妈,谁都能加入。Tabs提供专属链接和折扣码,只要有人通过这些渠道下单,分销商拿20%抽佣。品牌不花一分钱推广费,流量和转化全靠分销商“卷”。

效果炸裂。第一个月,500个分销商带来了3万美元销售额。第三个月,分销商突破2000人,单月销售额冲到50万美元。Oliver在访谈里笑称:“我成了最大的‘中间商’,只不过我的‘下线’是全世界想赚外快的人。”

搬运的艺术:从TikTok到全平台的流量复制

更绝的是 Oliver发现TikTok上爆过的内容,拿到其他平台还能再爆一次。他组建了第二支“搬运军团”,把Tabs在TikTok的热门视频下载下来存在云盘里。分销商们从云盘下载视频, 稍作修改就发到Instagram Reels、YouTube Shorts、Pinterest上。

有个案例很典型:2023年5月, 一个0粉丝的新账号在Instagram Reels发了条Tabs开箱视频,没用特效,就拍“咔嗒”打开包装的瞬间,配上“这巧克力不简单”的文案。三周内,视频播放量破2000万,带动官网库存全部售罄。

到2024年初, 这支搬运军团发展到2500人,Tabs的视频在全网累计播放量突破六百亿。Oliver的逻辑很简单:“内容已经验证过平台算法喜欢新鲜血液,搬得越多,爆的概率越大。”

高定价的底气:29美元巧克力的消费心理战

Tabs定价29美元,3片装。这个价格在巧克力界堪称“天价”,但Oliver有套自己的算盘。他发现,消费者对助性产品的价格锚定是“药片”,不是零食。比如伟哥一片25美元,Tabs卖29美元三片,相当于每片不到10美元,反而显得“划算”。

他在访谈里举了个例子:“如果我定价5美元,用户会觉得‘这玩意儿能有用?’定价29美元,他们反而会觉得‘这肯定有效果,不然谁卖这么贵?’”这招“高定价信任背书”让Tabs的转化率高达8%,远超行业平均的3%。

争议与质疑:流量神话背后的可持续性拷问

Tabs的成功引来无数模仿者,但Oliver的模式真可持续吗?有营销专家质疑:“搬运内容迟早会被平台判定为重复,到时候流量暴跌怎么办?”Oliver承认风险,但他有后手:“我们正在培养原创内容团队,让分销商从‘搬运工’变成‘创作者’。”

另一个争议点是分销模式。20%佣金看似很高,但实际到分销商手里的钱可能并不多。Tabs的单个客单价59美元,分销商拿11.8美元,扣除平台手续费,到手不到10美元。有分销商抱怨:“视频爆了才卖几单,还不如去送外卖。”

但Oliver觉得, 这恰恰是模式的精髓:“大部分人做分销不是想赚大钱,是想赚零花钱。10美元够买杯咖啡,他们就有动力继续发视频。”

给中国卖家的启示:被验证的势能产品如何破局

Tabs案例对中国跨境卖家最大的启发,是“势能产品”的威力。所谓势能产品,就是自带流量、有话题性、能自发传播的产品。比如助性巧克力、解压玩具、网红零食,这类产品不需要教育市场,用户看到就想分享。

另一个启示是“去中心化流量”。Oliver不依赖单一平台或网红,而是把流量分散到无数个小账号上。这种模式抗风险能力强,就算某个账号被封,也不会伤筋动骨。

有卖家尝试复制Tabs的模式,选了个“助性蜂蜜”,后来啊惨败。问题出在哪里?蜂蜜功效难验证,包装普通,口感没特色。这说明,势能产品不仅要“有流量”,还要“有壁垒”——功效、口感、体验,缺一不可。

Oliver在访谈再说说说:“成功不是靠运气,是靠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我不过是把巧克力做成了‘解决方案’,把分销做成了‘游戏’,把用户变成了‘推广员’。”这话听着朴素,但背后是对人性的精准把握——谁不想赚钱?谁不想体验新奇?谁不想在社交圈里显得与众不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