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 Shop在东南亚后来居上

东南亚电商的肥肉, TikTok Shop凭什么能啃下这么大一块

东南亚这块市场,最近几年让不少跨境电商玩家眼红得不行。随便拎一个数据出来都能让人心跳加速:Bain咨询那边刚放话,说2025年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能摸到2340亿美元。这数字什么概念?相当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人都在网上买买买,而且买得越来越猛。而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市场,更是被各方势力盯得死死的。说真的,这地方就像刚出炉的蛋糕,飘着香味,谁都想抢一块。

但问题来了蛋糕虽好,抢的人也不少。Shopee、Lazada这些老牌玩家在东南亚深耕多年,早把地盘占得结结实实。TikTok Shop这时候杀进来硬生生从别人嘴里抢肉,凭什么?有人说它靠短视频内容引流,有人说它背靠TikTok的全球流量,但这些解释都太表面了。你往深了看,会发现TikTok Shop的玩法,压根就不是传统电商的路数。

TikTok Shop在东南亚后来居上,为实现150亿美元GMV目标狂奔
TikTok Shop在东南亚后来居上,为实现150亿美元GMV目标狂奔

用户黏性:TikTok在东南亚的“时间霸权”

先说说TikTok在东南亚的用户基础有多恐怖。2022年全球用户就突破10亿了现在业务已经铺到印尼、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地方。但数字堆砌出来的冷冰冰,不如看用户在平台上花的时间实在。Data.ai的数据显示,2022年印尼TikTok用户的月均访问时长居然达到28.7小时。这是什么概念?Facebook用户平均才15.5小时Instagram更少,只有7.8小时。用户每天刷TikTok的时间,比刷其他社交媒体加起来还多。

时间就是金钱,这话在TikTok Shop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用户在平台上待得越久,被种草的可能性就越大。想想看, 一个人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刷短视频,刷着刷着就看到一个主播在卖咖啡,看起来香得不行,顺手就下单了——这种场景在TikTok Shop上太常见了。传统电商平台得靠搜索、 推荐算法去“找”用户,TikTok Shop直接让用户“撞”上商品,这转化路径短得让人发指。

印尼这边的数据更直观。有调查显示, 印尼消费者用社交媒体购物的比例高达86%,其中46%的人会选择在TikTok Shop买东西。这个比例直接碾压WhatsApp、Facebook Shops这些平台。说白了东南亚用户已经习惯了在短视频里“边看边买”,TikTok Shop正好踩在了这个风口上。

GMV狂奔:150亿美元目标背后的野心与现实

野心这东西,TikTok Shop从来不缺。2021年刚进东南亚, GMV才6亿美元;2022年直接干到44亿美元,翻了七倍多;到了2023年,他们立下的目标是150亿美元。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差不多是2022年的3.5倍,直接追上Lazada、Tokopedia这些老牌玩家的水平了。英国金融时报那边都忍不住报道, 说TikTok Shop跨境电商业务今年在印尼的GMV同比翻了一倍,达到25亿美元,整个东南亚地区的GMV有望冲到150亿美元。

但目标归目标,现实里有没有坎?当然有。越南今年4月就传出消息, 信息部要调查TikTok,理由是平台上的“有毒内容”对青年、文化和传统构成威胁。这事儿不是小事, CubeAsia的联合创始人Simon Torring直接放话,要达到150亿美元目标,必须假设政府监管方面不会出任何问题。他们预计TikTok电商GMV最多就在120亿到130亿美元之间。印尼这边也没消停过 今年1月,TikTok上老年妇女卖惨求打赏的内容泛滥,政府直接要求平台删掉这些内容。监管这把剑,一直悬在TikTok Shop头上。

更别提市场竞争了。Momentum Works的报告显示, 2023年TikTok Shop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确实涨了不少,从4.4%跃升到13.2%,但Tokopedia的份额也从18.5%降到13.9%,两者基本打平。而Shopee依旧稳坐钓鱼台,市场份额48.5%,Lazada也有17.7%。TikTok Shop想从这些老牌玩家手里抢更多份额,难度不是一般大。

印尼战场:TikTok Shop的“本土化闪电战”

要说TikTok Shop在东南亚的“大本营”,那必须是印尼。1.35亿东南亚用户里1.13亿都在印尼,占比超过80%。这么大的用户池,TikTok Shop怎么可能放过?他们在这里打了一场漂亮的“本土化闪电战”。

内容与商品的“无缝嫁接”

印尼用户有个特点:喜欢热闹,爱看真人秀。TikTok Shop抓住这点,大力扶持本土达人带货。你打开TikTok Indonesia, 刷十条视频有八条都是主播在用本地语言介绍商品,从零食到服装,从美妆到家电,啥都有。这些主播不是冷冰冰的推销员,更像是邻家大哥大姐,跟你唠嗑似的就把东西卖出去了。2023年斋月期间, 有个叫Dinda的印尼美食博主,靠直播卖开斋节零食,单场GMV就破了100万人民币。这种真实、接地气的带货方式,比传统电商的广告打得多有效。

商品本身也做了本土化调整。比如针对印尼热带气候, 专门推出了轻薄透气的防晒服;考虑到穆斯林人口多,开发了符合清真标准的食品和化妆品。甚至物流环节都和本土企业合作,保证订单能在48小时内送到用户手里。这种“内容+商品+物流”的一体化打法,让印尼用户觉得“TikTok Shop懂我”。

低价策略:用“性价比”撬动下沉市场

印尼的下沉市场潜力巨大,但这些用户对价格特别敏感。TikTok Shop直接祭出低价杀手锏,把很多商品卖得比传统电商平台还便宜。比如一款本土品牌的润肤露, 在Shopee上卖15万印尼盾,TikTok Shop直播间直接降到10万盾,还送小样。这种力度一下子就把下沉市场的用户吸引过来了。

但低价不是长久之计,TikTok Shop也明白这点。他们开始慢慢往品质上靠,推出一些性价比高的“白牌商品”,让用户用低价也能买到好东西。有个叫“Rumah Tokopedia”的本土家居品牌, 2023年在TikTok Shop的销售额增长了300%,靠的就是设计简约、价格亲民,刚好戳中印尼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未来战场:TikTok Shop的“增长天花板”在哪里

尽管TikTok Shop在东南亚增长迅猛, 但想继续往上走,还得解决几个大问题。

监管: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东南亚各国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越来越严。越南调查TikTok“有毒内容”,印尼要求删除“卖惨视频”,泰国也在讨论要不要对电商征税。这些政策变动随时可能影响TikTok Shop的运营。比如2023年4月越南那波调查,直接导致TikTok当月销售额下滑明显。TikTok得学会在“创新”和“合规”之间找平衡,不然好不容易起来的GMV,可能一夜之间就打水漂。

竞争:老玩家的“反击”与新玩家的“搅局”

Shopee、Lazada这些老牌玩家可不是吃素的。看到TikTok Shop抢了那么多市场份额,他们也开始学短视频带货。Shopee在2023年推出了“Shopee Live”, 邀请本土达人直播卖货;Lazada则和Netflix合作,搞“边看剧边购物”的玩法。这些老手有现成的用户基础、 成熟的物流体系,一旦学透短视频带货的精髓,TikTok Shop的压力就大了。

更别提还有Temu、SHEIN这些新玩家也在往东南亚挤。Temu靠“极致低价”在印尼刷了一波存在感,SHEIN的时尚女装在年轻女性里也挺受欢迎。TikTok Shop现在就像班级里成绩突然冒尖的学生,大家都盯着它,想看看它到底能走多远。

增长:从“流量驱动”到“品牌驱动”的跨越

现在TikTok Shop的增长,主要靠的是流量和低价。但长期来看,这种模式走不远。用户会主要原因是低价来也可能主要原因是更低的价格走。TikTok Shop需要培养一批忠实的品牌用户,让用户不是主要原因是“便宜”,而是主要原因是“信任”而来。比如扶持一些自有品牌,或者和本土优质品牌深度合作,让用户觉得“TikTok Shop上的东西靠谱”。

2023年TikTok在东南亚宣布要投资数十亿美元,印尼未来五年就拿100亿。这笔钱怎么花?是继续烧钱买流量,还是投入到品牌建设、供应链优化上?TikTok Shop的决策,将直接影响它能不能从“后来居上”变成“真正霸主”。

东南亚电商这场仗,TikTok Shop算是打出了自己的风格。但市场从来不会主要原因是谁跑得快就给谁让路,监管、竞争、增长,每一步都是坎。它能在这片热土上走多远,还得看它能不能把“流量红利”变成“品牌壁垒”。毕竟在电商这个战场,一时的领先不代表永远的赢,谁能真正抓住用户的心,谁才能笑到再说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797.html